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财色2-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啦好啦,辛苦您了。我还有事儿,咱们稍后再说,就这样,拜拜!”范无病唯恐邱保华再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出来,赶紧匆匆挂了电话。

六亿日元?看来是武陟小机那里又给自己把收益打进账号了,这家伙的充气娃娃生意还真是非常火爆,没准儿真的能让他进军美国成功了,那样的话,哥们儿的分成可是不小啊!范无病一边儿想着,一边儿对王石元说道,“已经确认到账了,接下来,你准备如何将这些君子兰运走呢?这可是一大批货物,没有一个章程,会乱了手脚的。”

“这话哪里需要范先生嘱咐,早就准备好了。”王石元嘿嘿一笑,伸出一只拳头说道,“十辆大卡车,一晚上就全拉走了。”

范无病直接将王石元领到了养猪场的办公室里,交代三兄弟安排了饭食,又搞了几瓶好酒,轮流上阵劝酒,一顿猛灌下来,王石元抵挡不住,借口晚上要拉货,这才算是罢休。

到了快傍晚的时候,十辆大卡车就开进了养猪场,一辆大卡车上还拉了六七个干零工的,一进了园子里面,动手就抄家伙,吓得猪场里面的职工们一激灵,还以为是有人上门来踢场子,好半天才发现原来人家是来搬花儿的。

六七十号人扛着锄头铁锹什么的,一窝蜂地涌进了植物园,十几个大灯泡一开,将里面照的如同白昼一般,然后大家就抡圆了膀子一通乱挖,凡是能够看到的地方,全刨了一遍,最后搞得地里面都是一尺来深的大坑,乍一看过去,好像进了地雷阵一般。

范无病跟王石元一直就呆在园子外面的办公室里面守着,半中间的时候,范无病还交代三兄弟给干活儿的人弄了些热汤水干粮什么的,填了填肚子。

这伙儿人都是经常下地干活儿的,到了后半夜的时候,基本上就将园子里面的君子兰给挖了个七七八八了,只留下了周围的一圈儿玫瑰花什么的,看起来地上黑乎乎的一大片。

王石元在范无病的陪同下,进园子里走了一圈儿,意思就是看一下挖得如何了,结果才走了没几步,就掉坑里面了,虽然不深,只到小腿肚那里,可是禁不住这么一闪,就把腰给扭了一下,哎呦哎呦地哼哼个不停。

“呦,这可怎么办?赶紧去请个大夫来吧!”范无病一见,连忙对王老大喊道。

“哎――”王老大应了一声,立刻就回村子里去了。

跌打损伤什么的,土郎中要比洋大夫管用很多,王老大很快就请来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中医,虽然说是年纪大了些,可是手脚相当利索,到了王石元的跟前上手一摸,就说道,“没事儿,抻着筋儿了,进屋里面推两下就好!”

于是众人将王石元抬进了屋里,老大夫掀开王石元的衣服,取了了药酒,喷在他的腰背之上,然后有要了一只海碗,将白酒引燃,用手抄着那火苗,在王石元的腰背上面用力地擦起来,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见那有些淤青的部分颜色变得正常了。

“好好休息一晚上,到明天就没问题了。”老大夫交代了一声,径自离开了。

“那就安心住一晚上算了,反正也不急于一时。”范无病这么说道。

“不行!”王石元却不放心,挣扎着做起来说道,“夜长梦多!现在对君子兰的交易可是征收重税,我还是连夜就走为好!这么一点儿伤,不碍事儿的!”

范无病见王石元去意已定,便也没有多说什么,任由他们开着车队绝尘而去。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三十四章 军转民

“这下子,几千只花盆算是白买了。”王老大看着摆在一旁,还没有来得及用上的花盆儿,有些心疼地说道。

“多大的生意都做了,你还在乎那几只花盆啊?”范无病撇了撇嘴道,“大不了今年过年的时候,咱们出去摆上个摊子,把这些花盆人都贱卖了。反正这段儿时间里种花儿的人多,几千只花盆儿也不是什么问题。”

王老大嘿嘿笑着回答道,“摆摊儿这事儿,咱们兄弟还真有些日子没干过了。”

倒腾了一整夜,大家都有些疲乏了。

等王石元的车队离开之后,天色也快亮了,王氏三兄弟安排好猪场的工作,倒头睡觉去了,而范无病的精神尚好,就留在园子里面转悠,看着那空出来的一大片地方,心说这里该怎么利用一下才好?

都种成玫瑰吗?种玫瑰当然也有经济效益,只是玫瑰油的提取设备价值太高,而且这东西的花蕾的保存期也不长,没有干燥设备的话,很容易发霉,那可就不值钱了。

等他回到家的时候,早已经天光大亮,父母哥姐都上学去了,范无病因为情况特殊,这个学校是去也可,不去也可,不过今天他刚刚做成了一笔大买卖,精神正亢奋着,在家里面好歹都睡不着,于是便溜溜达达地去了学校。

如今的范无病,满打满算是七周岁,可是身材却跟初中生一般无二,再加上他的情况实在有些特别,母亲张梅只好通过自己的关系将他安插在一个同事的班上,直接上五年级,也是希望等明年他上了初中,跟大孩子们玩到一处,这样估计会好一些,否则放任他这么不学无术也不是个办法,现在的范无病,整个就是一社会闲散人员啊!

