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政客-第9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乎每一个人都发言了,苏天成听得非常仔细,这样的总结,由主帅洪承畴主持。

洪承畴对多尔衮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虽说后金鞑子骁勇,明军难以应对,但江宁营经历了这么多次的征伐,多次打败后金鞑子,也令洪承畴不是很看重后金鞑子了,但今日的战斗,与正白旗和镶白旗鞑子交手,对手的凶悍,留给了洪承畴很深的印象,他甚至有些庆幸了,幸好后金鞑子没有全部出击,否则江宁营将士的损失一定是很大的。

对于大同边军的看法,众人也有了变化,不管怎么说,大同边军比较刘泽清和左良玉的军队,要强很多的,甚至强于黄得功率领的军队,毕竟大同是边关,大同边军也参与了好几次对蒙古部落的作战,战斗力还是不错的,对阵江宁营的时候,尽管遭遇到了惨重的损失,但一直到最后,都没有出现崩溃的局面。

江宁营自成立以来,在单独的一次战斗之中,还没有损失这么多的将士,这第一场大规模的血战,令所有的将领都有了清醒的认识,他们想到了苏天成的嘱托和焦虑,看样子皇上就是有着先见之明。

至于说刘文秀和李定国,虽然有一丝的失望,看了一整天,其他的兄弟在厮杀,在流血,可他们却在旁边看热闹,但两人明白,他们承担的压力不仅没有减少,还更大了,明日的战斗,陈新甲等人肯定是要做出来调整的,剩下的五万大同边军,是绝对要参与到战斗之中的,那个时候,他们率领一万兄弟,必须阻止大同边军的增援,恐怕这一场的战斗,江宁营损失会更大的。

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所有将领的雄心都被激发出来了,他们不怕死,甚至敢于亲自上阵厮杀,他们所害怕的,是不能够完成任务,导致战役因为自身的原因出现转折。

陈新甲、王道直与多尔衮也在商议。

王道直实在忍不住了,这一次参与作战的主力就是大同边军了,大半天时间下来,五万大同边军,折损接近一半了,作为大同总督,他感觉到窝囊和心疼,要是按照这样的态势发展,恐怕十五万的大同边军,有可能出现覆灭的危险了。

王道直没有顾忌到陈新甲的颜面,更不会管多尔衮是怎么想的,今日指挥作战的时候,好几次传令兵来禀报,都是恳请撤离的命令,可王道直没有松口,要求作战的将士,不管遇见什么情况,只要没有接到撤离的命令,就必须要坚持下去。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坚守,导致大同边军的损失太大了。五万大同边军,阵亡超过了一万五千人人,重伤超过五千人,直接兵力损失达到了五分之二了,要知道这五万人,可是大同边军的精锐啊。

因为损失太大,王道直直接发脾气了,这个过程之中,陈新甲和多尔衮都没有卡开口说话,陈新甲没有开口,是考虑到了大同边军损失惨重,但多尔衮没有开口,就有些奇怪了,其实今日的厮杀,满八旗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的。

陈新甲和王道直还是不太了解多尔衮,对于在战场上能够拼死抵抗和厮杀的军士,多尔衮是持有崇敬态度的,五万大同边军,在遭遇火炮攻击之后,能够拼命的厮杀,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依旧没有撤退,苦苦坚持,这是令多尔衮肃然起敬的,他甚至想到了,当年自己率领大军入关的时候,若是遭遇到这等的明军,哪里还敢嚣张啊。

多尔衮没有特别强调损失,尽管说正白旗和镶白旗在今日的战斗之中,损失也超过五千人了,对于来日的战斗,多尔衮的建议是主动发起进攻,不要在战斗尚未开始的时候,就陷入到被动之中了,而且多尔衮还特别强调了,今日没有参与到战斗的军士,暂时不要调遣,明日还不是最佳的时机。

