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朝好女婿-第5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正德皇帝已经恨上了我苏木,再去说项,岂不是自讨没趣。

    只不过,此间颇多曲折,又涉及到皇家隐私,就算借苏木一百颗脑袋,他也不敢同胡顺明说。

    只叹息一声,道:“泰山老丈人,这事怕是难办。”

    胡顺急了:“以你的本事,怎么就办不成了?”

    苏木只得道:“泰山老大人的爵位不够啊,怎么也得封侯才行。”

    胡顺怒道:“石文义别说是公侯,连个伯都不是,怎么他就能干指挥使?”

    苏木:“他不就只干了半年,就要被牵涉进刘瑾案吗,那不成泰山老大人像跟他一样?”

    胡顺这才不说话了,良久,才叹息一声:“贤婿,你得想个法子再给咱们弄个侯爵。”

    苏木:“我能有什么法子,泰山老大人你也是强人所难了,当初在宁夏,咱们也不过是恰逢其会而已。”

    “只要你想,就能办到,反正我不管,我要做指挥使,我要封侯。”

    “你……”

    两人说着说着,就有些不快。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一岁大的孩子跌跌撞撞地跑进厅堂来,张开双臂,奶声奶气地喊胡顺:“爷……爷,爷……爷,抱抱。”

    苏木霍然转头,这才知道,这小孩正是自己的儿子胡克己,又看到胡莹笑盈盈地站在门口。

    苏木大为惊奇,忙冲过去,一把握住她的手:“妹子,总算见着你了。”

    胡茔眼睛里闪过一丝湿气,叫了一声:“苏木,你一去两年,将我们娘俩丢在京城,太不象话了,混蛋!”

    苏木心中又爱又怜:“是我的错,是我的错!”

    “快去看看你儿子。”

    苏木回过头去,却见胡顺抱着胡克己,“心肝,肉肉”地叫个不停,满面都是慈祥。

    仔细一看,儿子生着一副胡家人特有的五官,大鼻子大眼睛。

    不过,看了几眼,苏木突然发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儿子口齿有些不清,为人也有些木讷。

    虽说一岁多的孩子话也说不囫囵,可听他说话,好像逻辑有些问题。

    苏木:“孩子……”

    胡莹:“看儿子模样,将来是个老实孩子,胆子也小。我找郎中来看过,说是月子里大约是受了些凉,比起普通孩子要弱些。”

    说到这里,胡莹一脸的担忧。

    苏木心中一个咯噔,闪过一个念头:糟糕,克己发育不太好,将来身子肯定也弱。看他模样,智力好象不是太对劲。

    但口头却安慰道:“妹子你也不用担心,咱们家什么都不缺。做父母的也不求孩子将来有什么大出息,只要一辈子平安就行了。”

    胡莹点点头,心情这才好了些。

    苏木心中又想,暗暗咬牙:看来儿子将来是不会有多大出息的,估计读书入仕也没有可能。将来,只怕也有承袭爵位做贵族一条路可走。封侯,必须让胡顺封侯,还得是世袭惘替!

    当天晚上,苏木就住在了胡家,算是和胡莹团聚了。

    经过他观察,儿子胡克己确实有些问题。虽说算不上弱智,却缺少了一些这个年纪小孩子所应该有的机灵劲。

    作为一个父亲,苏木自然要想为儿子铺好未来的道路。

    和胡莹缠绵之后,他就躺在床上呆呆地看着帐顶。

    胡莹伸手过来抱住苏木,问:“苏木,你在想什么?”

    苏木:“我在想老丈人和儿子的事情。”

    “怎么了?”

    苏木叹息一声:“看孩子的情形,将来读书是不成的。”

    胡莹:“确实是,那就进锦衣卫,或者进其他衙门吧。”

    “还是不成。”苏木摆了摆头:“以孩子性子来看,就算进了衙门,只怕也不太好。要知道,衙门中的人可都是人尖子,一个不小心,只怕就要吃别人的亏。”

    胡莹急了:“那你说如何是好?”

    苏木:“实在不成,就将他养在府中好了。不过,人生百年,总归有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天。若是你我将来都走了,又有谁能照顾他?所以,我倒是有个念头,如果能够给泰山老大人弄个公侯爵位,将来让克己袭了,倒是一条好的路子。”

    胡莹大喜:“我正在为儿子的事情操心呢,你这个办法倒是不错。可是,要想封侯,却不是那么容易,没有军功,谁也没法子。”

    “军功,对,军功!”苏木猛地坐起来,喃喃道:“我怎么忘记这一点了?实际上,我以前的所做做为,都是按着这条路子在走啊!”

    前天晚上,苏木就为谢自然讨了一个山西都指挥使司佥事的,正三品的武职,想的就是为将来即将发生的鞑靼小王子入侵明朝提前做准备。

    而按照真实历史所记载的那样,以正德皇帝的性格,必然会御驾亲征。

    到那个时候,作为锦衣亲军的经历,胡顺肯定要随驾出战,到那个时候,或许就是为朝廷立下大功的时候。

    讨伐鞑靼可是正德朝最辉煌的军事胜利,把握住这个机会,不但胡顺,连我苏木都是封侯有望。

    想到这里,苏木猛地坐了起来,飞快地穿着衣裳。

    胡莹:“苏木,这么冷的天,你要干什么?”

