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如果这是宋史 作者:高天流云-第4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么说呢?
  皇家的礼仪脸面是重要的,是全国乃至外邦的表率,是世间文明程度的一把尺子,是绝对不能有瑕疵的。
  赵昚默默地听着,心灵深处最敏感的那根神经再次发作。他是要面子的,但凡与脸面有关的事,比如复国、复仇、受书礼、叔侄年岁相差太大等,他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抹平。为了面子,连皇帝都可以不当了,何况忍受一个小小的女人呢?
  李凤娘再次逃过一劫。
  这对李凤娘来说,都习惯了。雷声大雨点小,赵家都是些手不见血的男人,她早看透了,所以从心底里往外地不怕。之后更加我行我素,想方设法地丰富自己的人生。
  这对赵昚来说,只是为了体面人生而作的一点点妥协,哪怕之后他变得死要面子活受罪,也没什么了不起。
  只是他真的没有想到,这个罪他到底受不受得起,他的国家、他的皇子到底受不受得起!那时他当然想不到这些,在重华宫的旷世美景里,他觉得日子像从前一样,太上皇待皇帝以慈,皇帝报太上皇以孝。
  如此,天下更有何事?
  本来也没什么事,只是多了个李凤娘而已。话说自从赵惇登基,南宋的军、政、财三事都很平静。南北无战争,政治也稳定,钱财永远告急又永远丰腴,这个怪圈一直到南宋灭亡前不久才被打破。赵惇需要做的只是摆各种姿态。
  他向臣下求言,大家可以就军国大事以往和以后的举措随便说。
  这是题中之意,每个皇帝上位后都会如此这般一番,求个好名声。之后的各种换臣子、任亲信、更新吏治等手段才会展开。
   赵惇没能熬到“之后”,求言还在进行中,他就出事了。准确地说,是李凤娘出事了。她被册为皇后,刚刚得意了没几天,突然间被刺激得发狂。
  她的周围出现了海量的美女!
  这实在是对她最大的挑衅,让她忍无可忍,却又说不出什么。因为她丈夫的地位提高了,皇太子转正,当上皇帝后自然要加大服务力度。皇宫深处,佳丽如云,都是赵惇的标准生活配置,她再怒再烦,又能怎么样呢?
  两宋皇室内部,无论是皇后还是皇太后,都以仁慈面目示人。像明、清两代,几乎每天都有被打死的富婢、太监尸体从宫中拖出去的事,在宋朝从来没有过。
  所以按规矩、看传统,李凤娘除了忍受之外,没有第二个办法。
  李凤娘的一生从来就没忍过谁。在她的观念里,但凡让她不愉快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所有人都别想愉快!
  不只是当事人倒霉那么简单。
  针对美女成群事件,李凤娘处理得非常果断。她先是非常安静地观察,像鳄鱼一样一动不动,直到猎物出现。一个宫女中奖了。
  那天赵惇要洗手,这个宫女捧着金盆过来侍候。只见金盆映清水,双手似柔荑,雪白粉嫩得很。赵惇一时兴起,不禁赞了一声,好一双白手!
  几天之后,李凤娘派人送了个食盒,赵惇很随意地打开,往里一看,差点没吓晕。里边哪儿是什么食物,竟然是双雪白粉嫩的人手!
  四五十岁的一对老夫妻,吃飞醋居然做出如此残忍恶毒的事来。可恨、可恶,亦可笑。但效果是良好的,从此之后,皇宫里哪怕再新添多少美女,都远远地躲着皇帝,再不敢显露半点风情。
  赵惇也深受教育,时刻提醒自己目不斜视、非礼勿做。
  李凤娘虎躯一震,霸气侧露,震住了整座皇宫。之后闲来无事,想起了另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话说南宋的宫廷是别有特色的,当了皇帝并不算什么,一定要禅让,当上太上皇,才算是爬到了世界之巅。比如赵构,比如赵昚。
  女人也一样,皇后的身份明显不如皇太后那么耀眼。
  为了让自己的荣耀长久化,李凤娘想到了自己的太阳儿子赵扩。每当想起这个名字,我都深深地为南宋整个宫廷的文明程度折服。太有才了,居然给最有培养价值的皇子起了这么个不大吉利的名字。
  长平之战没人不知道吧!
