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十国千娇-第3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在佛前求什么?”郭绍开口问道。
  周宪睁开眼睛,回头看了郭绍一眼,眉宇间满是招人怜惜的愁绪。郭绍遂走了过去,盘腿在她旁边的蒲团上坐下来。外面的光线已经逐渐黯淡,小雨还下个不停。
  周宪幽幽开口道:“我对不起王上,更对不起嘉敏……为了自己,不顾嘉敏的死活,不知道她现在怎么了。”
  郭绍好言道:“娥皇临时警示之事,我叮嘱下属暂时没有泄露出去,派人去江宁城问罪也未提及此事。南唐国主理应不知,所以他不该拿娥皇的妹妹怎样,你不必太过担心。”
  “他迟早会知道的。”周宪微微摆头道。
  郭绍想了一番,又听到远处传来的木鱼声,便没对周宪怎样,不多时便退出了房间。
  ……
  天气终于放晴,显德六年(959年)二月,春光明媚,决战终于来临了。秦淮河两岸人山人海,南唐军在北岸,周军主力在南岸,大军沿着河岸延伸,双方人马起码有二十万之众。
  这样大规模的场面,两翼的鼓号声相互都听不见,放眼看去,也看不见远处的情况,郭绍中军没法即时控制军队;各部都有其主将,事先商议好了战术和策略,临时各自应变。
  大将们都分散去了各部,郭绍骑着马在前方的行列之间巡视军队,鼓舞士气。将士们看到他都在大声呐喊,声浪一阵盖过一阵。就在这时,郭绍忽然勒住了马缰,从马上翻身下来。随行的王朴以及诸将都停了下来,纷纷侧目。
  郭绍大步径直走到一个握着虎旗的士卒面前,那士卒顿时绷紧了身体站直,不敢与之对视。郭绍伸手拿住旗杆,交给旁边的军士,然后把那士卒的手抓了过来。
  一双满是裂纹的手摊开,上面布满了洗不掉的积垢,开裂的伤口触目惊心,手掌上缠着一块破麻布。郭绍转头看众人,随从也无不默然。他便亲手把士卒手上的麻布解开,把自己的肩巾撕开,重新给士卒缠在手上。
  “郭大帅……”士卒开口不能言。
  郭绍将刚才的旗杆送还给他,说道:“我不会忘记在战阵上浴血奋战的将士。”
  一员武将顿时举起长枪大喊:“为郭大帅而战!”众军一片哗然,呐喊声愈发雄壮,连远处的人马都向这边观望。
  郭绍翻身上马,看了一眼远方,回顾左右道:“看看将士们的艰难和劳苦,而南唐国主却负隅顽抗,为一己之私,无益地叫更多的人流血!咱们多次劝降无果,唯有杀进江宁城,光复江南!”
  他拔出剑来,大声道:“王师伐不义,天下大统,必胜!”成片的人马中陆续跟着大喊必胜,声威压过了对面的南唐军大营。
  就在这时,忽见左翼前方火光大亮,虽然天上阳光明媚,火光却比阳光还要强烈。
  数艘载着柴薪的巨型木筏从秦淮河西边游来,乘风起火,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直冲对岸的南唐军水军水寨。那是罗彦环捣鼓的玩意,在皖口用完,现在又故技重施。
  二十三丈宽的木筏,火山一样飘来,顺风起火后移动缓慢,在水面上却是没东西挡得住。南唐军战船挂着帆,掉头就顺风而奔。木筏慢慢移动到了对岸的水寨附近,不多时,火焰蔓延就将水寨的围栏大船引燃,火势更大。
  大团的浓烟在蔓延,炙热的温度覆盖周围上里地,南唐军前方避退,大乱。
  水寨东南边不远处,已经准备妥当的史彦超挥起铁枪,大喊道:“杀!”率先驰马奔出人群,附近的铁骑一窝蜂大叫着蜂拥而上。马群径直冲进河水里,被探明的这块地方的河水恰恰很浅,水深不过马背。骑兵在水里跋涉,到处都在飞溅水花。
