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秦皇纪-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桓齮点点头,道:“也不全是坏事,廉颇却是应公子之请,重新出山,掌控赵地兵马。有廉颇在,赵国兵马不会乱动,赵地就安稳了许多。”



这次虽然灭了赵国,却是采取的怀柔之策,就是秦异人的那八个字:称臣、割地、赔金、驻军,没有把赵国彻底灭掉。



彻底灭掉赵国,那就是要把赵孝成王迁走、把赵国宗庙毁掉、把赵国王陵挖掉。



这三件事情必须做,却可以缓做,找到时机再做。若是眼下就做,就是操之过急了,会激起事端,赵人必定会反抗,会抗争到底。当然,以秦国的雄厚国力,倒也不拒,只是会打乱秦国的谋划,不划算,能拖一时是一时。



中牟一战,秦军几乎全歼了除齐国之外的六国大军,斩首七十万之众,山东的有生力量几乎被秦国摧毁了,也就是说,山东之地再也没有抵抗秦国东进的力量了。



只要秦国抓住这一良机,大举东进,三五年间,秦国就会占领大片大片的土地城池,得半壁江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若是因为赵地生乱,而节外生枝,打乱了谋划,那就太不划算了。



再说了,若是彻底灭掉赵国的话,这会让韩魏燕齐楚五国死拼到底,这对即将大举东进的秦国极为不利。可以想象一下,连老祖宗的坟墓都保不住了,谁能不狠狠拼一把?



骑劫当年取代乐毅之后,干了一件蠢得不能再蠢的蠢事,那就是他中了田单之计,把即墨人的祖坟给挖了,这激起了即墨人的愤怒,无不愿死拼到底,这是田单能够复齐的一个重要原因。



若是秦国把赵国的宗庙毁了,祖坟挖了,这一定会警醒另外五国,他们一定会死拼到底,这会让秦国付出高昂的代价。



正是因为考虑到此点,秦国这次采取怀柔之策,对赵孝成王大加安抚,不动赵国的祖坟、宗庙,还让赵孝成王住在邯郸。这旨意一下,赵人大是感激,对秦国的仇恨之心大去。



依赵人想来,秦赵死仇,秦国灭了赵国,必然是百般凌辱。然而,出乎他们意外的是,秦国怀柔,很是宽宏大度,这要让赵人不感激都不行。



当然,要想让赵地稳当,不至于生乱,还需要一个能镇得住的人主持事务。



这人非廉颇莫属!



秦异人去拜访廉颇,痛下说词,费了老大功夫,终于说动了廉颇,廉颇重新掌握赵国军队。



廉颇的威望在那里,他出来主持军务,这对秦国有莫大的帮助,可以减少很多阻力,这算是一个天大的收获。



“可惜,我没有追上项燕,让他逃掉了。这都怨我,没能杀掉他。”蒙骜摇摇头,很是惋惜。



项燕是一员良将,他谋划甚多甚当,若他的对手不是秦军的话,很可能成功。即使如此,此人也不能小视,应当斩草除根。正是如此想,蒙骜率军追杀项燕,一直追杀了千里,数次差点干掉项燕,最终还是让他逃了。



“蒙将军不消自责。”秦异人笑道:“象项燕这样的良将,足智多谋,要想杀掉他,谈何容易。”



项燕的才智不凡,要想追杀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点蒙骜深有体会。他几次差点杀掉项燕,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点,不为别的,只是因为项燕总是有急智,能想到化解危机的办法,这才让他逃走。



尽管如此,项燕引以为傲的江东子弟兵是伤亡惨重,能回到楚国的不过三两百人,其余的全死了。没有了这些江东子弟兵,项燕的日子难过了,项氏的日子难过。



中牟一战,秦军取得了天大的胜利,却也有遗憾,最大的遗憾就是让五国之军的一手谋划者项燕逃掉。其次,春申君和平原君都逃掉了。



平原君不知所踪,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他当然不敢回赵国,回赵国那是送死,他肯定是在别的地方躲起来了。



平原君虽然逃过一劫,却是成了丧家之犬,翻不起什么风浪来了,以后再追杀他就是了。



一路上谈谈说说,倒也有趣,很快就离函谷关很近了,尉缭和黄石公向秦异人告辞。



“异人公子,我要游历天下,著成兵书,就不随公子入秦了,就此别过。”尉缭冲秦异人抱拳见礼。



尉缭的才智不凡,很得秦异人赞赏,一直把他视为腹心。尉缭也有心追随秦异人,不过,他有一件难以放下的事,那就是著兵书。



《尉缭子》一书,不是尉缭一个人写就,而是集中尉氏四代人的努力。包括尉缭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在内,已历三代了。凝聚了三代人的心血,尉缭无论如何也要写成。



若是不能写成的话,那就是愧对祖先了。



秦异人很想让尉缭随他入秦,也知道这太强人所难了,笑道:“既如此,我就祝你早日写就兵书。到那时,你就来找本公子。”



“公子放心,这不消说。”尉缭对秦异人大是佩服,若他真要找一明主,舍秦异人其谁欤?



“还有,秘兵之事,还请你多费心。”秦异人笑道。



“公子放心吧,我一边写兵书,一边打理秘兵,不会有事。”尉缭信心十足。



“公子,我就不随你入秦了。”黄石公也来告辞。



“嗯。”秦异人大是意外,道:“黄石公,你为何不入秦?”



