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野叟曝言-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谓木秀如此奇淫,而俨然为彼国上将军,日本之民如何不为源氏起一义声、共诛国贼乎?不知明朝倭寇、本非日本国王有窥伺中朝之意,平秀吉者,乃萨峒摩党人之魁、倭国之乱民耳!书中痛詈痴倭,而于源氏一族,称其全家被害,以见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之意,何尝一概抹杀哉?起义之举,虽不明著其事,而于文恩管理国事中,寓兴灭继绝之旨,然其所以痛诋者,亦深恶乱人而已矣!
木秀夫妻作乱宣淫,而倭王为其所灭,倭民为其所役,似未闻圣教之处方,合有此事,乃独崇信喇嘛,依言行事,佛氏之教固先孔孟而行乎?作者深恶二氏,丑倭人即以丑佛教,有不便放言于中国者,则于此放言者,而亦以见佛教之惑人,于乱臣贼子为尤甚!
文龙巡按福建,由浙江、江西顺道而南。而书于前回不表闽中政绩,既以避笔墨之同,亦留此回歼倭地步,或谋或略,具有经营。读“将勇兵强,据险设守”二语,则前此一番振顿,当不减于皇甫毓昆之按辽东。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古今开府建牙者一齐拜倒!
寤生认定是景王之子,至于不父其父,此可谓之瞎疑!天下岂有奸生之子,奸妇自承,而其子反不欲承之理?文乃借此以助波澜隔断使倭、征倭两段,便不直捷。且表云氏,以结束文容当日小尼愿同生死一言,刹有印证。而匡无外醉摸龙卵,酒能误事,亦于此见意焉。可谓善使闲笔者。
循夫守节二者,就是孰非,不必水夫人亦将曰“从死之死,轻于鸿毛”矣!水夫人责备素臣忧毁成疾,龙儿诸媳割股伤生,则古无从死之孝子,即无从死之节妇可知。赛奴何必问哉?盖赛奴从死之志已决于见云氏点头之顷;其因米崇之劝而请教水夫人,非比贪生者流,借人言以为口实,本无必死之念也。皆因文容二妇同是失身之人,书中特笔表之耳。
文容二子复仇,其志可嘉!因文恩奏请从征,而隶于锦囊麾下,二人者必许之矣。乃少年喜事,不知进退,竟违苟林父之命,而为彘季之渡河。苟非其父有灵,见形托梦,其不至于邲之战者几希矣!虽然,孝出至性,水夫人母子之德化,感人至深,然后文容乃有斯子。
六雄效顺,其为为福建六雄无疑,不图应在在六熊,而仍以锦囊遇之也。然则鸡笼诛夜叉一回,不徒为素臣未遇点缀生色焉。文如国手下棋,不肯使一闲着,安得不成奇书?

第一百三十四回 泰运将开囊括扶桑日本 疑胎乍脱血凝铁丐银儿

文龙签发捷报已毕,差二十名兵,拨一快艇,即日渡洋投递。另派军士,飞报前门、后户、游徼各师。传谕文恩,将木秀紧紧守护。拨亲兵入山,砍截坚韧木料,连夜制起囚笼,把他装入,钉上粗重镣铐,以备起解。次日下午,福建巡抚派福州镇总兵渡台接护俘囚,用了二十四名兵,才把囚车扛过船来。总兵上岸叩谒,呈递回咨,复与文恩在船交接,领解自去。
