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清弊主-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的厢房、花厅将这消息散播出去。”

闻报八阿哥胤禩三人在房候着,胤祯便直接进了房所在的院子,房前厅,胤祥和老十六正陪着胤禩、胤禟、胤杖?讼辛模?患?缝踅?牛?谌说鞘倍颊酒鹕砝矗?废槁氏缺??刖希?溃骸俺夹重废椋侍?印!

老十六亦是有样学样,抱拳半鞠道:“臣弟胤禄见过皇太子。”

胤禩稍一犹豫,亦紧跟着抱拳半鞠,道:“臣兄胤禩见过皇太子。”

老九、老十两人自然是紧随其后见礼。

待五人礼毕,胤祯才微笑着道:“诸位兄弟,日后,自家兄弟私下相见,一律不须多礼,一旦御极登基,便是孤家寡人,我想多享受几年与兄弟们的亲情,还是叫我十四便可,无须拘礼。”说着,他便伸手道:“大家随便坐,若是因此而显的生分,我宁愿暂时不要这太子之位。”

一见胤祯不似客套,胤祥便笑道:“既是如此,咱私下就不拘礼了,十四弟,皇阿玛病情如何?”

见几人仍是站着,胤祯便径自落座,而后伸手礼让了一番,这才道:“皇阿玛留下了偏瘫的后遗症。”

一听康熙竟然是偏瘫,众人都不由暗道,难怪康熙突然决定立老十四为太子,并且命其监国,原来是偏瘫了,根本就无法处理朝政。

胤祯扫了众人一眼,接着道:“中风留下的偏瘫是可以慢慢恢复的,皇阿玛春秋正盛,恢复应该不成问题,不过是需要时间而已。”

胤禩却是一揖,道:“八哥恭贺十四弟得尝夙愿,立为储君。”

这一带头,一众兄弟纷纷高声祝贺。

待得众人安静下来,胤祯才看向胤禩,道:“八哥,之前的誓言,可还记得?”

见胤祯直接开口相问,胤禩心里微微松了口气,老十四既然如此相问,就说明对他们没有怨恨,他当即便道:“不敢或忘,八哥无时不谨记于心,十四弟如今既已立为储君,八哥从今以后,死心塌地的做一贤王,竭心尽力辅助十四弟。”

“八哥重情重义,能得八哥倾心辅助,实乃十四之幸。”胤祯说道。

“十四弟如此谬赞,八哥愧不敢当。”胤禩谦虚的道。

胤祯点了点头,而后看向了胤祥,道:“十三哥,烦您跑趟雍亲王府,让四哥近日起程前往噶罗巴与征欧使节团汇合,此次京城之乱,我不追究他,但帐要记着,他若能园满完成欧洲之行,所有旧帐,我都跟他一笔勾销。”

一见胤祯当众如此表态,胤祥心里不由一喜,忙一揖道:“十四弟器量宏伟,胸襟宽厚,十三代四哥先行谢过。”

tplendtips(

更多好看的小说,txt下载~请上~69——~~

 第477章升级

雍亲王府,后花园,南院小屋。

四阿哥胤禛与邬思道两人相对而坐,皆是默然无语,康熙从昏迷中清醒,并且立老十四为太子的消息,对胤禛的打击不可谓不小,眼见鄂伦岱已经蠢蠢欲动,他抽调的人手也开始在京郊集结,马上就可以在京城大闹一场。

不想这结骨眼上,康熙却清醒了,而且还将老十四立为太子,彻底断绝了胤禛争储的念头,他的心情自是可想而知。

老十三胤祥前来传信,要他尽快启程南下噶罗巴,更是让他沮丧,看来,老十四对他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再不离京,很可能马上就要遭受到老十四的严厉打击,由此亦可猜测,老十四对他在进行暗中监视。

默神了半晌,邬思道缓缓开口道:“四爷,识实务者为俊杰,如今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近日启程南下,欧洲之行,能够顺利的话,四爷也不是没有机会。”

还有机会?胤禛一楞,才颓然的道:“海军在老十四手上,咱们前往欧洲的人手老十四不仅清楚,而且会限制,还有什么机会?”

