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十国千娇-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绍哥儿!符氏从悲伤之中猛然又想到了更加不幸的事,郭绍在这节骨眼上被下旨出去寻什么仙丹。
  他不会去的吧?现在离京,简直是最不幸的处境。
  符氏更加恐慌了,下意识抬起手,恍惚之中仿佛看到了郭绍,想要拽住他不让走!
  所谓仙丹只是希望渺茫的一个微弱盼头,皇帝为了自己的性命,已经不顾一切了……调走绍哥儿、排斥皇后,在紧要关头究竟谁还能阻止殿前司禁军的一伙武将?
  威胁不仅是他们手里的兵将、以及武将们篡位的习惯,还有私仇。那赵匡胤定然会因私仇而很不安生,他也肯定会防着被事后清算;这种情势逼迫之下,赵匡胤等一干武将的做法、可能会比一般的兵变更加激烈、你死我活。
  符氏又怕又怒,只觉得柴荣这回是选了最错的一条路,事到如今的朝廷布局真是一团糟!
  符氏心里无助地呼唤:郭绍……绍哥儿,他从来没叫我失望过,最后关头他可千万不要出差错,现在出京是死路一条!
  “曹泰……”符氏等着惊恐的美目忽然喊了一声。
  默不作声的宦官立刻上前两步:“娘娘,奴家一直候着。”
  “定要明确告诉郭绍,眼下不计一切代价、也不能远离京城!”符氏伸手按着光滑的额头,又多疑而胆怯地喃喃道,“你现在出宫会不会被人盯住?宫里的人、还有赵匡胤的人,这种时候就算用什么过分的手段,还有谁能详查?”
  曹泰道:“是得小心提防着这一手。”


第二百三十章 杂家无处可去
  枢密府内,王朴看着窗外的雨帘沉默了良久,转身对魏仁溥正色道:“我大周朝数十万将士、亿兆庶民已到了千钧一发之际,你我身居要位,必要有所担当、不能叫天下乱了!”
  魏仁溥听罢神情也是一凌,抱拳道:“我必守在枢密府,谨慎从事。”
  两人言语中神色严肃,仿佛有无数的情怀骤然涌起。
  唐末以来百年乱世,曾经强盛不比的中原大帝国渐渐变得千疮百孔、一日不如一日,胡夷趁机崛起一度到了主宰中原政权兴亡的地步,晋朝以来处境更加不堪。到了周朝眼看有几分中兴之望,可是一不留神,国运要滑到什么地方、会不会再度陷入动乱便无人清楚。
  这时王朴从袖袋里掏出一张纸来,递了过去:“我拟了一份京城内外各门城防部署,只是稍微调整现有的驻地,魏副使看看有什么疏漏没有。”
  魏仁溥接了过来,仔细揣摩了一番,说道:“官家素赞王公有大才,既然出自王公之手,必是考虑周全了。”
  “既然如此,老夫把这防图送到金祥殿去瞧瞧。”王朴道,“你我分开各司其责。魏副使留守枢密府,派人回家通报一声罢,最近就别回去了。”
  魏仁溥作拜应答。
  王朴回礼,转身就走并不回头。魏仁溥目送他出门,又站在窗户前,看着王朴打着伞和几个人一起快步走到了官署外面的路上。
  金祥殿内,柴荣卧床后再也没起来。宦官杨士良见了王朴小声道:“官家神志还是清醒的,不过一般不说话。最好是猜他的意思,在榻前说一遍,要是说对了官家会点头。”
  王朴问道:“龙体比起昨天怎样?”
  杨士良摇摇头:“杂家问吃不吃粥,官家只是摇头……王公自个来看罢,您跟我来。”
  二人一前一后通过一处甬道,直接走到正殿后面,又到一间宫殿门口,只见内外侍立着不少宫女宦官。南边的屋檐下甚至有禁军侍卫,以前军校是肯定不会到这些地方来的。
  他们跨过门槛,王朴只觉得一股子汤药味铺面而来,然后就听到时不时一声沉重的叹气,就好像呼吸困难一般。杨士良伸出手臂,手向下面微微一按,示意王朴先站在门口。
  然后宦官杨士良小步走到御塌前,站了一会儿,就听见他小声问:“官家,枢密使王朴求见,您要见么?”
