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西凉铁骑-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荣在心底不断的问着自己,贾荣也知道自己的最大毛病就是有时对自己没有信心,这也不能怪贾荣,难道你要去问一个乞丐想不想成为高官,乞丐就是想也很难有那个信心。

既然来到了三国,为什么自己不放手一搏呢,贾荣不断的反问着自己。

虽然今天没有想明白,但这种想法却是滋生在了贾荣的心中,随着时间的发展慢慢的生根发芽。

第二天,皇甫嵩来到了军中,作为汉庭任命的军队统帅,来接管之前西凉军的战事,自然要来西凉军的军营慰问一番,毕竟和董卓同为汉臣。

见皇甫嵩亲自来到西凉军中慰问,董卓也不好再摆谱,虽然自己对汉庭的任命不满,但皇甫嵩都放下面子来军中看望了,自己也不能显得小家子气。

董卓也给足了皇甫嵩面子,将部将全部召集了起来,设宴为皇甫嵩接风,贾荣自然也在此列。

席间,董卓为皇甫嵩一一介绍了自己手下的将领,介绍到贾荣的时候,皇甫嵩一摆手说道:“这位不用介绍,我认识,贾荣贾志远。”

贾荣急忙抱拳答道:“卑职贾荣见过将军。”

皇甫嵩看着贾荣说道:“志远啊,我有一事不明,当初志远为何要不听朝廷的旨意赶往西凉军中?”

贾荣早就想到皇甫嵩会有如此一问,从容的说道:“卑职起于草末,幸得董将军提拔,方能有卑职的今天,当rì卑职听到西凉军中军情告急,一时心急,于是星夜赶回了西凉军中,还望将军能够见谅!”

一番话,不仅给足了董卓面子,还将自己不辞而别说的有理有据。

虽然当时自己军中没有告急,但董卓也不想自己的爱将被皇甫嵩刁难,遂起来打哈哈说道:“是啊,皇甫将军,此事怪不得志远,当时老夫给他传信,让他接到告急信后务必立即赶回,此事也怪老夫的思虑不当,没有考虑到皇甫将军的感受,还望皇甫将军体谅。”

见董卓都这么说了,皇甫嵩也不好再刁难,虽然明知道这是董卓的说辞,但自己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就此作罢。

不过皇甫嵩还是不死心的说道:“董将军啊,我有一事相求,如今破黄巾反贼在即,恳请将军能将贾荣将军借与我军些许rì子,毕竟破黄巾之事方是最重,待黄巾反贼一破,必定奉还。”

董卓砸吧砸吧嘴说道:“这个可不行啊,志远是我西凉军中的大将,我西凉军离不开他啊,还请将军见谅。”

皇甫嵩无奈的说道:“董将军可是收了一个好将军!”

董卓哈哈大笑道:“皇甫将军过誉了,过誉了!”

董卓的心里也乐开了花,得到别人赞誉自己手下的将领,自己的脸上也是十分有面子的,看着贾荣也是越来越顺眼。

之后,皇甫嵩又将身边的刘备、孙坚,以及张飞、关羽介绍给了西凉军诸将。

贾荣自然没有忘记敬刘备三人,期间小声的向关羽表达了上次放行的谢意。

关羽一挥手说道:“将军豪气干云,我那点帮助算什么,何况你我同为汉臣,以后自当尽心尽力杀敌报国。”

刘备也没有向贾荣提及自己那一千多名士兵的事情,贾荣自然不会提了,就是刘备提了这件事,自己也会想方设法的推辞的,如今这些士兵成为了西凉军的士兵,接受贾荣的不断训练之后,已非往rì可比,不少的士兵还是陷阵营的一员,就是让这些士兵走,这些士兵恐怕都不愿意走,在西凉军,特别是贾荣的队伍里,他们每天不用担心将军的责骂,能够吃到不错的伙食,自然不是在以前的刘备的军中所能比较的。

贾荣与孙坚也是一阵的唏嘘,贾荣一个劲儿的向孙坚道喜,因为孙坚又升官了,做兄弟的,自然为他高兴,孙坚也向金艾绒表达着他对贾荣的想念,对贾荣这样的有才之士,孙坚自是十分的乐意结交。

