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养夫记-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闲的时候常送点什么瓜子花生这些给她们,念椿娘收了又觉得不好,给她们送了几样没卖出去的手帕。虽说样子老了些,但念椿娘绣活精致,夏大娘接了赞不绝口,笑着对念椿娘道:“其实你们这样,也不是常法,东西放在铺子里,要等卖出去才能收了银子,而且给对方的钱也不少,倒不如去那些大户门上兜揽活计,你这样的针线,也是数一数二的。”
念椿娘心里也在焦着这事,听到夏大娘这话就道:“大嫂,您说的是,只是我们一来是外乡人摸不到门道,二来这些大户人家,都有针线上的人,哪用的着我们?”夏大娘摆一摆手:“你这就不知道了?京中大户人家,女儿们的嫁妆虽说从小时就要预备,但这出嫁的衣裳,总要比着身量做,定了日子再做的不少,上面的刺绣要精致,常有大户人家的针线人赶不出来,拿出来让外面人帮忙做的,这样的活计,只是辛苦些,赚的银子可不少。”
念椿娘还是头一次听到有这样的门路,脸上的感激之情是说不出来的,连连道万福:“谢谢大嫂了,只是我们没有门路,不晓得该怎么寻?”夏大娘一脸笑眯眯:“我有个姐妹在楚府做管家娘子,她和京中的各户人家管事的也熟,等我去说一声,让她帮忙给你瞧瞧,你的绣活不是我说,还真是不多见。”
念椿娘又连连道谢,见夏大娘还没有走的意思,念椿娘不晓得夏大娘还要说什么,又陪着她说些白话。玉翠走了进来,背上还背了个大包,见夏大娘坐在这里,边把背上的大包解下来边笑着和夏大娘打招呼。
听到念椿娘开心说起夏大娘出的主意,玉翠脸上的笑容停了一下,接着就对夏大娘笑道:“大娘,我们住在这里个把月,承蒙了您的照顾,现在又给我们出了这么好的主意,等真成了,别的不说,请您喝杯茶是可以的。”
夏大娘这下才笑开了花,站起身来说:“果然是翠丫头事事都知道,我就走了,等去问问我姐妹的实信,再来给你们回话。”说着夏大娘乐颠颠地走了。
念椿娘这才明白过来,脸上又臊红了,见玉翠打开包,里面全是些脏衣服,奇怪地问:“你从哪里找来这些?”玉翠已经拿过一个大盆往里面倒着衣服,按颜色质料分开,又从井里打水,笑着说:“我没小姑姑你的好手艺,只好去窜客栈问他们有没有人要洗衣的,我一个外乡人,初时也没人肯给,还是花二嫂子在旁帮我说了几句好话,又说我就住在这里,才收了这么些来,一件长衫五文钱,一条裤子三文,今儿收了二十来件长衫,七八条裤子,算下来也有一百多文,我一天洗完,一天晾干,都这样的话一个月下来能挣四五吊钱呢。”
玉翠嘴里说着,手里已经在搓着衣衫,念椿娘不由捡起一件浅红色的长衫帮忙搓了几下:“都是我不好,要不是寻念椿的爹,也不会让你跟上京。”玉翠抬头笑了:“小姑姑,我也想出来见见世面,等我们这寻到些好的绣活,赚了银子就能送念椿去书院,拜了老师以后的成就大着呢。”
念椿娘苍白的脸上露出笑容,但愿如此。
夏大娘的姐妹果然有几分本事,三四天后夏大娘就来说前头王将军家要嫁女儿,王家是武将,女儿的针线活这些交的不多,嫁衫只能勉强做出来,上面的刺绣就没办法,正要寻人给女儿嫁衫上做刺绣,给的银子也不低,七两银子,但要求定要在一个月内绣好。
一个月委实急了些,但念椿娘别的不成,对自己的绣活还是有把握的,接了这活计,日以继夜地做起来。足足做了二十九天,念椿娘的眼睛都快熬抠了,总算赶了出来,交给夏大娘带去,那心就开始不安,也不晓得这活计她们喜不喜欢。
