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福晋吉祥-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瓜果蔬菜之外,反季节的花荟古代也早已经有了,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认做是富贵吉祥、繁荣兴旺象征的牡丹自然也不会少,苏东坡的《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一朵妖红翠欲流,*光回照雪霜羞。化工只欲呈新巧,不放闲花得少休。。。。。。当时只道鹤林仙,能遣秋花发杜鹃。谁信诗能回造化,直教霜卉放春妍。。。。。。”说明了至少在宋朝的时候,人们就可以让牡丹在冬季开放了。
而这些技术到了清朝也并没有失传,在西苑迤南东向的明朝时称为“灰池”、现如今改称为“南花园”的地方。就是在进行着反季节栽培,每逢立春的时候就会进上鲜萝卜,是为“咬春”。南方所进的盆景,也都放在这里浇灌培植,花荟自然也是不少的,会按时送到各宫殿安放,正月进梅花、山茶、探春、贴梗海棠、水仙花,二月进瑞香。。。。。。 十二月进早梅、探春、迎春、蜡瓣梅,这些花都有了,牡丹当然更是不能例外,每岁元夕之时,南花园的暖室里就会烘出牡丹、芍药等诸花,以供乾清宫赐宴的时候陈列于宴前之用。
荣妃娘娘对这些自然也是了解的,不过因为宜妃娘娘早早的就偃旗息鼓,在太后和康熙面前她又不好刨根问底,再想着现在只是十月间,又不是岁夕,更何况还是远离在京城之外,想要弄来盛放的牡丹,基本上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也就放下了,没想到宜妃娘娘还真的就弄出来了,这可是让她心里不舒服之至。
想当初荣妃娘娘可也是得了盛宠的,自康熙四年入宫之后,从六年开始生下康熙的长子承瑞开始,直到康熙十六年间,她又接连生下了四子赛音察浑、六子长华、八子长生、十子胤祉一共五个儿子。是为康熙生下儿子最多的人。虽然这五个儿子中,除了胤祉之外,其他的都夭折了而没有计入排行,但由此也可见那些年间康熙对她的喜爱。
除生过五个儿子,荣妃娘娘还生有一个女儿,那就是康熙的第三女、排行下来称为二公主、在三十年的时候被指婚给了孝庄太后的亲生女儿固伦淑慧公主的孙子、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的和硕荣宪公主,是康熙在众多的女儿中最宠爱的一个。
只可惜帝王的宠爱总是不能长久的,如此被康熙宠爱过的荣妃娘娘,却被宜妃娘娘后来居上,这个在康熙十三年进宫的郭络罗氏,在尚无一儿半女之时,就与已经生下五儿一女的荣妃娘娘于十六年同时被封为嫔,又在二十年间同时被封为妃,虽然同时被晋妃的还有惠妃娘娘和德妃娘娘,但惠妃娘娘是与荣妃娘娘同时进宫的,而德妃娘娘则是在十八年之后才冒的头,也就是说,荣妃娘娘的宠爱其实就是被宜妃娘娘夺去了,她又怎么可能不对宜妃娘娘生有嫌隙呢?
更何况这次宜妃娘娘对太后进献寿礼,又是利用了荣妃娘娘的话引出了“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之语来做出渲染和铺垫。这就更让荣妃娘娘心下不忿了,至于开始的时候本是她先语带机锋的事儿,自然已经不是荣妃娘娘所能记起的了。
荣妃娘娘是生气,兰静是佩服,其他嫔妃们有羡慕也有妒嫉的,太后和康熙则就是纯粹的高兴了,正如荣妃娘娘所想的,在这个时候要弄出盛放牡丹的来,不是不可能,但却是有相当的难度,而宜妃娘娘却偏偏就做到了,再加上她之前所说的武则天的事儿,虽然大家都知道那只是个传说而已民,可关健是人家宜妃娘娘用的好哇,一下子就把太后的尊贵和福气提升到了一个高度,这个马屁拍的可真是让人舒服之至的。
有了宜妃娘娘的牡丹珠玉在前,其他嫔妃们所献之礼就都没什么出彩的了,就是皇子们的礼一直到九阿哥这儿,也再没有能掀起如此高潮的了,不过到的十阿哥这儿的时候,因着之前在蒙古之时他与十三阿哥的惊喜之说,让大家还是有些期待的。
“小十,”太后也很有兴趣的问着十阿哥,“这些日子时常的看不见你人,总说是为我准备寿礼去了,我也一直很好奇,现在总算是可以知道了吧?”
