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宅在随身空间-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一等,能不能带上我。”
  听到天明要去钓鱼的程青华,程老教授叫住了天明道。
  “程爷爷,您也会钓鱼啊?”跨上摩托车的天明好奇的问。
  “我不会,在家里太无聊了,你带我出去转转,看你们钓鱼。”
  天明迟疑了一下,不过看他诚恳的样子,天明只得道:“那你上来吧。”
  程青华在绪今升的搀扶下,好不容易上了车,80多岁的人,实在让人担心。叮嘱天明车开稳点,照看好程老爷子后,天明按着外公给的地点,骑车去了。
  青山县属于那种降雨量比较多的地区,湖泊池塘众多,叫得上来叫不上来的湖泊很多。眼前这个2亩大小,被高高岸坝围绕的湖泊,是外公长期钓鱼发现的一个好地方。
  湖面虽然不大,也没有河流汇入,但不知怎么的这里的湖水很深,里面的鱼又大又肥,上次拜玩年,外婆给老妈拿回家的那条4;5斤重的鳊鱼,就是外公在这个湖里钓的。
  当然,地方好,发现的人也多,爱好钓鱼的又不止外公一位。所以,这个湖泊的四周,还有四五位钓客在这里。
  “来了?怎么没回城里上班啊,还有时间钓鱼?”坐在岸边一颗低矮的梓树下,见到天明,外公淡淡的问。
  天明笑了笑,将自己的鱼竿拿了出来:“外公,我来抢你的鱼了,你不会介意吧?”
  “你小子,拿去。”将鱼饵分给天明一部分,外公好奇的问站在天明身边的老者道:“这位是?”
  “哦,外公,这是天林老婆的爷爷,程爷爷,是来这里看我们钓鱼的。”
  外公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语气热情了一些:“老丈人啊,程老丈,不知道这么称呼你可不可以?”
  程青华儒雅的拱手道:“鄙人今年83,看你好像比我年轻一点,我姓程,你叫我程小哥好了。”
  噗嗤,这下要闹大笑话了,天明拼命憋住笑。
  外公身体微微抖了一下,哈哈笑了起来,等程青华脸上的疑惑的表情聚集到一定程度后,才道:“我今年虚岁85,实岁86(加上娘胎10个月),我姓刘,你叫我刘小哥好了。”
  “886,原来你比我大,这这”程青华脸上的表情瞬间精彩了起来,尴尬,惊奇。
  还以为是我大点才对?这下闹大笑话了。红着老脸的程青华,赶紧抱歉道:“不好意思,刘老哥,我差辈了。”
  “诶,鱼上钩了!”外公惊叹一声,赶紧将上钩的那杆鱼竿用双手握紧,‘阀’的一声,将鱼竿抽了起来。
  大鱼,一条5;6斤重的鲢鱼被外公钓上来了。
  “今天运气不错,钓上了一条大鱼。”
  周围的钓客纷纷过来观看,羡慕外公又钓上一条大鱼了。旁边看着大鱼上钩的程青华,也瞪大着眼睛,看着那条活蹦乱跳的大鱼。
  一般来说,冬天的最少,夏天的鱼多,秋天的鱼肥。外公的运气不错,在这种节气钓上了一条大鱼,难怪那么多人跑过来羡慕的看。
  “外公,很久没钓鱼了,等会我就会超过你了。”天明对外公道。然后扛着鱼竿,找了个没人开阔地方,挂好鱼饵,然后坐在矮脚凳上,就等鱼上勾了。
  “程爷爷,来这边坐吧,这边地平一点。”天明招呼着程老爷子过来道。
  “哦。”程青华回头看了几眼,见刘老汉专心致志的钓鱼,也不理他,就挪到天明这边来了。
  外公是钓鱼高手,喜欢找陡峭险峻的角落钓鱼,以前还摔下过湖里,但为了钓大鱼,就是不改这个习惯。
  坐在旁边的草地上,程青华好奇的问:“你外公怎么不理我,我是不是得罪他了?”
