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龙骑战机-第9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静,安静!开始归队,有的是机会,到时候你们别哭就是了。”



参与过非洲扎伊尔盆地战区的林默十分清楚,当展开大规模制空权争夺战的时候,惨烈无比的战斗不知道还会不会让这些飞行员们笑得出来。



当初老美可是眼睛都不眨一下,以一己之力砸进去了一支整编联队,直到现在,美军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的空军力量在一两年内都没办法恢复元气,还要算上空中力量全军覆没的米通巴秘密基地。



为了打击刚果境内扎伊尔盆地内的星门,美国人消耗了相当多的军事力量,对于非洲地区的掌控能力大不如前。



“各大队开始集结!”



曹岳阳上校和其他几名大队发出了命令,完成了歼灭任务的战斗机群,重新构筑成了庞大的三支大三角攻击阵形,将他们的联队长,林默和他的变形翼战斗机护在中间。



“开始返航!”



这些散兵游勇绝不能给他们机会蹬鼻子上脸,林默一点儿也不客气的下达了收队的命令。



在他的面罩显示屏上显示出了联队内各架战斗机的弹药储备和油料情况,这个时候也确实是到了必需回航的时候。



若是普通训练,载着外挂油箱的战斗机倒也能够续航很多时间,一旦发生战斗,战斗机立刻摇身一变,油老虎的本来面目原形毕露,飞行员们丝毫不会吝啬地将发动机引擎催逼到极限,以获得更高的速度和机动力。



对于熟练于掌握能量空战技的飞行员们来说,燃料几乎等同于性命,没了弹药还能逃,没了燃料甚至还不如小羊羔呢。



迎接一支训练联队和一支作战中队的返航,皮尔斯空军基地完全放开了两条跑道,以三机同降的方式很快回收了“龙骑军团”联队。



从第一次遭到迎击的俄罗斯“地狱犬”大队开始,来自于皮尔斯空军基地和艾尔湖美军前进基地的扫荡性攻击开始遇到了第三纪元入侵部队的全面阻击行动。



也不知第三纪元文明使用了什么样的技术,往维多利亚大沙漠内连续发射了近千枚仿佛照明弹一般的光团,在天空中漂浮了许久。



若不是地面部队连续发射了数枚导弹拦截,并且派出了无人侦察机辨认这些仿佛足球般大的光团没有任何杀伤力,才确定了这并非是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不过现今世界的人类很快知道了这些光团的功效,,遍布于星门防御罩附近的强烈辐射如冰雪遇到了炎炎夏日,这些光团出现的短短数分钟内消退的无影无踪,除了使沙漠内的气温莫名增加了十余摄氏度外,这些由战略战术核武器制造的核辐射区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牢牢监控维多利亚大沙漠的各**方立刻被惊动起来,没有了核辐射区域的限制,无异于第三纪元入侵部队少了一道束缚。



脱离了星门防御罩的保护,汹涌而出的入侵者们迅速从大沙漠中心处犹如洪水般向四周扩散,并且迅速形成三支主力冲着大洋洲西部的珀斯市,北部的达尔文市和南部的堪培拉。



“俄罗斯‘奇美拉’机动团,占领6775号沙丘,开始布置防御阵线,‘斯大林’机动团迂回,拦截住目标指向达尔文的敌方主力”



“命令‘幽灵’战略轰炸中队出动‘幽灵A’小队支援‘奇美拉’机动团,确认一下中国‘睚眦’师的位置,抓紧排除干扰,一定要保障通信,美国和中国的战略侦察机什么时候能够到?我们急需空中电子战支援装备,不行就拿中国人的运载飞行器改装”



“准备启动‘黄道十二宫’系统,把‘狮子座’天基攻击卫星调过来,改变‘白羊座’和‘宝瓶座’轨道,注意拦截敌方战略级武器,至于出现的防御空缺,只能让各国的战略防御系统保持高度警惕了”



