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朝好女婿-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啊!

    又等苏木再次看题时,柳知府见苏木脸上露出激动的笑容,心中没由来的一松。知道这两道题苏木会作,只不过刚才太紧张而已。

    可苏木接下来的表现却让柳知府心中微微有些恼火,这个苏木却不急着写卷子,而是吃起饭来。吃完饭,还不紧不慢地磨墨,写起字来也是磨磨蹭蹭,没写完一个字都要停一停,上下左右端详半天,才肯再次落笔。

    就算是绣花,也不过如此啊!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很快就到了第一次放牌子的时间,大殿中,就有大约百人将卷子交了上来。

    柳知府只能放弃关注苏木,提起笔批阅起考卷。

    他本是同进士出身,差一步补了庶吉士,胸中学问自然了得。卷子一抓到手中,只三两眼下去,就能判断出其中成色。

    只一个时辰,这一百多张卷子就看完了。

    不过,北方文教程度低,卷子上的文章都作的不太好,看了这么长时间,其中还有些意思的文章也不过区区几篇。其中大多是不堪入目的胡编乱造。

    果然是童子试,要想找一篇让人精神一振的好文字,却如同那沙里淘金一样。

    而且,这种狗屁不通的文章读得多了,整个人就好象在闹市中穿行而过,从头到脚带着浊气。

    柳知府不禁有些羡慕那些能够主持乡试和会试的考官,读到好文章的几率比起童子试却要大上许多,那才是一种享受呢!

    不过,别说会试、乡试,就算是童子试的最后一关院试都要从中央派下大员主持,却不是他这么一个小小的四品知府可以觊觎的。

    看完卷子,第二次放牌的时间又到了,这次提前交卷的人更多。等卷子收完,殿中只剩下稀稀疏疏十来人。

    柳知府这次已经懒得在看卷子,实际上,他觉得也看不到什么好的文章,童子试也就这样了,能写出一手好八股的早已经得了功名。而最近几年,保定好象也没出现什么新晋才子,除了苏木……苏木……咳!

    苏木还在慢悠悠老牛拉破车一样写着,顿时把柳知府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忍不住咳嗽一声,道:“本期府试还有半个时辰就要结束。”

    话刚一说出口,他心中却是失笑,暗想:苏木能不能写完,又关本府什么事情,我倒是操心上了,奇怪,奇怪!

    不过,这个苏子乔做卷子也是奇怪。别人答卷子,尤其是时文,都会先打草稿,修改完毕,这才誊录上去。而他却就这么一个字一个字往上填,就如同事先已经有了腹稿一般。

    心中好奇,柳体知府就按捺下内心在躁动,等着。

    好在又过了一壶茶时间,苏木终于将卷子做完,抄着手静静地坐在那里静候放牌的时间。

    柳知府倒是替他松了一口气,可算是作完了。

    就走过去,拿起苏木的卷子看起来。

    两道题,每篇八百字左右,也就是一晃眼的功夫就能看完。

    可柳知府着一看,却是老半天。

    苏木心中突然有些忐忑起来。

    不得不承认,韶泰先生的文章在保定府乃是第一流的,用来对付区区一场府试自不在话下。

    可是……



第五十七章 应该是头名了

    可是,文章这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风格。

    所谓文如其人。

    苏木这人沉静庸懒,文章的风格自在随性,虽然有意约束自己严格地按照格式走,文字也故意写得老成,可在细节上依旧有很多灵光一闪的东西。

    至于韶先生,则是一味深沉稳重,有的时候甚至失之呆板。

    文章这种东西各花入各眼,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篇有水准的文章出来,爱的人爱到要死,不喜欢的则是多看一眼都嫌心烦。

    如果这个柳知府恰好不喜欢这种味道的时文呢?

    还有,韶老夫子虽说是保定府有名的宿儒,又是县学教谕。

    但中了举人之后,就没有再进一步夺得两榜进士。而中进士,做官则是读书人的最高理想。老夫子肯定也不会免俗。之所以以前中不了,肯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又或许他的文章中有重大缺陷。

    如果这样,换到以前,过府试是不难。

    可我今天必须拿第一啊!

    一想到这里,苏木内心中又不塌实起来。

    正惶惑中,柳知府却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突然从苏木的几上拿起毛笔,看了看,又看了他的砚台一眼,一笑:“干了,磨墨。”

    “磨墨……”苏木一头的雾水,弄不明白这个柳大人究竟想干什么。

    只能硬着头皮给砚台加了点水,霍霍地磨了起来。

    须臾,一池黑得发亮的墨汁在砚台里轻轻荡漾。

    柳知府蘸了墨汁,在苏木的卷子上一圈一点,算是认可了苏木的卷子。

    这两题乃是韶泰是手笔,而韶泰和柳知府又同是道学先生,系出同门。只感觉这两篇八股时文一字一句无不说到自己心坎中去了。顿时胸怀大敞,这个苏子乔啊,虽然写文章慢得让人心急,却写得极为精到。所谓好事不在忙上,慢工出细活,恰好说明此子心性沉稳,他若不中,还如何服人?

    见柳知在自己卷子上一圈一点,苏木自然知道这是老师取了自己。童子试前两关,如果主考觉得考生的卷子还成,可以当场录取。

    苏木心中一喜,却又想起另外一事,忍不住问:“府台大老爷这是取了苏木吗,第几名?”