    “写点东西。”苏木也不废话,径直去了书房,磨了墨,又找来山西地图,凭借记忆将正德应州大战小王子一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起来。

    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记忆这种东西实在不可靠,还是记下来稳妥一些。



第八百零九章 手头的资料

    一个人要想成功,韧劲;坚持,清晰的自我认识,三者缺一不可。尤其是清晰的自我认识最为要紧。

    就苏木看来,自己现在之所以混得还算不错,主要是因为考了一个状元,靠的是一路抄袭。其实,就人才而言,只怕也就这个世上一个普通秀才的水准,更别说跟进士们比较。

    至于才干和行政能力,更是与朝中的公卿大夫们比不了的。

    作为一个穿越者,对于历史的先知先觉才是唯一可以依仗的异能。

    科举这条道路,到现在苏木已经走完,正式进入官场之后,又在正德皇帝那里没有了情分。将来要想走得顺当,就只能靠穿越者对历史的提前认知了。

    据苏木所知道,鞑靼小王子入侵明朝,在正德年间就有五次。

    首先是正德六年三月,小王子率五万人入侵河套,也就是宁夏一带。

    同年十月,小王子在抢劫了河套之后兵锋直指大同,虚晃一枪之后,这才提笔北归。

    第三次发生在正德七年九月,小王子进攻宣府,这次祸乱尤其厉害,竟然攻陷了怀安、蔚州两城。

    第四次是正德十年,小王子依旧从大同一线入侵,无人能抵。

    第五次,正德十二年,大同告急,小王子率众进攻,总兵力五万。这一回,正德皇帝忍无可忍,御驾亲政,终于在应州打败了小王子,解除了大明朝这一边患。

    起初四次入侵,正德皇帝本就有意亲自带兵应敌。无奈大臣们坚决反对,这才做罢。

    可惜,明朝的边军实在是不给力,屡战屡败,这次彻底激怒了正德皇帝。

    鞑靼人这五次进攻,除了第一次是在河套以外,其于四次都集中在大同一线。可以说,宣、大两镇乃是明朝帝国边防的重中之重,将谢自然调去那里正合适。

    苏木慢慢地提笔记录着,正写得入巷,突然间感觉头上有一片阴影移来,抬头一看,正是胡莹。

    苏木停笔微微一笑:“大半夜的,你跑过来做什么,回去继续睡吧。”

    胡莹:“苏木你两年不归,这次回家,妾身自然要侍侯在旁。”

    “不用了,我这一写东西,也不知道要写到什么时候,或许是一个通宵吧。”

    “那我就陪着你,你们读书人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吗:红袖添香夜读书。”

    “你是红袖吗?”

    “好你个苏木。”

    苏木哈哈一笑,心中感动,柔声道:“妹子,这人一熬夜肚子就容易饿,要不,给我弄些吃的,清淡一点就好。”

    “是,妾身这就去叫人做。”

    本来,鞑靼小王子这五次入侵,苏木只关心正德十二年的那次应州大战。

    说到底,前四次鞑靼进攻明朝规模虽大,但战略目的是抢劫,而明朝也没有做好作战准备。因此,让鞑靼人从容抢劫之后,又从容撤退。

    到最后一次时,正德皇帝终于忍无可忍,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依然御驾亲征。在应州同小王子决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终于剪除了明朝边境这一大患。

    如果苏木和胡顺想在战场上获取功勋,并因此封侯,这一战才是关键。因为,苏木做为皇帝的亲信之人,胡顺最为锦衣亲军的高级军官,也只有在皇帝亲征时才有可能上战场。

    想到这里,苏木就静下心来将应州大战的来龙去脉在心中整理了一遍。

    说句实在话,当初在读相关史料的时候。大约是因为正德皇帝在历史上的名声实在太坏,而《明史》又是清朝文人编纂,对于正德也没有多好的评价。这一战,在史料上也不过寥寥几笔,字里行间甚至还带着一丝嘲讽,比如这一战正德亲自杀死一个敌人,比如这一战斩首不过几百级云云。

    根本当不得真。

    有因为当初看这段历史记载的时候苏木也没当真,现在回忆起来,还真有些费神。

    一边随手记录,一边回忆,用了大约半个时辰,总算将应州大战给记录完全,然后准备小心地收藏进抽屉之中,上锁。

    搓了搓写得发热的手,看了看身边一脸疲倦的胡莹,苏木有些愧疚,正要让妻子快些回屋去睡觉,心中却是一动:不对,不对,这片时空已经和真实的历史有很多地方不同。比如弘治皇帝就提前去世,正德提前两年登基为帝。如此一来,鞑靼人入侵明朝会不会提前呢?又或者,以正德的性格,会不会不用等到小王子第五次入侵,就提前亲征?

    对,这个可能性很大,不能不考虑在内。

    苏木就停了下来,提起笔慢慢地记录起前四次鞑靼入侵。

    这四次入侵对明朝来说并不是一件光彩之事,史料更少,也不过半个时辰就写完了。

    等到苏木上床的时候,已经是次日申时。

    外面的冻雨已经变成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苏木现在散了馆,等待朝廷另外分配工作,况且,这几天,朝廷的所有精力都被刘瑾谋反案牵扯进去,所有的工作都已经停摆,苏木的新任命估计要等上一两月才有着落。

    再加上他现在不过是正七品的品级,也不用上早朝。

    炕烧得很热,旁边的胡莹已经沉沉睡去,发出轻微的呼吸声,但苏木却死活也睡不着。

    躺在炕上,苏木有在心里将小王子的资料过了一遍。

    明朝的鞑靼人并不特指鞑靼族,而是草原游牧民族的泛称,成分复杂,主要指元朝末年随林丹汉退到漠北的部落。

    到明朝中期,林丹汉的部族分为东西两个部。东面的称瓦剌,西面的被人称之为鞑靼。

    历史上,对正德年间的鞑靼小王子记载并不多。实际上,苏木在穿越到这个年代之后,也查过朝廷的相关资料,也没有看多详细的记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