  天明解释道:“您想多了,外公钓鱼的时候最讨厌有人吵他了,说会把鱼吓跑。不过也正是这样,所以外公钓的鱼,总是比其他人多。”
  程青华恍然大悟,嘴里囔囔道:“原来是这样”
  等了半小时,将鱼竿拿出来好几回,天明还是不见有鱼上钩,鱼饵也一点没动。有点灰心的他将鱼竿放到一边,自己拿出手机,玩起来了。
  手机一玩就是半小时,突然,只听程爷爷道:“鱼上钩了,上钩了!”
  天明立刻反应了过来,还真是,鱼线被拉得笔直,浮标都沉下去了。赶紧起杆,哗!一条扭尾挣扎、激荡几许水花的鲤鱼,跃出水面,被钓上岸来了。
  将鱼抓在手中,大概8;9两的样子,不小了。天明兴奋异常。
  “鱼钓上来了!”程青华也是搓着手啧啧称叹。



第四十七章 老来得乐

  钓到第一条鱼后。
  钓着钓着,变成了天明在一边玩手机。鱼竿被程爷爷拿着在一旁钓鱼。
  “不如我帮你看着鱼竿,你玩你的手机?”向天明提出这个建议后,程青华两手紧握鱼竿,一脸兴奋的盯着水面。
  “我”鱼竿的主权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失去了。
  算了,反正鱼不多,一时半会儿也钓不上第二条鱼,让爷爷玩会算了。
  这样,天明在一边玩手机,程爷爷在旁边钓鱼。
  “鱼上钩了!”
  “又上了!”
  “又差一点,差一点就钓上了。”
  不知道怎么的,在接下来的半小时内,运气好像好了起来,鱼儿频频上钩。学会怎么上鱼饵之后,程老爷子每隔几分钟就要大呼小叫一次,每次都害的天明豁然起身,准备接过鱼竿拉线。
  程爷爷的钓鱼技术太烂,好几次咬钩,鱼就嘬了一下,浮标沉了一半,他也把线拉上来了,鱼钩都没咬实,当然上不了钩。
  还有几次鱼确确实实上钩了,但程爷爷的响应速度太慢,线才拉倒一半,鱼挣脱就跑了。
  小心肝被挠的痒痒的天明,憋不住了,对他道:“爷爷,还是我来吧,你的起杆速度太慢了,这样钓不上鱼。”
  小老头还挺固执,依旧心有不甘道:“你再等等,等我钓上一条再给你。”
  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不过天明还是没说什么,人家爱玩就让他玩会算了,不急于一时。
  程青华的运气还是相当的好,这次放下鱼竿后,不一会又有鱼儿咬饵了。
  “程爷爷,快起杆!”
  “起杆太早了,浮标都没沉下去呢。”
  “可以起杆了。”
  在天明的一系列提示指引下,程爷爷终于钓上了人生的第一条鱼:巴掌长的小黄鱼。
  这种小黄鱼不是海里的那种,刀削面状身材,腹部有黄色条纹,在内陆湖里相当常见。
  “爷爷,你已经钓上一条了,这下该轮到我了吧?”看程爷爷乐的不行,天明问道。
  程青华胡子一瞪,板起脸来:“你这小伙子怎么这么不懂礼貌,爷爷我钓上条鱼,好不容意开心下,你就过来抢?不行,等我钓上一条4;5斤重的大鱼上来,再给你玩。”
  天明无语,不带这么玩的吧?早知道就不带您出来玩了。
  没办法,鱼竿在人家手里,天明只能看着主权牢牢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在一旁干瞪眼。
  这时候,外公的话从远处传了过来:“天明,准备做饭了。”
  吃饭了果然,外公已经将铝锅支了起来,在湖边杀鱼呢。
  “快要吃饭了。”天明高兴的道。
  对骨灰级钓鱼爱好者而言,身上都会带一口铝锅,如果钓到鱼了,那就吃鱼。钓不到,建议还是不要带锅在身上,没有足够的信心钓到鱼,带米和油,在钓鱼圈只会闹笑话。
  今天的午餐就是外公钓到的那条5斤多重的大鱼。
  天明在周边捡了些干燥的野草,小树枝。煮一锅水煮鱼要用不少柴火,天明特意多跑了点路,去附近山上捡了很多干树枝过来。
