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朝好女婿-第4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是何等精明之人,立即发作起来,一开口就将这个口子堵死了。

    听胡顺这么一说,苏木又好气,又好笑。

    作为一个现代人,是的,子嗣和香火这种事情他也关心,但却也不是太执着。反正自己老婆多,将来孩子肯定也多,让一个儿子继承胡家的家业也没什么大不了。

    反正,孩子随父亲或者母亲的姓也没什么打紧,都是自己的骨血。

    胡顺这话,纯粹就是以古人之心,度现代人之腹。

    苏木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泰山老大人还真没猜错,小婿这次过宁夏来,还真是为孩子的事情。一来是为告诉泰山孩子的名字,二来,也为孩子的将来提前做个打算。”

    见苏木笑,胡顺面容变得铁青,喝道:“果然如此,苏木,胡某有话在先,这事你想都别想!咱们话不投机半句多,实在不成,皇帝驾前理论吧,告辞!”

    说着话,霍一声站起来,就要朝外面走去。

    苏木一把将他拉住:“泰山老大人你急什么,小婿话还没有说完呢!我已经给莹儿回了信,孩子的大名小婿做主,就叫胡克己,至于小名,就由你这个做爷爷的起吧!”

    “胡克己……什么!”胡顺一呆,吃惊地看着苏木。

    待到苏木肯定地点了点头,胡顺张开嘴巴哈哈大笑起来,他悬在半空的一颗心终于落地了:“好名字,好名字,贤婿果然是信人,这个名字起得好,克己复礼。小名我来起,呵呵,起什么好呢?”

    胡顺为难了,抓着头皮在屋中打起转来,老半天也没想出个主张。

    苏木被他晃得眼话,终于忍不住道:“泰山老大人你下来慢慢想吧,我还有另外一件事要同你商议呢。”



第六百八十九章 静待时机

    胡顺心情大好,道:“你不是说要为我家大孙子的将来提前做个打算吗,难到贤婿你有什么主张,快说来听听。”

    苏木伸手请胡顺坐下,待老丈人情绪平稳之后,就道:“泰山老大人,克己入继胡家。以我们两家如今的身望,将来肯定是要走仕进这条路的。”

    胡顺一拍大腿:“废话,我的孙子将来肯定是要当官的。万般兼下品,只有做官这条路好走。苏木,以的才学,我的孙子将来肯定是要读书参加科举的。回京城之后,某就拿出一大笔钱来,替他请来名师。苏木,你是天下一等一的才子,可有好的老师推荐?”

    苏木苦笑:“读书这种事情还得看天资,克己将来未必就是读书的料。”

    话还没有说完,胡顺就嚷嚷起来:“怎么可能,克己的父亲天下第一名士,他读书怎么会不成?”

    苏木无奈一笑:“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克己将来究竟怎么样,谁说得清楚呢!没错,当今,杨廷和学士乃是两榜进士出身,他的儿子杨慎也是少有的大才子,可这个例子实在特殊。刘阁老谢阁老读书厉害吧,可他们的儿孙中可没哪一个考中进士的。可见,人是贤是愚,和他父亲是什么人物却没有任何关系。”

    他心中也清楚,自己只所以在士林中有今天这种地位,其实靠的是现代人的先知先觉,靠的是一路抄袭。其实,他苏木的资质也只不过是中上,并不是什么天才。如此真有遗传一说,克己遗传了自己的本事,只怕未必在科举这条竞争激烈的路上杀出一天新天地。

    将孩子的未来完全寄托在科举上面,也未免太不靠谱了。

    听苏木说得有理,胡顺一呆,喃喃道:“那可如何是好,那可如何是好?”

    说到这里,胡顺竟然也着急起来。

    苏木:“当然,克己将来还可以进锦衣卫的。”

    “这个倒是不难,不过,进锦衣衙门做个小小的百户,也没什么意思。”胡顺摇头:“如你我这种大官,儿孙蒙荫,也就挂个闲职领薪水而已,又能有什么前程?”

    苏木微笑道:“如果克己将来能够有个爵位继承就好了,最后是那种世袭惘替的那种。”

    “这个主意妙!”胡顺击节叫好,激动地说:“如果这样,克己和我胡家将来岂不是公侯万代了,就好象……好象是……”

    抓了半天脑袋,胡顺却没想好就好象是什么。

    苏木接嘴道:“就好象是南京的徐家。”

    “徐家……那可是国公啊!”胡顺吓了一大跳:“可能吗?”

    “可不可能再说,可只要去做,就是有可能的。即便是一个侯爵,甚至是个伯爵,也是不错的。所以,泰山老丈人,要想克己将来有爵位继承,你得先弄个爵位。”

    “爵位,爵位!”胡顺喃喃道:“我不过是一个锦衣卫经历,也就是个半御案的,根本就没有立功受爵的机会。我朝不是有非军功不得封候的规矩吗,难不成贤婿要让我去带兵打仗?”

    苏木摇头:“不是?”

    “不带兵,封什么侯啊?”胡顺大为不满。

    “泰山老大人稍安勿躁。”苏木淡淡道:“要想立功还不容易,只需听小婿安排就是了。”

    “好,你说。”对于这个女婿,胡顺有种满目的信心,他又是官迷,一听说有封爵的机会,立即精神抖擞,目光炯炯地看着苏木。

    苏木也不急着说出自己的想法,反问:“泰山老大人这是要回京城?”

    胡顺:“正打算回京述职。”

    “且不忙走,无论你找什么借口,务必要留在宁夏半年到一年时间,静观其变,到时候,自然有立绝世功劳的机会。”

    胡顺一楞,然后会意:“苏木,你的意思是说在一年之中,宁夏会有变故?不对啊,马上就是夏天,鞑靼人怕热,根本不可能这个时候南下劫掠。就算要来,也是秋天的事情。而且,这宁夏卫遍地都是兵,也不可能有乱民。”

    苏木:“鞑靼人不来,百姓也不可能骚乱,难道就不会有事?”

