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朝好女婿-第6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九百六十五章 惊变

    钱宁也不说话,上前拿起字条看了看,然后飞快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递给宁王,冷冷道:“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然王爷要看我的诚意,我给你。现在就看你的了。”

    宁王小心地收了字条,放进怀里,然后又在另外一张字上签下名字,给了钱宁,连声道:“得罪,得罪。”

    交换了字条,二人现在算是一条心了。

    先前的相互戒备也消失了,两人互相看了一看,同时微笑起来。

    黄东知道已经到了发动的时刻,也许等不了片刻,这个雅间里就将是刀影纵横。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还是早些离开这是非之地为好。

    立即笑道:“既然正事已经说完,小生就去叫桌酒菜过来。”

    说完,就推开房门出去。

    然后,再不敢回头,一溜烟跑到楼下,站在大门口。

    这才发现自己双腿软得不成,竟是提不起半点力气,只将手扶在门口的柱子上,大口地喘息起来。

    黄东带上门之后,钱宁一笑:“宁王手下真是人才济济啊,单是一个刘养正就心思缜密,现在又有黄东,此人也是个人物。可惜本指挥手下却没有得用之人,一遇到事,连个能够商量的也没有,奈何,奈何!”

    宁王心中得意,道:“钱指挥使乃国之重臣,将来还怕没有好人才投到你门下吗?”

    钱宁呵呵一声:“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王爷的胸怀,钱宁也是佩服的。前日夜宴,我对不住你了。”

    “无妨,无妨,正如苏木苏子乔的那句诗说得好,‘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嘛!说起胸怀,本王倒是佩服钱指挥。说起来,前日夜里,你我都闹得颇为不快。却不想,钱指挥使竟然主动约见本王。”

    “主动约见?”钱宁一楞:“王爷,不是你要见本指挥的吗?”

    宁王:“不是本王啊,黄东说钱指挥你在《太白居》订下了位子,要和我说话。”

    话还没有说完,宁王面色就变了:“糟糕,中圈套了!”

    立即朝门口走去。

    钱宁也感觉不妙,“呼”一声站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门砰一声,变成碎片,竟被人用器械撞开了。

    从外面冲进来一群壮实的汉子,为首那人霍然正是锦衣卫经历司经历,胡顺胡侯爷:“捉反贼了,捉反贼了!”

    宁王一时不防,竟被冲进来的卫士直接按在了地板上。

    动手的几个卫士动作也快,在扑倒宁王的一瞬间就将他的下巴给卸掉了,不给宁王说话的机会。

    “胡顺,果然是你!”钱宁大惊,身上立即出了一层冷汗,他知道自己今天已经中了人家的埋伏,看样子是凶多吉少了。

    他这人本有一股子狠劲,手一翻,就抽出了腰刀。

    可就在这个时候,旁边就有一个卫士冲上前来死死地抓住了他的胳膊。

    按说,以钱宁的武艺本不该如此就轻易被人抓住胳膊的。但雅间实在太小,里面又挤满了人,即便他武功盖世,也没有腾挪转圜的余地。

    钱宁大怒,吸了一口气,喉咙里发出一声咆哮,一抖,将那卫兵甩开,手中的腰刀一砍,正中那人的肩膀。

    以他的本事,这一刀定然能将对手一刀两段,可刀刃刚入肉,胸口却是一痛,接着就是喀嚓一声。

    原来,胡顺就在这一个刹那间想前跨出一步,一拳印在他的胸膛上面。

    这一拳看起来好像是绵软无力,却隐含着一股沉雄的力道,竟是少见的内家拳功夫。

    顷刻之间就打折了钱宁的一根肋骨,剧烈的疼痛袭来,叫他再提不起半点力气。

    钱宁心中吃惊:听人说这个胡顺以前受过很重的伤,十停武艺现在剩不了六成,却不想依旧如此厉害。他侄子胡进学比胡顺更加强悍,却不知道高明成什么样子。

    敌人人多势众,且胡顺武艺高强,而自己又受了重伤,若不尽快逃脱,今日只怕真要折在这里。

    好个钱宁不愧是从下层出身的狠人,也不废话,猛地一跃,撞破窗户,径直从二楼落了下去。

    “好个钱宁!”胡顺也没想到钱宁如此果决,忍不住喝彩一声。

    这个时候,黄东正立在楼下喘息,听到楼上一声响,忍不住抬头看去,就看到钱宁叉手叉脚落了下来。

    这一下惊得黄东魂不附体,忍不住叫了一声。

    听到黄东的叫声,钱宁回过头冰冷地看了他一眼,手一挥,腰刀飞出,将他直接订在墙上。

    “啊!”黄东惨叫一声,鲜血如泉水一样喷出来,眼见是活不成了。

    好个钱宁,虽然断了一根肋骨,一动就疼得冷汗直流,却没有丝毫停顿,又是合身一扑,直接跳进河中,顺流飘走,再也看不到人影了。

    看到外面死了人,酒楼里的客人同时发出一声尖叫,纷纷逃将出去。

    胡顺扑到窗台上面,正好看到钱宁跳河逃跑,心中叫了一声:“糟糕!”

