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上官鼎青天飞龙-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华领训出来,便在门前负手闲眺,只见万峰叠翠,暮云飞绕,夕照流霞,林壑深沉;仿佛置身天上,超脱人间俗界。

  不觉逸兴横生,低吟‘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句。

  从此,他便在这幽美的环境中,随师苦练;冬去春来,晨昏不辍,以他的聪明好学,加以良师的谆谆善诱,文武二途,进步神速。

  一年半后,不仅人更长得可爱,在内轻拳剑等各门武功,更是一日千里,成就非凡,使慈善师生,也不禁为之暗自高兴。

  又是一年过后,他已长成少年模样,但玉面来唇,犹含五分稚一飞。

  此时,他不单学会慈善的成名兵器,玄音玉箫七十二式,且将‘太清护身刚气’,亦练成一成火候。

  不论何人,假如离家太久的话,在工作繁忙时,尚无特别感觉,而在休息之际,可就不同了;不管目前环境如何美妙,生活如何舒适,一定会兴起怀乡之念的。

  应清华亦是如此,他年幼离家,倏忽两年有余,先时因功课忙碌,师父爱护,尚不觉得难过。

  但在两年之后,心情已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

  所以,他在练功之余,常会悄立呆望,心绪不宁。

  这本是练技之人,定须经过的阶段,若在这时加陪努力,用功不懈,不久便可冲破难关,突飞猛进。

  慈善书生也已看出情形,有意让他返家一次,故当他正在呆望时,便叫他前来,微笑着说道:“华儿,你上山已两年多了,近来很想家吧?虽然为师三年之约未满,但你若愿意,亦可提前返去;只可惜‘太清刚气’,你正在紧要关头,这么一来,恐怕更要妨碍你的进步了。”

  “师父!这……”

  他一时呐呐不知回答,羞红了脸;心知一切情形,已给师父知道,虽可返家省亲,碍及武功又不甘愿。

  所以很快地下个决定,又接着道:“是的,徒儿近来,确是非常想家,但现在不想回去了,不过,有个请求,希望师父宽恕和恩准!”

  “你尽可说明,为师会替你作主。”

  “徒几所以想家,原因是与家中久无连络,不明近况所致;假使清恩师到徒儿家中去一趟,便可使家父母安心,徒儿亦可免去下山,在此安心继续练功!”

  慈善书生闻言大笑道:“好,好!你想得对,为师明天下山,替你跑一趟罢!”

  “多谢恩师!”

  在慈善书生下山后的第二天清晨,应清华带着愉快的心情,携着玄音玉箫跑上山顶。

  这里,有一块三四文宽的大石,周围生着小干木,大石西边,有三株龙鳞隐现,苍劲挺拔的古松,山风过处,涛声悦耳,即是他每日晨昏练功的场所。

  今晨,他仍像以前一样;先练一趟拳掌,再练玉箫招法,最后才做吐纳工夫。

  这吐纳工夫,即是内功修练之法门,亦是一切武功的根本;始源于道家,颇类儒家之养气,佛家之坐禅。

  主要目的,在籍人体呼吸之功,采天地之灵气,发生引导作用,将浑身精力,锻化为气,混入血液之中。

  通透全身,促进筋骨强壮,进而以意运气,以气运身,练细还虚,进入神化境界;再以武功招式,化力发于体外。

  此刻,应清华已练完拳掌和箫法,正在澄心净虑,演练这门功课。

  当他灵台清净,物我皆忘的时候,突从峰后雾台山方面隐约传来几声凄厉的尖叫,即刻惊醒了他,睁开星目自忖道:这是临死挣扎的呼声,可能有特殊事件发生。

  我学武的目的,便是除恶扬善,替天行道,怎能见死不救呢?

  对!我要查明真象,惩治恶人!

  于是,他即刻检起玉箫,施展八步赶蝉的轻功,向峰后下方驰去。

  不久,他出现山后的悬崖上,下面是一片迷蒙,晨雾弥漫,加以前山投影遮蔽,更显得神秘莫测!