每一天都是晴天的维多利亚大漠中,午后炽热的阳光不仅烤炽着沙子几乎也要熔化,更是让“伊万”多足机动装甲表面少许露在沙子外面,喷涂的沙漠迷彩涂装也快要起了皱纹。



半掩在沙子下面的驾驶舱内热烘烘地让人昏昏欲睡,契可夫上尉戴着战术头盔静候着队长的命令,舱内并非没有空调系统,若是因为过多消耗掉宝贵的能源,导致战斗中因为能量匮乏而失去行动能力,变成给对方送分的活靶,这种酷热也只能硬着头皮撑下来。



好歹饮用水却是可以无限量供应,专用制冷机里冰镇过的凉水从头浇到脚,一股子冰爽劲儿过后,又变成了熏蒸的感觉,这一会儿舒服一会儿难受就像洗桑拿,总比一直闷在这个大铁皮罐头里蒸包子强。



“各单位注意,激活战斗系统,保持无线电静默,敌方已经出现,放近了打。”



通过连接至“伊万”多足机动装甲腹部的一根光纤导线,这个有线传输信号并没有惊动2000米外一座沙丘顶部正在探头探脑的尖兵,身形纤瘦,仿佛像蜘蛛一样的机械体。



现今世界人类给它取名叫作“蜘蛛”,和真正的蜘蛛一样八足,是适应近距离全地形行动的炮灰玩意儿,没有任何攻击能力,也没多少智能,非常适合吸引攻击和踩地雷。



片刻之后,两架三棱钉模样的飞行器压着沙丘上方呼啸而过。



“是‘尘蜂’,没错!”



契可夫上尉心情一下子紧张起来,这可不是什么炮灰,据上级派来的参谋人员介绍,这可是敌人的侦察兵,侦察能力非常强,而且具有攻击性,只要一击就能让自己的这具“伊万”变成一堆废铁,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它发现自己。



自己小命没了事小,惊动敌人导致伏击失败那可就糟糕了,跟自己一块儿忍受“蒸包子”的弟兄们非将自己挫骨扬灰不可。(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节疯狂的“伊万”



星门每一次投影的位置都是远离于人类喧嚣都市的偏远地区,不仅能够避免人类活动的干扰,更能争取到足够的投影和兵力调集时间。



大洋洲地广人稀,给了第三纪元文明绝好的机会,别看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开启星门给现今世界人类送菜,事实上先遣队是在刻意麻痹着自己的对手,掩盖自己真正的阴谋。



比起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和气候恶劣的南极洲,大洋洲恐怕是最容易占领并立足的大陆。



非洲和大洋洲同时投影两座以上数量的星门,先遣队和第三纪元议会已经成功让现今世界各国疲于奔命,至少在大洋洲,世界三巨头之一的俄罗斯就因为距离过远和自身运载能力限制,无法将主力部队投送过来,只能象征性的派出了一支空军联队,一支机动装甲师及少部分地面部队,而海军力量完全鞭长莫及,只能交付给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大国。



开启数天的星门让第三纪元文明释放出了海量的入侵部队,一部分在地面堆叠集结,另一部分却在地下挖掘通道,潜伏而出。



尽管人类多次利用轰炸等手段进行拦截和破坏,但是架不住入侵者们拥有足够数量的诱饵吸引现今世界人类的火力。



化整为零,再化零为整,大量漏网之鱼悄然地汇聚成了大军,开始向澳大利亚本土的军事基地和城市进军。



通过中美两国倾其全力的运载投放,终于提前将一支俄罗斯机动装甲团投送到了指定作战区域并且在一夜之间潜伏下来。



若是没有三国通力协作,恐怕也没可能完成如此大规模而且非常复杂的战争准备。只能通过侦察卫星眼睁睁地看着这支入侵部队穿越茫茫沙海,毫无征兆地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北部沿海城市。甚至将整个东南亚地区笼罩在战火的威胁下。



