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太宗李世民-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迎面传来一阵马蹄声,越来越近。颉利一见来者,登时面如死灰,全身颤抖着低头不语。任城王李道宗哈哈大笑道:“颉利,现在请你与我一起回长安吧!” 
至此,北讨突厥以全面胜利而告结束。 
那燕在追寻父亲的路途,遇上另一支突厥人马。部众们紧紧围往那燕,握着弯刀向她逼来。 
正在这时,这支突厥的首领飞马赶到,大喝一声:“住手!” 
突利下马,走近那燕,叫了声:“阿妹!” 
那燕恼羞成怒地大叫:“早就跟你说过,不要叫我阿妹!来呀!杀我呀!” 
突利感到很难过,又想解释什么:“请听我说……” 
那燕打断突利的话:“你们为什么不动手?让我当俘虏?休想!”说着,那燕就要自刎。 
 突利情急生智,大叫:“颉利已经被擒了!” 
那燕一怔:“真的?” 
突利一看此招奏效,放下心来,道:“是被李道宗所擒,正要押解去长安。”说完一挥手,率领部众就要离开。 
那燕翻身上马,对突利说:“梅蓝为你结生了个儿子。” 
也许这个消息是作为回报,但足以令突利欣喜万分了。 
击破突厥、俘虏颉利的捷报传到长安后,百姓无不额手相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回太极殿内,李世民面带喜色,高居御座,接受百官们的庆贺。 
国舅长孙无忌奏道:“陛下,如今突厥败亡,百姓欢腾,真是可喜可贺!” 
房玄龄道:“长久以来的北方大患终告解除,的确值得庆贺!” 
程咬金也豪气十足地道:“陛下,消灭突厥,一统中国,实在是大唐之幸,百姓之福!” 
一时之间,魏征、秦琼、尉迟敬德等一干老臣也纷纷上奏。李世民听了,非常高兴,对文武百官道: 
“早先,国家初立,根基未稳,力量虚弱,所以太皇曾向突厥称臣,朕何尝不痛心疾首?深感蒙受奇耻大辱,因此下定决心,一定要消灭突厥。多年以来,朕进膳不觉味香,寝歇时时惊醒,就是想着要报仇雪耻。如今出师半载,就将颉利擒获,雪洗了几十年的耻辱,朕怎能不高兴!” 
“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再拜,由呼万岁。 
欢呼声停下后,李世民正色说道:“消灭突厥,固值得庆贺,但正如魏右丞所说,自今以后,我们要拿出全力,为天下百姓谋利造福……” 
这时,一内侍来报:“启禀陛下,四邻蛮族酋长君王,前来祝贺,请求晋见。” 
“快宣!”李世民更加兴奋起来。 
数十名周邻少数民族首领奇装异服,虬髯长发,一进大殿,都下拜行礼。 
李世民双手抱拳,道:“突厥灭亡,实为大唐幸事。你们不远千里,前来道贺,朕不胜感激,并诚致谢意!” 
一名蛮族首领穿着肥大的长袍,出列奏道:“陛下消灭突厥,威震天下,无与伦比,敬请接受我等一致所上尊号。”说完,回头一挥手,众首领一齐下拜,高呼:“天可汗!” 
李世民不觉好笑:“朕是大唐天子,难道还要兼办你们可汗的事吗?” 
众首领又齐声高呼:“天可汗!天可汗!天可汗!”欢呼声如雷鸣,久久回旋在太极殿上空。 
自此之后,举世民对西北边陲酋长君王颁发诏书时,一律自称“天可汗”。 
李世民一连几天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这天他来到吉儿寝宫。自派兵北伐突厥以来,他几乎没有好好睡过一觉,更没有单独与吉儿在一起。 
或许是军事上的胜利,使李世民感到十分放松,与吉儿缠绵起来竟十分地畅快,连吉儿都感觉到了异样。皇上已很少有过这样的激情了。她双手轻抚着世民,以冷静的的温柔回报着他火一般的热情,随之也控制不住地不停呻吟起来…… 
李世民望着天棚,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吉儿躺在他的臂弯里,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在他胸脯上划着。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现在唯一的遗憾,就是丝毫没有那燕的讯息。” 
吉儿满脸的陶醉消失了:“是啊,也不知她现在到底怎么样?不过,为了忠孝,那燕妹妹竟然抛弃了一切,投身于一场明知没有胜算的战火之中,着实令人感佩。”吉儿的话是由衷的。 
 
264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世民没有说话,只是用力地搂紧了吉儿。自己喜欢的女人,一个那燕,一个吉儿,她们的父亲都成了自己的仇敌,这种恨爱交织真是难以了断啊! 