老师见到范无病,也只是看了一眼,任由他去到自己的座位上,趴在那里看书。

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们,就要忙着准备小考了,正常的功课都已经进行完毕,此时正在搞复习,就是把小学学过的所有知识重新温习一遍,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老师也不在乎多传授他们一些应该在初一才接触到的知识,算是提前进入状态了,据说,这样对于学生的升学考试,有不小的帮助。

范无病坐在那里翻了翻书,发觉这个时期的小考练习题,比起自己上学的时候要简单得多(毕竟他上五年级的时间提前了五年),看了一会儿就没有了兴趣,倒是班上有几位女生的模样不错,才十一二岁,就出落得有些状态了,这样一来,他倒不发愁时间难捱了。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范无病一边盯着人家的微鼓的胸脯看,一边口不对心地念着课文,心中却想着,“怪不得以前把诗人都叫作骚客,写首诗都动歪心思,偏偏这诗还能被选进小学课文里面!想来这教材选委员会的编委员们,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嘛!”

范无病坐在教室里打发了一段儿时间后,忽然听到有人在教室外面的走廊里小声议论,其中好像有一个人提到了自己父亲范亨的名字,他的耳朵立刻支楞了起来。

“听说军方的订单越来越少了,咱们厂可能要向民品方向转变。”

“转民品?那不是说又得重头再来?唉,这日子怕是又要难过了――”

“据说是很多军工厂子都要转民品呢,也不差我们一家――”

军转民?范无病听了之后,不由得勾起了他心中的往事。

军转民,是军工企业向地方企业转化的一个过程,这些企业本来是从军方接受订单,现在国际形势渐渐安定,邓公做出了二十年内无大战的推论,决心全力以赴搞国内的经济建设,这样一来,众多的军工企业得到的订单就可怜了,但是企业的职工和家属都要过活,于是便出现了这么一个名词,军转民。

事实上,当时军工企业遍及各地,进行军转民的企业也不是一家两家,在长大十几二十年的自然淘汰之中,有很多厂子脱颖而出,成功地转化为优质的民用品生产企业,也有很大一部分企业不能够适应市场的规律,最终被市场淘汰,成为大企业兼并的对象,或者直接宣告破产。

军工企业向民用企业转化,其中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思想观念。长期以来适应了被动地接受政府采购订单的厂子,要他们一下子就学会适应市场需求并按照市场规律来进行原料采购、项目决策、新品投产,并在最后进行产品包装和市场销售,的确是有点儿勉为其难,可是大环境已然如此,也没有哪个厂子能够多获得什么政府支持,一切事情,全得靠自己来解决。

当年平原厂开始军转民的时候,范无病的年纪还小,没有多少见识,只是依稀记得平原厂的整体生活质量下降了那么几年,之后大家渐渐地习惯了,也就是那个样子。

毕竟在接受一个新鲜的事物时,大家的看法未必是一致的,有的人欢迎,有的人质疑,有的人观望,有的人甚至敌视或排斥。对于习惯了军工企业生活方式的平原厂的职工们,忽然一下子要取消了大部分的军方订单,转而需要自己出去,到市场上去接受订单,进行民用品生产,或者是自行生产出民品,到市场上去推销,这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事物,不适应是很自然的。

“这事儿?跟老爸又有什么直接关系?”范无病感到非常奇怪。

按理说,范亨此时只是负责生产的副厂长,上面至少还有四五个头头比他大,就算是厂子进行军转民,首先要头疼的也轮不到他范亨啊!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三十五章 重任在肩《圣诞快乐》

中午的时候,范无病在饭桌上向父亲范亨提到了这个问题。

范亨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放,对范无病说道,“不要乱讲,你从哪里听到这个消息的?”

“外面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儿,人心惶惶。”范无病自然不好说是老师们在学校里谈论这事儿,就轻描淡写地回答道。

其实,厂属子弟学校的老师们,都是受厂子节制的,跟地方上的关系要说一点儿都没有也不切实际,但是关系总之是不大罢了,归根究底,子弟学校的教室职工的工资都是厂子给支付的,厂子对于学校掌握有决定权,文教局在这方面没有什么话语权。

因此,学校里面的老师们基本上都是跟厂子里的大小头头们有些关系的,她们的消息自然也比普通人要灵通许多。

范亨一听到范无病提起军转民的事情,又联想到他今天刚刚去了一趟学校,心里又怎么能不清楚这话究竟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不过,嘴长在别人的脑袋上,堵也堵不住的。况且,厂子里的几个领导们,也都想听一听群众里的对于军转民的看法,多少可以作为参考。

张梅却问道,“无风不起浪,看来军转民的事情是不可避免了,你们有什么打算?”

范亨叹了口气道,“压力很大啊!”

关于军转民的事情,实在是牵涉太大了。以平原厂现在的生产能力,如果军方压缩订单,产品需求量减少到往年的三分之一或者更少,那就意味着全厂有三分之二的机器是空闲的,相应的人员没有了经济来源,这可是一件大事,几千职工和他们的家属总共有上万人的吃饭问题,就需要厂子自己来解决。

上面就一句话,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到市场上去,优胜劣汰。

可是习惯了计划经济数十年的平原厂人,以及其他的众多有着相同或类似经历的其他军工企业的职工们,他们能够一下子就转过这个弯儿来吗?

至少在目前,目前国内的这种大环境下,范亨还无法看到一个相对比较明朗的前景。

作为主管生产的副厂长,范亨肩膀上的胆子就更重了,厂子要转民品,该走哪一条路?选择什么样的突破方向?这是一个大问题!虽然书记和厂长在这件事情上更有决策权,但是作为范亨来说,他首先得根据平原厂现有的生产能力和技术优势,给大家找出一个上手快发展前景好的项目来,否则依靠一批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2 9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