“思道所指,乃是还有争储的机会。”邬思道笃定的说道。

争储的机会!胤禛登时犹如看到老鼠的猫一般,身子立时就向前一倾,热切的盯着邬思道,康熙难不成,还会三废太子?不过,老十四岂是胤礽可比的?废他可不容易,他急切的问道:“邬先生何出此言?老十四可不象二哥。”

邬思道也没卖关子,稍一沉吟,便道:“四爷,皇上此次立十四爷为储君,乃是被逼无奈!这就是祸根所在!”

被逼无奈?谁敢逼迫康熙?转念间,胤禛便明白过来,是为形势所逼!他立时就精神一振,这话有理,去年百官奏请立储,康熙根本就没有立储的打算,此次之所以立老十四为太子,完全是因为偏瘫,不能正常处理朝政。

“皇上两度昏迷,时间长达七日,此次清醒,必然是极度虚弱,又发现半边身子没知觉,心中之恐慌忧虑,可想而知。”邬思道侃侃而道:“大清立国以来,频繁出现争储,太宗、世祖,皆是如此,及至今朝,已是越演越烈,皇上生怕病情反复,身后又现争储混乱局面,是以,才匆匆立储,以固国本,以安民心。

我方才琢磨了下,皇上第一次短暂清醒,撤换九门提督,将十四爷的仇敌鄂伦岱任命为九门提督,可谓是大有深意。”

“可是有意试探考察?”胤禛沉吟着道:“莫非在那时,皇上就感觉自己的病情严重了?”

邬思道点了点头,道:“皇上发病之后,身边没有离过太医,对于病情的轻重,脉象变化,太医岂能不知?极有可能,皇上在那时便已出现偏瘫,按理,皇上便应该立储,但皇上却仅只撤换九门提督。

任命鄂伦岱为九门提督,皇上主要考虑三点,一则是防止十四爷乘机逼宫。二则是试探十四爷有无谋逆之心。三则是分化十四党与八党,避免出现十四爷一呼百应的现象。”

胤禛微微颌首道:“第一和第三点,都不难理解,是皇上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但第二点却是颇为费解。”

邬思道想也未想,便脱口说道:“十四爷财力惊人,又掌控着数万海军,足以横扫京城十万八旗禁旅,朝中王公勋贵、文武大臣支持者众,声望威信亦是如日中天,在诸皇子中,可谓是占尽了优势。

皇上突然中风昏迷,却将十四爷的仇人鄂伦岱任命为九门提督,不仅轻而易举的分化瓦解了十四党与八党的联盟,而且还造成两党对持的局面,甚至可以说,一举将十四爷陷入了险境。

面对皇上的不信任,面对京城险恶的局势,手中又握有足以横扫京城八旗禁旅的强大海军,只要出了京城,进可以入京争雄,退可以割据南洋澳洲,四爷,易位而处,您处于十四爷的处境,您会如何?”

扪心自问,绝对会出京,胤禛心里暗忖,一旦出了京,便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局面,最不济,也大可以在南洋、澳洲自立称帝,略微沉吟,他便问道:“老十四何以不出京?是窥破皇上的意图?”

“四爷可是明知顾问?”邬思道含笑道:“十四爷眼界宽阔,气魄宏伟,要的是这整个天下,非是割据一隅之地。”

“老八也太不济事了,眼睁睁的错过了这大好机会。”胤禛轻叹了一声。

“四爷这话可就有些小看八爷了。”邬思道微微笑着道:“八爷之所以能够形成如今的局面,便是因为他广结善缘,待人亲切,重情重义,品行端正,十四爷与八爷关系亲密,分分合合,众人皆知,即便是与十四爷争储,八爷也万不敢痛下杀手,否则,他多年辛苦建立的形象便会废毁之一旦。

之前的局面,八爷即便是先下手为强,孤注一掷解决了十四爷,等待他的,不会是皇位,而是身败名裂,反倒是白白便宜了四爷、三爷,八爷岂会堪不破这点?