陈新甲最后做出来了总结,对于大同边军和满八旗的英勇,表示了充分的肯定,表示一定会给皇上写奏折禀报的,至于说来日的作战,没有什么变化,尽管说先期迎战的五万大同边军,能够参与战斗的只有三万人了,但还是要坚持。

陈新甲一样清楚,江宁营的战斗力还非常的强悍,总攻的时间尚未到来,这一点多尔衮的建议是明确的,既然江宁营分兵作战,那就按照这种模式继续厮杀,相信再经过大半天的厮杀,就能够发起最终的进攻了。

陈新甲的内心踏实很多了,他好像看到了胜利的希望,说不定沧州之战,就是他扬名立万的时候了。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沧州血战(13)

(感谢46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不左不右选择走中间路线的打赏,谢谢了。)

清晨的太阳照常升起,阳光总是让人感觉到温暖,可惜沧州州城外的战场,残酷还是在继续,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战斗就开始了。

大同边军率先发动了进攻,面对着骁勇的江宁营将士,毫不犹豫的冲上去了。

冲锋的队伍异常的散落,这是预防江宁营的火炮,陈新甲等人经过了分析,认为江宁营不可能携带那么多的炮弹,昨日半个时辰左右的轰炸,需要消耗大量的炮弹,再说制造炮弹需要耗费的银子,陈新甲还是知道一些的,不仅仅是陈新甲,就连多尔衮也是这样认为的。

江宁营的火炮果然没有发挥多大的威力,零零星星的几发炮弹落下之后,大军就开始出动了,两路大军很快厮杀在一起了。

山峰上的陈新甲,脸色虽然严肃,但眼角还是露出了笑意,傻子都能够看得出来,参与进攻的江宁营军士,人数明显少下来了,也没有昨日那样的气势,这说明昨日的战斗,江宁营同样遭遇了重创。关键是江宁营的火炮,这是谁都感觉到恐惧的,今日也没有发射多少的炮弹,说明江宁营拥有的炮弹不多了,依照陈新甲的理解,火炮发射也存在诸多的缺陷,譬如说炮膛发热和散热需要时间,若是一味的发射,很有可能出现炸膛的情况,给予自身重大的打击,故而今日江宁营的火炮,看来是难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了。

尽管说战场上的厮杀,江宁营还是占据了一定的上风。可陈新甲胸有成竹了,下午的时候,他就会要求大军全线出击了,要知道作为预备队的五万大同边军,早就做好准备了。

战斗的情形与昨日有些相似,大同边军渐渐难以支撑了。经历了大半天的厮杀,部分军士内心,对江宁营有了一丝的恐惧,坚持了不长的时间,就开始慢慢后撤了,任凭军官如何的下达命令,甚至是斩杀过早撤退的军士,都没有能够阻止这一的颓势。

陈新甲和王道直显然没有预料到这一点。

很快,满八旗开始出击了。

令陈新甲和多尔衮吃惊的情况出现了。一声炮响,满八旗军士开始冲锋的时候,江宁营那边的炮声也响起来了,只不过这不是一声炮响,而是接二连三的隆隆炮声,数不清的炮弹落在了满八旗军士冲锋的阵地上面。

猝不及防的满八旗军士,瞬间就形成了重大的伤亡,一些战马和军士被炸飞了。受惊的战马开始嘶鸣,诸多的军士纷纷开始躲避炮火。避免形成更大的伤亡。

看见这一幕,多尔衮的眼睛发红,他明白了,江宁营火炮的威力依旧是存在的,只不过今日关注的重点成为了满八旗,就在众人都以为江宁营已经没有多少炮弹、准备放心大胆的进攻的时候。炮弹突然出现在阵地上面了,可以想象,这一轮的炮火之后,满八旗将会有多大的损失。

军官开始迅速指挥军士躲避炮火,这样的情况之下。队伍开始出现了散乱的情况。

多尔衮看着阵地上的一幕,本能的觉得有些不对,江宁营炮火的纵深是充分展现出来的,就连埋伏在后面的弓弩兵,都遭遇到炮火的袭击,损失惨重了,这个时候,江宁营军士若是突然发起冲锋,岂不是要占尽优势吗。

