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美人谋律-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明摆着的旁证。若他是个不明事理的,皇上会重用于他吗?曾与他同朝为官,共过大事的大人们又有谁对他的办事能力有过不满?当年,群雄并起,他怎么会有如此眼光,从那么多争霸者之中,选择了我大唐如今的皇族韩氏辅佐?这样明智的人,肩负着朱氏一族的重任,怎么会做出这种轻而易举就能推测出必败,毫无胜算,继而导致抄家灭族的忤逆大事?将心比心,杜大人。这事换做是你,你会做吗?连你这样一个御史台小官吏都明白的道理,朱礼会不懂?到底是你愚蠢,还是他愚蠢!”



她这一连串话,如同爆豆,一口气说出来,砸得杜东辰不能立即反驳。



而她,却再度转向公座道,“其动机,是疑点一。请求皇上当堂纪录,做为本方的证据。”



韩谋点了点头。



大理寺丞康正源亲自承担典吏的职责,在公案旁边的小桌上奋笔疾书。



“其时间,为疑点之二。”春荼蘼继续道,“若有谋反之心,为什么不在大唐百废待兴之际出手,那样不是更有机会?如今天下承平,在皇上的治理下各族团结,国泰民安,朱礼的脑子是被驴踢了还是被门挤了,选择这个时候螳臂当车?”她说得半文半白,低下隐约传来笑声。



“疑点之三,是他的手段。朱礼的主要罪证,就是写给西突厥新王巴戈图尔的治国之《十议疏》。皇上亲自鉴定,那是千古奇文、治国良策,可谓一言可兴邦。西域如果按照奏疏中所言治理。不出几十年,就能强盛起来,对我大唐构成巨大的威胁。但……几十年啊,诸位!几十年!且不论从街上随便拉个突厥人来,他们都知道巴戈图尔是个废物,根本没有当君王的资质和品格,更不可能令突厥日渐强盛。就说这时间……若以杜大人刚才所说,朱礼谋反是心伤亲妹之死,他应该急于报仇才是呀。居然如此好隐忍功夫,能等上几十年。不,他若有活到现在,是已经快到知天命的年纪,以此推算。他甚至不能活着看到西域强盛的一天。可是反过来说,他能如此隐忍,就一定不是昏聩之人,又怎么会做了这种百害而无一利之事!”话题,又拐了回来。这是辩护技巧,两头堵着,令刚才杜东辰所说之理由。都成了笑话。



“春六小姐,你再巧舌如簧,也掩盖不了事实。”杜东西只能避实就虚,“《十议疏》白纸黑字摆在那儿。正是朱礼亲手所书。”



“是吗?”春荼蘼反问,笑得明媚,可站在她面前的杜东辰却心里发毛,“杜大人没忘记你自己刚才说的话吧?”



“哪一句?”杜东辰迟疑。



“你说……笔迹不说明什么。因为是可以模仿的!”春荼蘼露出轻蔑笑容,“你说得好大声啊。震得我耳鼓都疼了。诸位,都听到了吧?”



下面自有好事者,高声应答。



杜东辰气得脸色惨白。



春荼蘼则是一脸奸计得逞的坏样儿。哈,对不起,以你的话攻击你的话,那效果,真是杠杠的!不为了这一刻,不设下这咱语言的陷阱,刚才本姑娘何必和你废那么多话?而有了这句话,杜家要攀扯《十议疏》出自白世遗的手笔,她也把路提前堵住了。



打官司,其实和下棋一样。每一步,都留下至少四五步后手。能这样,才是高手。



“疑点之四,是谋反案案发的过程。”春荼蘼等公堂上众人略冷静了一下,又道。



但她话还没说完,杜东辰却来打断她,“刚才我说过了,所谓我祖父……不,杜衡给罗大都督的书信是不存在的,是假冒的。”既然,这死丫头用他的话否定了《十议疏》,他也能以此来撇开那封信的影响。



可春荼蘼却说,“我不是要提那封信。既然双方争议信的真伪,今天做为本案的第一堂审理,我觉得不必纠缠于此,把双方证据都摆出来才是。后两堂再好好说道说道,自有皇上定夺。”



杜东辰被噎,只得道,“那你质疑什么?”