往事历历在目,在眼前交替闪现着。直到天快亮时,世民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还没睡多大一会儿,李世民又被窗外的鸟鸣惊醒。吉儿早已梳妆完毕,看见他醒来,忙对他说:“陛下,房玄龄有急事晋见,已等候多时。” 
“快宣!”李世民下了床,已是精神焕发。 
房玄龄神情黯然、满脸泪痕地拜道:“陛下!如晦他……”他呜咽着说不下去了。 
世民紧紧握住他的手,急切地问:“如晦他到底怎么了?” 
“破晓时分……他过世了。” 
李世民听了,不禁潜然泪下,哭道:“多年以来,你跟如晦一同辅佐朕;而今,朕只能看到你,再也看不到如晦了……” 
自进长安认识房、杜二人以后,李世民即视二人为左膀右臂。如今大唐已告安定,正要共享荣华富贵,不料杜如晦竟溘然长逝……李世民越想越伤心,掩面痛哭起来。 
李世民来到政事堂时,萧瑀已等候多时了,一见李世民来到,急忙下拜:“臣萧瑀叩见陛下。” 
李世民拿出一份奏折,道:“萧瑀,这份奏折,朕已阅过。” 
萧瑀道:“回陛下,李靖率军攻破铁山时,军纪败坏,以至官兵大肆劫掠,突厥汗国的金银财宝、珍玩古董被抢劫一空,使国家蒙受了重大损失。身为御史大夫,臣以为应处罚李靖,以儆效尤。” 
李世民则大不以为然:“李靖带兵远征突厥,一举将其歼灭,解除了大唐北方边患,其功劳足以与汉朝的霍去病、卫青相提并论。如果因小过而问罪,不但会使将士寒心,后世也会笑话我们因小失大。” 
萧瑀不由颜彻韧颈,一时语塞:“这……这……” 
“好了,”李世民一笑,“此事就不要再提了,好么?” 
萧瑀只有低头应允:“臣遵旨!” 
萧瑀告退后,李世民拿出奏折批复着。李靖、李世绩的大军今天班师回朝,劳苦功高,但状告李靖的官员也不少。功劳越大,小节之处也越应检点一些,看来有必要给李靖敲敲警钟才是。李世民批着奏折,脑子里还在胡思乱想着。 
午后,李靖、李世绩回到长安,二人兴冲冲地前来晋见皇上。 
李世民一听通报,急忙放下手中奏折,迎了上去。 
李靖、李世绩一齐下拜道:“微臣叩见陛下!” 
李世民用手扶起二人,道:“快免礼!北伐突厥,一战成功,两位将军辛苦了。” 
“谢陛下!” 
李世民又说:“世绩你且退下,李靖留下,朕有话说。” 
李世绩先行退出后,李世民取出萧瑀的奏折,递给李靖:“这个你先看看。” 
李靖翻阅后,大惊失色,脸上不断渗出汗珠,双手也不住地颤抖,急忙伏地叩道:“陛下,微臣知罪……” 
李世民冷眼看着,责备道:“你带兵打仗多年,总应知道军纪严整之重要性,怎能不管教士兵,任他们胡作非为?此先例一开,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又如何管教得住?” 
