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3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年。从来没有出过错,他说有二十万人,即使没有,也不会差得太多,对南宋地增兵能力,旭烈兀真的是有点吃惊了,道:“再探!”探子领命而去。

“可汗,怎么办?”忽秃忽有些吃惊地问道。忽秃忽一生追随旭烈兀,打过不少硬仗,军事经验丰富,很快就想到宋军一下子在朱仙镇出现二十万人,不用说其他方向上也有宋军赶来,宋军这是摆明了要合围他们。集中兵力从朱仙镇打开一道口子,到达汴京和忽必烈汇合是再好不过,不过这根本就不现实。

旭烈兀的军队虽是有三十万,占有兵力上的优势。但是,他的军队一直在机动,很是疲惫,而宋军早就等在这里了,这是以逸待劳,谁优谁劣非常明显。再说了,宋军不会在这里静等他们到来,什么事情都不做,肯定是在排营布阵,早就摆好堂堂之阵,攻击堂堂之阵是最困难的。

最让人担心的是,南宋在这里部署了大量火炮,别的暂且不说,光是这火炮就够让人受地了。因而,要想从朱仙镇打开一道口子,困难之大可以想象。只要赵良淳拖住他们,其他的宋军就会飞马赶到,那样一来,旭烈兀就给团团包围了,他就是插翅难逃。

对于旭烈兀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马上绕过朱仙镇,直奔汴京,沉思了一下道:“绕道,兵分两路,分别从西北和东北两个方向去汴京。记住,要全速前进,赶到汴京就是胜利。”

旭烈兀的处置非常正确,兵分两路是为了节约时间。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总是会粉碎旭烈兀的美梦,一个探子飞马赶来,远远喊道:“报!”

“说!”旭烈兀冷冷地道。

探子边喘粗气边道:“回可汗,西北方出现一支骑兵,大约有五万,正向我们压来。”不用想都知道,这支军队是来阻止他们从西北方向流蹿。

旭烈兀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又一个探子飞马赶来,跳下马汇报道:“报可汗,东边、东北方向出两支骑兵。东北方向地骑兵身穿黑色盔甲,可能是南朝的玄甲骑兵。东边的骑兵高头大马,正向我们压来。”心里还嘀咕了一句“他们骑的马有好多是我们良种的蒙古马。”

很明显,南宋的意图是为了防止他从东边流蹿,才部署骑兵。旭烈兀感到南宋的包围圈给收紧了,也就是说南宋合围已到最后阶段,他的军队是生是死马上就要见分晓了。

“报告可汗,西边南边发现大量南朝军队。他们的人数很多,比瀚海中的黄沙还要多,他们溅起地烟尘遮住了半边天空。”又一个探子报告。

北有赵良淳挡道,其他方向出现大量宋军,这意味着什么?旭烈兀不会想不到,象这样地大包围,按照兵法,宋军都是隐蔽前进,一旦他们暴露出来那就是说已经不怕给旭烈兀发现,说直白点:包围圈已经牢不可破!

第三卷汴京篇第七十二章光复汴京(下)(2)

第三卷汴京篇第七十二章光复汴京(下)(2)

时间在李隽他们的期待中一点点流失,他们原本期望城里会有所动静,可是半天没有动静,廖胜功和郑静和已经开始躁动了。这两人一向以冷静沉着著称,要他们躁动,实在是难,可是这事的关系太大,若是炮击成功,忽必烈出了问题,其好处多得没法言说,由不得二两不怦怦心跳。

李隽浓眉一轩,道:“廖将军听令!”

“臣在。”廖胜功忙应道。对于廖胜功来说,李隽下令必是有很好的应对之策,充满着期待。

李隽决然道:“命令火炮调整位子,对准城门轰炸。炸开城门,立即攻城。”

立即攻城固然是好,要是蒙古人恼羞成怒,进行破坏的话,后果会非常严重,这点李隽刚刚就提到,廖胜功不无顾虑地提醒李隽道:“可是,皇上,要是鞑子破坏的话……”

李隽挥手打断他说下去,道:“正是怕鞑子破坏,我们更应该马上攻城,让鞑子来不及破坏。记住,动作一定要猛,一定要快!”

廖胜功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马上就明白过来,道:“皇上高见!忽必烈遭到炮击,城里久久没有动静,必是为我火炮所伤。即使没有伤到他,也是惊到他了,趁他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攻城,一举攻入城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灭掉鞑子的军队,汴京也就可以完城归宋了。”

理是这个理,不过郑静和的表现却是与以往大不相同。埋怨道:“廖将军,皇上要你攻城,你却来说明皇上地意图,这是哪跟哪,你这是在错失战机。”

廖胜功给郑静和提醒,一拍脑门,道:“对对对。我真是高兴得有些糊涂了。以往,我还象个样。今天这是怎么了?老是唠叨个不休。”

“那是因为汴京光复在即,你心里激动。”李隽在心里点破廖胜功的举措。

一声令下,几个排炮打过去,城门就给轰得没影了,吊桥砸下。宋军在廖胜功和郑静和的指挥下,象潮水一样涌了进去。

一百年前,宋室南迁。是何等的仓促、悲凉,而现在宋军在李隽的统率下以威武雄壮之声威攻入汴京,想起来就让人激动,真有渊壤之别之感。

'奇·书·网'汴京,我想熟悉两宋历史的朋友肯定是不会陌生,不过,要具体说出汴京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以及在中国历史上地地位,我想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汴京地处黄河之滨。地理位置相当优越,是中原腹地的明珠。据考证,其建城至今已有两千七百多年了。战国时期地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王朝曾先后建国都于开封,故称“七朝都会”。开封与中国的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安阳并称七大古都。

