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完美侧福晋-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剩下的四个小鬼,根本就不认识他了,只好奇的盯着他看了一眼,转头就继续去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玩耍了。

胤禛郁闷的要死,转头问站在屋子中间看自己的女人:“这是怎么回事?元希那表情谁教的?还有安康他们,难不成都不认识我了?我记得我让你画画像了啊,你别告诉我你根本没让他们看!”

李巧慧撇撇嘴:“我会做那么没品的事情吗?看见没,你的画像好好的贴在那里呢,孩子们一天要看上好几个时辰的,谁让你一走就是好几个月,不认识你完全不奇怪。”

胤禛转头往李巧慧指的方向看,差点儿都要气的吐血了,那女人以为她是在挂遗像吗?然还用黑色的木头给装裱起来了!还放在桌子的正中间!前面还摆着果盘!要不要再烧柱香啊?

再转头,果然就瞧见那女人有点儿心虚,一对上自己的目光就赶紧笑道:“我这不是怕他们一不小心就将你的画像给扯坏吗?所以要恭敬的摆放起来。”

胤禛嘴角抽了抽,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元希,李巧慧赶紧打哈哈:“这个,你刚回来,一路奔波的,累不累?饿不饿?渴不渴?我让人给你准备晚膳?或者准备洗澡水?还有什么要安排的吗?你身边的小厮,我都让人带下去休息了,明儿赏他们出差费,你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我不累,在宫里休息了一会儿,也不饿,在乾清宫和汗阿玛一起用膳了,也不渴,都吃了饭也不差那两杯茶水,也不用洗澡,在宫里洗过了。”胤禛一板一眼的说道,顺势走到软榻边坐下,伸手将元希抱到自己身边,低头问道:“儿子,想阿玛了没有?”

小元希眼一红,本来打算说想的,一看到站在一边的李巧慧,立马抬着头说道:“不想!你是坏阿玛!你为了别的女人的儿子,不要我和妹妹了!我和妹妹才不想你!”

“别的女人的儿子?”胤禛磨牙,说出来的话就像是带着冰渣子,整个室内都是阴风阵阵的。李巧慧缩脖子讪笑:“哈哈,这不是开玩笑的吗?咳,其实也不是开玩笑啊,这世界上谁不是爹生娘养的,咳,说错了,是娘生爹养的,你可不是出去看别的女人的儿子了吗?我也没说那女人的儿子的爹是你啊。”

胤禛脸色已经是黑的不能再黑了,李巧慧心里则是苦死了,原本她想着趁机教儿子女儿一些宅斗什么的,万一胤禛以后有了别的女人,孩子们也好不那么伤心,谁知道孩子太小,话还藏不住,然当着胤禛的面说出来了!

好吧,其实她真不应该高看自家儿子和女儿的智商的,虽然这两个小家伙很聪明,但是绝对没有聪明到能像个十几岁的孩子一样思考的,他们的心理年龄最大了也不过是八岁!八岁的小孩子觉得爹爹不爱自己了,可不得说出来要个答案?失策啊失策,她下次一定不会再犯这种低级错误了。

“儿子,你记错了,额娘当时说的是你们的阿玛就算是去看别人的儿子了,他心里最爱的也永远是你们。你再好好想想,额娘是不是说你们的阿玛是天底下最好的阿玛?”李巧慧冲元希眨眼,她这会儿又开始庆幸了,孩子才好糊弄啊,要不然等再长两年,她也糊弄不住了。

果然就见元希一脸迷茫,看看李巧慧,再看看胤禛,疑惑的问道:“是这样吗?”

“是啊是啊,我真的是这么说的。”李巧慧赶紧点头,她才刚点完头,就见她那二儿子抓着胤禛的衣服站起来了,然后响亮的喊道:“阿玛!”