“那个商队,负责传递朱礼给巴戈图尔那封密信的商队。”春荼蘼朗声道,“按照卷宗里所说,那个商队是合法的,只是有一个突厥潜伏在我大唐长安的密探,扮作伙计,混在了商队之中。那封信,就是夹在……夹在……什么来着?麻烦杜大人给提个醒。”



“他们是皮货商,自然贩的是皮货。”杜东辰没好气地说。他才不相信春荼蘼会忘记这么关键之处,她就是要耍花样,操纵公堂上的气氛!



“对啊,他们是正经的皮货商。”春荼蘼点点头,“可怜,受了此案的牵连,全家发配到岭南去,包括店里的伙计。但北人不习惯南边的气候,在路上一场热症,全死了。奇怪的是,这家皮货商却不是老字号,而是一家不起眼的小的店,却没想到资金极为雄厚,不知杜大人注意过当时的卷宗没有,那些皮货都是上等,好几大车。请问,他们哪来的这些银子办货?”



……



……



……



怪我怪我!昨天莫名其妙跟大家唠叨那些话,请注意,不会断更的!!!!大家看清楚点好伐?我只是说明,为什么不加更了而已。66是那种对读者不负责的人咩?好多人看错,害得我怪桑心的。



第五十六章被欲望驱使



“民间的富人有的是。”



“哦,隐形富翁。可如果他们实力这样雄厚,之前为什么一直不显山露水?生意做得小气巴拉,账本都不够看的。”春荼蘼追问道,“而且带这么多贵重货物上路,也没有请多点人随行保护,这些人还真不会做生意。”



杜东辰神色一怔。



春荼蘼却又道,“谁不知道皮货是辽东出的最好,那边离阿尔泰山比从长安走还要近,路上的过关税也低,可他们为什么非要舍近求远,在长安拐个弯呢?这么做不合逻辑啊,倒像是故意为之。”



其实,当初负责制造冤案的人做得算非常好。商铺、人员、货源、路程,甚至那边接货的人,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无懈可击。他们就是没考虑一点:利润。可那却是商家的根本,是戳穿谎言的弱点。



她常说,魔鬼藏身于细节之中。今天她要再说一句,细节,决定成败。



从来没有完美的犯罪,也没有完美的谋杀,证据是永远存在的,关键在于能否发现。但发现证据是受人类思维和科学技术局限的。她的优势,来自于千年的时光和人类在刑侦方面的智慧结晶,以及仔细仔细再仔细,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最微不足道疑点的工作态度。



“杜大人没看过那只商队的账本子吧?”春荼蘼问,“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商队是诚信号组织起来的。”事实上,从没有负责本案的官员认真看过账本。任由那重要的书证,能证明行动合理性的书证,在大堆的卷宗中蒙尘。毕竟谋反案不是贪腐案,财务方面不敏感。何况,那只商队只是作为人证和物证存在的。



“难道春六小姐看了?”杜东辰下意识的反问。心里却咯噔一下。难道她打官司,连人证的背景,也要当成重要的事情,认真调查吗?