这场宴席也是宾主尽欢。

次rì,董卓带领大军前往河东郡,虽然董卓与黄巾贼首的交战不利,但毕竟还是朝廷册封的河东太守,理应回到河东驻守。

回到河东驻守大军也是李儒所出的主意,其实董卓的本意是回到西凉的,西凉才是董卓的安身立命之地,在西凉天高皇帝远,即使汉帝也不能把自己怎么着,大不了自己带领军队逃到茫茫的大草原上,汉帝也只能徒呼奈何。

但是李儒却说:“将军明鉴,西凉是我军的立命之地的确不错,但将军请看河东的地理位置,河东靠近弘农郡与河内郡,距离雒阳甚近,为今虽然黄巾已成衰败之势,但难保京师会有什么问题,若时,将军尽提西凉健儿,扶朝纲,岂不是盖世功名耶!”

“若汉庭大胜黄巾,将军再回西凉也不迟啊,对于将军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虽然将军此战无功,但可以帮助汉帝剿灭沿途的小股黄巾反贼,到时再向汉帝报捷,也不失为有功之士。”李儒继续说道。

一番话,说的董卓十分的意动,扶持朝纲,这将是多大的殊荣,自己也将会名留青史。

于是董卓听从了李儒的建议,率军前往河东郡。

方董卓带领大军返回河东郡之时,皇甫嵩带领汉军继续与黄巾贼首在广宗对峙;期间,皇甫嵩也试图组织发起了几次进攻,但均是无功而返,原因是城内的反贼实在是太多了,即使汉军再jīng锐也无济于事。

无奈的皇甫嵩只好施行之前西凉军的政策,固守城外,准备把黄巾军憋死在广宗城里面。

期间汉庭也几次发来催战的命令,皇甫嵩以前方战事变化莫测为由不断的推迟着,同时皇甫嵩也给自己的好友长辈们写了信,让他们帮忙劝劝汉帝能够拖延时rì,为今情况还是黄巾占优势居多。

不得不说,朝中有人事情的确容易多了,皇甫嵩不同于董卓,皇甫嵩出身世家,世族皆站在他这一边,汉帝听从了群臣之意,只好令皇甫嵩尽快的结束战斗。

与此同时,张梁也率部退回广宗郡,与张角一起固守广宗,虽然汉军jīng锐,奈何黄巾势众,汉军不知道的是,广宗作为黄巾的大本营所在,粮草足以支持黄巾两年有余,粮草充足,张角自然不会在乎城外的汉军,只要固守好广宗就行。

只是张角的身体却是一天的不如一天了,黄巾将领看在眼里是急在心里,若是张角一死,必定所有的黄巾士兵树倒猢狲散,如此则黄巾起义就彻底的宣告失败了。

张角的一生就在太平教上面了,太平教就是张角毕生的心血,张角也只有一个女儿,可谓是后继无人,没想到有如今之势张角的身体却要不行了,虽然张角的内心十分的不甘,但奈何天意难违。

经过这一次的起义,张角也明白了四百年的大汉王朝不是那么容易被推翻的,从黄巾不断的败退就可以看得出来,张角始终不敢告诉自己黄巾军就要失败这一事实。

中平元年九月的一天,城外的汉军发现广宗城的黄巾军尽皆白衣白旗,披麻戴孝,城内哭声动天,经过城内探子的禀告皇甫嵩得知是贼首张角死了。

皇甫嵩得到这一喜讯如同久旱逢甘露,张角一死,黄巾军势必不能够长久,皇甫嵩仰天长叹道:“天不亡我大汉啊!”言罢立即传令:“所有的士兵做好战斗的准备,不rì汉军将发动全面的反攻。”

皇甫嵩也没忘记一封奏折穿向雒阳,向汉帝报喜。

求收求红,望各位读者大大在阅读之余不要忘记支持断崖一下下,断崖感激不尽!

第五十章:黄巾败亡(一)【求收求红】

高兴啊,编辑力推,加更奉上,回报读者的厚爱和编辑的信任!读者大大们也要给力啊!

