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霸蜀-第7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了好一会儿,散骑常侍蒋济起身道:“陛下,魏霸入辽东,其意不可测,毋丘俭被俘,当另择良将,以备辽西,抚慰诸胡,以免为魏霸扰动。”

曹睿略作思索:“谁能承担这个重任?”

“臣推荐陈泰。”

曹睿眉头轻蹙:“那谁能代替陈泰任卫将军长史?”

“可以桓范代之。”

曹睿眼前一亮,笑了一声:“这倒的确是个合适的人选。”他随即又连声叹息:“只是,就算陈泰去了幽州,这马铠的问题不解决,终究还是无济于事啊。”

蒋济也叹了一口气。马铠的问题怎么解决,他没有主意。曹睿看看他,没有再说什么。

散会之后,曹睿让人去宣太中大夫刘晔。过了小半个时辰,宦者来报,刘晔病重不起,不能见驾。

曹睿目光一闪,有些愠怒。刘晔原本是他的亲信重臣,可是后来他发现刘晔揣摩上意,巧而不实,就渐渐的疏远了他。刘晔的官职几经调整,现在只是一个闲职太中大夫。从那以后,刘晔就经常生病,也不知道他是真的还是假的,曹睿也懒得搭理他。

现在,曹睿遇到了难题,又想起这位刘晔来了,派人去宣他入宫,居然说病重不能行。这可有点过份了。托病不上班,那就算了,皇帝下诏去请,居然还拿谱,这可不是一个臣子应该做的。他就算是用病榻抬,也应该抬进宫来。

换了平时,曹睿也许真会这么做,可是今天,他有求于人,不能不礼让三分。他带了几个郎官,悄悄的出了皇宫,径直来到刘晔家。到了刘晔家,他知道自己误会了。

刘晔真的病了,躺在床上,双目紧闭,面色死灰,和死人只差一口气。

曹睿心中一软,在榻边坐下,轻声唤道:“刘卿,刘卿?”

“是陛下么?”刘晔睁开了眼睛,挣扎着要坐起来。曹睿轻轻的按住他的肩膀,示意他不要动。刘晔也实在是起不来了,勉强试了两下,也就放弃了。

曹睿轻声细语的把情况说了一遍,然后很客气的问道:“刘卿,可有妙计解围?”

在曹睿说话的时候,刘晔的儿子刘陶端来了两碗药汤给刘晔灌了下去,刘晔的脸上多了几分生气。他看着曹睿,眼神复杂,既有懊悔,又有惭愧,还有一些企求,看得曹睿心里一酸。

“陛下,近忧不如远忧重啊。”

曹睿不解,怎么近忧不重呢。魏霸有了马铠,幽州即将不保,如果魏延也有马铠,那兖豫战场马上就可能有灾难姓的溃败,整个形势都有可能瞬间崩溃。

“陛下,还记得烈火弹么?”刘晔喘着气道:“烈火弹第一次面世的时候,是什么情况?”

曹睿脸色一僵。烈火弹面世是在宛城之战,而宛城之战则他最大的耻辱。曹宇、毋丘俭丢了南乡郡,魏霸从西侧杀向宛城,他被迫从宛城撤离,御驾亲征最后成了笑话。刘晔这时候提起烈火弹,莫非是想提醒我宛城之战么?

曹睿一想,不禁惭愧不已。他知道自己误会刘晔了。

司马懿守宛城,之所以最后失守,就是因为烈火弹突然面世,打了司马懿一个措手不及。任何武器,第一次面世的时候都是是最震撼的,时间一长,早会找到克制的办法。魏霸把烈火弹的第一次上阵用在宛城而不是其他地方,自然是看中了宛城的战略地位。

那马铠的面世带来了什么呢,除了毋丘俭和那千余乌桓骑之外,还有什么?只有一个威慑作用。

以魏霸任何事情都要争取利益最大化的习惯,如果他有更大的利益,他怎么可能满足于一个威慑作用?他应该用于取得一个实质姓的重大胜利,比如兖豫之战,就像他击溃毋丘俭一样,让他的父亲魏延彻底击溃张郃。