果不其然,春荼蘼点点头道,“不仅我看了,还请长安城最有名的掌柜金图,人称铁算盘的看过。”



堂上的议论声此时便大了些,因为铁算盘金图虽然只是个掌柜。却在长安很有名气。经他手过的账目,再细小的不通之处也逃不过去。刑部处理经济案子时,常常请他帮手。可以说他是账本界的泰山北斗,他说账目有问题,就一定有问题。



“结果如何?”韩谋的每一次插嘴。时机都非常好,不愧是当皇上的。



“金掌柜看到账目后很疑惑。”春荼蘼以折扇敲敲额头,好像很苦恼似的,“一,诚信号办货的银子来源不明。二,他们从来不做皮货生意,而商家一般不会突然转行。三。诚信号的东家吴老爷从来行事谨慎,很少做这种类似孤注一掷的事。四,也就是最令人疑惑的,就是我刚才所说的那一点。他们舍近求远,导致不但没有利润,反而陪上不少银子。”



说完,她突然向看审的人群中走了几步。大声道,“堂下诸位有不少是做生意的吧?还有不少人。家中有产业。那么我请问,有谁会这样做生意,不为赚钱,只为陪钱?又有哪家超过五十年的老字号,会做这种愚蠢的买卖!”



嗡嗡声四起,众人的眼神也开始兴奋。因为才第一堂而已,所有人就已经开始怀疑朱礼是被陷害的了。可之前,很少有人会这么想,都把朱礼当成乱臣贼子!人家春状师说得对,这桩生意似乎不是为了赚钱,而专门为了夹带什么,且要被人抓住才走这趟的。



“还有!”春荼蘼提高了声音,“诚信号的东家吴老爷,和已经伏法的、前奉国公杜衡贴身侍卫杜仲是远亲!”



冷水溅进油锅的反应又出现了,公堂瞬间热闹得像菜场。



杜东辰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跌倒。这么秘密的事,春荼蘼是怎么查到的?所有与吴家有关的人不都已经清理过了吗?他的目光看向祖父与父亲,见二者也是脸色微变。



但他并不知道,这不是春荼蘼查出来的,而是当年的许尚书查出来的。许文冲把这证据放在自家的书房中,在他遇刺的当天,被杜仲亲手盗走。偏偏杜衡因为刺杀案忙乱,还没来得及看,就又让方娘子三度易主。其中,还包括当日从被杀的许尚书身上取的另一个证据。



所以说,这个案子如果赢,不是春荼蘼一个人的功劳。她是站在了许文冲和方宝儿的肩膀上,可惜这样的好人、好官总是不长命。



“春状师!”杜东辰急了,连对春荼蘼的称呼也改了,“从开审到现在,你一直说着你的怀疑和推测。”他的高声,渐渐把纷乱的人声压了下去,“可是无论什么案子,无论适用大唐律中的哪一条,都要讲证据。你摆出让人信服的证据,才能让人低头,而不是凭嘴来说!”



“我说的,全是朱礼谋反案,许文冲刺杀案中的不合理之处。不合理,就是有疑点。有疑点就要提出来,然后双方论证。这样,有何不妥?”春荼蘼辩道,但也心知,间接的旁证很难定罪,而这个年代又特别讲究人证,重视口供,所以才令刑求成为合法。她现在只是占住舆论的高点,要想胜利,还有很艰难地路要走。



诚信号为什么这么做?不外乎威逼加利诱。说起来杜仲真不是人,居然对亲戚下手。他花言巧语,说诚信号的人只会暂时倒霉,毕竟奸细之名安在一个死士身上,吴老爷及身边所有人只是受牵连,顶多充军发配。随后许以重利,承诺诚信号暂时吃点瓜落儿,但以后会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会过得富贵平安,吴老爷自然不敢、也不能不答应。



但,千算万算,不如天算。吴老爷虽然生意做得不大,却也浸淫商场这么多年,怎么可能一点后手不留。于是,值得信赖的老友王日安冒险帮他保留了一封自白书。这。也就是许尚书亲自跑到洛阳去取证的原因!



杜衡更没想到的是,吴老爷的老友王日安,居然是朝廷的官员,虽身在长安,但老家是洛阳的。吴老板对王日安有救命之恩,两人有私下的交往。吴家全家惨死后,王日安虽然心中愤怒,却为了保全自家,不得不在杜家的权势下暂时隐忍。直到许文冲调查到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