    不是第一,就是失败,由不得他不关心。

    柳知府听苏木这么问,心中不快,这小子也太不懂得规矩了。

    面色一沉,也不理睬,径直回到主座。

    旁边一个文吏笑道:“苏木,府台既然点了你,又有不得第一就落榜的话在先,自然是点你为今科头名,还不快上前拜谢老大人?”

    苏木欢喜地跳起来,走到柳知府面前,拜道:“多谢恩师。”

    按照士林规矩,柳知府点了自己,以后就算是他的老师。

    等以后苏木参加院试、乡试,如果依旧上榜,又得多两个座师。而等他将来入仕,这种师生关系将是他的政治同盟,还必然会伴随一生,这就是明朝政治的特点。以门生座师,同窗同学为纽带,结成一张庞大的关系网。

    不同的关系网相互交错连接,就构成了明朝的文官系统。

    这个系统把持舆论,掌握国政,是这个世界的高屋建瓴。

    至于会试和殿试,这两关一旦过了,可以直接授官的。国之重器,自然不肯轻易予人。所以,这两场考试名义上的主考官是皇帝。也因为这样,两榜进士又被称之为天子门生。

    柳知府的脸色这才缓和下来,伸手将苏木从地上扶起来,叫他回座位等着开闸放牌。

    苏木这两篇文章做得不错,柳知府非常满意。当然,他也知道这其中未必没有自己个人喜好的因素。

    就苏木所表现出来的水准看,苏子乔将来中个举人还是有可能的。至于进士,七分天意,三分人事,谁说得清楚?

    好不容易等到考试结束,天边的夕阳染红了天边。

    站在贡院大门口,回头看去,整个学政衙门沐浴在这一片玫瑰红之中,有一群鸽子联翩升高,消失在东方苍茫暮色中。

    苏木是最后一批交卷的考生,出了贡院,外面也没几个人,小广场空旷得可怕。

    回忆起整整一天的考试,苏木心中感慨:速度啊速度,我做题的速度还真是慢啊!不过,如今的我再也失败不起,没一关都是最后的决战,只要在等上几个月,中了秀才,中了举人,一切却又不同。到那个时候,人生才会是另外一番光景。

    收拾好心情,正要回家,却看到远处的台阶下跪着一条小小的身影。

    因为逆光,也看不清楚,可那身子却是如此地熟悉。

    苏木手搭凉棚,心中却是一震,不是小蝶又是谁。

    他走到小蝶身边,低头看去,却见这小丫头正微闭双目,口中轻轻念叨,好象是在念这一段经文。

    她是在为我祈祷啊!

    苏木鼻子中有热热的液体涌动,拉了小蝶一把:“小蝶,你一直等在这里啊?”

    小蝶没有动,身体硬得像是一根木棍。她抬头用疲惫的目光看着苏木:“少爷,你考完了?”

    “考完了。”

    “考得怎么样,得了第……第几……”实际上这话问得毫无必要,不得第一就要名落孙山。

    苏木:“应该是中了第一,主考大人当场点的。”

    “总算是得了第一。”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小蝶身体软了下去。

    “结束了,在过一个多月就是院试,那一场才要紧。走,回家去吧。”

    “少爷,我腿麻了,跪了一整日,走不动。”

    “傻子,竟然跪了一天。”苏木声音哽咽,双手用力,半是扶半是抱。

    二人就这么艰难地朝前走着。

    好半天,也不知道走了多长路,小蝶突然“哇!”一声哭起来。

    “怎么了?”

    没人回答。

    “小蝶,你究竟怎么了?”

    “饿了,少爷,我饿了!”泪水一点一点落到苏木手背上,热得烫人。

    “别哭,咱们不回家了,找个地方大吃一顿!”说着说着,苏木的眼泪也沁了出来。



第五十八章 惊天霹雳

    同县试一样,府试放榜依旧在三日以后。参加考试的士子能否高中,还得等到那天,心中未免忐忑。

    当然,此事同苏木没有任何关系,他已经被知府大人当场点了第一。

    拿了头名,心中自然得意。可苏木自己也知道自己能够高中榜首,其实并不是自己有多厉害。县试且不去说,府试能够侥幸过关靠的却是韶泰提前打题,开了作弊器。有此名师在,自己也可少走许多弯路。

    否则,真凭自己的本事,事情却是另外一番模样。

    府、县两道考试算是过了,接下来就是院试,这才是决定自己命运的关键。

    院试又称章试,是古代读书人为了获取正式考试的资格的一种考试。

    只有中了,就能获得秀才功名,可以见官不跪,免除一切徭役和赋税;只有中了,才算是挤进特权阶级。

    院试的主考官一般都由省学政官担任。考场并不固定,离省城近的州府都集中在省城参考,其他偏远地区则由就近考试,由省学政衙门派出考官,依次举行。

    也因为这样,各府的院试考试日期并不固定。省城要早些,而其他地方迟上一两个月也是可能的。

    保定府的行政划分比较怪,在唐宋元时期,本是河北的省会。到明朝时,整个河北归北北直隶管辖,保定则降格为副省级城市。

    即便如此,保定府的架子撑在那里,院试的考期与直隶总督府治所北京同步,定于五月初。

    既然以获取举人功名为目标,这事对苏木来说即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是,他不用像其他县份的童生一样要提前进到保定府,车马劳顿,被明朝糟糕的交通折腾得半死。坏事是,现在已经是四月,一个月之后就要进考试,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太多。

    院试之后,再过两个月就八月份的乡试。

    一场接一场的考试,就算是科场老人,也会被这不歇气的考试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