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清弊主-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消息一传出去,整个闽南饥民都惊动起来,纷纷奔走相告,虽然一匹土布值不了很多钱,但对于现在缺衣少食的饥民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让久已麻痹的饥民感到了关怀,自十四皇子到了福建之后,好消息就一个接着一个,闽南的饥民也从中看到了希望。

而闽南各府县的官吏们却是暗暗咋舌,十四皇子出手也忒大方了,仅仅这一项可就扔出去二十万两,要能够靠上这颗大树,那日子可就滋养了。

泉州、厦门现在每天都开始大量往台湾运送饥民,而胤祯所住的泉州提督府每天都有不少准备赴台的饥民拖家带口在大门外默默磕头,而后才去港口上船,胤祯着人劝阻了几次,都没效果,也只得听之任之。

随着永德军的招抚,福建的饥民招抚也接近尾声,饥民的运送,台湾的安置,凤山、诸罗军港的建设,都有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驃、闽浙总督范时崇、福建巡抚黄秉中等一些人去操心,胤祯则只需保证这三十万饥民三个月的口粮。

粮食,胤祯现在倒不急,手上还留存有十五万石,足够三十万人一个半月的口粮,而再有半个月,江南的早稻就能够收割了,完全跟的上,为防台湾地方官员侵吞他调拨的赈济钱粮,种粮、农具等物质,他特地派遣了十几个亲卫驻扎台湾各地监督。

刚刚忙完这一切,他就接到了江宁农学院院使李锦的来信,江宁农学院定于七月初一开业,希望他这个农学院的首倡者,农学院的督办钦差莅临检查。

农学院是胤祯投康熙所好鼓捣的第一件事,农学院的成功与否间接关系到他的声誉,关系到农业的兴盛,农业的重要性在这个时代就毋庸多说了,江宁之行,他是在所难免的。

京城,

一进五月下旬,就接连下了几场大雨,康熙也不由松了口气,这个时节,旱情缓解,不影响夏种,收得一季,下半年的口粮就有着落了。今春这么大的旱灾,能够挺过来,多亏了老十四走海路运粮的法子。

昨天接到胤祯从泉州送来的折子,福建暴动的饥民已经全部招抚,没出现征剿情形,也没饥民伤亡,饥民移台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康熙看了是倍感欣慰,老十四的办事能力是越来越强了。

今年自开年以来,就事情不断,康熙也不断没消停过,现在一桩桩都摆平了,他不由大感轻松,暗自考虑,是时候腾出手来打击太子了。

六月十五,康熙启跸移驻热河行宫,随行的有皇太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胤禄。

胤祯从泉州乘船北上,因为时间富裕,又牵挂上海的情况,便拐回了上海。

上海在陈鹏年、完颜海锋、徐世桢等几人的打理下,一切都显的井井有条,虽然周围各府县涌来了不少的饥民、流民,可很快就被各个工厂、作坊给拉走了,一些既无一技之长又无劳力的老弱妇儒也都被管理安置的十分妥当。

粮价也因为北方旱情的缓解及早稻即将收割开始小幅下降,不过,看到上海狭窄、凌乱的街道,胤祯不由悄然皱了皱眉头,京城的整改估计也快接近尾声了,是该把上海好好规划一下,花大力整改一下了。

一回到留春园,各路人马便闻讯而至,纷纷前来请安、汇报,胤祯逐个听取汇报之后,自是不免对众人温言勉慰一番,而让他欣喜的是,造船厂对二级战列舰及快速风帆战舰的解析已经结束,开始着手仿制这两种战舰。

铸造厂对铁模铸炮的方法经过多次的摸索,也进入了试产阶段,开始为大规模的量产积累经验,火器厂的进展也不错,大批的学徒正在逐步的成长。

武格是最后一个赶到的,他送来了海军学院首届淘汰人员的名单,一共要淘汰八百人,胤祯仔细的留意了下名单,其中宗室子弟有二十六人,八旗子弟可就厉害了,占了四百九十三人,而且基本上是在游泳这一科刷下来的。