这三四日内,各军得信,陆续差人到营,面禀机密,都说:“倭人张皇已极。外援既绝,内无主谋。若乘胜回帅,可以一鼓荡平!”文龙因已约会浙、闽沿海诸军,井听于公之言,不肯速进。且因带来各军,虽有五六千兵,足敷调遣,却都是文府旧属,将来奏报战阵情形,难免他人猜忌;须俟浙、闽会师,亲知灼见,方无后虑。仍令各军来人传谕诸将,不得妄动,静候示期。
原来木秀夫妇天生勇力,通国畏之如虎;诸臣中倾心献媚,导以悻逆。倭工向来守府,政权尽出上将军,以故谋危宗社,易如反掌。然木秀性淫惧内,创乱以来,兵权皆出宽吉。自欢喜佛涅槃示像,军士大半解体。小人无常,从前附翼恣毒,到此地位,眼见官兵压境,连仗败绩,逃出鸡笼。而木秀毫不省悟,仍在营中宣淫无度,知其不能成功,遂各顾身家,无人肯为划策。单有宋素卿一人 是其腹心,虽居中将之任,实未统兵,此时亦无能为力。乃木秀被俘,全军覆没;官军得信,连射箭书。东京城中,人心汹汹,争先倒戈,欲杀木氏全家。宋素卿知众不容已,急从水关泅出,径回佐渡岛去了。幸有宽吉母族藤峡种臣,向为倭王大成藏书记,受木秀陆军少将之职,闻乱出现,始得弹压下去。龙生等差禀时,正值士无斗志,师绝外援,各路探报,亦均言倭民闻鸡笼之败,皆愿早降,故诸军差并,不期而会。奈文龙号令严明,众将只得整兵而待。
到初七日,外护报称:“浙江都指挥率领宁、绍、台八卫十五所之兵,及福建、厦门、汀二镇师船,均于午刻齐集.听候大将军差遣。”文龙谕令进见,各将排班参谒。点了浙江都指挥统率所部,随自己进兵。厦、汀州二镇之船,因其熟悉闽洋险害,暂在洋面梭巡,以代文恩,并与吉于公、锦囊水陆策应。一面飞饬各属将,仍照所派地方,于十一日黎明,一齐登岸进剿。除木秀乱党外,倭民投诚,即便妥为镇抚,再听后令。
处分甫定,即将大营全拔,文龙、文恩乘马当先,重至山脚巡视一周,叮嘱杏、锦二人,加意防守,麾兵上船。文恩军中早经预备牲牢,请文龙过船祭海。恰好风起西南,便各挂帆而上,旌旗耀日,戈戟凝霜,将领个个英雄,兵士人人敌忾。连江卫所之船,共有二十四号大舰、三十号小艇,满载五千兵,海面虽宽,亦觉拥挤。到了离山已远,波浪壮阔,各船始拢在一路,排个雁翅式,如墙而进。
是日,行至对马岛,收入南面港口。铁丐率领岛兵,过船参见,文龙不敢当主将之礼,辞了又辞。铁丐那里肯依.定要被执叩头,说道:“称呼咱也不肯让的。这礼数是会典上所载,况全军耳且所寄,老侄不必过推!”文龙无奈,只得受了属礼。连忙请入内舱,再施叔侄之礼,铁丐也就不辞。两人寒暄数语,铁丐接着道:“咱离海岛已久,此番与龙兄游徼,看岛中情形,不比从前跟那没屌子的做事,变成强悍风气。连扶余一国,如今也被何如令叔祖、景大伯教化,讲些仁义道德、礼乐文章起来。单有这倭国,被木秀弄到这般地位!景大元帅志在四海,常欲洗荡秽浊,由东而西,使欧罗巴洲亦奉圣教,可借一时志愿不遂。今吾侄奉命出师,旬日之间,元凶已获,东灜三岛不足平也!但木秀已死,尚有琉球党恶,谋害倭王,必得南向问罪,收入版图,方无后患!尚氏久受本朝煦育,高皇帝赐以操舟,三十六姓始有舟楫之利,通道东海;乃敢背弃明誓,助木灭源,一举灭之,亦不为过!台湾孤悬海中,久无所属,亦宣乘势取之。目前师船既多,军威颇壮,廓清东南洋面,正在此时!咱与龙兄商量,所见甚合。老侄此来,定建非常之功矣!”