  鱼入锅后,即便没有放入任何佐料,鱼香还是飘出了很远,旁边那些钓鱼客都耸动着鼻子躁动不安,一点心思都没有。
  有几位还跑过来,伸着脖子望了望冒着白色热气的铝锅。发出啧啧感叹。
  一小把细白的精盐,黄色的辣椒粉,红色的麻油。
  依次放入调料,拿勺子舀一点尝了尝,外公点了点头。鱼汤已经做好了。
  “叫他们都过来尝一点吧。那个程老弟,给他盛一碗,嗯,记得把刺挑掉。”
  叫程爷爷过来吃饭,他还有些不好意思,都叫他吃鱼了,还在钓鱼点枯坐着。
  外公带的碗是那种木头小碗,普通中碗大小。轻便易携,外公一共带了四个过来,但喝鱼汤的人多了,只能多人共用一个碗了。
  铝锅到是不小,5升水倒进去都能放的下,煮处理后4斤不到鱼,毫无压力。为了让鱼汤更有味道,外公还在里面洒了一些葱花,少许豆泡,香味扑鼻。天明尝了一口,烫的舌头发卷,但就是舍不得吐出那鲜鱼汤。
  “程爷爷,喝点汤吧,小心别烫着。”天明盛了一碗鱼汤过来,递给了程爷爷。
  程青华虽然80多了,端个碗筷吃饭的力气还是有的,即便有些发抖,但鱼汤总算没洒出来。
  问着香味,小心翼翼的尝了一口,果然,被烫了一下。吹凉了之后,才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不停地说:“好喝,味道真不错。”
  一锅鱼汤,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周围的钓鱼客,都和外公特别熟,基本上都尝了几口。
  长辈为先,天明是最后一个拿碗盛汤的。只喝了一碗,混个半饱,倒是程老爷子运气好,第一碗喝的快,天明给他再添了一碗。
  下午,本以为鱼竿该归我了,没想到程老爷子还没尽兴,真想钓条大鱼上来。天明实在不好在说什么,恰好有点困,找了块干净的地方,睡了一觉。
  天明是被程老爷子叫醒的:“喂,我钓上鱼了,你看看。”
  揉了揉双眼,不情愿的爬了起来,一看,还真又钓上一条了。一条小鲤鱼,四两出头,比之前的小黄鱼大点。
  “我有点累了,你来钓吧。”将鱼竿还给天明,听程爷爷还有些意犹未尽:“下次我也买根鱼竿过来。”
  看外公那边,好像又钓上大鱼了,一帮人又跑过去看,议论纷纷。程老爷子也憋不住过去了。看他走路蹒跚不稳,慢吞吞的样子,总感觉没外公那么风风火火。
  人老了心却年轻。天明发现,两个老头开始聊起来了。
  首先打破沉默的是外公:“你哪里人啊?”“做啥子的”“儿女怎么样?”一问一答,外公那中气十足的大嗓门,浓浓的本土气息,远在20米之外的天明听的清清楚楚。
  程老爷子说了什么,天明没听太清楚,一心钓他的鱼去了,不过看两老头越聊越开心的样子,估计是互相看对眼了。
  下午4点多,时间不早,是时候回家了。
  看了看鱼篓,2条1斤多的草鱼,3条小鲤鱼,这是天明一下午的收获,相当不错。
  “外公,时间不早了,我要回去了。”然后又对程青华道:“程爷爷,可以回去了。”
  “这么快啊,还没和刘老哥聊个够呢?”
  外公站了起来,开始收拾鱼竿鱼篓,他今天的收获最大,4条3斤以上的大鱼,都是他钓上来的。不过他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还是结交了这个知识气挺高的程老弟。虽然是城里来的,对农村的东西懂得竟然也很多。慢慢的,两人的聊起了各自的经历。
  一个城里的农业专家,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农,两道不同的人生轨迹,此时发生了交汇。
  长聊之下,两人竟有了惺惺相惜之感。互相的称谓也变成了你“老哥”我“老弟”的了。
  “刘老哥懂得东西还真多,在城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