  片刻后,杨士良转过身向王朴招了招手。
  王朴上前行叩拜之礼,宦官让到一边轻轻说道:“官家知道你恭礼,想让你起来说话。”接着又道,“王公,您得走近点,说话别太大声了。”
  王朴依言上前,说道:“陛下,臣想了想,殿前司、侍卫司驻地许久没调动了,总觉得需要稍微调整一下。臣与魏副使已经商量好了一份东西,您想听听吗?”
  柴荣闭着眼睛,微微点头,又把一只手稍稍从被子里伸出来,轻轻一挥。虽然都是些小动作,但大伙儿的注意力都在皇帝身上,因此看得真切。
  于是杨士良招呼左右退下,留王朴在榻前一番小声的说话。最后柴荣点了头,回应了枢密院的安排。王朴叩拜退下,招呼杨士良等宦官上前。
  就在这时,柴荣忽然睁开了眼睛,怔怔地看着屋顶。杨士良见状忙躬身立于塌前,时时注意皇帝那毫无血色干涸的嘴唇动了没有。
  不知过了多久,柴荣忽然说道:“传旨……叫皇后也来……留金祥殿。”
  “奴家遵旨。”杨士良忙叩拜道。
  柴荣叹了一口气,不再说话。
  ……
  郭绍先回到了家里,虽然圣旨是“即可出京”,但按理总得安排一下随从人手;另外不是还有昝居润要做“监军”么?当时昝居润没当场接到圣旨,等他接到后应该会派人来联络,大家协同一下行程,都是需要时间的。
  当然,如果换作是当初皇后病重,郭绍不会回到府上后连一点起身的动静都没有。
  左攸跟着他进了前院客厅,然后随手掩上了门,立刻说道:“必不能去华山,不然万一有变,等咱们回来什么都晚了。”
  “我知道。”郭绍点头道。
  左攸沉吟道:“昝居润还好说,他带了几个人咱们都有数。不过赵匡胤会额外注意这事儿,他应该会派人沿途盯着……要不,找人装作刺客,在路上搞点乱子,主公趁机脱身……”
  “这不是上策。”郭绍道,“我是去替皇帝寻丹、又带着护卫,如果遇刺只可能是赵匡胤的人所为;一旦我们号称遭遇刺客,赵匡胤知道不是他干的,便可以肯定是咱们使诈,他会警觉。说不定等我想悄悄摸回东京,路上或在城里就会被他的人发现……但若没有更好的办法,这也不能不算一个选择。”
  郭绍沉吟片刻:“东京到华山有八百里?”
  左攸道:“差不多,八九百里远。”
  郭绍的手掌在额头上一阵摩挲:“要想快速赶回东京,只能走驿道骑快马、在驿馆换马。这太容易暴露……这阵子天气也不好。”
  左攸也一筹莫展:“主公是想先到华山,然后进山后立刻脱离大队赶回来?”
  “是有这么一想。”郭绍道,“但这样做风险更大。”
  就在这时,便有人敲门。左攸起身开门,拿了一份拜帖回来,交给了郭绍。郭绍一看,忙道:“宫里的人……你去把他带进来,打好伞。”
  郭绍走出门口,在屋檐下等着,一会儿果然见到左攸带人来了。左攸没进屋,郭绍把人迎进厅堂,果然见是宦官曹泰。
  曹泰见面后左右看了看,立刻沉声道:“杂家冒死前来,是为了给娘娘带话。娘娘说,让郭将军不计一切留在东京。”他顿了顿小声道,“官家已经卧床不起了,皇后担心随时可能有变!”
  郭绍道:“我知道的……”他踱了两步,又问,“上次叫曹公公替我带的话,带到了么?”
  “定然带到了。”曹泰道。
  郭绍沉吟片刻,又道:“这次你回去见到皇后,提醒她再多想想那句话。”
  曹泰一脸不解,回想了一下:“郭将军有愿望,想再见皇后一面?”
