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魂断西域-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问道:“何为玛旁雍错?何为拉昂错?”
  小宋说道:“难道是圣湖和鬼湖?”
  孙小姐说道:“小宋猜的没错,就是圣湖与鬼湖。玛旁雍错,内地汉人称为圣湖,此湖水面碧蓝,湖水清澈得像珍珠一样,当地藏民认为这水有奇效,喝下便会洗脱百世罪孽。而拉昂错人称鬼湖,与圣湖玛旁雍错仅一堤之隔,两湖之间有一小山丘,那是进出普兰县的必经之路。鬼湖边有一暗红色的小山,色彩古怪迷离。据说这鬼湖经常是无风三尺浪,人立湖畔就犹如站在宇宙边缘,看不到一人一畜、一草一木,心中自然而然地莫名产生一种怅然若失的古怪的感觉。这鬼湖之水更是诡异得很,虽然跟圣湖一样碧蓝清澈,但是圣湖之水甘甜可口,而鬼湖之水却苦涩难咽。”
  我说道:“孙小姐,你怎么知道得这么详细?”
  孙小姐说道:“两年前,我曾跟旅游团去过那里游玩。”
  小宋说道:“孙小姐知道这两个湖泊也不足为奇,这二湖在西藏那是家喻户晓。我也曾在网络上搜查过相关的资料,基本跟孙小姐说的一致。”
  胖子说道:“听二位这么说,我觉得这圣湖和鬼湖之谜十分可疑。既然二湖之间仅一堤之隔,距离那么近,为何水质完全不一样?”
  小宋说道:“这事我也觉得很蹊跷,这二湖之中必然还含有极大的秘密未为世人所知。我在网上看到一份资料说,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圣湖与鬼湖的湖底是相通的,如有一天圣湖之水沿着河槽流入鬼湖,且同时流入一条金色鱼与蓝色鱼,则鬼湖的水也会变得像圣湖之水一般清甜了。而且我还听说,这圣湖和鬼湖之底聚集了众多的黄金珍宝。”
  胖子一听到黄金马上兴致高涨,说道:“这湖底真有那么多宝贝?”
  孙小姐说道:“这个传说当时导游也曾向我们说过。我看这幅四宝归真图,外形和周围所标的景致,都跟圣湖与鬼湖的地貌极为相似。”
  胖子说道:“那就跟我之前的猜测暗合了!这四个琥珀吊坠和四宝归真图果然蕴含了一个大宝藏!那我们现在就出发,去鬼湖看看!”
  我说道:“这鬼湖之名听起来挺邪乎,莫非那湖里真有鬼?”
  胖子骂道:“他娘的,老鲁,你也算是跟我胖爷闯荡过的人了,现在还怕鬼?”
  我说道:“我啥时候怕过了?我的意思是,咱们去鬼湖之前,要不要先做准备,如今匆匆忙忙赶过去岂不是有失稳妥?”
  胖子说道:“我们现在有刀有枪,还要准备什么?”
  我说道:“那进鬼湖总得要潜水服吧?比如县是干旱的西藏内陆小县,藏民又不兴潜水这运动,去哪里找潜水服?”
  孙小姐说道:“这潜水服我们到比如县城找个电话让孙老板邮寄过来吧,不过这样我们就得迟几天出发了。”
  当下众人商议停当,又胡乱吃了些干粮充饥,便整装准备下山了。
  此时只见胖子一脸惊慌跑回来,说道:“不好了!那些狐狸又追回来了!咱们赶紧逃吧!”
