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让煤炭飞-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个人一天是三毛钱的伙食费,他给食堂算的是三毛五分。只有周末休息,每月上班二十五天或是二十六天,根据当月天数提前算好票据,在月初发放。
如果遇到加班,会临时发放票据。由金池计算,李玉兰发了票据后,然后去食堂打招呼,安排多少人吃饭云云。
“金池,你记一下,每人每天八两米。两个馒头,一个荤菜,两个素菜,这是早饭和中午饭供应。如果加班,五两米加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票。
馒头:三分钱一个、八两米:一毛钱、素菜:三分钱一份、荤菜:一毛三钱一份。总计刚好三毛五。”方大军乐呵呵的说道。
这下金池和李玉兰两人都睁大着美眸,终于明白当初他说的做假帐是什么意思了。原来,关键就在这个票据上面,当然票据上面不会显示对等的金额,但可以给其他投资人报帐啊。
这时只有三人单独在一边合计,其余统计员都在忙着制作票据。
“大军,你的意思是让食堂从哪方面赚钱呢?”李玉兰明白了他的意思,可又觉得糊涂了。
方大军笑道:“这个就要看你们自己了。比如馒头算的三分,你们可以从一个馒头上面赚一分,或是五厘,或是从素菜荤菜上面,最好是不要从大米上面动手脚,工人们对这方面比较敏感。”
金池接话道:“那要是工人们只打饭,不打菜呢?菜从家里带来呢?或是早饭不在厂里吃,那不就赚不到钱吗,等于白白给工人们煮饭。”
方大军又笑道:“如果你们这么想,那就太小看我了。首先票据一但发放出去。是不能在从厂里兑换成金钱的,但是工人们可以私底下自己交易,但是无论怎么变,只要厂里不准换成钱,那么最终这个票据就会消耗在食堂。所以整体下来,食堂赚的钱是一样的,比如这月只赚了120元,但是下个月就可能是180元。
还有,我发了这个票据,可以保证工人们每天都吃饱,但是跟你刚才所说,有些工人确实会节省下来。那么我就会进行刺激消费。”
“大军,什么叫刺激消费啊?”李玉兰追问道,眼神中多了些崇拜。
方大军看了金池一直在做笔录,对此很是满意,这是个好习惯啊,接话道:“刺激消费的意思,就是让人产生花钱消费的冲动。
刚才我说的票据对比价格,只有你们内部自己清楚,按照比例赚钱,那么我就会计划对应的其它交易。
比如两个馒头可以换一个大肉包子;又比如,一个荤菜可以换一碗面条;又比如四个素菜可以换一个荤菜。你们按着价格套进去换算就可以了。但因为大米没有赚钱,那么就要控制大米供应,不能用其它票据来换大米,同时大米票也不能换其它物品,如果米饭不够,那就自己掏钱购买,这样一来,有些人可能就会用钱去交换别人手上多余的大米,我控制了大米就能保证工人们吃饱饭,这是核心关键。而卖了大米拿到钱的,也要想办法让他把钱给花出来。
如此就有了小卖部,这个我之前没跟你说清楚,后面会交代。
小卖部因为是你们食堂办的,那么就可以和票据套进去算,比如一个馒头票可以换一盒火柴,因为火柴是两分钱一盒,其实小卖部就赚了一分钱,跟你在食堂做馒头出售是一个道理,还省下了做馒头的劳动力。
又比如两张素菜票可以换一个万金油,也相当于赚了两分钱。还有可以用荤菜票换香烟等等。
以及换酱油、食盐、烧酒、鞋子、电影票等等等等。
具体的货物,到时候我来安排,并且,不光是用票据来换,有些工人也会花钱来购买,还有,厂子里会经常给发福利,我也是直接发票据,到时候工人们拿着票据只能来食堂和小卖部消费。
这就叫垄断消费和刺激消费!”
