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木凸-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还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碍于他难于彻底放下的那最后一点“绅士架子”和“面

子”,仍然不好意思当面向我提出。比如像“请求宽大”之类的话,不到最后关头,

他还是说不出口的。甚至可能即便到最后关头,当面他也说不出口,需要由别人来

“转告”。

二、这家伙被拘留后,居然在看守们中间的“人缘”还不错。造成这个局面,

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前一段通海地区军管会因为没有得到上海局方面明确

的指示,最后将如何处置他,便在拘留条件上,给了他一些特殊的“政策”,比如,

住单间、可以长时间地单独在一个小院里散步、房间里有床有被褥枕头床单枕巾、

还有写字桌板凳热水瓶煤油灯(灯的使用是有限制的。过了每天限定的使用时间后,

便由看守拿走。因为煤油和火都是危险品)等等。为此,可能给看守们造成某种误

导,以为可以对他更宽松一点。另一方面,也有他本人的因素。比如,他长得颀长,

白净。衣着和谈吐举止又都很文静。平时即便在拘留室里,也总是穿着一件中长的

黑呢大衣,或者要一些书报来看,或者便写些什么,或者跟看守们随意地聊(那时

有关方面还没有禁止看守们跟他说话);从气质上看,他更像一个学者,而少有常

见的那种政客们的圆滑和官僚们的蛮气。自身又顶着个“英国留学生”的头衔和

“头一个在押的伪县长”的身份。即便出于好奇,这些看守私下里也都比较愿意接

触他。还有一点,可能也不是不重要的。这些看守都是通海当地人。而谭宗三在通

海伪政府任职的两年期间,虽说是“县长”,但实际的政务是由两个年龄比他大得

多、在通海已待了很多年的副县长在做着。他也就管一点在那个战乱的岁月里已没

多少事可做的文教卫生。没有做太多的事,也就没什么太多的“恶行”流播于市井

间。所以,如果说通海人对他谈不上有什么特别的好感,的确也谈不上有什么特别

的恶感。故而这些看守恨他不起来。再加上前面说到的几个因素,一旦他提出要求,

再给一点什么好处,在那几个看守中间,完全能找到愿意为他往外传话的人。

我当然想知道,他托黄克莹传过来的究竟是一个什么口信。同时我也想知道,

这些年,这个黄克莹又怎么了。

她显然已经认不出我这个曾跟她做过邻居的“小伙计”了。

“吃茶。”我指了指她面前的那个青花茶杯,对她说。

“谢谢。”她忙折起身,点了一下头。

“谭宗三倒蛮有本事的嘛。越过我们重重警戒线,把口信传给了你。啊?”我

凝视着她,微微地笑道。

“啊……”她稍显得有些慌张。

“你在哪个单位工作?”

“我……我没有……我是……家庭妇女……家庭……”她歉疚地一笑,竭力想

镇静下自己,但还是慌张。显然这是她第一次面对一个新政府的“大官”,且又肩

负如此重任。“我……先向侬认个错,”她突然这么说。“我……刚刚……我实际

上……我实际上没有替谭宗三带啥口信……”

“是吗?”我心里开始不高兴起来。

“我欺骗了领导。我不应该。但我的确有话要跟领导讲。的确是关于谭宗三的……”

她两只手不由自主地在胸前用力绞扭着。两眼却直瞠瞠地哀切地盯着我。

居然跟我耍花招。我马上站了起来,一边向外走去,一边打起官腔:“有事,

跟我助手谈。”

“一定要请侬亲自听一听。首长……”她叫了一声。

我在门口站住了,侧转过一点身,斜脱着她说道:“到底为谭宗三带了口信没

有?”

“没有……”

“你居然用这种手段……”

“我欺骗首长。我不应该。可是我想见侬。我真的有情况要向侬报告……”

“今天没有时间了。以后再安排吧,找我助手。”

“首长!求求侬了!”她尖叫着,扑通一声,竟双膝跪了下来。

谭宗三离开上海前的那个晚上,总算把黄克莹再次叫到了“迪雅”楼。在这以

前的几天里,他多次给黄克莹打电话,提出要见她,都让黄克莹拒绝了。为此,他

特地驱车到黄克莹的住所去找过她,也让黄克莹拒绝了。被黄克莹关在房门外头。

“我当时对他放弃上海的一切到通海去,真的是非常想不通。为啥要这样做?