  史彦超率先渡过秦淮河,前方烟雾弥漫,南唐军一片混乱。但不知从何处也飞来了胳膊粗的弩矢,甚至都在嘈杂中听得到床弩砰砰的巨响。有人中了弩矢,从马上惨叫着摔倒。史彦超也不整顿人马,径直就向南唐军乱军中猛冲,后面不少精甲亲兵,赶紧簇拥而上。
  附近的南唐军人马一团乱,毫无抵抗。史彦超等人几乎不顾敌兵,驱赶着乱兵径直向北飞奔。人马渡河时比较慢,河道拖慢了后续的马队;前面的人又冲得快,史彦超这股兵马变得好像长蛇阵一般。烟雾里,有来不及跑掉的乱兵,被马上的周军士卒顺手一劈,那兵的手捂在脑袋上,惨叫不已。
  史彦超前锋从乱兵中绕到了东边的大营侧翼,前面如林的刀枪、厚实的方阵,人海一片把他的人马衬得单薄无比。但史彦超根本不顾多寡,带头就猛击南唐军中央大阵的前侧。
  他在军中,仿佛就是大一号的人,比所有人都高壮,气势汹汹。“呼!”一杆通身铁打的重枪,他的手里脱手,向前飞去,不远处一声惨叫,力道十足的沉重铁枪直接破开了一个士卒的盔甲,洞穿了其躯干!一众投枪纷纷呼啸而去,南唐军阵营中丈长的长枪倒下不少。史彦超坐着飞奔的铁马,很快就冲到了敌军列队中,手里重新拿的一杆铁枪猛地插进了侧面一个士卒的胸膛,鲜血乱飚,那士卒被急速的猛力一掀,身体向后猛撞,又撞翻了两个人。
  周围人头攒动,众步卒转头看这边从来的马兵,还没反应过来,史彦超率部已直接冲破了方阵,一击便入。这里的南唐军士气很低、特别不禁打,才没死几个人,一大群人就丢兵器开逃。
  箭矢射在史彦超的甲胄上叮叮当当乱响,精兵没命地扑上来护住了他的两翼,战马在敌营纵横,无人能挡。许多士卒在史彦超还没冲过来,远远地就开始跑。史彦超一脸兴奋,身上全是血迹,左手拿马刀,右手拿铁枪,两把双手使的兵器在他手里轻巧之极,砍瓜劈菜似的完全不顾对方将士什么感受。
  “杀!”史彦超用马刀向南一指,一股铁骑便跟着他向河边的方向迂回冲杀。前方是南唐军的远程轻兵,以弓弩守着河边的人马,少不得掉头无数箭矢招呼周军从背后冲过来的铁骑。史彦超身边的人马损失很多,主要是马匹受伤,丢下了将士。
  但是铁骑一冲到轻兵人群中,就是摧枯拉朽,人群像蚂蚁受了惊吓一样四散。
  ……秦淮河上,大量的周军船只划着船运兵渡河。西面的大火没人扑灭,连河面上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烟雾,空中芦苇烧尽的黑灰簌簌往下掉,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箭矢。箭矢落进水里,“叮咚”作响,水花飞溅,河面真真像在下雨一般。
  这段河有几处浅水,周军的大战船进不来的,运兵的都是些小船和临时征用的各种民船。这边的几艘船甚至是乌篷船,船上的将士拿着粗糙的木盾顶在头顶,因为头上的篷已是千疮百孔,不断有箭矢落下来。
  “啊!”忽然一声痛叫,众军转头一看,正在划船的一个士卒丢下了船桨,手被一支箭矢钉在了船舷上,血染红了木板,他面露痛苦之色。
  外面的喊叫声越来越大,船头的人径直跳进河里,从河边涉水往岸上走。一个小将吆喝着喊道:“冲上去,杀!”一群人把钉着不少箭矢的破木盾丢掉,拿起兵器就往外冲。
  河边的水里、河岸上光闪闪一片,板甲的金属光泽在阳光下分外显眼。这股人马是虎贲军左厢张建奎部,甲胄兵器都是步兵最精良的,打前锋的步兵一般都是他们先上。连第三军军都虞候周通也在人群里亲自冲杀。