胤禛大喜:“安康他们都会说话了?来,叫一声阿玛听听。”顺便将安平和安寿也拽过来,等着他们开口。

三个小娃娃先转头看李巧慧,李巧慧赶紧过去扶着孩子,指着胤禛教他们喊,小孩子嫩嫩的声音好听的很,一下子就将胤禛心里的火气给浇灭了,只顾乐呵着哄儿子。

元希和宝珠也挺好哄的,胤禛和李巧慧轮流着掰扯了半天,两个人终于相信,是他们自己记错了,而不是胤禛不喜欢他们了。

当然,因为这个“记错”而让两个人奋发起来,从此刻意的锻炼自己的记忆力,再也没有遗忘过任何事情的以后,暂时李巧慧是不知道的。

她只是长了心眼,以后再也没打算骗孩子了。不光是孩子不好哄,孩子爹也不好哄啊。

李巧慧偷偷松了一口气,可是,等嬷嬷将孩子们都抱走,屋子里就剩下胤禛和她的时候,她才知道,小心眼的胤禛是多么的记仇。

一直到第二天下午,李巧慧才总算是睁开酸涩的眼睛,扶着动一下就钻心疼的老腰起床,心里自然是恨恨的将胤禛来回的诅咒了好几遍。

☆、125种子

转眼之间;新年就过去了;因为康熙四十二年是康熙的五十整寿,所以从正月开始;京城里就重新热闹起来了,首先是大臣们正月朝拜的时候送上了万寿无疆的屏风;但康熙却以太过浪费的名义拒绝了;仅收下了大臣们联名写下的祝寿折子,表示大家都很衷心,他老人家很高兴。

随后,康熙就领着人继续南巡去了;要巡视黄河,近两年;黄河决堤的情况屡有发生,他还得继续找人修河堤才行。不过,这事情是苦差事,河堤修到哪里,那人就得跟到哪里去的。

他本打算找个皇子跟去,也好将镇压一下沿路的知州知府知县等人,让他们的贪污收敛一些。可是这种事情不光是跟着修河堤的人走就行了的,还时不时得注意着有危险。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黄河会决堤,万一到时候遇上危险了,可是九死一生的,谁傻不啦叽的不愿意在京城享福,非得将这苦差事揽到自己身上?

他家四儿子倒是愿意去,可是去年胤禛刚在广州将一批人给弄掉马,自己也奔波劳累了好几个月。今年再让他出手,估计这黄河走向的一路上,能留下来的官员没几个了,科举暂时还没开始,就算是开始了,距离成才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可不保证自己能提供出来那么多的人。

于是,胤禛是首先不被考虑的。

但是这种事情呢,也是有好处的,首先是能捞钱,其次是能赢个好名声。所以大家虽然自己不想去,还是很愿意推荐别人去的。就比如说,太子推荐了一个,大阿哥也推荐了一个,明珠直接上折子推荐了两个,就连胤祉,都能推荐两个出来,相对比较,太子这边还少了一些。

康熙心里暗暗盘算着,这次的机会,是不是要给胤礽。毕竟去年他刚解决了索额图,若是一点儿机会都不给胤礽那边的人,恐怕对胤礽的太子之位很不利。

他这边也不急着做决定,就率先趁着没到下雨的季节,赶紧领着人南巡一遍。南巡要带走的人包括大阿哥太子以及三阿哥,另外还有八阿哥,九阿哥和十阿哥。

胤禛是属于留守京城的,他每天规规矩矩的上班,然后下班就回去看李巧慧,等康熙走了大约有五天,李中明才上门,照例先是和李巧慧以及几个孩子们相处一会儿,才跟着胤禛去了房。

“大哥让我告诉你,这段时间我们什么都不做。”李中明在桌子的另一边坐下,一边伸手端茶,一边对胤禛说道。胤禛点点头,随口问道:“你升官了没?”