他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嘛。他从来都不是那种热心从政的人。更不是那种为了从政

就甘心放弃一切的人。我开始以为他是厌烦了谭家内部的争斗,被这场争斗吓退了

才走的。所以就不想见他。我恨他不争气。不像一个男人。我恨他……还因为……

因为……有一天晚上,他突然到我住的地方,跟我讲了许多他那个姓洪的祖宗的事

体……他那样兴奋、激动、坐立不定……他讲他从这位姓洪的祖宗身上忽然悟到了

许多过去不晓得的做人的道理……忽然间看到了他们谭家几代男人身上到底缺少了

啥。他甚至认为,这一点跟他们谭家男人几代都活不过五十二岁有直接的关系。他

讲他要重新开始做人。他讲以后的日子一定是老有意思的。因为他从陈实那里听到

了许多种二三十年后的声音(当时我真觉得他神经有点不正常了)。他被那些完全

陌生而又新奇的声音所打动。吸引。他感到自己在跟几十年后的人打交道。在跟他

们交流某种精神。他忽然看透了眼前的许多事体。从这些声音的活力里,他似乎也

悟到了一点怎么才能活过五十二岁去的‘道理’。他觉得他应该是另外一个人。另

外一种人。而且那天他还……他还……”说到这里,她突然不说了,眼睛里闪出一

种异样的热力。灼灼的。但又有一点羞涩。但很快又消失。

(后来才知道,就在那天晚上,谭宗三跟黄克莹发生了第一次肉体关系。整个

过程来得那么突然。“蛮横”。完全不让黄克莹有半点推拒的可能。他让黄克莹感

到那样的震惊、欣喜、始终处于半昏迷的状态。他逼到她面前,突然握住她的手。

心跳得几乎要撞破胸壁。尔后就把他的脸埋在了她肩头,完全被从她衣领里渗出的

那股无法言喻的清香温热窒息了。胸口一阵阵隐痛般地喘息。全身的血都在往外涌

胀。凶挺。他只是要瓦解。进入。瓦解了自己。也瓦解另一个人:女人。她是他所

爱的。长久所爱的。他只求在进入中融合。彻底地把自己融合进她的身体。像两片

在坩锅中接受高温熔煮的铜片,从两片,渐渐融变成了一滩晶莹的铜液。不再分你

我。不再有你我。不再计较你我。到什么时候都只有一片。一个。一团。一气。一

种。他恨那些阻隔着他和她的衣物。他惊异她所有的那些隆起和圆润。他感激她居

然把作为一个女人最羞于付于人的都付于了他。同样感激她把一个女人最强烈地要

付于爱人的都付于了他。他应该怎么来报答她呢?怎么用一生的努力来报答这种付

于、支撑这种付于呢?他永远不能忘记她痉挛般的搂抱和梦吃般的颤栗。她把他护

举到了云端,尔后又慢慢地倒下和尽情地打开。他不能忘记那种炽烈的震颤。他只

是记不住那一刻,她在他耳边轻轻地究竟絮叨了些什么。抽泣些什么。喷发那些滚

烫的气息。呼唤着什么。)

“你今天到底想跟我说什么?”

“谭宗三当时的的确确已经决定要留在上海认认真真从头开始做一番事体。后

来突然改变决定去通海从政,肯定不是他本人的意思。肯定受到了某些反动派的煽

动。我一个远房姑夫来邦寅、还有盛桥原来的镇长萨重冰、还有类似的一些旧社会

政界的老朋友可能都在他这桩事体上起了很坏的作用……希望领导明鉴。千万不能

只追究他一个人的责任。”

“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在去通海从政的问题上,谭宗三并不是像你说的那样

是被动的,是让人唆使去的。另外还有一点,请你也要分清。政府对过去从事过伪

职的人,并非采取一概都要法办的政策。要不要法办、给予什么样的惩罚,主要还

要看他在从事伪职期间,对人民犯了罪没有。犯了多大的罪、什么性质的罪。我们

在上海市政府各机构里留用了不少伪职人员,就是一个明证嘛。”

“政府英明。这个我晓得……”

“谭宗三到通海从政以后,你去看过他没有?”

“没有。”

“真的?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你是去看过他的。”

“那不是在通海,而是在盛桥。”她脸涨得通红,辩解道。

“去看过他几次?”

“一次……”

“撒谎。”

“可能两次……”

“两次?”

“最多不超过三次……”

“到底几次?”

“四次。但这几次,跟谭宗三都没有肉体的接触。没有。真的没有。”

那天,黄克莹一再说假话。谭宗三离开上海后,她多次去看过谭宗三,不仅到

盛桥去看他,也到通海去看他。谭宗三在盛桥期间,她去了绝不止四次。更不像她

说的那样,从那一次以后,和谭宗三便再也没有发生过肉体的关系。事实是,在盛

桥期间,她每次去,都和谭宗三发生肉体关系。这一点不仅有当时在那个小旅馆里

当差的许多人作证,连贴身在谭宗三身边伺候的那个老茶房倪志和对此也提供了有

力的旁证。他说,有时候黄克莹到盛桥来,一住就是一两个月。帮着谭宗三策划在

盛桥办厂。办技工学校。到上海拉订单。到苏北好几个县里去收购棉花,推销谭宗

三试制的轧花机。从表面上看,她跟谭宗三在小旅馆里各住各的房间。但实际上,

她总是在谭宗三的房间里过夜。有无数次,他半夜去给“三先生”送夜宵,看见她

还在“三先生”的房间里帮着算账。早上去送洗脸水,看见她还睡在“三先生”的

被窝里不肯起床。据倪志和说,在谭宗三再次决定放弃盛桥,去通海从政时,黄克

莹的确跟谭宗三大吵过一场。的确分房住了好几个月。这期间他两再没有发生肉体

关系。自从“三先生”到通海以后,黄克莹就去得少了。据老倪记得的,好像只去

了一次。而且一去就吵,吵得相当厉害。那一次,他两当然没有同房。黄克莹住在

通海县城东大街裕新客栈二楼的包房里。“三先生”当然还住在县政府的院子里。

倪志和记得,那次吵过后,两个人关系还相当紧张。黄克莹走,“三先生”都没有

去送,只是让倪志和送了一封信给她,还给了她一张二千块银元的汇票。这让黄克

莹非常伤心。看完信,便连信带汇票都让老倪统统退了回去,一分钱也没要,还让

老倪带了一句话给“三先生”,说,侬谭宗三今生今世也不会好了。侬总有一天要

后悔的。他两究竟为啥好了又不好。“三先生”究竟为啥又要放弃盛桥而去通海从

政,黄克莹最后说的那个“后悔”,到底是指什么?所有这一切,老倪就说不清了。

“总归是那个姓黄的骚货、狐狸精不好呗!”这是谭家老佣人倪志和的结论。

在这期间,经易门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