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朝好女婿-第6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大家都低声欢呼起来。

    “可是……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小王子扔掉手中枪,张开右手一巴掌朝箭头扇来,却将万岁爷这必中的一箭扇落在地。原来,小王子乃是天上的鬼怪转世,铜皮铁骨,刀枪不如。我大明朝正德天子的箭术虽然厉害,却也拿他莫之奈何。小王子扇掉万岁的箭之后,得意地大笑起来,大喝,谁敢杀我?”

    众人都是一声叹息,面上都带着失望。

    周嘴儿眼珠子一转:“各位也不用担心,正在这个时候,说时迟,那是快,我大明朝阵中早就惹恼了一员小将,叫了一声‘我来杀你!’就拍马而出。”

    “和别的大明将士一身铠甲,衣甲鲜明不同。这员小将却是一身儒袍,做文士打扮。此人生得面如冠玉,当真是一表人才,手中还拿着一把鹅毛扇,身下跨着一匹照夜狮子马。”

    “这小将也来得快,转眼就冲到小王子身前,手中鹅毛扇朝下斩去。”

    “小王子见出阵的是一个文官,手中的武器又是扇子,心中便起了轻视之心。心道,我身如钢铁,刚才连正德天子的箭都射之不入,难道还怕你的鹅毛扇不成,就随意地抬起右手格挡。”

    “表面上看起来,鹅毛扇子确实不算是一件兵器。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间,扇子上面却呼一声射出一团火球,直接打到小王子身上。那小王子遍体长毛,虽然不惧刀枪,却怕火,顿时被点着了,忍不住惨叫一声。”

    “那小将见小王子惨叫,猛地抽出腰上的宝剑就刺进小王子的口中。原来,这小王子虽然铜皮铁骨,但嘴巴里却全是软肉,中了这一剑,顿时了跌落尘埃,一命呜呼。”

    “见小王子战死,正德天子手中旗子一挥,三军齐出,杀得鞑靼人血流成河……”

    “那小王子虽然死了,可身上却依旧如钢似铁。为了取下他的头颅,却用了三天三夜,磨秃了三把锯弓。”

    ……

    这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听得大家如痴如醉,等到故事说完,半天,大家才同时大声问:“那个小将究竟是谁?”

    周嘴儿得意地说:“还能是谁,自然是苏木苏子乔了。苏子乔以前就以一己之力平定了宁夏之乱,如今又斩了小王子,当真是我大明朝的擎天一柱。如今,我大明朝内有圣君,外有贤臣,真尧舜之世也!”



第九百四十一章 一门三侯

    “原来是苏子乔啊!”

    大家都同时一阵喝彩,然后大叫:“自土木堡以来,已五十又六年。如此国耻,今日终于得雪,这辈子也算是值了。”

    有人甚至还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手中的铜钱更是不要命地朝说书先生周嘴儿扔去。

    更有大方的人甚至直接将银锭投了过去,周嘴儿也是运气不好,额角被一枚五两重的银子击中,上面顿时生出了一个鸡蛋大的肿块。

    任何朝代都有把钱不当钱的高富帅,周先生今天就碰到了一个。

    “刘翁,今天这书听得过瘾,走走走,吃酒去。”

    “好,那感情好,却之不恭,只能欣然从命了。”、

    ……

    “辛春分,吃酒去,请。”

    “他娘的,如此值得庆贺的大喜事,怎么轮得到你出钱,这一顿我请了。”

    ……

    “走走走,今日不醉不归。”

    ……

    同样的情形,同样的传奇故事在京城其他茶坊酒楼上演。

    自从明朝大军的捷报传到京城之后,这些天里,满城都弥漫着一股喜庆的酒味。

    到处都响起了鞭炮声。

    是啊,这场胜仗大家已经等了五十六年了。

    自从成祖之后,大明朝对外作战鲜有胜绩。更多的都是失败,失败,继续失败,这场失败到明英宗土木堡之后,更是达到了顶点。不但朝廷大军被人打得稀里哗啦,就连皇帝也做了敌人的俘虏。

    耻辱,空前的耻辱!