两人直接愣住了,在这之前完全没想到,只是多了一个票据,居然会多出这么多门道出来,不仅帐目齐全了,也让工人们可以有了更多的选择,也让李玉兰一家可以赚到更多的钱。
“大军,这不成啊,食堂已经很赚钱了,要是再加上小卖部,这不好的。”李玉兰猛摇着头,这钱她赚得有些不心安。
方大军却笑道:“没什么不好的,到时候我可是会来胡吃海喝的,天天跑小卖部吃零食,每顿都打三个荤菜,把你赚的钱给吃回来呢。”
金池横了他一眼,哼道:“就知道你没安好心,搞了半天,还不是你个人想占便宜!”
李玉兰甜甜的一笑,她却明白大军是故意这样说的,其实金池也明白,却有些讨厌方大军老是让她误会,明明每次都是做好事,却偏偏让外人以为他是在占便宜!
第一百六十七章 粮食危机
要用票据,那就得所有人都用,包括现在的非正式工人,不过这也简单,除开煤炭工人,其余水泥厂所有人他都是算的每天五毛钱的工钱,额外有奖励,目前还没有惩罚。
主要是所有人都很珍惜目前这份工,即便只是暂时帮工的,也不想提前失去活计。
如此饭票就可以发,当天下午他就和金池,还有李玉兰一起统计了出来,煤炭厂的工人直接发到下个月底,水泥厂的工人和帮工都是先发三天,如此一来,厂子里能控制伙食费,食堂也能控制分量,方便采购安排。
到这时候,方大军也搞清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关于“粮票”的,原来并不是所有人的户口本都能换粮票,起初他有些想当然了。
水泥厂将面临着无粮可用的问题,原本这事很简单,等于是常识性问题,王宏文以为他明白,他也以为自己搞清楚了,但现在大量购买大米的时候,才发现坑爹啊!
他之前以为现在虽然是计划经济时期,限购了粮食,但老百姓却是因为买不起粮食,角山当地的村民家里,根本就没有粮票,而且在镇上消费也没有用粮票,甚至在市里不用粮票也能吃上饭。
结果,却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农村户口居然不可以换粮票,这简直就是大坑啊!
但却可以用钱购买大米,其实这里面所购买的大米,是店老板通过其它途径搞来粮票换到的,这事他之前就知道,当时只是以为凡是用户口本都能换。
而这段时间水泥厂所消耗的大米,他是让五个公社给张罗购买的。包括猪肉和蔬菜也是如此,公社里面当然也有非农业户口,比如干部们,又比如兽医、人民教师这些人的户口都不在农村,那就可以用来换粮票。
另外就是粮站内部有其它途径搞到一部分粮食。可是这量毕竟有限,成年人每人每月限供四十斤,半大孩子是二十斤,这里面还不是全部用大米,里面有粗粮,也就是限购玉米的票据。
粮票分了好几个等级。一是下面的县、乡镇,二是市票,三是全国粮票,全国粮票算得上是“奢侈品”了。
跨区之后,就得用全国粮票!好比,你到了外省。有钱只能买到菜,但却买不到主食,也就是大米、馒头等。
当然粮票控制的高峰期已经过了,78年的三中全会之后,粮票就开始松动,供应的粮食量开始增加,但是各地的情况不一样。目前燕京的大学生,每月限供的粮食就是四十斤,北斗的成年人能有四十斤,也是因为北斗的“非农业户口”太少的缘故。另外也有“学生票”可以换,这个是不限户籍的,初中生的粮食供应是每月二十市斤,市斤就是指一斤,后面会成公斤为单位,也就是500克为一斤。
这二十市斤粮票,其中有三分之二都是粗粮(即玉米面)。剩余三分之一才是细粮(即大米、白面),这导致早些时候外面城里有些孩子饿得嗷嗷叫,有钱无票也买不到粮。