胤祯阴沉着脸默然半晌,才道:“刷,淘汰的都刷掉。”

武格犹豫了下才道:“院长,这些人都锻炼了一年,就这么刷掉实在是太可惜了,不是标下替他们求情,这些人在陆营里都称得上是好苗子,就这样刷掉了,对海军可是不小的丧失。”

“不会游泳的兵,能叫海军吗?”。胤祯毫不为所动的道:“本王花费诺大的心血创建海军,是要炼出一支精锐的海军,一支能够纵横四大洋的精锐海军,不要窝囊废。”

武格讪讪的道:“这些八旗子弟也都不容易,现在又没仗打,就靠朝廷每月发的月例银子,也就勉强能混个温饱,能不能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不行制度定下来就要执行。”胤祯说着,沉吟了一下才道:“江海关、粤海关等四大海关现在都急需人手,淘汰下来的愿意去海关的,本王都安排他们进海关,海军学院出来的,即便是淘汰下来的,本王也安排出路。”

一听安排这些人进海关,武格不仅大为高兴,海关的高薪可是出了名的,最差的,一年下来也能拿到几十两银子,比当海军还阔,只不过没了立功的机会。很快,他就担心的问道:“院长,如此安排会不会让合格的海军学员有情绪?”

“告诉他们,淘汰下来的都有这么好的待遇,他们的会更高。”胤祯笑道:“海军一旦成军,将是大清最富有的军人,不要眼红这点小钱。”

闲适的踱了几步,胤祯又道:“给他们一个机会,告诉他们,一年内,能够考核合格,海军学院热烈欢迎他们归队。”

有了这条就更好办了,武格也放下心来,这几天到他那里求情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有了这两条,完全能够应付过去了,顿了一下,他才问出最关怀的问题,“院长,那二十六个宗室子弟怎么办?”

第152章海军首届淘汰

第152章海军首届淘汰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

 第153 章 曹寅的情报网

第153章曹寅的情报网

对于被淘汰下来的宗室子弟,胤祯也颇为头痛,这些人都是康熙通过各个宗亲皇族塞到海军来的,一方面固然是想获立战功封爵,一方面却是想通过他们来掌控海军。也不知道康熙对他们许诺了什么好处,使得这些宗室亲贵们趋之若骛,千方百计的把自家子弟送进海军。

胤祯到上海来发展,可是得到了这些宗室亲贵的大力支持,若是就此把这二十六人踢出海军,不仅得罪其背后的家族,而且还会引起康熙见疑,说不定还会引起所有宗室亲贵们的恐慌,那可就得不尝失了。

但是其他淘汰者皆踢出海军,独独把他们二十六个留下来,那所有的宗室子弟日后还如何约束?其他的海军军官会有什么想法?海军制定的各种制度、军规岂不就成了一纸空文?

瞅了武格一眼,胤祯闷声问道:“这事你怎么看?可曾有妥善的办法?”

见胤祯反问过来,武格微微一怔,很快就说道:“院长,标下这几日也曾反复的思虑过,就此把他们赶出海军,情面上有些过不去,不赶他们出去,海军以后的管理就是**烦,为海军长远计,该狠下心来。标下建议将他们全部赶出海军,去负责海军的各项后勤补给。”

去负责后勤?胤祯暗笑武格厚道,这批人去负责后勤,海军一旦立功,自然也少不了他们一份功劳,不过,后勤这块,胤祯却是不想交到这些人手中,掌控了后勤,也就等于掌控了海军,后勤必须是自己信得过的人。

他千心万苦的开发台湾,又是建军港,又是邀买人心,就是准备在台湾再给海军建一个后勤基地,以后在南洋也要建后勤基地,这样海军才能够真正的掌控在手,他怎么可能让这些人去掌控上海的后勤。