  郭绍不置可否,只道:“你提醒一下皇后便行了……曹公公回去不怕被逮住么?眼下这光景有些人可顾不得手段。”
  两人抓紧时间,一人一言,语速很快、口气都很紧张,来不及多想。曹泰道:“杂家早有准备,郭将军放心便是。”
  郭绍道:“一会儿换个人,我派个人上你的马车;你走厨房那边的小门。等下把衣服脱下来。”
  曹泰听罢点头道:“也好……对了,杂家现在也见不着皇后。”
  “什么?”郭绍顿时一脸诧异。
  曹泰道:“刚来之前,皇后被宦官杨士良接去了金祥殿,是官家的意思。只准皇后带几个随身服侍的宫妇,宦官不准去……那金祥殿眼下主要是杨士良和另外几个宦官在管,另外有东三班的军队。现在杂家也进不去,只能在内侍省呆着听天由命。”
  “这……”郭绍一时间眉头紧皱,脸色十分难看,“皇后不会有危险?”
  曹泰道:“应该不会。皇后估摸着,官家是提防‘百年之后’有个人能在小皇子身边,只好皇后最恰当。但现在官家疑心很大,他既需要皇后帮他又怕卧榻后被人挟制。于是成了这般样子。”
  “跟软禁没甚分别了。”郭绍道。
  曹泰道:“正是如此,现在宫里人心惶惶,重要的人都在金祥殿附近。”他说罢看了郭绍一眼,“杂家的话已经带到,现在郭将军对杂家说甚么也没用……杂家也见不着皇后。告辞。”
  郭绍忽然道:“那曹公公还回去作甚?”
  曹泰一下子被问住,自言自语道:“是呀,杂家还回去作甚?但杂家是阉人,不去宫里能去哪?”
  郭绍道:“你就留在我府上。”
  曹泰默不作声,似乎是默应了。作为阉人,只有当宦官才能体现价值。但现在这状况,万一皇后失败,曹泰肯定没好下场,留在外面也不能更坏。
  郭绍道:“方才有些话我不便明说,就怕万一你被逮住了把机密泄露。现在曹公公哪儿都别去,就在府上呆着……现在我问你,各处宫门的守备人员和布防状况,你记得么?”
  曹泰道:“杂家当然记得,有几道门还是杂家的人当差,现在内宫一团糟,没人有工夫顾着重新换人当差。杨士良等一干人忙着在金祥殿服侍官家,更不会狗拿耗子。再说,就算要搞、也该搞王忠和王继恩那边的人,皇后仍旧是皇后,还是小皇子的母妃,谁没事现在和皇后的人过不去?”
  “有道理。”郭绍不动声色道。
  曹泰忽然回过神来,怔道:“郭将军要那东西作甚……郭将军想干甚?!”
  郭绍脸上的杀气带着疯狂的感觉,冷冷道:“赵匡胤想干甚,我就想干甚!”
  曹泰忽然身上抖了一下,脸色变得纸白,说话也不太利索了:“赵、赵匡胤想干什么?”


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贵险中求
  “赵匡胤想干甚?”郭绍等左攸进来后再次问了一遍。
  二人一阵沉默。郭绍寻思:赵匡胤的硬实力目前绝对是整个周朝武将中最强!或许朝中还有一部分人现在还没搞清楚状况,认为赵匡胤的资历和地位不算很高;但郭绍不会被这种表面现象迷惑。
  要论资历,河北符彦卿、王彰,西北各镇节帅等等一干外镇节度使才敢论资历,他们历经几朝了。但现在禁军压倒性的优势下,节帅们已经不再是唐末那种军阀,不在中枢资历老到乌龟的级别都没用。禁军里最高级的武将张永德都不敢言资历,张永德也才起家几年,比赵匡胤稍早、早得不多,一开始是太祖郭威提拔的人。
  周朝自郭威起兵进入东京,整个朝代延续也才七年。柴荣登基至今不到四年,在柴荣一朝受重用的资历最老的是高平之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