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桃李满园春-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的有些羡慕,暗暗鼓气下一次一定要考得更好。

赤子之心,最为难得。

刘湛也感叹,往后万里书院再出来的一些孩子,或者也有寒门子,却到底不如这二十三个,不为其他,这二十三个,才是真正宁博容花了心血带出来的,宁盛和陆质将他们从那么多的贫家子中挑出来的时候,也最为用心。

十日的时间一晃而过,万里书院的学子们迎来了他们一年一度的考试日,因三个月前便被告知要同那二十几个贫家子比一比,他们这些日子读书也用功了一些。

但是实则大部分人不曾将那些贫家子看在眼里。

……一群在入学前从未启蒙过的泥腿子,只学了一年,便想同他们学了两年的比?

这不是痴人说梦么!

说句实话,虽在同一个书院中学习,但那些贫家子在另外的院落,吃住皆与他们分开,平日里也不常碰到,是以这些学子对他们根本还陌生得很。

在他们还在睡觉的时候,这些贫家子便要打扫书院,还要晨读,当然,万里书院中本也有用功的孩子,早早便起来读书,但是即便是他们,晨起读书的时候,也早就听到了那边院落传来这些贫家子的读书声。

只在他们上武课或者玩蹴鞠的时候,有万里书院的其他学子好奇去看过,而这些贫家子一月只有一次蹴鞠,倒是万里书院的其他学子,三五日便要去踢一场,只是他们也很自觉,在贫家子既定的那一日里,是不会占用特别辟出来的蹴鞠场地的。

是以,完全可以称得上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压根儿没有任何往来。

“可有信心?”宁盛似笑非笑道。

宁博容坚定地点点头,“自然!”

连陆质也在一旁悠然笑道:“世伯便看着吧。”

站在宁盛左侧的卢成山和张敏之摇摇头,“怕是难啊,不说王钟飞,便是范航同那李恒泰,都是相当优秀的孩子,王钟飞的一手时文便是比他长几岁的孩子也比不上。”

“又不是只考时文。”陆质一点儿都不担心,“你们且看着吧。”

原本或许对这种考试还没什么信心,但这么多次考试下来,陆质将这些孩子的成绩和进步都看在眼里,用了宁博容说的记忆树联系记忆法和梗概重点记忆法之后,更是能用突飞猛进来形容,而大量的练习更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便是时文,这些贫家子硬生生背下了两百篇经典时文之后,三日自己写一篇上交,两人一组互为点评修改,或许还显得略为幼稚,却每个人至少都能做到无功无过,绝不偏题,切题也特别迅速,进步之迅速连陆质都感到十二分的吃惊。

特别是史科和数科,陆质可以肯定书院的其他绝对绝对比不上他们。

数据才是真正最能说明问题的,陆质看过五天之前考试这些孩子的平均分,便对今日的赌局充满了信心。

见宁博容和陆质都是盘着手信心满满的模样,不说宁盛,连卢成山和张敏之都怀疑起来,难道这些贫家子……当真个个都如此优秀?

他们是不担心存在作弊这种问题的,试卷乃是他们亲自出的,然后封好收起,今日才刚刚开封,莫说是这些学子了,便是宁盛都不知道他们出了什么题目。

今日考试过后,再过几日万里书院的学子们便要放假了,要考科举的学子需要早早上京,而天气热起来之后,便是这个年代的“暑假”。

但是,若要留在书院也是可以的,例如这些贫家子,便都不会归家去,可书院里的其他学子却都是会回去的。

一日考试,贫家子们早已经习以为常,甚至不知道自己这次的考试关乎万里书院的未来。

万里书院入学两年的这些学子们却是昏头昏脑心烦气躁。

不管什么年代的学生,都不会喜欢考试这种事的。

考完,封卷,将这二十四个贫家子的试卷混在万里书院其他学子的试卷中一起交给卢成山和张敏之,由他们来批改,实则连他们都不知道其中贫家子的试卷是哪一张。

三日之后,成绩便全部出来。

宁盛、卢成山和张敏之震惊地看着成绩表——

“这怎么可能!”