李靖一边叩头,一边求饶:“微臣知罪…陛下恕罪……微臣……。” 
李世民不忍,遂放缓了语气道:“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将军史万岁攻破突厥达头可汗。隋文帝竟不赏他的功劳,反而听信谗言,杀害史万岁。朕则不然,指出你的过错,赦免你的小罪,而记上你的大功。” 
李靖感动得涕泪纵横,不停叩拜:“多谢陛下恩典……微臣以后一定会严明军纪,再也不放纵将士。” 
李世民上前扶起李靖,好言相抚。不久,又加授李靖左光禄大夫,赏赐绸缎一千匹,增加采邑五百户。 
颉利可汗被押解到长安时,百姓涌上街头争相观看,一时间竟万人空巷,有如过节一般。 
太极殿里,李世民高坐金銮宝座,文武百官分立两旁。 
李道宗亲率四名士兵将颉利押上。颉利惊恐万分,一进大殿,即仆伏而行,乞求道:“本王……不……臣谨代表突厥全体军民,正式向大唐归顺投降。” 
李世民厉声问道:“颉利,你可知罪么?” 
“臣……臣……”颉利颤抖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你一共有五大罪状:放情纵欲,荒淫横暴,自取灭亡,这是罪状之一;你与大唐结盟,又反叛大唐,这是罪状之二;你自以为强大,好战喜斗,造成枯骨遍野,这是罪状之三;你蹂躏摧残百姓,掠夺中原女子,这是罪状之四;朕赦免你之罪,你却找借口迟迟不肯入朝,这是罪状之五。凭此五罪,可杀可剐。你还有什么要说么?”李世民声色俱厉,义正词严。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18   回复此发言
 

 
265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颉利惊吓得渗出一身冷汗,只是伏在地上,不住磕头:“臣知……罪,知罪了。”此刻的他,一丝儿也看不出往日的气骄横跋扈。 
正在这时,一内侍报:“启禀陛下,那燕公主请求晋见。” 
李世民一愣,忙道:“快宣!” 
那燕削瘦了许多,风尘仆仆地走进大殿。颉利一见,大叫:“女儿救我!” 
那燕望了一眼惊恐的父亲,沉静地面对世民道:“陛下,父王之所以延迟入朝,俱是臣妾出的主意,与父王无关。” 
那燕的出现,令李世民又喜又忧。喜的是那燕安然无恙地回来,让他放下了心;忧的是她的出现与横加阻拦,增加了处理颉利的难度。世民思忖了一会儿,叫道:“李道宗!” 
李道宗应声道:“末将在!” 
“你将颉利安置在太仆馆舍,供应丰富饮食,不得怠慢。” 
“遵旨!”李道宗与四名士兵将颉利带走。 
世民急忙离座,走到那燕跟前,说:“那燕,你可回来了,皇后与吉儿天天都在挂念着你。”说完,宣布退朝,与那燕一起回到后宫。 
一连几天,群臣对颉利和投降的突厥军民处置一事一直争论不休,各执己见。李世民因那燕的突然出现也感到问题棘手、一筹莫展。 
这天,李世民前去探望那燕,二人好似达成默契,彼此谁也不提突厥和颉利。世民只是劝慰:“所有的事都会妥善处理,你不必过虑,休息一下,千万不要再不告而别了,好吗?” 
后一句话好像是半开玩笑,没想到却触动了那燕的神经。那燕不再言语,神情也黯淡下来。 
李世民一看,笑着说:“朕不能陪你了,魏右丞及群臣齐集政事堂,有要事相商。” 
那燕点点头,开口道:“你去吧,我有点儿头疼,也想歇息一下。” 
政事堂内群臣议论纷纷,李世民待群臣静下来后,问魏征道: 
“大家认为应如何处置颉利?” 
魏征道:“诚如陛下当众宣布,颉利犯有五大罪状,罪不可赦,理应处死。” 
长孙无忌也道:“突厥长年侵扰我朝,颉利正是罪魁祸首,唯有处死才能以儆效尤。” 
“是!啊!处死颉利,对其它蛮族可以示警告,使他们再也不敢轻举妄动。”房玄龄附和道。 
李世民沉吟不语。政事堂内一阵沉默。 
这些话被尾随而来的那燕在门外听到。 
世民说道:“有关颉利的事,暂且搁下。对如何处置投降我朝的十数万突厥军民,诸位有什么意见?” 
长孙无忌上前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