黄石公很得秦异人器重,他才智不凡,是秦异人的左右手,按理说,他会随秦异人入秦。然而,他却来告辞,秦异人还真是想不明白。



“公子,黄石也想随公子入秦。”黄石公脸上泛着笑容,解释道:“然而,公子你是知道的,中牟一战,秦国大获全胜,山东之地再无与秦抗衡之力,只要秦军大举东进,一定会夺取半壁江山。秦军眼下休整,是因为师出数月,兵老师疲,不得不休整。一旦开战,必是需要大量的消息,我这是提前做好准备,趁着秦军休整期间,大举搜集消息。”



《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句话很好的说明了情报的重要性,黄石公深谋远虑,提前搜集情报,为秦军东进做好准备,无论怎样赞誉都不为过。



“嗯。”秦异人重重点头,大是赞赏。



“要是我没料错的话,公子此次回秦,必然会深得秦王赏识。公子来年还会随军出征,若我能搜集到有用的消息,这对公子有着莫大的好处。”黄石公笑着道。



如今的秦异人早已不是当年被逼前去邯郸做人质的那个秦异人了,他已经名动天下。抡材大典上,秦异人大放异采,成为天下第一名士,名动天下,为人所重;邯郸之战,他小露锋芒,让秦军在城上跑马,让人震惊;出计伏击信陵君,干脆利索的干掉二十万魏军;策反后胜,一举全歼韩赵燕楚四国之军……更有灭赵的大功,秦异人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了。他挟如此大功还国,若是秦昭王还不重用他,还不赏识他,那就是瞎了眼。



不敢说百分百,至少有百分之**十的可能性,秦异人会成为秦王的继承人,秦昭王会全力栽培他。要栽培他,让他来年随军出战就是必然了。



秦异人随军出征,若是掌握了大量的情报,这好处不需要说的。



黄石公这是深谋远虑,一切为秦异人着想。



“鞠躬尽瘁!”秦异人想到这四个字,心里暖暖的,大是感动,冲黄石公抱拳一礼,道:“那就有劳了。”



“公子,保重!”黄石公和尉缭抱拳行礼,飞身上马,带着一队人疾驰而去。



望着二人的背影,秦异人既是欢喜,又是不舍。他欢喜的是,他能得到这两人的忠心,能有这两人效忠,还愁大事不成?不舍的是,这两人与他既是主从,又是好友,没有二人随在身边,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直到二人的背影消失,秦异人这才一拉马缰,朝函谷关行去。



丞谷关是一座雄关,城高垣厚,很是坚固。



函谷关是秦国与山东联系的必经之地,很是热闹,车来车往。不计其数的车水马龙,汇成一条条长龙,一眼望不到头。



秦异人他们进了函谷关,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一个与秦异人想象中大为不同的秦国展现在秦异人面前。



第二章不一样的秦国(二)



一提起秦国,人们就会想到秦始皇。一想到秦始皇,就会想统一六国,然后就是“暴君”这个词。



人们就会骂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暴君,他残暴不仁,兴虎狼之师,扫灭六国,毁人宗庙,挖人祖坟,修长城、阿房宫,焚书坑儒,不恤民力……这种骂名是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起,一直骂到现在,依然还有很多人在骂,就是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也是把秦始皇归入了暴君的行列。



秦异人在邯郸生活了数载,对山东之人的谩骂之词再清楚不过了,在山东之人眼里,秦国就是虎狼,就是残暴的象征……要多恶毒有多恶毒。



然而,当秦异人踏上秦国的土地,回到秦国之时,亲眼见到秦国,方才知道山东之人的骂词是多么的荒谬,方才知道后人骂秦国为虎狼、残暴不仁是多么的无知。



不说别的,光说函谷关,就是让人耳目一新。街道整洁,秩序井然,没有丝毫乱象。放眼一瞧,每隔一定距离,就有倾倒垃圾的地方,那里有着明显的标志。



倒垃圾这种事情在山东人眼里,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连鸡毛蒜皮都算不上,压根儿就不会注意。就算是邯郸,这个山东的核心城池,在最初的时候也是以脏臭闻名天下,牛马粪在街矍上随处可见,直到赵武灵王革新,推行新法,邯郸的面貌才有所改观。即使如此,因为山东人的恶俗,不注意这些事情,仍是有人乱倒垃圾。



在秦国就不行,倒垃堆也是列入了秦法的,不到指定地方倒垃圾,那属于犯罪,要被割鼻子。山东之地因此而指责秦法苛暴,这是秦国残暴不仁的明证。



然而,以秦异人所见,函谷关整洁异常,若有秦人要倒垃圾,就会去指定的地方,没人敢乱倒,除非他不想要鼻子了。



“那人,那人……”就在秦异人沉吟之际,只听赵姬的惊呼声响起。



原来是赵姬还没有到过秦国,很是好奇,一听说到了函谷关,就掀起窗帘,四处打量,只见一个没有鼻子的男子正快步而来,她大是诧异。



秦异人一打量,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出现在脑海:无鼻之丑!



鼻子看上去并不重要,可是,若是没了鼻子,还真的很丑。这人的鼻子被割掉了,五官不全,很是难看。



“年轻人,瞧你这身装扮,就知道你不是秦人,是山东来的士子吧?”这个中年男子瓮声瓮气的,却是脸上泛着笑容。



“是呀。我是山东的读书人,听说秦国举贤任能,就来投奔秦国了。”秦异人顺着他的话往下说,还夹杂了几句邯郸方言,就更象了。



“呵呵。”这人发出一阵畅笑声,却是因为没有鼻子不太好听,如同嗡嗡闹的蜜蜂:“年轻人,你来秦国是来对了。到秦国为官,你不必看上官的脸色,不用讨好上官,只需要你踏实肯干,把事儿做好就成。”



“你这鼻子是犯了秦法吧?你怎生为秦国说话呢?”赵姬颇有些好奇,眨巴着妙目问道。



“我?夫人莫要见笑了,这都是我自己的不是。”这个男子重重摇头,道:“秦法写得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