  我们大吃一惊,一想到那几百只狐狸便心头起毛。原来胖子刚才出去蹲茅厕,不经意间看到前面一荒草堆里微微抖动,心下生疑便过去察看。撩开杂草,下面赫然蹲着两只毛绒绒的狐狸,有一只还是青面孔的。那青面孔狐狸看到胖子只身一人,没等胖子反应过来便跳扑上来咬。胖子也非等闲之辈,忙抽出拉孜刀横刀一挡,那青面狐狸伤了前腿,趁胖子举刀再砍那空当儿便从胖子胯下溜走了。胖子提刀狂追上去,可此时猛一抬头才发现,前面草丛里影影绰绰,无数双绿幽幽的眼睛正紧盯着他!于是胖子忙转身跌跌撞撞狂奔回偏房向我们报信。
  众人听胖子说完,抄起行李急急忙忙朝扎西坚赞神寺的大门口方向跑去。
  待我们跑至距离神寺大门还有十多米远的时候,眼看身后那浩浩荡荡的狐群便要赶扑上来,胖子不停地催促我们脚上多发劲,我紧咬牙关刚想一鼓作气冲出寺门遛下山去,就听到身旁的孙小姐对我喊道:“老鲁,我跑不动了!”我忙转过脸,便看到她脸色发紫,双眉紧锁,张开两片小嘴唇不停地喘气。我心想,饶是我和胖子久经军队磨练之人如此狂奔起来犹觉得吃力,孙小姐的体质柔弱,刚才跑得太仓促,心下又慌张,而人一惊慌且剧烈运动时心跳便加倍跳动,身体能量耗费巨大,再这样跑下去恐怕不出几分钟便会体能耗尽,重者昏迷过去。眼前情况又十分危急,于是我蹲下身子对孙小姐喊道:“快点,我背你!”
  孙小姐稍一犹豫便爬到我背上,我背起孙小姐,刚要提足冲出寺门之时,眼前突然从寺门两边的断墙后闪出三十余条棕红色的狐狸来。这些狐狸耷拉着蓬松且长的尾巴分几排摆在前面,将我们四人团团挡在寺门内,看它们俯下的姿势似乎随时都可能扑咬过来。
  众人均呆立当场,胖子抽出拉孜刀右手一扬,说道:“他奶奶的,咱们杀条血路冲出去!”
  我喝住他道:“胖子且慢!你逞什么能!这前有猛将后有追兵,即使咱们冲杀过去了也逃不了多远,这些狐狸体态轻盈,行动敏捷,单以蛮力恐怕很难脱逃。”
  胖子转身看了我后背上的孙小姐几眼,知道她体力不支,便放弃了前冲的打算。
  此时,我们身后的那几百尾狐狸也已经追上来了,胖子举起单筒猎枪,砰砰连放了两枪。这单筒猎枪我们仅有两支,均是单发,胖子打完便又弯下腰去装弹药。这猎枪的弹药比较原始,采用自制火药加铁砂混合而成,对付一般的鸟雀还可以,但是打在狐狸身上造不成致命的伤害,那两尾被铁砂打中的红狐狸嗷嗷叫了几声便又站起来了。不过这自制的火药性烈,引爆后发出的枪响震彻整个黑风口。显然那些狐狸也被这枪声震慑,看到我们站立不动且手握利刃长枪,一时也不敢贸然冲上来。眼下又成了僵持之局。那些狡猾的狐狸纷纷绕过我们侧面包抄到寺门前,将我们围得跟铁桶一般水泄不通,看来我们此时插翅也难飞了。
  我背着孙小姐不便与狐群搏斗,而单凭胖子和小宋之力突围强冲,恐怕只会造成更大的伤亡,因此眼前最好之计便是静观其变,以智取胜。
  胖子往周围看了一眼,说道:“这些狐狸生性狡诈,这两支猎枪只能维持一时片刻,要是待它们识破之后一起发起进攻,咱们的处境就大大不利了!咱们不可坐以待毙,为今之计只有找个稍微安全的去处暂避一避它们的锋芒。”
  小宋说道:“如今咱们就像瓮中之鳖,哪还有安全的去处?”
