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获得好评的一个作品。

在人民战争中创造这样惊人战绩的,不只是钢铁子弟兵,还有根据地的广大民兵。华山的《窑洞阵地战》(注:见人民文艺丛书《英雄的十月》),是太行武乡地区广大民兵开展窑洞阵地战的全面的综合性报导。作品以简洁的文字,记述了这个地区人民利用窑洞打击日寇的发展过程。一九四年起,敌人施行离间民兵和群众的阴谋,民兵们停止了活动,特务汉奸横行起来。一九四二年二月武乡人民便遭到敌人残酷的血洗。血的教训,使人民觉醒过来,“不打活不成”。他们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挖出了各种“保险窑”,安全地转移了群众和粮食,组织民兵开展灵活斗争,有效地打击敌人,甚至使临近敌人驻地的人民都能开展生产和集市贸易活动,民兵武装组织因此也获得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作者敢于从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了人民群众在斗争挫折和血的教训中成长起来,正是这个作品可贵而富有战斗性的地方。郑笃的《英雄沟》(注:见人民文艺丛书《英雄沟》)反映了武乡东南漆树坡村民兵开展的一场悲壮的窑洞保卫战。民兵们的英勇斗争精神可歌可泣,而日本帝国主义残害中国人民的罪恶则令人发指。饱含在作品里的爱憎分明的感情,是强烈感人的。但作品缺乏剪裁,情节显得枝蔓不集中,语言也不够洗炼。报导日本法西斯摧残中国人民的暴行的作品还有严辰的《人圈》(注:见严辰的通讯报告集《在城郊前哨》,收入《大众文艺丛书》),仓夷的《无住地带》(注:见人民文艺丛书《解救》)。前者反映了日寇在所谓“满洲国”“国境线”的长城一带,实行“集家并村”的毒辣政策,造成“无人区”以防止我八路军的活动,因而使这里的人民遭到了空前的灾难。后者反映了一支游击队在这“无人区”所开展的艰苦斗争。朴素的文字,翔实的记载,生动地说明了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是从难以想象的灾难中进行英勇奋斗才获得解放和新生的,它会激起每一个读者的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

以上是专业工作者关于抗日战争的专题报告作品中的一些情况。这些作品虽然为数不多,但反映的内容还是多方面的,既报导了子弟兵的英雄战绩,又反映了民兵们的英勇斗争;既如实地写下了日寇的法西斯暴行,又反映了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中坚强地团结起来,给了敌人沉重的打击。这是作品显示出来的一致的战斗特色。

关于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的报告作品,数量更多一些。这是因为解放区军民中确实涌现了一大批英雄人物,他们在对敌斗争中,在生产战线上,用艰苦斗争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党和人民的尊敬。专业作者们把他们的事迹报导出来,正是为了教育人民,团结人民,鼓励他们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把革命推向前进。这些作品在当时确实起过思想感染和精神鼓舞的作用。

人民文艺丛书《没有弦的炸弹》、《英雄沟》、《诺尔曼·白求恩断片》、《英雄的十月》等书所收录的作品,大多是革命战争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的优秀报告。这里首先引人注目的便是活跃在革命战争前线的英勇机智的游击队员和战斗英模人物。丁奋的《没有弦的炸弹》记叙了一位侦察员灵活机智地和敌人作斗争的惊险故事,也反映了解放区人民关怀爱护子弟兵的动人情景,通篇用活泼的群众口语写下来,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作品。李后的《宋纪柳》(注:见人民文艺丛书《没有弦的炸弹》)记叙了山东赣榆地区一位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员的故事。“宋纪柳”这个名字对于敌伪就是“一个可怕的灾星”。在敌伪中间流传一句誓言,“谁要是不凭良心,出门碰见宋纪柳!”作品精当地选择了几则故事,描绘了这位英勇机智的游击队员的形象,热烈赞扬了他的灵活巧妙的战斗作风。在敌人料想不到的地方和时候,宋纪柳偏偏出现了,因而使他们大吃苦头。选材精当,描写集中,是这篇作品的突出特点。华山的《碉堡线上》(注:见人民文艺丛书《英雄的十月》)用了较长的篇幅,广泛地反映了敌占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和敌人作斗争的情况,集中地写出了年仅十八岁的游击队长小刘灵活地和敌人展开斗争的故事,小刘和当地群众有着血肉般的关系,又正确地执行了党的政策,积极发展人民自卫武装,消灭了死心塌地的汉奸,争取了许多伪军,所以,他能在敌人“模范治安区”纵横驰骋。他是敌人悬赏八十万元捉拿的“八路军探子”,但敌人始终抓不到他。他浑身黑色打扮,头缠一条白毛巾,骑着自行车,枪柄上拖着一长溜红飘带,在敌人碉堡前飞驰而过。日本宪兵队出动大批人马去抓他,不料却挨了伏击,宪兵队长龟太郎险些送命。一转身,这小刘又是另一种打扮出现在敌人面前了。敌人非但不怀疑他,还认为他是“良民”;他负了伤,还在龟太郎的介绍下住进敌人军队医院。小刘在对敌斗争中能够出奇制胜、神通广大,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敌占区人民的配合、支持和保护。作品并没有把他写成“无根之木”的孤胆英雄,而是把他当作敢于斗争的人民群众的代表来加以歌颂。整个作品富有传奇色彩,又饱含着浓重的战斗生活气息,是反映抗日游击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的佳作。此外,作者在解放战争时期所写的《踏破辽河千里雪》、《其塔木战斗的英雄们》、《英雄的十月》(注:均见人民文艺丛书《英雄的十月》)等长篇报导,描绘了东北战场上许多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热情地歌颂了许多英雄战士,说明了人民战争的胜利正是这些英雄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语言明快,记事生动,是华山通讯作品的鲜明特点。周落的《我们的连长何万祥》(注:见人民文艺丛书《没有弦的炸弹》)报导了战斗英雄何万祥光荣的一生。他出身贫苦,十六岁参加革命,为人民立下了累累战功,事迹很感人。作品值得特别注意的地方,是如实地反映了英雄在党的教育下的思想转变过程,说明了无产阶级英雄从来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斗争中锻炼出来的。作者用了较长的篇幅,力图详尽地反映何万祥的许多动人事迹,用心是好的,但也因此显出选材不精的毛病。