可多尔衮也不能够命令将士保持队列,毕竟头上的炮弹可不是吃素的,让将士保持队列,可能会形成更加重大的伤亡,这就是江宁营的优势所在,人家有厉害的火炮。

火炮持续的时间大约在一刻钟。

满八旗的队列完全都不存在了。

就在火炮停止发射的时候,多尔衮担心的情况终于出现了,江宁营的进攻开始了,在满八旗的将士尚未来得及整理好队列的时候冲锋了,双方的气势在瞬间就体现出来了高低。

江宁营的冲锋非常的猛烈,马蹄声震动,大地都在震颤。

千钧一发之际,多尔衮果断下达了命令,要求一名军官组织一万人拼死抵抗江宁营的进攻,不管付出多大的伤亡都不准撤退,余下的将士迅速撤回来,准备好下一轮的冲锋。

就在这个时候,多尔衮还没有想到撤退的事宜,毕竟这是在战场上,临阵撤退不管有什么理由,都是说不过去的,再说这个时候撤退,若是遭受了江宁营的追杀,损失会更加的惨重,还不如拼死的抵抗,说不定能够找到机会翻盘。

战场的厮杀还在继续,一名幕僚匆匆走到了多尔衮身边,递给了多尔衮一个纸条。

看完纸条之后,多尔衮的神色大变,有些难以自持了。

尽管说前方的厮杀还非常惨烈,可多尔衮已经顾不上这些了,如今他需要考虑大军的出路了,昨日厮杀心头萦绕的疑惑,也完全能够解开了。

为什么江宁营在保持优势的前提之下,没有继续进攻,为什么江宁营主动撤出了战斗,原来苏天成的目的是要将明军和满八旗的将士,悉数都留在沧州,等到江宁营的援军到来的时候,厮杀的联军就是想着撤退,可能也没有机会了。

多尔衮收到的情报,就是卢象升率领的大军,从河南赶过来了,先头部队已经越过河间府所属的埠城了,最多还有一天多的时间,就能够抵达沧州,到了那个时候,两股江宁营大军联合起来,明军和满八旗根本就无法抵抗了。

休整的将士还在等候命令,但多尔衮已经做出来了决定,不会继续派出将士参与到进攻之中了,就算是在前方厮杀的将士,也要逐渐开始撤退了,当然,维持战场的局面,这就需要陈新甲派出预备队了,最好是预备队一次性的出击,平衡战场上的局面。

这个时候,多尔衮期盼天黑,天黑之后,他就要带领大军撤退了,离开沧州,绕道保定府和真定府,进入山西,从大同方向撤退了,这个时候,就算是皇太极亲自下达命令,多尔衮也会坚持自身的决定了。

午时过了。

陈新甲终于下达了命令,五万大同边军全线出击。

刘文秀和李定国早就等得不耐烦了。

他们率领的一万将士,眼睁睁看着两个战场的厮杀,却无所事事,看着兄弟们流血,却不能够参与到战斗之中,这种滋味是很难受的。

这个时候,不要说对手是五万人,就算是十万人,他们也会义无反顾的冲上去。

可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五万的大同边军也一样是急不可耐了,打头阵的五万兄弟,伤亡惨重,同样刺激了他们,一天多时间在一边观望,只要是稍微有血性的军士,都会忍不住的,所以他们的气势也是不一般的。

两路大军撞在了一起,惨烈的厮杀随机展开。

令人感觉到惊奇的是,前面两处的战斗,都没有这里激烈。

就连刘文秀和李定国,也感觉到吃惊和压力了。

他们不可能分析到,毕竟是一万人对阵五万人,从人数上面来说,是有着巨大差距的,从冲锋的阵势上面就可以看出来了,有着巨大人数优势的大同边军,士气自然是格外的高涨,在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