  哪怕同音不同字,这也够瞧的。
  太阳儿子现在的爵位是亲王,封号“嘉”。这和当初他爸一样,地位很尴尬,身为皇帝之子,却不能顺理成章地过渡到皇太子。因为还有太上皇在。
  天下没有不疼儿子的父亲,早于李凤娘,赵惇已经就此事请示过了,可惜没通过。太上皇的答复是:“当初按例本应立你的二哥,因为你英武像我,才越位立你。你说皇太子吗?现在你二哥还有儿子在。”
  意思很明白,像北宋开国第一任太后搞的金匮之盟里兄终弟及,约定宋太宗百年后,皇位回归太祖儿子一样,赵昚想补报自己的二儿子,让皇位转向传承。
  可怜天下父母心,赵昚爱每一个儿子啊!当然,这里面还有另一个说法:嘉王,也就是太阳儿子赵扩很早就被鉴定为弱智。
  让一个智障者治理国家,何其荒唐。
  赵惇也知道这有些过分,于是没怎么坚持。消息传到后宫,李凤娘开始心烦。太上皇怎么可以这样呢,难道这至高无上的宝座只是暂时性的,时间到了还得上缴?
  不行!
  她和谁也没说,悄悄地准备了一番,等到了一次三世同堂的家宴。这样的机会很多,赵惇上位之后,有每月必须四次去重华宫觐见的规定,双方几乎每个星期天都见面。
  这次照常吃了顿团圆饭,吃了一半,李凤娘突然向太上皇正式提出,要自己的儿子当皇太子。赵昚大为不悦,后宫议政是国之大忌,一国之母怎么这样没分寸。他当场拒绝。
  太上皇的回答有理有据,无可挑剔。可李凤娘居然立即就火了,这女人脸色阴沉,当面质问赵昚:“妾,六礼所聘;嘉王,妾亲生也,何为不可?”
  这话明着是质问,暗地里是骂人。
  六礼所聘还情有可原,亲生——这是在当面嘲讽赵昚当年当皇太子时的艰难,因为他不是赵构亲生的!天下有没有这样的女人,当众抽老公公的脸。
  赵昚怒不可遏,有心说什么,儿子却在身边;有心做什么,孙子却在身边,他只能强忍怒火拂袖而去。到这一步,别说一个皇帝之上的皇帝了,就是对一个平民百姓来说也是奇耻大辱了吧?
  赵昚却没采取任何惩戒手段!
  李凤娘更加得寸进尺。赵昚没有当面痛斥、严厉处罚她,让她加倍地觉得赵家是好欺负的,既然如此,干吗不把欺负进行到底?
  从这一刻起,李凤娘开始了通杀赵宋皇家所有男丁女眷的行动。对于赵昚夫妇,她不停地提要求,不停地展示蛮横天赋。
  简单粗暴,非常有效,气得老两口要死不活。
  对她的丈夫赵惇,这女人仍然是这一招。其实说起来她也只有这一招。她的本质只是个泼妇而已,除了这个还会什么呢?但问题是,一旦一个女人真的很泼、很蛮、很浑的话,她基本上是无敌的。不管是在家庭里,还是在社会上,她都无往而不胜。
  态度决定一切,这也算是一个例证吧。
  李凤娘在蛮横中逍遥自在,某一天好运从天而降,她的能力升级了。这来自于一群太监,这群太监发迹于赵昚时代,他们曾经给赵昚带来过亲人般的温暖,同时在外界得到了赵昚亲人们的权力。顺便说一下,赵昚的一生都对身边人非常体贴、宽容,众所周知的例子就是史浩。不论这位老师做过些什么,是丧师辱国,还是阻碍他的理想,都不会激怒他,更不会得到什么惩罚。
  太监们的好日子在赵惇上位后结束。赵惇讨厌这些好搬弄是非、贪钱捣鬼的太监。某天脱口而出:“等过几天手闲了就把他们都砍了。”
  太监们的信息网四通八达,瞬间就在皇宫的各个角落里知道危险临头了。怎么办?四下张望,发现唯一的靠山在宫墙之外好几条大街外的重华宫里。只是远水解不了近火,哪天变成死尸了那边都不会知道。危急中,他们迅速找到了另外一个救星。
  李凤娘。
  这很符合逻辑,哪怕之前李凤娘没有表现出半点对太监们的怜悯或者说好感,但皇宫里唯一一个能迫使皇帝让步的人就是她,那么救星也只能是她。
  双方一拍即合。
  太监们渴望活命,向往富贵;李凤娘需要羽翼,需要触角。她必须能每时每刻监控丈夫以及皇宫的每个角落和无数个美女。
  还有比这更合适的组合吗?