书院的其他夫子也都看过来,一时都有些失色。

他们都是颇有名声的夫子大儒,而那二十四个孩子出身贫家,从未读过书不说,由一个年轻的陆质牵头,剩下的都是一些颇为落魄的平庸夫子,结果只短短一年的时间!

由不得他们不震惊!

成绩说明一切,按照宁博容的要求,评卷不仅仅分为甲乙丙丁四等,更要准确写上甲一到甲十的详细评分。

照宁博容的计算,这样每一门的满分就是甲一等四十分,甲十等便是三十一分,乙一等三十分,以此类推,到丁十等,就是一分,好歹给人留点面子,没有零分的说法。

这样考试考下来,明经一共考了三科,术数一科,史学一科,再有一门书,实则这些贫家子还学了律法科,但万里书院的其他学子并不将此列为科目,是以此次考试未曾计入。

六门科目,这二十四位学子包括刘湛在内,最高分的刘湛足足可以计两百三十七分,而依次往下,二十四人,竟无一人低于两百一十八分,最低的一位刘希,恰好是两百一十八分。

而万里书院的其他学子中,成绩最好的王钟飞,总分两百一十一分,以宁博容提及的这种计分方式来看,他仍是算得上优秀的,六门课全部都是甲等,只是大多在甲三到甲七之间。

其次是李恒泰,也是六门皆甲等,尤其明经科十分出众,但总分只得两百零七分。

卢成山和张敏之呐呐无言,试卷乃是他们亲自批改,绝无纰漏。

宁盛沉默不语。

宁博容却得意笑道:“阿爹,如何?”

这场赌约,却是毫不意外的,她胜了——

于是,万里书院,即将翻天覆地。

第44章离别愁绪

又是一年秋,翠华山上绿树成荫,硕果飘香,还未有多少秋的凉意,却已经褪去不少夏的燥热,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

“阿爹。”宁博容走进宁盛的书房,她已不似是几年前那七八岁的小姑娘了,十二岁的少女已经有了窈窕秀丽的身姿,去年始她便抽条儿似的长高了许多,在现代或许这个年纪还只是刚上中学,但在古代,已经可以视作半个成年人了。

她穿一身崔氏夏日里才给她裁的浅绿色襦裙,上身是墨绿的短衫,下着修长的裙,外套月白半臂,绣流云纹,缀以银色丝线,平添几分端庄典雅不说,系着的丝带下坠比米粒稍大的圆润珍珠,又有裙角绣着的凤尾蝶,格外精致,因年纪稍长,她披一条深色织纹的狭长披帛,愈加显得纤细娉婷,风姿楚楚。

因为已经不再是女童,宁博容不梳双鬟髻了,而是梳少女发型惊鸿髻,插着镶玉镂花短钗,戴一朵浅黄的精致绢花,衬着额上双眉间的鹅黄花钿,笑起来清丽秀美,妙目盈盈,眼波流转之时更为动人。

宁盛蹙着的眉因宁博容的到来立刻舒展开了,“阿容怎生来了?”

“给阿爹送些栗子糕哩。”这栗子糕可不是传统的栗子糕,叫做栗子蛋糕更恰当一些,自从宁博容几年前用蒸锅做出了酸奶蛋糕,各种蛋糕立刻纷至沓来,从水果蛋糕到栗子蛋糕应有尽有,而因这方子不外传,即便是吃到了,也没多少人猜出这玩意儿该怎么做,因为在这种松软的糕点里,根本就尝不出鸡蛋的味道,更别说其他食材,与结实的中式糕点做法全然不同,是以很快就成了宁家的独家美食。

加了栗子粉的栗子糕自然也是极为香甜可口的,而且这年代的食材全部是纯天然,新鲜极了,在宁博容弄出基本做法的基础上,吴厨娘和阿何靠着一双巧手,更是用不同的模子做出更家漂亮美观,且入口细腻的蛋糕。