当然,现在是1982年末,马上就到83年。情况已经好多了,粮票在八十年代会渐渐给跪了,开始贬值,到了九十年代初就彻底废除了,上辈子他读小学的时候,粮票已经废除,他根本就没体会到粮票的问题。这辈子,前主人年龄又太小,农村也用不上粮票,搞得他现在才终于搞清楚这里面的门道。
从五个公社,一共找出了五十多个非农业户口,加上初中学生票,总共能换出约六千斤粮食,其中只有两千斤的大米。另外北斗粮站约莫有两千斤不计票的大米出售,这还是因为刚刚交了征购,这批粮食还没卖出去,也就是水泥厂通过五个公社,最多只能搞出四千斤的大米,约莫六千斤的玉米。总计一万斤粮食,但在之前,三百来个工人开工的时候,是敞开了吃,每人能干掉一斤,二十多天下来,几千斤粮食就给挂了。
目前的余粮约莫还有四千斤左右,包括了玉米、大米和麦子一起才这么点,好在现在工人少,一天大约消耗一百斤粮食,如此,这批粮食还能坚持四十天左右。
王宏文当时没提醒他这个问题,是因为除了政府、机关单位、学校等可以供应粮食,也包括了工厂企业,水泥厂可是合法经营,手续齐全,所以水泥厂的正式工人,是可以拥有换取粮票的资格。
但首先,要等水泥厂落成,然后让县里来评估正式工人的数量,接着厂里会有一个集体户口,让工人的户口挂靠进厂里,这样一来,水泥厂才可以凭借工人的名额,去换取粮食供应,总结出来还是那两个字:坑爹!
不过这样一来,水泥厂的粮食已经没有问题了,一人四十斤是吃不完的,这样就可以满足煤炭厂工人的需求。
随着集体制的松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粮食多了,粮票就会跪了。
方大军思考了良久之后,最后决定坚持一下,熬过八二年,等今年一过,到时候北斗可以承包土地,那就彻底没了粮食危机,虽然粮食不允许私人买卖,只能到粮站去购买,或是挂靠单位店面。
但是他却可以用“借”,厂子里直接找各个公社去借粮食,算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其中有一个关键,如果现在把工人的户口给挂靠到了水泥厂,虽然水泥厂拥有了供应粮食的资格,可这批工人就会失去土地,不是农业户籍,可是没办法分配土地的,所以这个事他会找工人们自行决定是否愿意把户口转到水泥厂,但以他的估计,怕是所有人都愿意,因为村民的梦想不就是想要一个“非农业户籍”吗。
所以他打算给拖一下,拖完1982年。等联产承包土地的时候,才由这些工人们来决定,毕竟水泥厂是修建在乡下,并非城市里,工人分配到的土地和工作可以兼顾。
当然。如果没有土地,那就意味着不用上交征购,好处自然也是大大的,非农业户籍,在现在可是非常强悍的,吸引力很大。
摇了摇头。选择起来,真有点难啊,还是按原计划进行,熬过今年在说。
现在粮食已经松动了,价格稍微高一点,就可以不用粮票。扫荡出一些粮食来,打个比方,假如一毛三的现金可以买一斤大米,或是一斤油条,但是如果用一斤粮票,就可以买到一斤二两的油条。又比如,三毛钱一碗大肉面。但是两毛钱加四两粮食就能换到这碗面,会比全部用现金,便宜四厘钱。
这里面是有差价的,又比如镇上的居民,拥有换粮资格,就会每月足额去兑换,然后开设铺面贩卖,收取现金,这就可以小赚一笔,但是一但消费膨胀。那这些店面就不敢供应现金粮了,但这种情况最多只是小范围。
方大军按着太阳穴,这是他唯一不太适应这个时代的地方,太过坑爹了,好些东西不光是用钱就能买到。各种政策也是相当坑爹,但日子终归是越过越好不是。
等过几年改革开发之后,他估计粮票就得跪,因为农村会出去很多打工人员,如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