据历史学家考证,最早在这里建都的并不是战国时期的魏国。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王朝夏朝,历时一百五十七年,称为老丘。商朝在此建都二十七年,称为嚣。后皆废弃。

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这里修建粮仓,取“启拓封疆”之义,故名启封。到了西汉时期,为避汉文帝刘启的讳,改名开封,一直至今,这就是开封地由来。

在此定都的虽然有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梁晋汉周以及后来的金国。但是最为让人想起的则是北宋。之所以让人一听到北宋就想到他的都城是开封。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北宋积弱,把开封都丢掉了。直到南宋灭亡都没有光复,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让人扼腕地历史悲剧。

宋太祖陈桥兵变后定都于此,历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九帝,共计一百六十八年。两宋王朝积弱,让人很不满意,但是宋太祖还是完成了国家的基本统一,当然这些统一要把燕云之地、东北、西北、西藏以及新疆等地排除在外,宋太祖完成的统一大业仅仅是中原、江南、华南、西南这些地方。

就是这样,汴京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繁荣与兴旺达到鼎盛,风光旖旎,人物荟萃,城郭恢弘,经济发达,其盛况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得到很好地反映。古人赞其为“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得起“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

同时,开封也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史书赞其为“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由此可见其对外的重要性。

开封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出生在这里的历史名人众多,其中不乏千百年后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

以诡诈多智著称的张仪是开封人,他是战国时期著名隐士鬼谷子的学生。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调教出地学生中四个最为有名:张仪、苏秦、孙膑和庞涓。孙膑地围魏救赵之策成为中国战争史上的奇策,朋友们都知道,就不多说了。

苏秦下山后求见秦惠文王,想以此说动秦惠文王,当时秦惠文王才杀了商鞅,对说客没好感,明知他有才也没有启用他。苏秦一怒之下,决心与秦国作对,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山东六国连合起来对付强大地秦国,因为当时的山东门从最北边的燕国到最南边的楚国,象笔划中的一竖,故称之为纵,他的策略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地合纵之策。

秦惠文王后来后悔失去苏秦。张仪在苏秦的设计下西入秦国,见到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很欣赏他,重用他。但是,张仪和苏秦之间有君子协定,一直不给秦惠文王出计,直到苏秦遇刺去世。君子协定对张仪无效了,张仪才言“终于可以展吾之舌也”。他给秦惠文王献上一条破除苏秦合纵之策的计策,就是连横之策。意思是说秦国连合山东六国中任何一国,就可以破坏苏秦遗策,这个国家就是齐国。到了范睢,把这一计策发展成著名的“远交近攻”之策,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也在使用这一计策,始作俑者。张仪也。

开封出的另一个对中国历史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名人是尉僚。说起这个人,也许知道的朋友并不多,但是熟悉秦朝历史地朋友肯定知道他,也知道他对中国历史做出的卓越贡献。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功业最盛地两大帝王,秦始皇开创的是中国的统一格局,而汉武帝开创的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全盛时代,文治武功达于鼎盛。

汉武帝最大历史功绩就是击破匈奴,安定北方边境。纵观汉武大帝进行的长达三十年的战争。可以说是他一手推动西汉地军事变革,也是他一手制订了西汉的军事战略,用一句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他是他自己的参谋长,换句话说他没有一个很好的军事参谋。至于卫青霍去病这些名将,只不过具有很强的执行能力。能够把他的战略意图变为现实而已,在西汉的战略上并没有什么大地建树。

而秦始皇则不然,他有一个很好的参谋长,这人就是尉僚,他的军事成就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尉僚子》一书中,这本书是《武经七书》之一。

尉僚进见秦始皇是因为李斯设计杀害韩非子之后,秦始皇很不高兴,因为秦始皇知道韩非虽然有口吃之病(按:口吃就是结巴的意思),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想实现统一中国地帝王之业。正需要韩非这样的人才。

李斯杀韩非是因为忌妒其才。他当然不会承认韩非的才能比他高,而是给秦始皇说韩非虽有才。也不过是小才而已,他知道有一个人的才能比起韩非高上一百倍。秦始皇听了这话,欣然色动,马上要他把这人找来,这人就是尉僚子。

秦始皇有焚书坑儒的暴行,给后人斥得体无完肤,但是不得不承认他雄材大略,明察秋毫,同时心气极高。但是,有一个人却得到了他的尊重,就是尉僚子,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和他是衣同衣,食同食,车同车,用现在话来说就是尉僚子的待遇和秦始皇等同,秦始皇穿什么他穿什么,秦始皇吃什么他吃什么,秦始皇坐什么车他就坐什么车。纵观秦始皇一生,得到如此高规格的待遇者,只此一人而已。余者如李斯赵高之流都没有这种待遇,即使老将王翦、名将蒙恬也没有。

尉僚子很好地扮演了秦始皇发动的统一战争的“总参谋长”这一角色,一手策划了秦始皇统一战争地所有重大军事行动。

他之才不仅可以上马打天下,还可以下马治国,他学地是法家之道,宗于商鞅之学。只是,秦始皇完成统一战争后,他飘然身退,不知所踪。他之所以激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