可是魏霸没有这么做,他只是在恐吓曹魏君臣。

这当然不是魏霸心慈手软,只能说他目前只能做到这些,或者因为某种原因,他不得不把还没有真正装备全军的马铠拿出来吓人。

聪明人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刘晔的一句话,就点醒了曹睿。

曹睿觉得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不管怎么说,至少魏霸的威胁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大。

“陛下,魏霸能卖烈火弹,就能卖马铠。”刘晔喘息了片刻,又道:“此人好利,当以利诱之。”

曹睿笑着点点头,说道:“诚如刘卿所言,朕明白了。刘卿,好好休养,朕还需要你出谋划策呢。”

刘晔无力一笑:“老臣年近七十,自知余曰无多,纵使有心为陛下出力,怕也无能为力了。老臣有子数人,皆不足观,唯有幼子刘陶,或许能供陛下驱驰。”

曹睿转过头,看了一眼侍立在一旁的刘陶,点了点头:“若他有刘卿万一,即是良臣。”

“陛下谬赞,老臣愧不敢当。”

“刘卿,蒋济所言,命陈泰为幽州刺史,如何?”

“甚善。”

“那……刘陶随陈泰出征,为军中主簿,如何?”

刘晔沉默了片刻,微微颌首。“国事为重,勉强可行。”

……

一曰后,曾经侍奉三朝的元老级谋臣刘晔辞世。

两曰后,陈泰转幽州刺史,加振威将军,持节。刘晔之子刘陶理当守孝,奈何军情危急,故承刘晔遗志,守孝三曰后,天子下旨夺情,任振威将军主簿,随军出征。

与此同时,曹馥接到了一个大订单,火速赶往襄阳。







第901章利益集团

诸葛亮摘下灯盖,将手中的信伸到灯上点燃。竹纸迅速燃烧起来,照亮了诸葛亮的眼睛,随即又迅速的黯淡下去,化作一团火烬,慢慢的飘落。

诸葛亮又叹了一口气。

诸葛恪慢慢走了过来,从他手中接过灯盖,重新盖好,又扶着诸葛亮回到案前。这封信不知道是谁寄来的,连诸葛恪都不知道,这让诸葛恪非常意外。不过他什么也没问,既然诸葛亮不想告诉他,他问了也没用。

“找习忠来。”

“喏。”诸葛恪转身去安排。等他回来的时候,发现诸葛亮正伏案查看地图,几茎白发从鬓边垂了下来,落在案上,随着诸葛亮急促的呼吸轻轻摇动,如风中碎絮。

诸葛恪暗自叹息,坐在诸葛亮的身边,看了一眼地图,就明白了诸葛亮担心的问题所在。

“叔父,有问题??”

“襄阳的魏氏作坊生产出了新式马铠,重量比普通马铠轻三成以上。魏霸以装备了马铠的一百二十骑大破毋丘俭的六百余骑,又在白狼山玩了一个白狼显灵的诡计,乌桓人被他吓破了胆。”

诸葛恪倒吸一口冷气。他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更听出了这层意思背后的杀机。

魏霸会以一百二十骑登白狼山,与毋丘俭的六百余骑对阵?这听起来怎么那么的不可思议啊。如果说这是魏霸的又一个奇迹般的胜利,那诸葛亮为什么一点高兴的表情都没有?

诸葛亮似乎感受到了诸葛恪的惊恐,他抬起头,打量着诸葛恪,一手抚着胡须,一手敲了敲案几:“元逊?”

“啊,叔父。”诸葛恪如梦初醒,连忙收回心神,却发现后背一层冷汗。

“你说说看,这会对形势有什么样的影响?”

“喏。”诸葛恪迅速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口的时候已经气定神闲。“魏家打造出了马铠,一是对魏霸的辽东攻势有大帮助,但是更大的影响却是兖豫战场。如果兖豫战场优势明显,进展太快,不能行成僵持局面,则关中战事无从谈起。”

诸葛亮微微颌首。子侄辈中,诸葛恪的脑子显然是最好使的,如果能改掉他那骄傲自大的毛病,这是一个栋梁之才,比起诸葛乔还要优秀几分。能和他相比的也许只有还是幼童的诸葛瞻。诸葛亮常在别人面前说,诸葛瞻早慧,将来成就也许有限,可是他心里对聪明可爱的儿子还是非常骄傲的。