    如果不出意外,这个钱宁应该是跑回去调兵。他如今已经是山穷人尽了,要想活命,或谢有去皇帝御前告状的一条路可走。

    虽然不明白慈圣皇太后和太康公主为什么一心要置钱宁于死敌,可做为一个官迷,能够搬倒自己的上司做锦衣卫指挥使,胡顺也是很乐意的。

    他也知道,办钱宁和宁王肯定不是皇帝的旨意,否则哪用费这么大周章。

    忙回头下令:“来人,立即将贼王押下去,找个仔细地方关押。小二子。”

    一个叫小二子的锦衣卫走上前来,“到。”

    “立即去驸马府将今日的情形禀告太康殿下。”

    “是。”

    “果然是太康。”被按在地上的宁王凄厉地惨笑起来,只苦于被人卸了下巴,不能说话。

    胡顺也够狠,突然从桌上拿起一根筷子,折断了,用断口在宁王口中一刺,瞬间就挑断了他的舌头。

    一股鲜血喷在地上,宁王也在剧烈的疼痛中昏厥过去。

    胡顺铁青着脸下令:“其他人立即随我去西苑,钱宁贼子已经反了,咱们过去护驾。”



第九百六十六章 内阁增补人选的谈论

    一个锦衣卫伸出手去从宁王怀里将那份签了字的纸条掏出来,递给胡顺。

    胡顺一看,心情总算好了些,冷冷地吐一句:“乱臣贼子!”

    有了这张签有宁王和钱宁字的纸条,这二人的谋逆大罪算是坐失了。无论逃走的钱宁又做出什么动作,说出什么话来,也不足于取信他人。

    当下,胡顺等人立即从《太白居》出来,分别行事。

    ……

    西苑豹房之中,苏木已经快要累倒了。

    表面上看来,明日黎明也不过是一场献祭太庙的大典而已,大不了当时候召集诸王和百官到地头集合,然后将小王子的头颅往历代明朝皇帝的灵前一供了事。

    等真着手办理此事的时候,苏木才感觉到事情的麻烦。

    国之大事,惟祭与戎。祭祀一事,就其政治高度而言已经等同于对外战争,是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且,正德皇帝自继位以来,在百官和普通百姓心目中不过是一个荒唐国君。这次明朝对鞑靼作战获取了空前胜利,正是正德皇帝树立明君形象的契机。

    正德就算在胡闹,再不在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究竟是什么模样,但他还是希望能够史书上留下美好的一笔。

    苏木和杨廷和自然知道皇帝的心思,因此办理起此事来也分外地把细。

    大到整个祭祀大典的各项流程秩序,小到诸王和众大臣该站在什么位置,甚至赞礼官到时候该说什么话,都做了详细的布置。

    为了妥当,他和杨首辅甚至还亲自跑到太庙,召集了两百来个太监做了彩排,张永自然是全力配合。

    就这样西苑、太庙两头跑,直将二人累到不成。

    已经两天一夜没有睡觉了,到现在,总算布置妥当。

    二人瞪着通红的眼睛,相互一笑,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杨廷和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到此已感觉筋骨酸软,脑子里一片混乱。

    他看了看坐在椅子上,一边喝着浓茶一边看着函件的苏木,心中忍不住叹息一声:老了,老了,终究是比不上年轻人的。

    苏木虽然也累地够戗,可脑子却还是转得极快,说话的声音铿锵有力。

    这两天一夜是杨廷和第一次单独和他共事,在这以前,老杨觉得苏木这人虽然有才,可有的时候却没有什么担待。一遇到事,首先就想着厉害关系,缺乏一股敢为天下先的气概,说句难听点的话,就是私心杂念有些重。

    这不是君子所为。

    不过,通过这两日的接触,杨阁老这才发现这个苏木的做事能力极强,是个干练之人。又想起他以一己之力,不费朝廷一兵一卒平定宁夏叛乱,设伏擒杀鞑靼小王子的功勋,心中对他倒是佩服起来。

    至少我杨廷和在他这年纪却是没有这种才干的,苏木如今也不过二十来岁,未来又会成长成什么模样呢?

    看着依旧神采熠熠的苏木,杨廷和心中一阵感慨,未来的内阁如果有这样的人物在,也算是国家之福。

    至于私心太重,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内阁宰辅,讲究的是调和阴阳,沟通上下左右,说穿了就是裱糊匠的活计。苏木此人长袖善舞,又深得皇帝圣眷,将来入阁,倒也能维持一个平稳的大好局面。

    今上性格刚强,也就苏木的话能听进去,内阁缺了他还真不成。

    不过,他毕竟还是太年轻了些,需要历练啊,暂时却是不能入阁的。

    想到这里,杨廷和心中突然有千言万语想要倾吐出来:“苏木。”

    苏木放下手中的文书,抬头看了一眼因为熬夜已经面容苍白的杨廷和:“首辅又何吩咐?”

    杨廷和看了看窗外的夜色,沉吟片刻,道:“忙了两日,总算办好手中差事,先歇歇吧,咱们认识有十年了吧?”

    苏木:“是,当初陛下在东宫的时候,苏木随侍驾前,在首辅座下读书。阁老的教导之恩,苏木没齿难忘。”

    杨廷和叹息一声:“快十年了,岁月过得真快,老了,老了!”

    苏木微微一笑:“首辅春秋鼎盛,岂能轻易言老。”

    杨廷和面上突然闪过一丝悲戚:“我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家中高堂已逾越古稀。前几日老家来信说,家父的病越发地重了,到如今已经卧床不起,估计也就三五个月的事情。”

    说到这里,眼睛里却有泪光闪过:“杨某宦游二十来载,自从中进士之后就没有回过新都老家,没有在他老人家膝前尽过一天孝,我就是个不孝子孙。”

    苏木听他说起这事,心中突然想起两世的父母双亲,心中突然有些难过,安慰道:“忠孝不能两全,吉人自有天象,首辅的高堂定然没事的。”

    “不,生年不满百,草木荣枯,非人力可以抗拒。”杨廷和摇头,“我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苏木你也不用相劝。也许,再过得几月,杨某就要回乡守孝,到时候,内阁就有了一个空缺,补谁上去都需思量。”

    按照明朝官场的规矩,官员父母去世之后,都得辞官回家守孝,三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