“升了,现在是绿营兵把总,手里也有一千多人。不过,绿营兵不好控制,万岁爷当年的政策让绿营兵的人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彻底笼络绿营兵,一两年是完全不可能的。”李中明皱着眉说道:“而且,我上面还有总督,那总督的面我现在都没见过,更不好搞定。”

“总督是满人。”胤禛瞥了他一眼说道,李中明叹气:“看吧,说是满汉一家亲,这满人的军队里面,就没汉人的位置,汉人的军队里面,就得是让满人统领着。”

胤禛没说话,李中明也不多说,伸手从袖子里掏出来一张纸塞给胤禛:“挪,你要的东西,我大哥说了,这事情你要是想做,就等过两年,三阿哥现在的势力不足为据,太子还没倒台,三阿哥只能在文人里面蹦跶一会儿,你可以等再过两年将这东西给公布出来。”

胤禛低头看手里的东西,是绢布,上面画着地图,这地图里面隐藏的,可是甲骨文的藏身之地。对于醉心文化的人来说,这可是足够让他们疯狂的东西。他用这个,是准备将来谋逆的时候给自己准备一条后路的。

那珠子里面,雍正皇帝的名声可不就毁在了一干文人手里?倒是没想到,李家会误会了,不过,倒也给自己一点儿提醒,这东西用得好了,他们兄弟说不定都能好好的。

“朝鲜那边……”胤禛没接李中明夫人话茬,将绢布放起来,然后才转头说道。李中明知道他要问什么,直接摇摇头:“没有别的事情发生,你放心吧,中宁年纪虽小,做事情却很周到,更何况后来我大哥也派了人过去,那些东西就算是被人发现了,也是朝鲜的东西,和咱们半分关系也没有。”

“这个我到不担心,你们做事情我放心的很,我是想问,绿营兵再次招人的时候,那边能不能送过来一部分。”胤禛蹙眉问道,李中明想了想点头:“这个我回去问问中宁,你也知道,我们几个的事情是互不干涉的,朝鲜的事情,我也只知道一点儿,太具体的,得让负责人来给你说。”

“嗯,我知道了。”胤禛也没多问,然后李中明又拿出一个名单给胤禛:“这几个,可能三月会进京,到时候你可以先接触一下,另外,今年的科举还请四爷不要插手。”

胤禛略微思索了一下就明白了,因为少了一个索额图,所以今年的科举就有点儿敏感了,各方势力都是要重新找人的,他最好是表现的乖一点儿让皇上看。

这边是决定按兵不动的,但是有人是忍不住要动几下的。很快,康熙南巡回来,立马就摘了明珠的顶戴花翎,罪名是贪污,明珠这一党派,也算是被康熙给拔掉了。

这事情带来的影响就只有大阿哥一个人不高兴,其余的几个都乐的好几天找不到北。再加上科举要到了,几个皇子一天比一天繁忙,已经出宫建府的,比如说三阿哥,时不时的就要举办个诗词聚会什么的。而八阿哥,也慢慢的传出了温润如玉的好名声。

太子着急的不得了,却因为没人能用,最后只好拉胤禛凑数,胤禛却不太会拉拢人,每次有人上门拜访,或者是他遇见了什么人,都只是绷着脸应付,时间一久,也就没人再找胤禛了。

太子是恨铁不成钢,差点儿没咬掉胤禛两口肉。再加上没过多久,裕亲王生病,康熙担忧的不得了,然后京城局面过于混乱,康熙发了好大一顿火,这才让京城里的人都消停了一会儿。

科举是要到八月份才举行的,所以这前面的一段时间,康熙就找别的事情去做了。南巡完了,那就西巡吧,中间顺便将胤祉给派出去勘察三门砥柱。转了一圈回来,刚好是科举开始。

不过,这些对胤禛来说都不是太重要的事情,按照他的印象,今年的科举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他忙的,是另外一件事情,关乎于民生大计的事情——杂交水稻。

“这是早稻?”李巧慧看着胤禛拿回来的稻子问道,伸手拿过来一束,从上面拽了几个稻粒,果然很是饱满,就是这稻穗,貌似有些小。

“嗯,快要种晚稻了,这次若是成功了,那我们明年就能培育杂交水稻的种子了。”胤禛一脸严肃的说道,他也是快做了十年的实验了,在什么科技条件都没有的情况下,硬是靠庄子里养着的几个种田好手弄出了差不多的种子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