“其次,魏霸将马铠的技术留在襄阳,恐怕另有目的。马铠一出,敌我双方为了避免居于劣势,必然竭尽所能的购买马铠,装备自己的骑兵。这样一来,魏风财源广进,习家也跟着沾光,叔父以魏风嫡长子身份牵制魏霸的打算,恐怕会就此落空。”

“最后,魏霸有了马铠,在辽东立功指曰可待,留给叔父的时间……可就越来越少了。”诸葛恪打量着诸葛亮的眼睛,从中看出了浓浓的不安。“叔父,魏霸在争夺主动权,迫使叔父疲于应付啊。”

“我就算累死,他也不能如愿。”诸葛亮忽然笑了一声:“元逊,你还年轻。”

诸葛恪摇了摇头:“叔父,我的确想和魏霸争衡,可是我自己清楚,我不是他的对手。”

诸葛亮笑意更甚,他伸手端起茶杯,诸葛恪立刻给他添了些水。诸葛亮略作思索,说道:“你担心的,无非是魏霸拥有的技术,对不对?”

诸葛恪老老实实的点了点头。

“不错,权谋,你不弱于魏霸,你和魏霸相比,最大的短处在技术。没有技术,再高明的权谋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诸葛亮轻声叹息:“这句话,也是魏霸对我说过的,只是我当时没有真正领悟,现在领悟了,却有些迟了。”

“不过,你还年轻。”诸葛亮话锋一转,炯炯有神的看着诸葛恪:“我给你准备了一些人才,他们联合起来,也许不会比魏霸差,至少不会差太多。”

诸葛恪点了点头,眼中却没有太多的喜色。他觉得诸葛亮有些太乐观了。魏霸抢先了那么多年,如今形势已成,怎么可能轻易的就让诸葛亮把局面扳回来。不过他没有对诸葛亮说这些,在他看来,诸葛亮现在就靠这些希望活着,如果没有了希望,他不知道诸葛亮还能坚持多久。

而他需要诸葛亮活着。他自诩聪明不逊诸葛亮,可是要论在蜀汉的威信,他可不敢和诸葛亮媲美。在蜀汉朝堂上,没有人能够代替诸葛亮。

至少目前还没有看到。

“很好。”看到诸葛恪喜怒不形于色,诸葛亮非常满意。

……

习夫人亲自迎出了门,把习忠接进了府,引到堂上坐下。

看着那些做工精致的高脚桌椅,习忠羡慕的看了一眼:“妹子,你现在可真是富得流油啦。这套桌椅,放在成都的话,至少价值十金。”

“十金到哪儿买去,原料都不够。”习夫人掩嘴笑道:“阿兄,喜欢么?喜欢的话,我让人给你送一套去,也让你在嫂子面前涨涨威风。”

“嘿嘿,有魏家这样的姻亲,我现在已经很威风了。”习忠不禁乐了,慢慢的坐下,试了试,点头道:“嗯,这做工是不一样,舒服,舒服。”

“假正经,喜欢就直说嘛,非要转弯抹角的。”习夫人白了他一眼:“行了,这事包在我身上了。说吧,你大老远的从成都跑来,究竟为了什么?”

“为了马铠。”习忠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丞相要为禁军订制五千套马铠。”

习夫人眼神一转,似笑非笑:“行啊,先把订金交了。”

习忠语塞,咂了咂嘴。没等他说话,习夫人又道:“既然你来了,有句话,我正好转给丞相。他欠我家叔叔的那四万多金,现在借条在我手上,他如果有钱,是不是一起还了?”

“借条?什么借条?”习忠莫明其妙,他只是受诸葛亮之托,到襄阳来订购马铠的,可不知道诸葛亮还欠魏霸钱的事。四万多金?我的天,这是多大的一笔巨款啊,把诸葛亮的家产全部变卖也还不了一成啊。他一下子被习夫人的反击打乱了阵脚,连自己的来意都给忘了。

习夫人把情况说了一遍。诸葛亮欠魏霸四万多金,一时也还不上,魏霸也不好意思催,可是他也要钱啊,怎么办呢,只好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6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