    “你的意思是军队不稳?”胡顺干的就是监督文武百官的事情,立即明白过来,忍不住抽了一冷气,然后兴奋地搓着手:“你说,究竟是谁心有异志。呵呵,这次来宁夏如果能够办个大案,办几个总兵之类的军官,倒是一大功劳。:”

    苏木心中冷笑,办几个总兵,你胡顺的眼界也太小了些吧,咱们这次要办的是亲王。

    当然,他也不可能提前将这事同胡顺说得明白。安化王也不能提前抓捕,得等他势大,席卷整个宁夏的时候才能动手。那样,胡顺才算是立下了擎天之功。

    苏木只微微点点头,也不提这事,反问:“泰山老大人,你当年在保定做百户军官的时候可都藏匿了人口和土地,藏了多少,还有,进锦衣亲军衙门之后,是否又藏了些?”

    “当年在保定,老夫就曾经将五十多亩地归于胡家名下。做了锦衣卫经历之后,又藏了上千亩。这事大家都在干,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谁的屁股都不干净,咱们大哥别说二哥。”胡顺还没说完,就轻叫了一声:“朝廷要清丈军屯?”

    苏木点了点头:“只是得了点风声,刘瑾准备在近期动手。这宁夏和大同两地,是刘公公重点清理的对象。”

    “糟糕,宁夏怕是要乱。”胡顺又是一拍大腿:“老夫来陕西半年,这地方的情形也熟。像宁夏最膏腴的黄河河谷一带,将近五成的土地都被各级军官给私分了。若真要清丈退还,就是大麻烦。军队那群人老夫最是清楚不过,眼珠子是黑的,银子是白的。要想叫他们将吃进去的肉吐出来,不跟你动刀子才怪。”

    他猛地站起来,兴奋地说道:“到时候,免不得有莽撞之人生出事来,嘿嘿,老夫再伸手拿人,给他们安上一个莫逆大罪,嘿,功劳就到手了。”

    苏木:“没错,我暂时就是这么想的。不过,这事要做的隐秘。泰山老丈人,你现在要做的事情,一,找个借口,别那么快回京城;二,同军队的人搞好关系,培养出一批关键时刻能够用得上的力量;三,平日里做出一副爱钱贪财的样子,一旦朝廷开始清丈土地,你要做出一副对朝廷对刘瑾非常不满的样子。至于什么时候动手,又该怎么动手,我会通知你的。”



第六百九十章 剧情中的所有人物

    胡顺:“借口好找,反正我这次来边军,本就是巡查锦衣卫的军务,随便找个案子查上一年半载也不是什么难事。至于在军队中栽培出一支关键时候能够派上用场的力量也容易,我锦衣卫本就派有人马督军,在军队中也安插了不少耳目。爱钱贪财也容易,说句难听的话,老夫这次来陕西,可是得了不少好处的。军人爱钱,也不是污点,人人都这样。”

    苏木松了一口气:“如此就好,明日小婿就要回西安主持乡试,等办完差,已经是十月份了。至于朝廷清丈军屯土地的消息,估计年后才能下来。今年,咱们只怕还是回不了家的。”

    对于锦衣卫的手段苏木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胡顺应该能够短期内建立起一支得用的骨干力量。

    关键是找什么借口留下,并且一留就是是半年到一年,必须得找个大案子出来。

    至于胡顺准备搞谁,苏木才不关心呢!

    边军,或着说大明朝的军队系统里只怕没谁是干净的。再说,他们和苏木也没一文钱关系。

    “这么急?”胡顺有些吃惊,忍不住问。

    苏木苦笑:“泰山老大人,不急不成啊,九月就是乡试。这一路行来路途艰难,保不准什么时候就耽搁了。若是错过日期,影响了陕西省的乡试,我苏木的仕途就算是到头了。”

    确实,一省的乡试何等要紧。若是到日子,大主考竟然不在,那可是惊破天的大事。

    说句厉害的话,到时候,如果激怒了一省的士子,朝廷追究下来。换成洪武年,砍你脑袋都算是轻的。

    胡顺知道其中的厉害,忙点头:“是是是,是得快些回西安去。”

    两人接下来有商议上联络的手段,又说了几句话,胡顺这才告辞而去。

    等锦衣卫离开,等不了片刻,赵葫芦就来报,说是安化王府听说大老爷来了宁夏,明日夜间在王府中设下酒宴,请大老爷过府吃酒。

    同时,宁夏边军前线的几个统帅也在邀请行列,都想同当今状元公结识。

    苏木明日就要离开宁夏,本打算一大早就走的,现在听到安化王来请,做陪的还有边军的所有将领,心中却是一动。

    照目前的政局来看,刘瑾已经让马文升和刘大夏黯然离开政坛,接下来就该是内阁和九卿和他的激烈交锋。

    再接下来,刘健和谢迁就该辞职了。

    刘瑾改革军户制度,清丈军方土地应该会放到议事日程上。

    如此推测,最迟明年年初,安化王就会借这个机会发动叛乱。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安化王叛乱正德四年。

    不过,在那片时空,正德皇帝可是迟了一年多时间才登基的。

    可是,随着苏木这只蝴蝶的闯入,安化王的叛乱要提前一年。

    苏木心中一笑,明年就是正德四年,不过,却不是真实的正德四年,看来,历史的惯性还真是厉害啊。

    他急着要回西安,可转念一想。明日去安化王府赴宴的可都是宁夏城中的头面人物,安化王之乱的亲历者。

    作为给胡顺在幕后出谋划策之人,苏木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