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太宗李世民-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孙皇后稍有好转,即召太子承乾入宫。她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又写了一幅,递给承乾道:“刘备这句话,你父皇与我都很喜欢,现在我把它送给你。” 
承乾满面愧色接过,道:“多谢母后教诲。” 
长孙皇后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你的奶娘从小带你长大,在许多方面,她比我跟你要亲近。但爱护你绝不是纵容,因此我只好毅然决定请她离宫。”听母后提起遂安夫人,承乾将头低垂下。遂安夫人在东宫时,倒并不觉得什么;她才离开两日,就令他十分想念,担心她出宫后将怎么生活,她毕竟对自己有抚养之恩啊! 
“元昌是你的长辈,竟然教唆你荒废学业,胡作非为,这就更过分了。承乾,你的问题又在哪里呢?你能不能告诉我心里话?”皇后望着低头不语的承乾,只说:“当然,我也有责任。原来你并不是这样,所以我只知督促你,而没有抽出时间更多地关心你……” 
承乾终于忍不住大哭起来:“我……我怕……” 
“你怕什么?”长孙皇话一愣。 
“我是……是个残废……残废人能继承皇位,像父皇那样成为英明的皇帝吗?我怕……我时刻都怕……怕有人会夺走太子的位子。” 
长孙皇后终于找到了承乾内心虚弱之处。她舒了口气,宽慰他道:“别怕,相信我,只要有我一天,你就别怕任何人会夺走你太子的位子。” 
“真……真的?”承乾有些半信半疑。他看到母后十分坚决地点点头,十分欣喜,说:“谢谢母后!” 
长孙皇后神色严肃起来,对承乾说:“我答应你,但你也要向我保证,从现在起,你一定要痛改前非,修身养性,做个名符其实的好太子,你能答应我吗?” 
“孩儿一定不会辜负母后的期望。”承乾心潮澎湃。如果有母后的支持,他完全不用去顾虑李泰和李恪,自己一定不能让母后失望,做个好太子,继而像父皇那样…… 
承乾此时已觉得前景那么美好,心情也舒畅起来。  
从承乾身边赶走了元昌和遂安夫人,长孙皇后仍感到未从根本上去掉承乾的心病。承乾最害怕的是失去太子的位子,更确切地说,是害怕李泰抢走他太子的位子。 
长孙皇后向李世民撒了个谎,称多年未与孩子们在一起,新近要搬到东宫住几天。另外,她又单独召见了李泰。解铃还得系铃人,只有李泰,才能真正治好承乾的心病。 
李泰一听母后提起承乾,心里“咯登”一下,但很快缓过神来,道:“母后,我一向都很尊重大哥呀!” 
长孙皇后语气平和地问:“是吗?” 
“那当然!他现在是太子,将来会是皇上,我怎么能不尊重他呢?”他故意加重后一句话的语气。 
“听你的语气,就有点儿不够尊重。”长孙皇后不客气地说。 
“可是……” 
长孙皇后打断他的话:“尊重要发自肺腑,不只是因为他今天是太子,将来会是皇上,你才尊重他,要单纯到他是你的大哥才对。” 
李泰仍在狡辩:“母后,我原本尊重他是大哥……” 
“那么我问你,你对承乾的足疾怎么看?” 
李泰迟疑了一下,才说:“这……这的确是个遗憾,母后,您说呢?” 
“我再问你,你为什么有意无意地跟承乾比高低呢?”长孙皇后言不依不饶。 
李泰矢口否认:“没有呀,母后,我绝没有存心跟大哥比高下!” 
长孙皇后轻叹一口气,道:“或许你没存心,可是事实上给人造成了这样的印象。还记得你们小时候,有一次我过生目,承乾拿他写的文章作为贺礼,你马上就拿出你作的一首诗来,还不就把他比下去了吗?” 
李泰一时语塞:“这……” 
皇后恳切地对李泰说:“承乾的足疾,多多少少会使他产生自卑,页会让他更加敏感。如果你确实尊重承乾,你就当我的面向他表示一下,好吗?” 
