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朝好女婿-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借!”王里长冷笑:“小何,你心头想的是什么,须骗不到我,不就是想去买票吗?呵呵,我若是有钱,自己就去发财了,那里还有多余的?”

    何处暑急道:“王叔你也别这么快拒绝,买了票,换盐之后不也得卖出去才能看到利吗?我别的没有,就认识的盐商多,有我帮你,那盐绝对不会砸在手里。”

    王里长更是冷笑:“盐会砸手里吗,开玩笑,这玩意儿可比真金白银还管用,根本就不愁卖。闪开,别挡道。”

    说完,就扬长而去,气得何处暑在后面不住骂娘。

    他呆呆地在街上站了半天,就茶楼里的人不断急冲冲地从里面出来朝前跑去,估计是回家取钱买票。

    一想到这些家伙因为手头有钱,一转手就是三成利,而自己只能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他心中就在滴血。

    在街上想了半天,何处暑一跺脚,回家取了一物就朝发展银行跑去。

    也是他来得快,等到了宗真家,发展银行里却还没有其他人。

    宗真正好和两个伙计坐在柜台后面。

    “见过宗大侠。”何处暑硬着头皮走上前去一拱手。

    见到何处暑,宗真笑着回了一礼:“你又来了,先前的盐卖了?”

    “已经卖了,我还想再买一张票。”

    “买票,好事啊。”

    “不过,不过,我却没有银子。”

    宗真笑了笑:“本店的生意概不赊欠,抱歉。”

    “不是,不是。”何处暑一咬牙将一份地契放到宗真面前,道:“宗大侠,此乃我家祖屋的房契,外家二十亩水田的地契,折合白银一百两,能不能先抵押在你们这里,就两日,后天那现银过来取?”

    宗真有些为难:“这个事涉及到你的祖产,不太好吧!”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传来:“卖给他。”

    宗真回头一看,却是苏木和太康从后院走了过来。

    宗真:“苏……梅巡检,本行好象不接受抵押吧!”

    “这笔生意特例。”苏木也认出了何处暑,这人在阴差阳葱无意间替沧州发展银行做了一个广告,有功,得奖励。

    旁边,太康公主娇柔地说道:“不过,得收利息哟,一个月一成利息。你也不用急着赎回。”

    “应该的,应该的。”何处暑大喜:“多谢梅巡检,多谢这位姑奶奶!”

    太康公主咯咯地笑了起来,将一张盐票递过去:“你快去盐司提盐吧,我估计再等上片刻这里就该打拥堂了。等下去盐司提盐的时候,不知道要挤成什么样子!”

    事情果然如太康所说的那样,拿了盐票,刚要出门,就看到一个满脸青肿的秀才带着两个挑夫挑着担子从外面跑进来:“宗掌柜,买票。”

    宗真的声音传来:“原来是肖相公,里边请,不知道你这次要买多少票?”

    肖秀才警惕地看了何处暑一眼,答道:“给我点五十张出来,快些!”

    何处暑本就是个精明人,如何听不明白,这人正是传说中大发横财的肖秀才。

    心中也是吃惊:这人一出手就买了五千两银子的盐票,看来,那个传言是真的,这酸丁真的是发家了!

    正在这个时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冲过来一群提着包袱的人,总数在百人上下,都乱糟糟地叫着:“我们要买票!”

    “掌柜的,给我来一张!”

    整条街都被挤得水泄不通。

    满眼都是亮闪闪的银子。

    “啊。怎么这么多人!”肖秀才吓得脸都白了。

    “啊,这个不是肖秀才吗?”有人眼尖认出了他:“肖相公,果然是你,听说你最近在盐票上发了大财,快说说,是不是真的?”

    “不是,不是!”肖秀才身体开始颤抖起来。

    ……

    太康公主的眼睛都绿了,回头娇笑着对苏木道:“看样子,你的计策起效了,今天至少有一万两的销售额。”

    “这才是开始,热闹的还在后面。”苏木无声地笑了笑,眼前的一幕突然有些熟悉。

    他想了半天,这才想起这即视感从何而来。



第四百七十一章 只要赚钱就好

    眼前这情形不就是后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地下股市吗?

    说起来,明朝发展到现在,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壮大,民间已经逐渐富庶。很多人,尤其是城市中的居民,有钱有闲,形成了一个新生的市民阶层。

    很多市民有房产,有门市,有土地,不用工作,靠着田租房租就能维持不错的生活。又经过几代人的积累,手头有不少闲钱。况且,沧州又是大运河水运枢纽、商业重镇、盐业之都,民间资本更是多得惊人。

    资本一多,自然要自己寻找出路。贵金属货币放在手头,表面上看起来好象不可能贬值。但仔细一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财富还是在不为人知地缩水。

    首先是氧化,如白银这种东西放在家里久了,遇到潮湿的季节,都会氧化发黑,分量也在逐步减少。况且,明朝的海外贸易常年都维持着一个巨大的数目,茶叶、瓷器和丝绸卖得极好。卖出货物,收回白银。因此,从宏观来看,明朝的存银量总体是在增加的。

    到了万历朝以后,美洲白银更是海量输入。

    真到那个时候,白银的购买力也会不断下降,这就是明朝特色的通货膨胀。

    后世在研究明清经济的时候,有人专门以米价为标准来衡量白银的购买力,再换算成现代的人民币。通过这个研究,学者们发现,明朝早期一两白银的购买力相当于后世一千元钱,但等到清朝中叶时,却只相当于五六百。不过两百来年,白银就贬值五成。

    这年头,明朝的白银存量还没有达到万历时的标准,可老百姓还是发现物价开始渐渐地贵起来。

    若不再找条可靠的财路,只怕这日子一日就不如一日了。

    但生意是那么好做的?