夏大娘足足过了半个时辰才回来,脸上笑得和什么似的:“王夫人说这活计极好,除了那说定的七两银子,又额外赏了两张帕子,一盒绒线。”说着把手里的包袱递了过来,念椿娘的心里这才安了。
玉翠见夏大娘虽在说话,那眼却瞧着银子,心一横从银子里拈起块约有一两来重的塞到夏大娘手里,笑着道:“做成这个,还全亏了大娘,您拿着这个去喝杯茶。”还拿起一块帕子塞到她袖子里:“这帕子我们也用不上,大娘您不嫌弃就拿了去。”
夏大娘嘴里说着不消不消,那手早已接过帕子和银子,笑吟吟地走了。念椿娘瞧着只剩下六两的银子,叹一口气道:“这些人情,哪日才消?”玉翠安慰地道:“总是要打点的,不然下次这样的事也轮不到我们。”
念椿娘做了王家的活计,渐渐又做了几件活,再加上玉翠洗的衣衫又快又干净,已不消她再去窜客栈,附近客栈已有伙计帮她收了衣衫送过来给她洗。手里渐渐不似初来时那么窘迫,索性把另一间空屋也租过来给念椿住,约好一个月六钱银子。
搬过来那日,夏大娘还送了两碗菜来暖暖屋,念椿娘瞧着欢喜不胜的儿子,对丈夫也不那么着急寻了。时日又慢慢过去,转眼来京城已有半年,秋天已经来临,若在家乡,这时正是忙的时候,要去田里收稻子,河里捉鱼,还要预备把酒酿好,等着过年时候喝。
但在京城里人们还是和原来一样,悠闲地过着日子,菊花盛开,螃蟹正肥,京城中赏菊饮酒的聚会不少,但这和玉翠她们毫无关系,她们还是每日做绣活,收衣衫回来洗,希望到明年开春时候能凑足二十两银子送念椿去书院。
念椿乖巧,每日除了练字就是读诗,有他在旁边,念椿娘觉得日子也好过些。这日交完了活计,念椿娘走在回家的路上,京城的大街永远繁华,但这些和念椿娘毫无关系。
走过京城最大的酒楼樊楼,能听到里面传来唱戏的声音,听说这里每隔半个月有名旦出台,光一楼的散座就要三两银子,京城的富庶总是和外地人想的不一样。
一个熟悉的声音飘进念椿娘的耳朵:“王大人怎的这么早就走了?”这声音如此熟悉,念椿娘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个声音,她有些僵硬地转头,樊楼门口,正站着两个寒暄的人。
来京城这么久,念椿娘已经能认出他们中一个穿五品服色,另一个穿四品服色。而穿五品服色的那个,念椿娘觉得自己有些无法呼吸,不就是寻了很久的丈夫,楚叡吗?
寒暄完毕,各自告辞,念椿娘要冲上去喊他,但被旁边的仆人赶开:“走路不长眼睛吗?惊扰了我们大人你想挨板子吗?”念椿娘只觉得自己喉咙里有什么东西堵住:“敢问你们大人可是姓楚?”
仆人奇怪地说:“我们大人自然是姓楚。”楚?念椿娘瞧着绝尘而去的男子,喉咙又开始干涩:“他是不是叫楚叡?”这仆人哧一声笑了:“我们大人名讳岂是你能知道的,不过你说对了一半,我们大人上明下叡。”
楚明叡,念椿娘只觉得所有的声音,所有的温度都随自己而去,这样的结果虽则想过,一旦成为事实,念椿娘依旧无法承受。楚家的仆人已经远去,念椿娘就像失了魂魄一样走回家,跌跌撞撞地开了门,差点一头栽到正在洗衣衫的玉翠身上。
11、第 11 章 。。。
玉翠听到门响刚抬头准备叫人,就被念椿娘的样子吓到,急忙丢下手里的衣衫上前扶住她:“小姑姑你怎么了,是不在累了?”玉翠的喊声让念椿娘回了神,她紧紧地抓住玉翠的手:“那本书呢,那本书在哪里?”书?什么书?玉翠还在发愣,念椿娘已经甩开她的手往屋里走。
针线箩里不在,柜子里没有,枕头下面还是没有,念椿娘近乎狂乱的搜寻,让跟她进来的玉翠上前紧紧抱住她:“小姑姑,到底出了什么事?你坐下来慢慢说,要找什么东西,我找给你。”