“有了宜母妃的牡丹在前,孙儿的礼怕是难让皇玛嬷惊喜了。”十阿哥摇了摇头说道,“不过好在孙儿的这个礼可以放的持久。”
这时候有两个太监吃力的抬了一件东西进来。因着上面蒙着布,看不出里面是什么,不过看看露在外面的底坐,想来应该是一个摆件了。随着十阿哥上前将蒙布掀开,证明了大家的猜测并没错,确实是一个摆件,一个寿桃图案的摆件。
看到这个,在场的众人都稍微有些失望,寿辰献寿桃,实在是太平常不过的礼了,尤其这个寿桃又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做的,既不是玉也不是翡翠的,看起来就好象是普通的石头一般,如果非要说出这个寿桃与别个寿桃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也就是那刻在上面的“寿”字了,除了一个大大的寿字在正中间以外,其余各处也分散着许多字体不同,形状各异的“寿”字。
“皇玛嬷,”十阿哥看了看在场众人的神态,笑着问太后道,“您觉得孙儿的这份礼如何?”
“很好,”太后即使是有些失望也是不会显出来的,面上含笑着连连点头。“我正想着要寻个这么大的物件摆着,偏你就送来了,又有这么好的意头,实在是不错。”说完又对十阿哥说道,“快叫人摆近些我看看。”
等十阿哥叫人把那寿桃抬到太后面前的时候,太后仔细的端详了一番,对康熙笑着说道,“皇帝你来看,这上面的寿字怕不是能有百多个了吧?”
康熙刚才也在跟着太后看那个寿桃,听到太后这般问,就笑着说道。“照儿子想来,怕是不多不少,正好一百个。”
“是吗?”太后看向十阿哥。
“是,正是一百个。”十阿哥点了点头。
康熙又再看了看寿桃上的字,然后转向十阿哥问道,“这上面的寿字,怕也是有说道的吧?”
“皇阿玛慧眼,”十阿哥笑了,“这上面的寿字,是儿子四处寻访的长寿之人所书写的,本来儿子是想找一千个的,可是因为时间有些赶,只找到一百个,等回到京城之后,儿子会再去寻访的。”
“什么?”太后惊讶的说道,“你是说,这上面的寿字,是一百个人所写的,而这些人都是你自己去找的?”
“是啊,要给皇玛嬷写寿,自然要长寿之人才行啊,”十阿哥笑着说道,“而这种事也当然要儿子自已亲去,才显得诚心了。”
“还有呢,”十三阿哥笑着说道,“皇玛嬷别看这个石头普通,这可是十哥特意从您的家乡寻来的呢,另外,这上面每一个寿字,都是由十哥刻下的第一刀呢,要不是他的刻工实在是不好,他还想全都由他自己来呢。”
听到这时候,众人都有些动容了,要说宜妃娘娘的礼是以巧思取胜的话,那么十阿哥的礼就是以心意感人了,虽说这是十三阿哥的主意,但十阿哥能认真去做。单这一份诚意就超出了在场众人,自然也就再没人觉得这份礼普通了,太后本就喜欢十阿哥,这时候自然更加觉得舒心,“原来是这样,没想到你这孩子居然如此用心,快过来让我看看,你刻那些个字,手伤到了没有?”
“没有,没有,”十阿哥将手背到后面,“每个字就刻那么一下,哪里会伤到?”
“看你这个样子,就知道肯定是伤到了,”太后皱着眉说道,“还不赶紧过来让我看看,难道还要等我下去不成?”