  他在崖上稍作停顿,像在找寻叫声的方向和筹思下崖的方法。

  果然,又是一声凄叫,传自崖石下方的深渊里。

  接着,见他向右一个箭步,身子凌空而起,一个“一鹤冲霄”,便跃上树梢。

  再足尖一点树枝,身躯再度飞起,两手向后一分,向前平掠而去,几个起落,便消失在晨雾里。

  这种越林而去的方法,虽可省却许多时间和麻烦,但亦非常危险;因为树林宽度不明,树梢起落不便,稍不小心,或真气不继,却有大足坠身之危。

  但在侠义心与好奇心的驱使下,一股极大的勇气支持着他,忘了危险,勇往直前。

  他在途中,依藉树枝略一休息,已安全越过这片森林,降落在一棵参天古松上;回首张望,只见白茫茫的,不见来处,向前观察,却别有一番景象。

  这是一条宽约甘丈,长有百丈的峡谷。

  两山对峙,高达两三百丈,中门一道流泉,自山凹飞泻而下,至中间为凸石阻挡,散成一幕水帘,垂挂入谷。

  水注处,冲成一潭,积水成溪,绕谷底右侧,碗然出谷。

  两边是断崖壁立,直上如削,除了几处凸出之处外,只有石缝中,尚生有几株古松和藤萝。

  谷口两边,即是蔽日森林,谷底却是一片草地。

  他停身之处,正在谷口右侧森林之边沿。

  同时,他又发现谷底四五十丈外,有两堆毛茸茸的东西,躺着不动;对面削壁之间,离谷底十丈处,凸出一块悬崖,崖面平坦,还生有花草之类。

  他详察一回之后,觉得是块好玩的地方,并无什么危险。

  但刚才几声尖叫,又确是这方面所发,奇怪!唯,可疑的,便是那堆黑茸茸的东西了。

  于是,他一式“落絮随风”,轻轻地落在地上;为了防备不测,又静立一会,才沿着草地走去。

  一盏茶间,他到达离那东西二丈的地方侧一驻足,便见一丝黄影,从那东西间疾射而出,投向右侧的藤影里。

  不禁惊了一震,连忙凝神戒备。

  但等了半天,那东西仍是不动,才明白可能已死去;刚才的黄影,亦可能是一种兽类,正在吃肉时,被自己惊跑的。

  因此,他坦然走向前去,看清楚是一对猿猴尸体。

  大的较普通猴类大两倍,全身黑毛,油亮发光;小的只有乳犬大小,身生黑毛;都是七窍流血,死状惨烈!令人目不忍睹,侧隐心起!

  忽地一声吱叫,背后腥风迫人。

  他毫不迟疑地,一式“黄莺出谷”,斜斜而起,右手玉箫注以八成功力,向后“倒打金钟”,疾劈而出。

  陡觉击中有物,“拍”的一声,跟着“叭”的一声,落地扭动。

  等他落在两支外,回身待敌时,才看清是条粗如面盆的怪蛇。

  头生红色肉冠,全身布满三角形的黄黑花纹,长有数丈,正迅速盘结蛇阵,昂起三角尖头,红芯频吐,嘘嘘而叫,两个凸出的红眼,凶光外射。

  应清华究竟还是个孩子,虽有一身武功,也触目惊心,冷汗外溢。

  其实,这确是一条成了气候的东西,名鸡冠蛟,是鸡冠蛇与蟒所生。

  但生性较前二种精灵,惯会辨别灵药异果,守护而吃;若遇他物侵入其区域,则凶恶大发,缠战至死方休。

  清华惊惊之余,知是搏杀猿猴之物,不觉除害侠义又起,决心要杀死这凶狠的怪蛇。

  双方对峙不动,他却暗思对策,自忖刚才一箫倒击,明是击中蛇身,以自己八成功力,少说亦有一两百年力道,何以毫无伤痕呢?

  可能是皮肉坚韧,刀枪不入;但自己未带暗器和宝剑,如何除去它呢?