暗忖了半晌,胤祯才道:“这法子不行,反而令他们不思进取,海军的军功可不是那么容易混的,让他们全部到留春园值卫,一年后,若是还不能通过考核,坚决赶回京城。”

江宁府。

六月二十八日一早,江宁府大小近百官员在两江总督噶礼的带领下恭候在中关码头,迎接自上海而来的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祯,不独为胤祯身份尊贵,也因为他身上兼着无数个钦差身份,跟江宁有关的就有江南七省观风使和督办农学院事。

对于这位近二年来如日中天的皇十四子,一应江宁官员是闻名已久,江宁城有关十四爷的传闻更是数不胜数,早就有说书的将十四爷的事迹编成段子四处说唱,而十四爷对这些说书的也颇为照顾,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为他们添加一些新鲜事或者是大的举动来吸引看客,最近几天,他们说的就是十四爷下福建,招抚饥民,移民三十万入台,赠送三十万布匹给饥民的事,十四爷这次来江宁,他们的生意又得火暴一阵了。

与百姓不同,这些官员更看重的却是十四爷与江南官场的缘份,这二年来,凡是跟十四爷沾上边的,那品级都是嗖嗖的往上升,而且都是与两江或者是江宁沾边的,象松江知府朱延志,原本是被两江总督噶礼弹劾的,靠上十四爷,不仅没事,还连升两级成了从三品的粤海关监督。

苏州知府陈鹏年也是一样,关进了大牢,都被十四爷点名要了出来,也连升两级成了江海关监督,原江苏巡抚于准,流放黑龙江的,现在也成了闽海关监督,原户部尚书张鹏翮,侍郎噶敏图,不过是来江南查案的,靠上了十四爷,不痛不痒打了几次嘴仗,结果,张鹏翮升了大学士,噶敏图升了户部尚书。

官场最讲究的就是机遇,对他们来说,十四爷这次来江宁就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一旦入了十四爷的法眼,至少要省却十余年的煎熬,所以一众人等都是眼巴巴的盼着胤祯来江宁。

两江总督噶礼却是心情复杂,他原本是在八党与太子。党之间摇摆,却是先被十四皇子踩了一脚,又被八皇子弹劾一道,这才索性倒向了太子,却没料到,十四皇子竟然自立十四党,而且还得到康熙的大力扶持,现在太子爷又来信要他去跟十四爷结盟,这个中滋味,着实复杂难辨。

通政使、江宁织造、巡视两准盐漕监察御史曹寅对胤祯的到来却如大旱之盼甘霖,四百万的巨额亏空已经快压的他喘不过气来了,两江总督噶礼的密劾,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十四爷虽然一口就将亏空的事应承了下来,却是不知道他会开出什么条件,这事一日不彻底落实下来,他一日就不得安心。

江宁农学院院使李锦,江宁督管秦淮河试点的钦差鄂尔泰也在恭候的官员之列,二人对胤祯的到来同样是充满了渴盼,只不过,李锦想要的是银子,鄂尔泰想要的是胤祯的赏识。

等了将近一个时辰,挂有钦差旗号的大船终于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一众官员不由一阵骚动。

大船上,胤祯饶有兴致的打量着大量停靠在两岸的各式船只,感叹着这时代水运的繁忙及江宁的繁华。看到那绵延不绝,高大巍峨的城墙,他也是颇为兴奋,六朝古都,果然是不同凡响。

船一靠岸,胤祯稳重的走下码头,在早已准备好的位置面南而立,立时就听下面一片整齐的弹马蹄袖的声响,一众官员在两江总督噶礼的带领下整齐的跪下,“臣等恭请圣安。”

“圣躬安。”胤祯朗声回道。

“万岁,万岁,万万岁。”三跪九叩之后,一众官员起身又重新下跪给胤桢见礼,“下官、奴才给恂王爷请安,王爷金安。”

礼毕起身,噶礼就微笑道:“王爷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8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