李泰愣住了,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第二天,承乾在书房埋头读书,皇后辅导着丽儿刺绣。读着读着,承乾时而拍案叫好,时而抓耳挠腮,一个人自言自语着什么。长孙皇后与丽儿不禁相视而笑。 
“母后!大哥……”李泰人到声到,只是不如以往那般自信。 
“泰儿,你怎么来了?”长孙皇后急忙站起,心中一喜,已料到李泰来此的目的。 
“孩儿……是特地向大哥致歉的。”李泰恭谨地回答。承乾不解地站起,心里纳闷着。李泰走过去,拉住他的手诚恳地说:“过去,我有意与大哥比高下,回想起来,实在幼稚可笑。大哥,你能原谅我这些虽冒失但绝无恶意的举止吗?” 
承乾竟然一下懵了。皇后笑着拍拍他的后背说:“承乾,你愿意接受四弟的致歉吗?” 
承乾似信非信地点点头。 
“大哥,我保证,自今以后,我再也不会冒犯你了。你永远都是我所尊重的大哥、太子。” 
承乾看着李泰诚恳地说着,心中一感动,两眼顿时潮湿起来,握着李泰的攥得更紧了。 
长孙皇后不失时机地说:“太好了!泰儿诚心实意地致歉,我可是见证。在我有生之年,泰儿,你一定要尊重承乾,从现在的太子到将来的皇上,好吗?” 
李泰低头思索了一会儿,才说:“我保证!” 
承乾闻言,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只是握着李泰的手,开心地笑了。 
经过一场大病,李渊须发俱白,更显老态龙钟。窦姨娘时刻陪伴在他身旁,悉心思料,随他精神又振作起来。 
黄昏,落日的余晖斜照在窗棂上,归巢的燕子叽喳啁啾着。窦姨娘轻轻为李渊捶着肩。李渊斜靠在椅子上,半眯着眼睛,望着窗外金黄色的夕阳,忽然,他好像想起了什么,问窦姨娘:“你累了吗?这一年多来,可把你累坏了。” 
窦姨娘深情地说:“看到你能够讲话、活动了,再累我也心甘情愿!不过,你还是要注意饮食,多活动筋骨,这样才能避免中风再犯。” 
李渊像个孩子的静静地听着,心中似有所动,他手拄龙头拐杖,站起身说:“咱们去庭院散散步吧。” 
天边,一轮红日已近地平线,房屋和树枝把阳光打成碎金,撒在地上。李渊一手拄着拐杖,一手由窦姨娘搀扶着,步履蹒跚地来到大安宫后花园。两人在石椅上坐下。气喘甫定,李渊感慨道:“又是黄昏了……” 
“别再感叹伤神了。”窦姨娘劝慰着。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22   回复此发言
 

 
280 回复 :【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不,孤不是在感叹,而是想……想捉住什么。”李渊又半眯起眼睛望着天上黄昏时分的飞鸟,一动不动。 
窦姨娘感到奇怪,问:“你究竟想捉住什么?” 
“捉住……”李渊迟疑良久,转头凝视着窦姨娘说:“捉住你!” 
“我?”窦姨娘吃了一惊,搞不懂他是什么意思。 
李渊紧紧握住窦姨娘的手,动情地说:“莲妹,孤知道这么说有些孩子气,但是又非说不可。这些年来,你是孤最知心的伴侣……没有你,孤真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所以,孤想捉住你,永远捉住你陪伴孤……” 
窦姨娘低下头,虽然年龄已大,然而猛然间听到这火辣辣的话,仍难免令她耳赤面红。她反问道:“事实上我不是朝夕都与你在一起吗?” 
“这还不够……孤想娶你。”李渊变得恳切而且有些急切,“其实孤早就这么想……孤想名正言顺地娶你……你愿意么?”说在,他紧紧握住窦姨娘的双手。 
李渊突然提出这个问题,大大出乎窦姨娘的意料之外。几十年都这么过来丁,仅仅是因为姐姐临终嘱托,自己为李家耗尽了青春甚至一生。她望着李渊热切企盼的目光,一时倒不知说什么才好。 
李世民听到太皇将与窦姨娘成亲的消息盟,与长孙皇后赶到大安宫祝贺。望着姨娘和苍老的父亲,世民欣喜地说:“太皇和姨娘的喜事,世民一定要大大热闹一番。” 
窦姨娘笑着推辞道:“不须铺张了,有皇上皇后的祝福就足够了。” 
李渊乐呵啊地附合道:“莲妹说得对,一切从简就行了。” 
长孙皇后插言道:“我倒有个主意。皇上为太皇建造用来避暑的大明宫即将落成,太皇和姨娘的婚事何不就在大明宫举办呢?” 