  胖子伸手指着左前方一道三米来高的断壁残垣,说道:“咱们想办法爬上这道断墙,料来那些狐狸也跳不了那么高来袭击咱们。”
  说完胖子便提着拉孜刀朝那断墙边拼命挥舞,将断墙下面几只狐狸驱赶了出去,我们三人便跟在他身后缓缓逼近那道断墙。到得断墙下,胖子说道:“老鲁,你先爬上去,然后放下绳索拉我们上来。”
  我应了声便将尼龙绳塞进怀里,费了不少劲才爬上那断墙去。待我双脚踩在断墙碎瓦上身子稍微立定时便向墙后一张望,妈的,吓得我连忙蹲下腿来。原来那墙后有一陡峭的斜坡,足有百十来米长,斜坡上杂草丛生,十分险峻,乍一看之下头目晕眩,摔下去非死即伤。但对比眼前形势,这道残墙也不失为一个暂时的避难之所,于是我对众人点了点头,便将他们拉了上来。
  那些狐狸看到我们上了断墙,便纷纷围拢过来。
  小宋说道:“这回咱们遇到对手了。这群狐狸很有组织性和纪律性,你们看,它们一蹲一立,一停一动,甚至眨眼摆尾之间都似有一定的规律,这整体看上去很像是古代的作战阵型,恐怕诸葛孔明再世也摆不出这么精妙的阵法。”
  经小宋这么一提,我才注意到,原来还真有这么回事,眼前简直就是一个由几百只狐狸组成的迷惑阵法。这些狐狸三三两两组成一小组,然后由这些小组又分八个组成一大组,如此循环往复,相生相克,互为呼应,那阵型乍一看之下似猛虎出山,再一看又如一龙卷风席卷平原,变化多端,无穷无尽。在这狐阵后面还立着一排体型稍大的青面狐狸,这些青面狐狸上体赭黄,下体雪白,活似一只只斑斑驳驳的猎豹,它们时而张嘴嚎叫,时而竖眉摇头,又时而点头踏地,很显然它们便是这些狐群的队长,负责指挥整个狐群的一举一动。而更让我吃惊的是,在那排青面狐狸中间还坐着一只体型巨大无比且浑身青色皮毛的老狐狸,那青狐狸坐在一个人头骷髅上,一动不动地盯着我们。
  小宋说道:“你们看,这些狐狸像人类一样阶层等级分明,坐在骷髅上那只青毛狐狸便是它们的狐王。”
  看着这个变幻莫测的狐阵,我忽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险些摔下断墙去。
  此时我在迷糊的意识中听到小宋叫道:“大家快闭上眼睛!”
  于是我赶忙闭上双眼,脑中那种晕眩的感觉顿时消失殆尽。与此同时,我感觉到脚下的墙体一阵微微的颤动,睁开眼睛来就看到十几只棕红色的狐狸正飞扑上来,但因为跳跃的高度不够,所以身体重重撞到这堵残墙上,直撞得那墙壁上鲜血淋淋。
  小宋说,这些狐狸果然狡猾,企图用迷惑阵法将众人迷倒,然后伺机袭击,幸好这断墙够高,否则我们早被它们扑倒咬死了。为了破解狐狸的蛊惑大法,小宋让大家眯着双眼尽量不要去看那双狐狸的眼睛,因为那双狐眼会摄人魂魄,咱们只需低头提防它们跳上来咬到便好了。
  

第二十四章 狼狈为奸(1)
更新时间2012…5…17 12:50:19  字数:3555

 狐狸又称狸猫,在远古的时候便被人类看做是一种很有灵性很通人的动物。关于狐狸的传说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像古代著名的《搜神记》、《太平广记》乃至《聊斋志异》,其中不乏传述狐女狐仙的种种离奇故事。以前我看到这类故事多觉得其荒诞不经,如今亲眼见到眼前之狐阵才觉那并非虚言。正所谓无风不起浪,其实此类故事很多都有其事实依据的。
  狐狸生性多疑,且行止谨慎,晋朝郭缘生在《述征记》中说,冬季狐狸过河常听之良久,要冰下无水声然后行。人们摸准了狐狸的这种习性,“必俟狐行乃敢渡”,俄罗斯和北欧也流行相同的谚语“狐能行,人亦能行”。
  另据一位动物学家说,由于狐狸的巢穴都造在长年不见光线的暗洞,洞内比较潮湿,加之幼子又都出生在冬季,母狐用身体替它们取暖,寸步不离。这期间母狐和幼仔的食物全部由公狐供给,公狐即使自己食不果腹,也绝不让母狐和幼仔受饿。一些有血缘关系又没有生育的母狐,也会自动送来食物。更令人惊讶的是,当食物充足时,公狐也会“纳妾”,妻妾虽分穴而居,但相处融洽,从不争斗,有时还互相串门,亲如家人,这在其他动物中是极为罕见的。可见,这狐狸的协作能力极强,也很通灵气。
  我将我以上的所知所闻告诉众人。
  此时,孙小姐也说道,她在美国读生物学的时候,有一动物学教授曾经做了一个关于狐狸的专题研究。她说,狐狸一身赭黄色的皮毛,绵绵茸茸,在兽类中,是无可争议的漂亮一族,特别是那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