宁博容手中的盘子上,一个个菱形梅花状的小蛋糕带着淡淡的粉紫色,香气诱人,入口即化,保准美味极了。

这般的糕点,配着红茶喝才好喝。

这年代,莫说是红茶了,一般人喝茶还要加乱七八糟的佐料,似是左重这般遵循茶道的人本就很少。

而历史上真正的红茶,要到明朝才会出现,是以现在南方虽种茶的不少,但皆是绿茶,绿茶的历史悠久,例如左重的茶道,便是喝的绿茶。

绿茶与红茶,本就是各有千秋,未发酵的茶叶是绿茶,发酵后的便是红茶。

宁博容上辈子几乎不大喝绿茶,基本都是喝红茶,红茶对女子更好一些,性温,不似绿茶,实则女子不能多喝。

此红茶是宁博容经过多次试验,才算是制出的,连左重都对此赞不绝口,红茶喝起来香味浓郁,却不如绿茶这般上口生涩,要更柔和醇厚一些,因此宁盛和崔氏都极喜爱。

红茶配上栗子蛋糕,宁博容自己看着,都觉得颇有西式下午茶的感觉了……

“唉,又要开学,今年的入学申请多了数倍不止,有不少乃是旧日好友之子,这要怎么办。”宁盛叹气道。

宁博容抿唇微笑。

她改造万里书院最初的缘由十分简单,不过是因为那些人竟看不起她家万里书院罢了,她便暗暗憋着气立志要将万里书院打造成天下第一的书院。

短短五年间,从四年前万里书院全部改制之后,渐渐名声远播,虽还逊国子监一头,越过麓山书院却渐渐没有多少争议了。

从三年前的科举中便可看出,万里书院的学子科举得中的比率已经比麓山书院要强上不止一筹了!

万里书院距离京城太远,在南方云州,若是不入学,是极难知道这里究竟在怎样教书的,即便是在此间上学的学子回家提及,却也说不出具体的所以然呢,只是觉得和以前不同,多考试,多练习,教学上也有些改变,但若要让他们具体说有哪里不同……却也难说。

于万里书院读书,累是要累一些,但在各家看来,读书哪能不辛苦,不辛苦怎能成才?是以这压根儿就没视作万里书院突然崛起的理由。

倒是麓山书院管理愈加严格,不时有学子左手红肿着归家,但这却并未提高麓山书院的成绩。

而万里书院的渐渐崛起,自然也体现在了想要入学的学子日益增多上了。

宁博容一看宁盛手上的帖子,“咦,是崔家表哥和那李家兄长?”

“是,他们原是在麓山书院就读,如今想要转过来。”

宁博容认真道:“现在我们这里的四年级已经是按照我们的教学进度来的,若是崔家表兄他们来,怕是不能跟上的。”

宁盛皱着眉点头道:“你说的不错,确实如此,不仅是他们,旁的请托也要这般回,却是一桩麻烦事。”

宁博容抿唇笑道:“若是实在要来,阿爹不如客气道,要在万里书院就学的话,怕是要同那些初入学的一年级生一块儿学起呢。”量这个要求他们才不会答应。

宁盛笑道,“你这个狭促鬼!”

万里书院如今用学年制,七学年学完所有的科目,要说古代最知名的那句话就叫十年寒窗苦读,在现代读书都绝对不止十年好吗?

但是在古代,理科实在是太弱了,即便是宁博容坚持所有学生都要学术数,但是没有英语没有物理化学生物,顶多在劳动课上带着众人上山认认基础草药植物,讲一些基本植物知识罢了,是以,基本上要缩减掉一半的课程,且术科的课目排得少,七年在这个年代来说,已经是足足够的时间了。

而所有科举需要考的科目,六年全部学完,最后一年实则是复习加考前总结突击,是以真正优秀的学生,六学年结束,基本上就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