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传媒巨人默多克-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娜出版了一本小说
1984年,默多克突然出现在美国公众的意识中。《福布斯》杂志在一篇
封面文章中宣布,默多克“正在建立世界上从未有过的一个最伟大的通讯帝
国,争夺传媒世界领导权”。
1984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之年。就在这一年,苏联开始了改革的进程。
这场改革竟然导致了它的崩溃。
在 
80年代,娱乐越来越是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文化的主要成分。在全
球村里,电视在每一个家庭都占据了主导地位。视觉开始替代了争论,信息
正在成为一种娱乐。
政治也成为娱乐的一种形式。“政治就像演出。”早在 
1966年罗纳德·里
根就曾经这样说过。到 
1984年,在美国已经完全可以说是电视控制了公开争
论。在电视时代,一切事情都变得更加平凡化、简单化。
在整个 
80年代,另外一场世界性的革命发生了,那就是计算机革命。它
完全改变了政府和信息的性质。这一变化的重要性,用任何语言来描述都不
过分。在 
60年代,计算机工业还依赖于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等少数几家大公
司,认为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也就是有 
50台的市场。他们只是需要坐在公司
总部里,守着那台由层层警卫保护着的大机器,就可以控制和主宰这个世界
了。
事实上却是截然相反。由于硅片的发展,计算机变得越来越小,也越来
越便宜,威力越来越大。开发这些个人电脑的企业不是那些最大的公司,而
是一些小公司,如美国的费柴尔德公司和英特尔公司。在 
70年代初期,它们
研制出了第一台微处理器和计算机游戏机。到 
1976年,数十家公司加入了竞
争,并召开了微型计算机会议,诞生了苹果 
I型机。
但是在 
80年代,简直是计算机“大爆炸”。新的软件工业迅速蓬勃发展,
满足已有的硬件的需要。正是计算机软件,将计算机认一台机器,变为越来
越多的家庭和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需要的一种“配置”。
在 
1977年,世界上的计算机几乎 
100%地仍然控制在政府或大公司的手
中。在不到 
10年的时间里,一切都变了。到 
80年代中期,“主流”所控制
的计算机力量只占全世界计算机力量的不到 
1%。大多数的计算机是在私人
手中而不是在政府手里。变化的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从 
1961年到 
1989
年间,计算机运行速度扩大了 
23万倍。
在美国,伴随着这种革命性变化的是,联邦政府逐渐取消了许多限制性
规章,使金融、通讯、公路运输、能源和航空运输业更加自由化了。自由化
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好处是难以估量的。据估计,在 
80年代,产业自由化至少
帮助美国经济创造了 
1500万个新工作。
到 
1984年,计算机革命所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也变得十分明显了。第一

次工业革命曾经大大地增加了原材料的价值,德国鲁尔地区的煤炭和钢铁曾
经一度对欧洲力量的平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钢铁厂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
的象征。但在今天,类似的象征只是一个靠一台计算机工作着的人,是他能
够获得整个世界的数据库的能力。信息正在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商品。
次工业革命曾经大大地增加了原材料的价值,德国鲁尔地区的煤炭和钢铁曾
经一度对欧洲力量的平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钢铁厂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
的象征。但在今天,类似的象征只是一个靠一台计算机工作着的人,是他能
够获得整个世界的数据库的能力。信息正在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商品。
到 
80年代中期,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全新的国际金融市
场。计算机和卫星意味着现在的世界到处都在涌动着金钱的浪潮,路透社每
天 
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着经济信息。当然,银行业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一些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其中包括纽约的花旗银行处于这种革命性变化的核
心。
80年代也是债务的 
10年。花旗银行为新闻公司的进军而保驾护航,它
们齐头并进。一个是在建立一个全球性的银行帝国,另一个是全球性的新闻
和娱乐帝国。花旗银行总裁弗里斯顿相信,80年代广泛成长起来的金融交易
市场,“不仅仅是量的变化,而是世界上的新事物。它已经在改变着世界”。”
今天,金融的长弓联系着卫星和计算机。”弗里斯顿和默多克,以及里根和
撒切尔夫人几乎都是狂热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信徒。他们都认为,技术的
力量是最强大的。
在苏联,米哈依尔·戈尔巴乔夫总书记很快发现,在过去一些年里,苏
联没有从信息革命中得到多少好处,而这种革命恰恰是驱动西方进步的最主
要的动力。以往苏联领导人总是害怕通讯技术,并一直试图控制它。据说,
托洛斯基曾经向斯大林推荐过一种现代化的电话体系,但被斯大林拒绝了:
“我可以想象,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比这更大的反革命设备装置。”拥有
无数科学家的苏联,在科学技术进步的竞赛中被西方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简单的电话对于计算机化是关键性的。当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的电
话系统在工业发达国家中是最原始的。每 
100个公民中,平均只有 
10部电话,
远远低于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戈尔巴乔夫开始行动起来,他提出了一项计
划,到 
1990年使电话的数量翻一番。同时开始推广计算机,使下一代苏联人
懂得计算机文化。他理解这种政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政府失去对信息的控
制。但是,他也理解信息交换对现代社会是至关重要的。这个时候,在苏联,
除了大的机构外,当时还几乎没有计算机。
在戈尔巴乔夫忙于使苏联追赶信息革命的大潮时。新闻公司正在成为西
方世界最重要、最有意思的无国籍的国际公司之一。默多克现在拥有一个真
正的跨国传媒公司。1984年,新闻公司全球范围的收入估计能够达到 
21亿
美元,比《时代周刊》公司的 
28亿美元少不了多少,更何况它是最国际化的
传媒公司。它拥有约 
80份杂志和报纸,是西方世界最大的新闻纸消费者。该
公司完全是靠默多克本人的直觉和商业天才在发展着。但是,他也有一个隐
患,就是债务。到此为止,他还没有因为债务而苦恼过。对于默多克来说,
债务简直是友好的同义词,因为他的经营方式不能缺少债务。
在金融界,默多克有着很好的声誉。编辑和记者们可能不信任他,但他
的经纪人和银行家们对他却很有信心,他们都信任他,因为他从来都遵守自
己的诺言。每个银行家对他都做出让步,给他优惠,他总是能够带着成功的
微笑离去。他的信用等级很高,往往是他握握手,交易就定下来了。即使是
他偶尔在数字上犯了一点错误,他也不反悔,更不会否认或抵赖。
默多克隔一段时间就出现在美国金融和新闻杂志的封面上,人们开始理
解默多克,知道他就如同拥有一块私人领地那样,拥有世界最大的传媒帝国