  静默一阵,忽然计上心来,随即箫交左手,检起一块碗大的石头,又以八成功力,投向蛇阵。

  响声过后,怪蛇又挨了一下重击。

  但也激起它的凶性,即刻昂首抬身,冲射而来,腥风毒气,势将惊人。

  幸得他机警,人小胆大,知道蟒蛇之类不单头部咬人,尾部亦会扫人,身子更会缠人。

  所以,当蛇头离他四五尺的刹那,即向左挪步,右旋身跃起;让蛇头,避蛇尾,越蛇身,临空飞过。

  右掌左箫,同时向后下方,猛击蛇之首腰二部。

  并藉此反弹之力,自身冲落蛇后左方两丈。

  果然掌箫均中,“拍”“叭”三声,怪蛇又落地结阵不动,但动作已较前缓慢,似有转动欠灵之状。

  清华也已看出蛇已受伤,但因外面并无迹象,未知其受伤程度。

  他又稍作思考,认为趁它转动欠灵之时,仍以石击为妙,再以掌箫乘机合击,或可完成心愿。

  于是,他又检起一块较前粗大而有棱角的石块,以十成之力,投向蛇阵中央。

  不料石落蛇阵一响,即见蛇阵散开。

  头身尾翻滚曲扭,扫卷扑打,两三丈内,沙石飞腾,声势较前更是惊人;使他急向后跃退丈余,全神以待,以为又有一番狠斗。

  但空自紧张一阵,仍不见怪蛇追来,只见它拚命挣扎卷打,血雨飞洒。

  经过盏茶之久,才渐渐瘫痪于地;但蛇身及尾部,仍在慢慢地扭动曲转。

  这时,他才明白怪蛇已经死去,不足为患;嘴角现出了胜利的微笑,深深地嘘了口气!

  不觉一面擦汗,一边又暗忖刚才的经历。

  本来,以应清华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面对如此一条怪蛇,实在危险;虽有一身武功,也因用功太浅,又无暗器宝刀。

  就是换上其他武林高手,亦将费一番苦斗才能成功。

  但是,他毕竟很快地成功了。

  其原因,应归功在三方面:首先是他自己临危不慌,避开正面与蛇搏斗,利用人小身灵的优点,使怪蛇失去头尾的长处。

  其次就是在危急中,无意间用玉箫击中蛇之七寸,使它蒙受致命之伤。

  更加上最后一击的石块,恰好打中蛇头。

  当蛇头向下一缩之时,又巧遇下面是块大石,恰成为上下交夹击之状,故被击成碎烂。

  要知蛇类爬行,端赖体内之脊骨,且此骨最易松脱;一遇此骨松脱,便全身无力,难逞凶恶;而蛇类亦甚伯寒冷,逢及严寒,便会行动受制。

  清华手持之玉箫,连他自己亦未明妙处;原因是尚未到技成下山,承受师传兵器之时;故慈善书生仅叫他待此练习,并未说明出处。

  其实,这根玉箫是万年寒玉所制,平时虽无异处,若遇与敌交手,便可显露其特异之处。

  只要持用之人用功力灌注其上,不单可敌宝刀宝剑,且可从箫上射出一团冷气,寒彻筋骨,使击中处之血肉神经全被冻损。

  但其威力大小,须看持用者功力深浅而定。

  清华功力虽浅,但他先以八成功力注于箫上,无意间击中怪蛇七寸,亦非小可,以后又击中蛇腰,使怪蛇全身骨胳松成数段。

  且经箫上寒气侵袭,便成为转动不灵,终被击毙。

  他稍一沉思,即又警觉起来。

  为了安全起见,重新观察四周情况,终于眼光掠过猿尸时,发现又一个小猿猴,踞坐在大猿尸上,身长黑毛,头顶白色,睁着一对火眼金睛,瞪着他不动。

  因此,他悟出最先的那丝黄影,便是这个幸脱蛇劫的小猿,随即引起他的童心,慢慢踱向前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