一头长满尖锐骨刺,顶盔贯甲的凶兽出现在沙丘顶部。左右看了一眼,嗅了嗅干燥无比的空气,低吼了几声尽管细密的鳞甲牢牢锁住了水份流失,但是这种恶劣环境也依然让它十分不适应。



紧接着更多一模一样的凶兽出现在它的身后,在沙丘顶部显出现身形,密密延伸出数百米。



沙漠永远是生命禁区,被设计地忍饥耐渴的“索伦”战兽在没有食水补给的情况下,也没可能独自从沙漠中徒步走出来。



越过沙丘后方,一片黑压压的“索伦”战兽组成的大军。还有数量相当多的“尤拉”多足自走炮塔及各式兵种,形成了一支庞大无比的行军队伍。



数艘巨大的飞行器悬空在队伍上方,开启的舱口处不时有“尘蜂”无人侦察出入,这是整支队伍的补给舰并且担负着释放空中作战单位的母舰。



“距离200米!攻击封锁线设定为60米。”



深埋在沙子里的光纤导线默默地传输着指挥型机动装甲的命令。



哪怕明知道驾驶舱的隔音性能很好,契可夫上尉依然很小心地轻轻按动了“伊万”的启动按键。



仪表台的主控制屏幕亮了起来,并且显示出一连串系统模块启动进程,随着机体开始微微颤动起来进入热机状态,屏幕上显现出一个密码输入窗口。



这位机动装甲兵飞快的输入了自己的控制口令,事实上光靠输入正确密码是无法完全操作这台机动装甲的。他胸前制服上挂着的机动装甲师徽章内暗藏着一块身份识别芯片,会被舱内的识别设备自动扫描辨认。



第一时间打开空调系统,一阵凉爽让契可夫精神一振,仿佛又再次重新活了过来。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着,操作着控制系统,作好战斗设置。



做完这一切。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块几乎已经熔化的不成形的黑巧克力,狠狠地咬了一口。苦涩之中带着几分香甜牛奶味在舌尖缠绕,入口即化。双手握上了操纵杆,晃了晃头,听着耳边倒数的距离。



来吧,来吧,让你们这些狗杂种知道契可夫上尉的厉害。



“攻击!”



一处处黄沙冲天而起,掀飞了压在身上的数吨黄沙,仿佛昆虫般拥有六足,体形甚至比三辆坦克还要巨大的多足机动装甲猛然从沙丘中一跃而出。



更有一道沙柱喷出数十米高,在助推火箭的推动下,一架直翼无人侦察机冲天而起,早已经激活的侦察系统在脱离地面的一瞬间,就开始将地面如洪流一般的敌军完全纳入了自己的扫描半径,庞大的数据流利用高频电磁波一面发往太空中的卫星一面传送回地面的指挥机动装甲。



挂载在厚厚复合材料装甲上的导弹巢仿佛像群蜂出巢般,一枚枚导弹几乎不分先后的激射而出,扑向被无人侦察机和卫星联合锁定的目标。



每一枚导弹完全都是拥有高爆子弹的小型集束导弹,一旦凌驾于那些“索伦”战兽和“尤拉”多足自走炮塔上空,就在距地100米至200米左右的高度自动裂解,七枚装有特种高爆弹药的子弹根据重力感应模块呼啸着扑向地面目标,在敌群之中炸起一片火海和硝烟。



剧烈的冲击波不仅将“索伦”战兽着装的合金铠甲如纸糊般轻而易举地撕裂,更是狠狠地掀飞了大片血肉和骨头,直至露出残破的内脏。



纳米超细化装药使子弹的威力提升不止十倍,每一枚子弹的爆炸威力堪堪与10公斤TNT相当。



可以看到在血肉横飞之间,甚至有“索伦”战兽被生生掀飞以半空,然后半死不活的摔向地面。



“发射小型战术中子弹!杀进去!短兵相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