  河岸上的南唐军轻兵一团乱,周军骑兵在四下乱冲。张建奎部也是部分人渡过河,从水里爬上来乱糟糟一片,却完全没人整顿队列,张建奎提着大斧头已经自己先上了,诸军也便乱哄哄地冒着箭矢冲。
  整个河岸,“冲……”“杀……”的喊声响彻大地,大片的将士向前蔓延,全是乱兵,气势场面却是汹汹如洪。


第四百七十一章 江宁(二)
  城南大战,李煜及朝臣几乎对局面失去了控制,他们唯一能做的是决策拒不投降、与周军决战。
  至于大战的具体部署,在孤城被围、士气低落、人心惶惶的各种不利下,非常混乱。镇守河面的水寨防御十分杂乱草率,开始就被周军轻轻松松地烧了,接着原本是精锐的禁军一触即溃,相互不能援救。
  南唐军十余万人,一天时间大败。这时江宁城才着实变成了一座孤零零的城,城墙外的土地丢了个精光,全被敌军控制了。
  次日,李煜登上皇城的门楼,就已听到了投石车的石头砸在城墙的撞击声,以及远处传来的人声叫喊。城南的周军开始率先攻城,恐怕别个方向的敌军也会陆续开始围攻这座城池……李家祖上建立的数十年基业的根基所在。
  饶是李煜从来没打过仗,也知晓现在的江宁城不可能守太久,随时都可能破城。古人曰,江山在德不在险;再坚固的工事,人心士气不在,如何守得住?
  他倒是忽然觉得压力小了一些了,很奇怪的感觉。以前周军大军压境,还成天提心吊胆;但现在他反而觉得似乎可以松一口气,反正结局就在眼前,完全是束手无策。
  李煜回到上朝的大殿,寻思了很久,便叫人去准备柴薪、猛火油搬到大殿上来。想在城破之后就引火自焚,一了百了。
  这个举动惊动了其生母钟太后,率宫人至大殿痛哭涕流,劝李煜留得性命。李煜只道:“国亡于手,愧对国人,只有这一条路了。”
  钟太后泣不成声,哽咽道:“我儿是仁厚向善之人,本没有过错,错就错在不该让你做皇帝。你不是做皇帝的人啊!”
  李煜毕竟是钟太后生的,钟太后了解他的性格,便说火烧时的痛苦境况,以及死后的惨状。果然李煜面有惧色。
  但他想来想去,仍旧没有打消自焚的念头。就在这时,李煜的目光不经意间被钟太后身后的小姑娘吸引了,她便是国后周娥皇的妹妹周嘉敏。小娘才九岁,却是美丽可人,娇嫩秀丽更甚娥皇;娥皇毕竟做过皇后,气质面目较为端庄,这二妹却天生妩媚,小小年纪就自有一番风情。
  李煜不禁心道:那狗日的郭铁匠,抓到了周二妹,能放过她?
  “母后无须再劝,把嘉敏留在此殿陪我去罢。”李煜开口道。
  小娘虽然不到十岁,却是聪明,一下子就听明白意思了,“不……”周嘉敏失色,调头就要跑,但立刻就被个宦官一把抓住了她娇小的身子。李煜叹了一声,好言道:“朕这也是为你好。”
  ……
  宫里的人到军营里取守城用的猛火油,武将呙彦知道后,问起用处;宦官答,陛下下旨办的事,要搬到大殿上去。
  呙彦听罢,与部将马诚信等人一起望皇城方向跪拜,悲从中来。呙彦羞愧难当:“我等受皇恩食俸禄,今不能保卫皇上,坐视国破,脸面尽丧,无颜苟活!”
  周围的将士听罢垂头,一片悲凉。
  呙彦抬头看上城的坡道上,一些执法手拿着兵器在叫骂强逼将士上城,守军士卒混乱,毫无战心。心下便知,城守不住了,将士不是靠威胁强逼能作战的。
  “哐!哐……”又是一轮大石头从空中飞来,不断砸在城墙上。呙彦就在城下的军营里,此刻感受更加强烈,女墙上砖石飞溅,整座城池像在被撼动一般。
  “诸位……”呙彦站了起来,昂首道,“自古没有不亡的国家,投降也是徒取其辱。陛下亦要殉国,谁肯与我死战报国?”
  马诚信等诸将附和,愿意跟着呙彦死战。
  呙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