“皇玛嬷,”十阿哥这才走到太后面前,将手展开来,“其实真的没什么啦,就是刚开始的时候我不会用那个刻刀,才伤到点皮肉,现在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太后仔细看过十阿哥的手之后,确实真的只是些皮肉伤,这才放下心来。
“小十能对太后如此尽孝道,朕很是欣慰,”康熙这时赞赏的看着十阿哥,从手上取下扳指递过去,“这个赏你了,省得你以后再伤到手。”
“谢皇阿玛。”十阿哥乐呵呵的受了赏。
大家见十阿哥如此露脸,心里自然各有滋味不同,要说他做的事儿,其他人也不是不能做,只是没想到这一层而已,于是大家同时把目光放到了十三阿哥那里,他能给十阿哥出这么好的主意,想来他自己的礼肯定是更上一层了。可是没想到十三阿哥却到现在还要卖关子,说是他的礼得到了晚上才献,因为在那个时候才能看出效果来,太后自然也不差这么点时候,就笑着点头应了。
看到宜妃娘娘和十阿哥的寿礼接连出彩,兰静心里倒是很高兴的,她最希望的情况就是如此,不能抢了风头,但也不能太过末流,最好的就是趋于中上,既符合了自己应该奉迎太后的身份,又不至于招来嫌忌,不过因为兰静所做披风的样式新颖,绣样又很是让太后喜欢,于是她当场就进行了试穿,自然也赢得了在场众人的赞叹之声。
再然后就是大家一起用膳了,虽说太后有谕停止筵宴,那只是针对国宴而已,小型的家宴还是可以的,既是寿宴,寿桃寿面自然是少不了的,只是在这种场合下,怕是没多少人能放开肚皮吃的,至少兰静肯定是没吃饱的,不过这自她跟着太后出巡之后,已经是常有之事了,过会儿再用点心找齐也就是了。
寿宴用罢,几个皇子虽没有彩衣娱亲,却也说了许多笑话,带动的全场气氛很是热闹,就这么谈谈说说的、笑笑乐乐的,不多时就已经到了晚间,为太后贺寿的各式灯笼已经点亮了起来,也让大家想起了十三阿哥的寿礼尚还没献呢。
“皇玛嬷,”十三阿哥这时也不再拖了,站起身来对太后行了一礼说道,“孙儿所献之礼,不只是要在晚上,而且还要到外面去观看。”
“皇帝你看,”太后笑着对康熙说道,“适才我还说宜妃事儿多,看来真正事儿多的在这儿呢。”
“小十三,”康熙似笑非笑的看着十三阿哥,“你就这么折腾吧,如果一会儿献的礼不能让你皇玛嬷满意,可就别怨朕会罚你了。”
“皇阿玛放心,”十三阿哥笑嘻嘻的说道,“皇玛嬷一会儿肯定会说好的。”
“哦,你这么有信心?”康熙挑着眉说道。
“那是当然啦,”十三阿哥笑着看向太后,“皇玛嬷这么慈祥,哪里舍得会让我受罚呢,必然是好是好,不好也是好了。”
“你倒是会想,”太后故意板着脸说道,“可是今儿个我就偏不如你的意,我非要不好是不好,好也是不好。”
“如果皇玛嬷非要看孙儿受罚才会开心的话,”十三阿哥苦着脸,又做出一副英勇就义的模样说道,“那孙儿也只好豁出这一身筋骨皮肉去为皇玛嬷尽孝了。”
“好你个小十三,你倒是会混赖,”太后被十三阿哥的样子逗笑了,然后对康熙说道,“皇帝,要不咱们就给他个面儿,且到外面去看看再说?”
“太好了,”十三阿哥等康熙点头之后,马上凑到太后的面前,“皇玛嬷,孙儿已经选好了展示寿礼的地方了,这就侍候您过去,您不是刚得了一件披风吗?咱们就穿着那个去。”
“好,就依你。”太后点了点头,由着兰静和宫女们侍候着她穿上了披风,然后在康熙等人的陪伴下,由十三阿哥领路往室外走去了。
虽然是在室外,但十三阿哥也不可能领着大家走到行宫之外去,只是在院子里面选了个相对空旷的地方,然后又让人搬来了一个太师椅,摆在离屋子比较远,相对来说,更靠近院墙的地方。
“皇玛嬷,”十三阿哥指挥着太监们将椅子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