文龙道:“愚侄因父病勉当重任,幸不贻误!俟略定倭地,即欲请旨内渡。琉球之事,当移鸡笼之军前去,与闻、施二将合办,自能得手。台湾已在掌握,只须布置得宜,便成海外重镇。将来一切经营,还仗几位世伯之力!”两人深谈,不觉半夜。舵工进报,西风大作。铁丐大笑道:“此天助老侄成功也!”因即辞别回船,同时起碇,送出港口,才分道自去。
这里大军数十号船,于初九日傍晚,已抵倭国东京港外。吩咐散泊,以观动静。那知倭兵竟无一船守口,次日,文龙打发两员卫官,带领二三十个众营兵士,都扮作商人模样,乘一小艇进港,若无盘詰,即便登岸,侦探实情,回营报命。未到午牌,各人陆续回船禀明:原来倭主源氏一族,已被木秀幽禁,继而送至琉球,教琉王用计戕害,竟无噪类,倭民切骨。自木秀败退,搜寻源氏,拟图兴复。奈王族向无多人,疏远者本列齐民,执业单污,难胜继统之任,倭民今无所禀,七张八角,贾于市者辍业以嬉,耕于国者坐食而待。正在纷纷扰扰,传闻木秀被俘,天兵全胜,莫不翘首盼望。而木秀派留已败兵将,渐渐散归,单有一种匪徒,趁着国中无主,蠢然思动,以故民间之望天兵,愈加激切。
文龙听禀之后,传令各部即时启碇,登岸之后,排齐队伍,分一半驻扎城外,亲率一半直入东京。如遇倭民,各将好言慰劳,不许妄杀一人,妄取一物。诸军遵令前进,那些倭民见是中朝统帅旗帜,一时喧传,聚集观看,老幼男女,欢声雷动,都在岸上伏地磕头。刚进内港,即有许多倭人,撑出小船,前来挽引坐舰 一路山明水秀,然好风景。
文龙因倭民诚恳,令文宽、文敏带刀侍立,在船头眺望,暗想日本古称三神山,秦皇、汉帝因动求仙之想,屡次遣人寻觅,迄不能到;隋唐以后,市舶稍通,惜无文人往来。神仙之事,固属沓茫,然山水灵秀之气,必多钟毓,何以国俗荒淫,至于若是!可见圣教不行,虽清淑之区,亦同芜秽耳!倘以中国之法治之且久,洵东灜之雄镇,而辽海之屏藩也!文龙想了一会,船已近岸。倭民看见统帅童年玉貌,惊讶非常,指手画脚,人声潮沸。请船齐到。挨次泊定,岸上仲头探脑,愈聚愈多。
文龙因倭国不知礼数,欲示以天使之尊,因在船头,令诸将排班叩见。先是文恩同王指挥,披执上前,从人报名喝跪;文宽自后趋出,喝一个“免”字,二将肃退,旁抢两步,立于文龙左右。随后卫所官二十三员、及本营都司、守备,分作两班,行一跪三叩礼,皆头盔腰刀,报名而前。文龙立受,不答揖,文宽在旁唱起。卫所等趋左,在王指挥之下;本营哨弁趋右,在文恩之下,均各屏息。文龙左右回顾,二将趋前听令已毕,文龙转身下舱。二将回船,各弁随后恭送。转听令讫,两支人马逐渐登岸。倭民避让,均拥至高岸之上,欢声更甚。王指挥匹马当先,领浙江卫兵,望东门而入。文思匹马当先,领本翼亲军,派拨统带之浙、闽水师兵,从南城绕山,望西门而入。各兵刀入于鞘,箭去其笴,以示收降之意。倭人迎着二将马头,拜伏不起。俟兵过完,然后拥护人城。
到了申时,文恩同着倭国太政官属两员、一名三岛善长、一名村溪性良,并随从吏役,十几匹骏马,赶至码头,请文龙入城。文恩领着二人上船参见,略问报由,始悉二人为倭王亲信之臣,木秀柄国,被其谗间,已辞职在家。因知天兵入京,首先投款。说到倭王族灭,二人流泪下上。
文龙不暇再问,即便料理上岸,仍令文恩同倭官先行,自己领前家将、亲兵等,在后缓辔而入。夹着文龙的,仍是文宽、文敏,却一色打扮,面庞俊秀,也与主帅一般。文龙挽辔顾盼,三马齐驱,或居中,或居左右,故使倭人眩目。其余前后数十骑,有旗牌冠服者,有宫监装束者,年纪都在二十内外,倭人喜得呼叫跳跃,响应山谷。那知军中号令严整,但闻马蹄咯睹,寂无人声。不多一刻,已到东城门下,义恩跪迎道旁,各哨兵指挥卫所等官,以次排跪,官丁分队站围。文恩亲兵中,有见三人并辔,辨认不清者,私相耳语。
急向后一看,始见届中一人,冠分九梁;旁两人同是平项,却系直简无梁。文龙急麾诸将起来。文恩趋前,欲行执辔之礼。那亲兵认清,忙将中间一马颊绊牵过,以授文恩。文龙止住,并令诸将上马。于是王指挥、文恩夹骑而入。文宽、文敏扬鞭超前,与三岛、村溪当先清道。亲兵以外、并令城外择地安营。文龙定下木秀伪府,暂作行辕。文恩等送入,令亲兵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