    作为中国,就是中央之国,世界的中心。

    在大明朝的百姓心目中,自己才算是天国上民。中国以外的人都是蛮夷,可五十六年前,大明朝却败在蛮夷手下,这让大家经受了极大打击。土木堡之后,明朝对外作战也是屡战屡败,那种天朝上国,大国子民的骄傲也一点一点消磨干净。

    可这一场合空前大胜的消息传来之后,民族自豪感从新拾了回来。

    也就在这个时候,正德皇帝威望,苏木的名气达到了最高点。在百姓心目中,这一君一臣就是唐太宗和李靖,必将成为千古佳话。

    此刻,在苏木府前,响亮的鞭炮声已经响了老半天了,却还没有停歇的迹象。

    满眼都是青色的烟雾,满眼都是不断炸开的红色纸屑。

    放炮的小厮脑袋上已经落满了碎纸,一张张小脸已经被熏成了黑色。

    风中,众人被呛得小声地咳嗽起来。

    这一阵鞭炮却放出去普通人家两年的吃穿用度,苏府的富贵可见一斑。

    不但家人们被呛得实在受不了,就连出来观礼的小蝶和其他女眷也都拿着手绢捂在口鼻上。

    只吴夫人还端庄地站在那里,用手拉着女儿苏绣绣的小手。

    苏绣绣是个喜欢热闹的,不住挣扎想朝前跑去。

    “好了,好了,绣绣你也安静些,今天可是咱们苏家大喜的日子。”见小姐实在调皮,小蝶忙过来,从吴夫人手中接过二小姐,笑着对吴夫人道:“姐姐大喜,从今天开始,姐姐就是侯爷夫人了。”

    吴夫人虽然竭力做出一副诰命夫人的庄严模样,可心情却是激动异常。听到小蝶提起这事,忍不住微露皓齿,终于笑了起来。

    看到夫人笑,大家也都跟着笑起来。

    正在这个时候,鞭炮终于放完。

    两个伙计爬上梯子,小心将门楣上那口《咸宁伯爵府》匾摘下来,然后将《汝南侯府》字样的匾挂了上去。

    是的,就在昨日,朝廷的封赏下来。为表彰白登营斩杀鞑靼小王子的功绩,苏木被封为汝南侯。

    与此同时,锦衣卫经历司经历胡顺被封为西宁侯;谢自然被封为南安侯。

    至于胡进学,则被封了伯。

    这下,整个京城官场轰动了。

    你想啊,胡顺是苏木的准老丈人,而谢自然将来也肯定是苏木的女婿。翁女三人都被封侯,这可是国朝有史以来的头一桩。

    一个权贵世家将出现在大明朝的上层社会。

    当然,因为获取了一场空前大捷,正德皇帝未免有滥赏的嫌疑。除了苏木一系的四人得了爵位,其他人也同样被封爵。

    六镇的总兵官以大同镇军的总兵官王勋为首,人人封侯且不说了。就连杨一清和钱宁也同时得了侯爵。

    至于封伯的,也有二十多人。

    如此大封大建,估计也只比开国时和靖难差上一些。

    虽说朝中有言官因为羡慕嫉妒恨,上了折子反对。可应州大捷的战绩可是摆在那里的,如此大功不封,确实不能让人心服。再说,杨一清和苏木可是文官系统标杆性的人物,代表的是文官们的利益。国朝有个潜规则,文官掌管国家大政,权力和地位都要高过武将,但却不享受封爵。因为,国朝有非军功不能授爵的规矩;而武官则多由勋贵担任,掌握军权。