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从解放区的广大农民群众中也大量涌现出来,马烽的《张初元的故事》(注:见人民文艺丛书《诺尔曼·白求恩断片》)详尽地报导了晋绥边区特等英雄、劳武结合的模范张初元的事迹。张初元是一个无地的农民,又是一个赤贫的煤矿工人,在旧社会受尽剥削与压迫。自从晋西北政权成立,张初元“心都亮啦”,他成了穷人的办事人”,担任民兵分队长,组织民兵反对“维持”敌人,成立变工互助组,把劳力武力结合起来,发展了游击区的生产,受到群众热烈拥护,被评为劳武结合的模范。作品在歌颂英雄事迹的同时,还歌颂了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改变了农民群众的命运,主题是鲜明的。但这作品记事过繁,用笔太细,因此显得冗长拖沓。袁潮的《李家沟反维持记》(注:作品均见人民文艺丛书《英雄沟》)是邢台驻敌附近李家沟小村群众和敌人作斗争的生动报导。他们惩办了替敌人办事的伪保长,用各种巧妙的办法抗交敌人摊派的捐税和苦役,成立自卫武装,灵活地展开斗争,以致使“鬼子钻进炮楼里不敢动弹”,而“李家沟的老乡却过着愉快的生活”。作品热情地赞扬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和他们的聪明才智,笔调灵活,选材精当,群众语言的运用尤为生动,是报导农民群众开展对敌斗争的一个好作品。此外,姬长义的《夺来的枪》,吴林泉的《赵有功保田有功》(注:作品均见人民文艺丛书《英雄沟》),都是朴实亲切地反映农村群众实行劳武结合,开展自卫斗争的生动报导。

在人民军队指挥员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中,也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通讯作品对此也作了反映。周而复等人所写的《海上的遭遇》(注:见人民文艺丛书《没有弦的炸弹》),报导了新四军团以上干部五十多人组成的赴延安学习的非战斗的队伍在海上和敌人发生遭遇战的经过。这虽然是一些非战斗的人员,其中还有不少女同志,在陆地穿行的战斗中,却足以说明他们正是一支英勇善战的队伍。他们从苏北盐河淮海一带,穿过故人层层封锁,抵达黄河边上的六合庄,一直有超过他们二十倍的敌人兵力在追踪。由于他们开展了灵活的战斗,一再甩开尾追的敌人,而且越战越强。不幸的是他们在乘木帆船到滨海区去的途中,因海上停风,没有动力,碰上了日寇的巡逻艇,因而发生了一场悲壮的遭遇战。干部们在敌人强大的火力扫射下,又缺乏海战经验,只凭借木船顽强地抵抗了一天,没有一个屈服动摇的。其中师参谋长彭雄同志和旅长田守尧同志等都是久经考验的新四军的将领,负了伤仍然指挥战斗,掩护别的同志撤退,最后光荣牺牲。作品说,“象这样悲壮的斗争,象这样无畏的斗争,在抗战史上是可歌可泣的,这是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凛然气节。”作品饱含革命激情,热情歌颂了这支干部队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十分感人的。

黄既的《关向应同志在病中》(注:见人民文艺丛书《诺尔曼·白救恩断片》),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党的领导干部的崇高的精神境界。疾病痛苦地折磨着这位共产党人的身体,却摧残不了他的革命精神。他在病床上时刻都在想政治问题,关心党的工作,关怀战友和同志,豪迈乐观地和疾病作斗争。“能够为人民劳动,便是最大的幸福”,是他在病中常说的一句话。当他知道病情恶化危急时,他毫不颓丧,而是抓紧时间,为革命事业多贡献一些意见,使革命早一点成功。他在病中的生活仍然是很朴素的,凡是为他准备的用品,他总要注意防止浪费。他爱好文学,也很了解祖国医学。他对于文化学术的发展发表过许多精辟有益的见解,至今看来也还是正确的。通常用简洁的文字记写下来,饱含作者深沉的警意和怀念。这是一篇很感人的悼念文字,也是一篇革命世界观的赞歌。陈祖武的《八面山中》(注:见人民文艺丛书《解放》)是随王震同志率领的南下支队在湖南桂东县境八面山中行军战斗的两则日记。作品用深沉的色调描绘了山高路险、天雨泥泞、敌军围困给部队造成的困难,揭露了国民党挑动内战的阴谋,歌颂了革命战士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品生动地抒写了司令员王震同志坚定沉着、英勇果断、爱护群众、身先士座的革命作风。正是在他的正确指挥下,部队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冲破了国民党军在八面山的包围圈。作者文笔老练,记事中杂以议论抒情,艰苦斗争生活场景写得很逼真,人们的思想情绪也反映得很真切。

周而复写的《诺尔曼·白求恩断片》,用了较长的篇幅,报导了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深入前线、救死扶伤,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竭尽劳瘁的许多动人事迹,是一曲高亢的国际主义精神的赞歌。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带来了大批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深入敌后,深入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