之一。这个帝国竟然跨越了三个大陆,这简直是太了不起了。人们不知道,
仅仅过了几年功夫,他的帝国覆盖的范围就又扩大了一倍。
到 
1984年时,默多克已经是美国一个主要的出版商了。除了圣·安东尼
奥的报纸外,他还有《纽约邮报》、波士顿《论坛报》、芝加哥《太阳时报》
和《星报》,有《乡村之声》和《纽约》这两份杂志。他还曾经试图收购巴
尔的摩的一家晚报《美国新闻》,他甚至考虑要把它改成早报,在华盛顿发
行。他还考虑买下洛杉矶的《调查者论坛》。遗憾的是,这两笔买卖都行不
通。他抱怨说,他已经没有更多的报纸“顶峰”可以攀登了。除了波士顿《论
坛报》以外,没有别的报纸能引起他的兴趣了:“我不打算在美国的小乡镇
到处买小报了。”像其他许多人一样,他也想买下《华盛顿邮报》,并改变
它的自由政策,但他付不起。更重要的是,“它是非卖品”。
美国的好事的评论家们开始拿他与普利策和赫尔斯特相比较了。《福布
斯》的封面故事是由一个叫托马斯·奥汉龙的人写的,他是最先报道默多克
的帝国雄心和商业天才的美国记者之一。“这个人想要什么?”标题问道。
答案是“命运”。奥汉龙赞扬他说:“当今天大多数的传媒公司是由一些没
有性格的、完全是根据数字做出判断的商人们经营着的时候,鲁珀特·默多
克,几乎只有他一个人,是将趣味性、感情以及敏锐的感觉与他的产品结合
在一起。”他认为,默多克既是一个会计师,一个赌徒,一个卓越的营销大
师,又是一个敏锐的记者。
《幸福》杂志:“默多克已建立了 
21世纪全球最大的产业,完成了通讯
帝国。”
安娜·默多克说道:“我不认为鲁珀特已经完成了。我不认为他下面有
任何的计划,但是我相信他仍然有想要完成的事情。我希望他会停止。我希
望他的步子慢下来,这样我们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了。但是我不认为会
这样。”
默多克 
1984年同意授权托马斯·凯南为他撰写一部正式的传记。凯南是
简·方达和亚瑟尔·阿拉法特的传记作者。凯南写了一个详细的提纲,这其
中他说,自赫尔斯特以来,默多克远比其他的媒体大亨都更有争议性。他一
直被称为“一股邪恶的力量”,“一个魔鬼的因素”,他影响了数以百万计
美国人的感情,而且毫不掩盖他想要改变美国文化,他有卓越的才能和品格,
等等。
默多克曾经同意凯南采访他,但他要求能够注意手稿的保密性。但他们
之间的合作破裂了,凯南没经默多克同意而出版的《公民默多克》一书,把
默多克勾画成了一个邪恶的怪物。
没有一个人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怪物。默多克认为自己是一个报纸出版
商,一个对正统势力进行“圣战”的十字军战士,而不仅仅是一个商人。
当然,他对金钱感兴趣。在任何时候,他都需要收入,以便为他的扩张
融资,或是填补他的债务。确实,真正驱动着新闻公司的是经济学家,而不
是新闻记者。同样,新闻公司是靠机会而不是靠计划发展起来的。
按照澳大利亚元计算,新闻公司的年收入在 
1984年以前的两年里猛增了
41%,而股票价格在 
1983年年初到 
1984年年初之间,增长了 
5倍。债务和
资产比率比大多数大型出版公司都高出许多。新闻公司的金融控制人理查
德·萨拉森解释道,这是因为默多克一直让他的家庭公司——克鲁登投资公
司拥有新闻公司 
46%的股份,价值约为 
3。4亿澳元,而他仍然绝对拒绝减少

他们家的股份,为了解释这一点,萨拉森以凯思爵士为例子:默多克曾经看
到他的父亲为别人赚来了钱,而没有给他自己带来多少好处,而他决定不再
犯同样的错误。事实上,他的家庭在新闻公司的股份甚至可能多于由克鲁登
投资公司所拥有的 
46%。
许多公司很脆弱,这是因为股东的压力。股东们只是想看到短期的结果,
因而会牺牲公司长期战略。而这对于默多克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他能够借
钱,想借多少就借多少。他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