    选项目、找门面、雇人,都要大费周章。问题是,你付出了百倍努力,种下了龙牙,收获的未必不是一群跳蚤。沧州这种通衢大埠,商业成本极高,贸然投资一桩生意,搞不好几百两本钱就折进去了。

    如今,看到盐票这笔生意利润如此高不说,还有官盐做保。也就是说,只要换回官盐,那就是稳赚不陪的生意,怎不叫民间资本为之疯狂?

    苏木看了半天热闹,见银子如流水一样存进银行来,心头乐开了花。就转头对太康低声道:“这边也就如此了,要不,咱们去盐司衙门看看,顺便同吴大人商议商议接下来的事务?”

    看着眼前黑压压人头蹿动,柜台被挤得咯吱响,小二们喊得声嘶力竭,就连宗真也热得满头汗水。

    太康也是花容变色,连气都喘不过来,身体也在一阵摇晃:“现在……现在这情形,挤得出去吗?”

    苏木:“走后门吧,你先去换件衣裳。”看太康公主难受成那样,他又看了看外面潮水一样的人头,也觉得头昏眼花,这才想这个太康公主是不是有密集症候?

    女人换衣裳就是麻烦,苏木等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才等到她出来。

    太康公主身换了一身儒生袍,手上把玩这一把湘妃竹折扇,唇红齿白,看得苏木也是心中一震:“好帅!”

    这女子如果上街去,也不知道要迷死多少深闺女子,弄出血案来!

    苏木这才记起,太康应该是自己穿越到明朝来所碰到的最美的一个女子。毕竟是皇家血脉,正德本就帅气,他的妹子也差不到什么地方去。况且,女人的美丽就苏木来看,都是养出来的。

    一个小姑娘一生下来,nai子随便喝、水果随便糟蹋、再加上适当的体育锻炼,自然甩古代女人一条大街。

    不过,美则美尔,苏木对她是敬谢不敏的,躲都来不及。

    从后面出了银行,回头看去,大门处依旧是人山人海,吵闹得跟菜市场一样。

    等到盐司衙门的官盐兑换点,这里也是排起了长队,起码有五十来人。

    苏木抽了一口冷气,喃喃道:“这些人好快,我们不过是等了一个时辰过来,就已经挤成这样了?”

    一个盐丁跑过来:“梅先生,大老爷正要找你呢!”

    苏木:“好的,我再看几眼就过去同大老爷说话。”

    队伍开始长起来,陆续又有人买了盐票过来兑换。都是熟面孔,都是先前在银行里看到过的。

    苏木看了半天,就带着太康朝前走去。

    走了几步,就听到有人在旁边哈哈低笑:“王里长,你的脸怎么这样了?”

    回头看去,发出笑声的正是先前以地契和房子抵押的那个何处暑,另外一人被他笑话的却是宗真派出去的线人王里长。

    只见得王里长一张脸上全是纵横交错的血痕,好象被什么东西抓过,看得人触目惊心。

    王里长冷哼一声:“被猫儿抓的,何处暑你怎么也在这里,想干什么?”

    “王里长在这里干什么,我也干什么?”何处暑调笑道:“王里长不肯借钱,我姓何的好歹也有点面子,一开腔,别说一百两,就算再多也借得来。呵呵,真是被猫抓的吗,等下我去问问嫂子,究竟是哪只猫这么不开眼,竟然抓了你老人家?”

    听何处暑说要去跟自己娘子说这事,王里长白了脸:“你敢!”

    若是让家中母老虎知道自己在外面骂她是猫,等下回家也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头。

    然后,他冷哼一声,咒骂道:“入他娘的,也不知道哪个瘟器传的谣言,说娘子给我戴了绿帽子,我带人去捉奸……我今天回家取银子的时候,那母大虫就扑过来同老子拼命,说是我在外面坏她名节……最后,好不容易才取了银子脱了身。”

    何处暑笑得前伏后仰。

    王里长气道:“你就乐着吧,对了,听人说你不是早买了盐票吗,怎么排这么后?”

    何处暑苦着脸:“**奶奶,我是第一个买的票,可还拿了票还没出银行,其他人就涌了进来,那叫一个水泄不通,我也是挤了半天才挤出去。到这里一看,已经排起长龙了!”

    苏木听完,和太康相视一笑,就大步朝盐司里走去。

    见太康如此英俊潇洒,吴老先生也是眼睛一亮,以为又是哪家的青年才俊,就同她说起话来。

    文人说话自然有一套规则,要引经据典。

    刚开始的时候,苏木还有些担心太康露了黄。可听了半天,才发现这个公主殿下却也不简单。谈吐风雅不说,学问也不浅,竟然应答如流。

    苏木一想,便释然。所谓女文青者,若没有一点真正的学问,你就算想雅也雅不起来。皇家教育的好处,他也是知道的。太康目濡耳然,多少也学到了一些真本事。

    说起来,这女子可比她哥的学养好些。

    看得出来,吴老先生对太康非常欣赏。在听说她是苏木银行的掌柜,姓康之后。老先生还感叹着说:“苏木,康书生学问不错,若是肯下工夫,再苦读十年,别的不敢说,一个秀才功名是稳拿的。你叫他来经商,只怕要耽误人家的前程。”

    苏木苦笑:“大人说得是。”

    太康却不为人知地翻了个白眼,道:“光阴似箭,如白驹过隙,十年,我可等不及。区区一个秀才又有什么意思,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