世民欣然同意:“好啊!”转头对李渊说:“太皇就按无垢的建议,在大明宫举办你们的婚事,邀请王公大臣一起来参加,好不好?” 
李渊早已乐不可支了,连连地点头道:“好!好!好!” 
李世民立即下旨命专人为父亲和姨娘准备婚事,再过三天就可以举办庆贺大典了。 
李渊兴奋得坐立不安。这天傍晚,他又拄着龙头拐杖,由侍女搀扶着来到后花园。又是黄昏,园中披上了一层金色,李渊欣喜若狂,像个孩子似的呵呵笑个不停。他专挑金黄色的花摘,一会儿,便放满一怀。 
这时,冀姨娘急急赶来寻他。他蹒跚着过去,把一大把花往窦姨娘怀里一塞,高兴地说:“这些花都是为你摘的。” 
在花的映衬下,窦姨娘乎添了几分娇羞与妩媚,她关心地对李渊说道:“姐夫,御医再三吩咐,你不宜太过兴奋。” 
李渊还是乐呵呵笑着,望着窦姨娘故意问:“你还要叫孤姐夫么?” 
窦姨娘娇嗔道:“至少现在还得叫你姐夫。”随即又关切地劝道:“看你喘的,快歇歇。”便过来搀住李渊。 
李渊又想起什么,问窦姨娘:“对了,我们该请哪些宾客呢?” 
“慢慢再想吧,不着急。” 
李渊摇摇头:“不行啊!孤现在心里刚有个谱,说不定待会儿就全忘了。”他摇着窦姨娘的胳膊说:“你去拿纸笔来,孤说,你来写,好不好?” 
“就不能等等吗?”窦姨娘看他兴奋的样子,有些担心。 
“不能!”李渊心情激动着,一刻也不愿等。 
窦姨娘搀扶他坐在石椅上,嘱咐说:“坐着等我,我马上就来。” 
李渊挥挥手,对侍女们说:“你们都跟着去吧,让孤一个人静静地坐会儿。” 
人们走后,只剩下李渊独自坐在后花园里。风轻轻吹着,远处有鸟“啾啾”地鸣叫,紫黛色的天边有一抹美丽的云彩。李渊半眯着眼,望着夕阳。还有三天,他就与在李家含辛茹苦操劳几十年的莲妹完婚。他已觉得须臾也离不开莲妹半步。她这才刚走,就让他强烈地感到孤寂。她怎么这么长时间还不来呢?眼前怎么都变成了金黄色了呢?他扶着龙头拐杖刚想站起来,就觉得一阵晕眩,浑身一软,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来时,御医正在太皇李渊寝宫外厅等候。一见世民,御医跪倒在地:“启禀陛下,太皇迄今昏迷不醒,脉息几不可辨,只怕……” 
世民不待他说完,冲进卧室。垂危的李渊躺在床上,奄奄一息。李世民伏下身轻轻唤着:“太皇……太皇……”忍不住悲伤起来。李渊仍无反应,只是鼻息很粗地地响着,嘴微微地张着。 
世民回头看到姨娘、长孙皇后、承乾和尹、张二妃等挤满一屋子,他一挥手道:“除了姨娘,其他人都退出去!”众人悄然而退,只剩下李世民与窦姨娘陪伴着李渊。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22   回复此发言
 

 
281 回复 :【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残烛将要燃尽,内侍轻轻地进来更换了蜡烛,又退了出去。窦姨娘满脸是泪,悄声啜泣着。白天,她还亲自为自己婚礼时的衣裳绣了朵花,可是现在……她抬头望见倦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