再说,十四爷也忒狠了点,先抛出个立皇太孙的假象以迷惑转移八爷的视线,见鄂伦岱蠢蠢欲动,意图搅乱京城拖八爷党下水,干脆又赤膊上阵,自己进了畅春园。

就算皇上没及时醒来,八爷也绝对不敢轻举妄动,十四爷才是大才,皇上昏迷不醒,他仍然是将皇上利用到了极点。”

“方才不过是一句牢骚而已。”胤禛含笑道:“咱们把话题扯远了,邬先生接着说。”

邬思道呷了口茶,微微沉吟,才接着道:“十四爷在这种情况下,逆难而上,不仅没有逃避出京,反而是尽力周旋,稳定京城局面,既说明他心志不小,亦足以说明,十四爷没有谋逆之心,皇上这才放心立其为储君,因为眼前局势,唯有立十四爷,才能避免出现争储的情况发生。

四爷不妨仔细想一想,皇上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还要防备十四爷,还要先考察十四爷有无谋逆之心,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皇上一直以来对十四爷是深具戒心,这次立十四爷为储君,完全是担心病情恶化,担心无法正常理政,诸皇子借机逼宫,担心局势恶化到他无法掌控的地步,可以说完全是被形势所逼,不得已而为之。”

略微一顿之后,邬思道又接着道:“皇上若是无法康复也就罢了,但中风引发的偏瘫,有不少是可以完全康复的,一年、两年、三年之后,皇上完全康复了,将是什么情形?即便三年之后,皇上才不过六十有三。十四爷本身就势力庞大,融合了八党爷,监国数年之后,又是何景象?

届时,皇上春秋正盛,身康体泰,又是千古雄君,岂能容忍大权旁落?十四爷势大财雄,监国经年,正初步享受君临天下之滋味,又岂会轻易交出手中的权利?

两人之间,必然围绕着皇权暴发一场激烈的冲突,就朝廷争斗而言,我还真是不看好十四爷,因此,思道大胆断言,四爷还有争储的机会。”

这倒真不是画饼充饥,若是康熙恢复的情况良好,两人的冲突,可以说是在所难免,胤禛心里登时又充满了希望,还有机会,不能放弃!

次日一早,天还未亮,胤祯就进了畅春园,赶到青溪屋康熙的寝殿外磕头请安,未听见里面有动静,心知康熙身体虚弱,应该还在昏睡。

他也不敢打搅,轻脚轻手的便欲折返回大门口,才行的不远,李德全便匆匆追了上来,急声道:“太子殿下,皇上已经醒了,叫进呢。”

康熙醒了?胤祯心里一喜,快步往康熙寝殿而去,他特意安排在畅春园举行早朝,便是准备叫几位王公大臣、上房大臣、部院大臣来叩见康熙,以免有人怀疑立皇太子、监国等事又是他一手策划的骗局,毕竟他曾经一手策划了召弘晳进畅春园,放出康熙欲立皇太孙的流言,事关京城稳定,谨慎一点,小心无大错。

康熙虽然醒了,却是无法起身,只能是半躺着,任由一众太监宫女给他换衣、洗漱,胤祯进殿后,直接赶到榻前叩头请安。

康熙的精神比起昨日要稍好一些,轻声吩咐道:“赐座,奉茶。”

李德全亲自搬来一个锦墩,康熙却是嫌他摆放的远了,伸出左手示意近些,胤祯谢恩之后,才从容落座,奉上茶水之后,一众太监宫女尽数识趣的退下,独有一个年轻宫女留在康熙身边,胤祯不由诧异的瞥了她一眼,虽然年轻,却姿色平平。

康熙却是淡淡的道:“是个聋哑人。”

原来是个聋哑人,难怪康熙留在身边侍侯,只不知道是才招进宫的,还是原来就在宫里,胤祯也懒的多想,略微沉吟,便开口道:“皇阿玛,儿臣在处理朝务方面,未有多少经验,之前也未曾独立监国。”

一听这话,康熙不由含笑道:“老十四也有露怯的时候?”略微一顿,他才道:“身为君王,处理政务,首在无私,其次则要胸有全局,再次,必须力求务实。

具体的说,处理政务要沉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8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