念椿也跟着进来,有些害怕地叫娘,听到玉翠和念椿的声音,念椿娘这才抬起头,玉翠见她已是满面泪水。
玉翠刚打算安慰她,念椿娘已经哭出声:“那本缙绅录呢?”缙绅录?念椿急忙跑到自己屋里把那本书拿过来,念椿娘接过书,手颤抖地翻开。
玉翠在旁边看着很吃惊,念椿好奇地问:“娘,你什么时候识字了?”念椿娘泣不成声地说:“来,你记得爹的名字,来找一个叫楚明叡的。”
这本缙绅录念椿没事的时候就拿着看,里面有几个人都早已滚瓜烂熟,很快翻到有楚明叡的那页,抬头对娘说:“娘,我记得找到这个还和你说,你说爹爹名讳为叡,不是楚叡,而且籍贯也不一样,只有年纪一样,不会是爹爹的。”
念椿娘含着鼻音说:“那他籍贯是哪里?”念椿说了出来,念椿娘的泪水又哗哗地流了下来:“我知道,我就晓得,当初我怎么想不到呢?”这没头没脑地话让玉翠的眉头皱的更紧:“小姑姑,到底出什么事了?”念椿娘的话语还是有些呆滞:“念椿啊,我见到你爹了,可是你爹不要我们了。”
说完念椿娘不光是眼泪,连鼻涕都流下来。念椿惊喜地喊了声:“是吗?娘,你找到爹了,可是爹为什么不要我们呢?”玉翠急忙拍着念椿娘的后背:“小姑姑,这话你总要说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念椿娘指着缙绅录上的字:“我虽然不识字,但这几个字还是认的,这是妻,当初他教我写过的。”说着念椿娘的唇边露出笑容,当初新婚燕尔,窗下他曾教她写过夫妻同心,写过他们的名字,而这个姓,绝不是张。
玉翠见状忙道:“这籍贯也不一样,说不定只是名字差不多,小姑姑你还是别安慰了。”念椿娘伸出一根手指摩挲着那个名字,声音里满是叹息:“怎么会呢,这是他的原籍,当初他们一家就是从这里逃难到我们那里的,我怎么忘了呢?”
玉翠再没有可以安慰的了,念椿紧紧依偎在娘身边,一个字也不敢说,过了会玉翠才道:“小姑姑,姑夫他不顾发妻,抛妻弃子,还换了名字,这样的人就该到衙门里告一状。”
告?念椿娘的眼里有些迟疑,门外已经响起夏大娘的声音:“翠丫头,你这是要去告谁呢?”念椿已经抢先说:“大娘,我娘找到我爹了。”哦?夏大娘的眉毛挑起:“这是好事啊,怎么你们都不高兴?”玉翠有些气愤:“好什么好啊?他换了名字,就是不想认小姑姑,这样的就该告去。”
夏大娘更惊讶了:“难道说是个官儿?”玉翠已经坐下:“是啊,现在叫什么楚明叡。”夏大娘一张嘴长的老大:“楚明叡,念椿他娘,你没认错人吧?”念椿娘抱着念椿在默默流泪,听到这话就说:“我自然不会认错,十多年来日日夜夜都记得的这张脸,怎会认错?”
夏大娘已经仔细打量起念椿来,过了半天才道:“我也真是眼花了,怎么就没瞧出念椿这孩子和楚大人长的有些像呢?”念椿娘又露出一丝笑容,丈夫不在的日子,她常在儿子脸上咂摸丈夫的相貌,眼睛鼻子和嘴,念椿和他爹长的是一模一样。
玉翠已经开口:“大娘,不管怎么说,这事是他做的不对,这样抛妻弃子的事难道不该告一状去,不然怎会有王法?”夏大娘转身拉了玉翠的手:“翠丫头,我和你说,这件事只能慢慢从长计议,你知道楚大人的叔父是谁吗?就是当朝首辅大人,他堂妹刚刚嫁进楚王府做了王妃,他的岳父,又是前尚书方大人,翠丫头,你现在去告,不要说有没有人敢收了你的状纸,就算告也未必能告赢,他来个籍贯名字全不一样就成了,到时反问你们个诬告之罪,你们在这京城又无依无靠,被赶回家乡,到时念椿的前程就全断了。”
念椿娘听了这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