    土木堡之后,勋贵势力衰落。但文官不能封爵的规矩还在,你一个文官,要想得到爵位,尤其是如公侯一样的高品爵位,只能在死后追封,还不能世袭。

    杨一清和苏木开了这个先例,对大家也是有好处的。

    于是,朝廷各部院和内阁很默契地将言官们的杂音给压了下去。

    看着门楣上匾额,苏木府上的女眷们面上都乐开了花。

    小蝶小声在吴夫人耳边道:“姐姐,老爷这个爵位可是能够世袭的。老爷前一阵子来信说即将和万岁爷一道班师回京。姐姐你到现在只育有一女,可得抓紧了,务必要为老爷生一个小侯爷才好。”

    吴夫人没想到小蝶在这个时候同自己说出如此私密的话儿,俏脸微红:“老爷什么时候回家,这可说不好。”

    心中却是微动:是啊,我和老爷这些年聚少离多。老爷这回京,应该不会在出远门了。是得给老爷生个儿子,延续苏家香火才好。否则,将来我还有何面目去见苏家列祖列宗。

    一想到苏木,吴夫人心中的思念再遏制不住。

    小蝶:“夫人,按照信上所落的日子推测,应该就在这一两日。”

    吴夫人点点头:“小蝶,叫府中的人打扫干净庭院,老爷最是爱干净了。”

    小蝶:“夫人说得是,我等下就去安排。”

    吴夫人拉住小蝶:“对了,家里的下人们都要发些赏钱,大家都粘地喜气,一人一两吧。”

    小蝶:“放心好了,早就安排好了。”



第九百四十二章 回京

    换完匾额之后,接下来就该大宴请宾客了。

    苏木又不在京城,吴夫人不方便见客,就将京中各衙门官员送过来的帖子一一挡了。只在家里小范围的搞了个宴会,就请了父亲吴世奇和弟弟吴念祖一家,自己人乐呵乐呵。

    在以往,苏木行事高调,可吴夫人却性子平和,平日间也不爱出风头。

    也就中午同父亲和弟弟一家吃了几杯酒,就早早地让大家散了。

    天气热得让人懊恼,吴夫人心中挂念丈夫,上午又听小蝶说苏木估计这几日就会回家,心中更是有一团热火燃烧起来。

    坐在后院的凉亭里,看着一池荷花,吴夫人那一缕思念之情更是无法遏制。

    是啊,老爷出京都快一年了。

    走的那日说是带着囡囡去公干,顺便游玩一下京郊的美景。

    可这一走,却是没有音信。

    等到十来天之后,他才带信回家,说是去了山西。

    老爷就这么去山西,让家中乱成一团,大家都想不通他为什么要过去。

    又过了一段日子,看到朝廷的邸报,吴夫人这才大惊失色。这才知道,自家老爷是随正德天子微服去了山西,并主持对鞑靼用兵。

    与此同时,几十万大军源源不绝地朝山西开去,朝野震动,天下震动。

    吴夫人被苏木搞的这一出吓得够戗,仗是那么好打的?

    老爷虽然是海内第一名士,可说到底也不过是一芥文弱书生,又如何带得了兵?再说,战场之上,刀箭无眼,若是他有个好歹,家里人也不活了。

    况且,父亲和弟弟也来说,这次皇帝亲征,大臣们是极力反对的,不得以,皇帝才采取了微服出京这种激烈的方式。

    这次对鞑靼用兵,若是赢了,自然是一好百好。如果输了,皇帝固然面子上过不去。作为参赞军务事的苏木,也要受到极大牵连,搞不好还要被朝廷当成替罪羊了。就算能够平安脱身,前程也将一片暗淡。

    鞑靼人是那么好打的,据传,那些草原蛮子都身高力大,一个个长得跟胡进学一样,没,明朝士兵和他们比起来,简直就是弱鸡。不但是人,草原马那就不叫马,比中原马高上一头,简直就是一头猛兽。

    听吴老二说得活灵活现,吴夫人担心得整夜整夜地失眠。

    好在朝廷胜利的消息传来,她一颗心才安稳下去了。

    现在可好了,老爷终于要回家了,这次总算可以同他团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