  太监们迅速露出了卑劣的本来面目。他们在赵昚的手下平步青云,投奔李凤娘之后,没有半点耽搁地给了赵昚背后一刀。
  这一刀源自赵昚的爱心。赵惇自从登基以来身体就出了点问题,主要是心脏方面。赵昚遍访江南名医,寻到一个古方,制成了一丸药,据说吃了心脏病就能痊愈。
  赵昚满心期待,等着儿子再次觐见时当面看儿子吃下去,好亲眼看到儿子病愈。这是深深的父爱!尽管自己年过花甲,儿子已过不惑之年,但是人世间的骨血亲情不会因为任何事而改变。至少赵昚是这样,不管他是不是一位好皇帝,他一生都实打实地做到了对父孝、对子慈。
  多么好的一件事,可落在卑鄙无耻的人的眼里,立即就会变成另一副样子。
  太监们把药丸的存在告诉了李凤娘,李凤娘经过卑鄙基因加工之后,转告给了赵惇。她这样说:“上次家宴时太上皇不同意立嘉亲王为皇太子,就是打算要废掉你。现在重华宫准备了一颗药丸,等你去吃,万一你吃后有个三长两短,要我与嘉王怎样生活?”
  说完李凤娘非常罕见地哭了,周围的太监、宫女立即配合,一时间皇帝的寝宫里悲声一片,往赵惇的心灵里注入了大量的泪水。
  赵惇沉默了,他或许不疼李凤娘,但疼儿子。老爸想剥夺他的生命他无话可说,可剥夺儿子的继承权这实在让他难以接受。
  一颗毒草在赵惇的心里生了根。这时他可以用理智、孝顺等世间公认的公理来压制它,可它在不停地疯长,直到机缘到来,突破他的心灵壁垒。
  这次突破仍然来自于李凤娘,这女人寻找一切机会圆满她自己的人生。事情发生在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十二月十五日。这一天是赵惇的大日子,他登基之后第一次祭天地。这是历代皇帝都极其重视的隆重大典。尤其是宋代,它上升到了一个让皇帝都得加班工作的高度。
  十五日主祭,十四日赵惇就离开了皇宫。他必须率领皇室成员去太庙受誓戒。流程非常复杂,沐浴薰香等都只是前期的准备工作而已,做完了这些,他还不能回家。因为后宫佳丽无数,万一皇帝把持不住呢,难道让他第二天带着一身的胭脂粉香去祭拜上天?所以,在祭祀活动结束前,皇宫里只剩下了李凤娘一个主事者。
  李凤娘等这一天很久了。赵惇前脚刚离开皇宫,她立即宣布后宫进入紧急状态,所有嫔妃不许擅自走动,除黄贵妃外。
  提一下赵惇的后宫情况。女人迅速布满了赵惇周围,可有独立院落的只有不多的几位,分别是黄贵妃、张婉仪、武才人、潘夫人、符夫人、大张夫人、小张夫人。最尊贵的当然是唯一的一位贵妃——黄氏,她的出身特别,虽然不算高贵,但他却是南宋第一太上皇赵构当年赐予赵惇的,哪怕是出于尊重,也注定了位居后宫之巅,只在皇后一人之下而已。
  更何况她非常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