张角死后,将指挥黄巾士兵作战的权力交给了张梁,对于自己的这个弟弟,张角也知道他没有什么才华,庸人一个,但也没有办法,自己也没有了好的人选,不论怎么说张梁也是自己的弟弟;何况张梁还带领着士兵与汉军有过不少的交战,相信由张梁带领,黄巾军也能够走的更远一些。

其实张角的本意还是向传给自己的女儿张宁的,张宁博学多识,聪明伶俐,而且还极有谋略,深的张角的喜爱,但奈何只是女儿身,在观念根深蒂固的封建时代张角根本不可能将带领黄巾士兵的重任交给自己的女儿,无法带领黄巾成就大事,只有将如此大事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张梁。

张角也不放心自己的那个弟弟张梁,病重期间将张燕叫到了身旁,制止将要行礼的张燕,拉着张燕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道:“如今为师所剩之rì依然不多,所担忧的唯有我那女儿宁儿,为师也害怕将来张梁不能成事,只有将女儿托付与你,希望你能好生对待她,若张梁可辅则辅,不则你就带领宁儿远离广宗。”

张燕悲泣道:“恩师,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张角吃力的挥手说道:“我自己的身体我明白,你一定要答应我,你是我最得意的弟子,为师一生致力于太平教,没有做到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希望你能替为师照顾好宁儿。”

张燕跪在张角的床前说道:“徒儿一定谨记恩师之言,照顾好宁儿,若违此誓,天打雷劈。”

听到张燕的话,张角才长舒了一口气,唤张燕近前来说道:“燕儿啊,其实经过这次的起义,为师也看明白了,大汉的气数未尽啊,可惜了那么多的教徒跟随我,若太平教败亡,你一定要保留我们太平教的火种,不能让太平教断绝,明白吗?”

张燕坚定的点了点头。{。

张角乃是一代枭雄,自然不会认为手下的人就会如此乖乖的听自己的话,他在将死之前将所有的黄巾将领召集起来,让他们起誓只要张梁还在一rì,尽皆效忠,不仅如此,还吩咐自己的得意弟子张燕辅佐张梁,若发现有不法的黄巾军可以先斩后奏,张燕立时成为了黄巾军中的二把手。

这一招,不仅让张燕归心,也让其他的黄巾军不敢有异动,张燕的勇猛在黄巾军之中那是名声显赫的,武艺高强,没几个人敢招惹与他,本来有个张曼成可以与其较量的,可惜在南阳的战场上被南阳太守秦诘所斩。

张角只有一女张宁留于世上,也托付给了自己的弟弟张梁照顾,而后一命呜呼了。

张角死的当rì,黄巾军三军悲泣,这次的起义之所以有这么多人跟着,完全是因为张角的号召力,张角就是所有黄巾军的顶梁柱,是不可或缺的,如今张角出师未捷身先死,许多黄巾士兵的内心都动摇了;张角一直在他们的心中就如同神明一般的存在,他们的眼中张角就是仙人,如今这位仙人却死了,黄巾士兵的心里都不禁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怀疑,黄巾军的士气直接降到了最低谷。

而张梁却丝毫没有意识到黄巾军的目前情况,将兄长张角埋葬之后,张梁整rì沉迷在歌舞美sè之中,张梁已经害怕与汉军交锋了,自己就是一路被汉军打到广宗,深知汉军的厉害。

这时部下的几名将领联名前来劝张梁能够率军与汉军交战几次,提升一下黄巾军目前低迷的士气,张梁自然不同意。

这些将领都是张角生前的心腹,无论是领军作战还是统御士兵皆是良将,是张角军中的中流砥柱。

张梁初登高位,就有手下来指点自己,脸上肯定挂不住,心中自然也十分的不爽,再加上自己本身就不想与汉军交战,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些将领之所以敢这样向自己谏言无非是仗着自己是张角以前手下大将,而自己刚刚即位,此时自己趁机杀鸡儆猴,在军中立威,看以后谁还敢在自己的面前指东画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