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断层线-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简通过重新给自己定位,顶住了来自机器的侵袭。她很快地又在这个组织中找到了另一份工作。她成了新上司们的“维修工”,协助处理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处理的事务——比如,挑选餐厅,为办公室订餐,邀请演讲人并负责安排日程,阻拦愤怒的客户并确保他们的问题得以解决,或是跟一个执拗的会计打交道,弄清她的上司提交的账单。因为简现在所处理的事务都是不常规的,是无法通过机器来解决的,因此她需要向更多的上司汇报工作——最近的一次计算是九位上司。由于有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所以工作是很辛苦的,但是她很庆幸自己至少还有一份工作。现在,这份工作变得越来越有趣了。
简的上司们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革命的极大受益者。他们发表的研究报告和文章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过去,他们还要把这些文章影印出来通过邮递的方式寄送给一小部分真正感兴趣的人,但是现在,他们把文章上传到一个网站上,很快就会被广泛地阅读。他们的报告更加丰富,论坛也办得更加有趣,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他们经常会回答一些来自陌生人的请求,这些人在网站上读到了他们的文章,这些陌生人希望同他们交流,咨询或是征求专家的意见。
科技的突飞猛进式的发展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秘书工作和文职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如今已经逐步被自动化所替代,他们像简一样,大多数人拥有高中教育甚至是大学教育的背景。但是那些高层人员需要处理的非常规性的,富有创造力的工作得到了技术的辅助。由于运用了先进的技术,CEO们在键盘上敲打几下就能看到公司目前的库存状况,分析师和咨询师的报告在世界各个地方都可以读到,对于那些具有技术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增加。尽管技术的发展抢了一些人的饭碗,但是它确实提高了人们的生产力。
然而,一般来说,技术的进步从长远上看对每一个人都是有益的。它能够缩减单调乏味的工作,让工作者能够有时间和精力充分发掘自己的才能。现在我们可以把文章直接发到网站上供人浏览,不再需要让秘书去贴上千张邮票,再把这些最终都会被丢尽垃圾箱的信件邮寄出去,这样一来,还可以保护大量的树木。但是从短期来看,技术进步也可能极具破坏效应,而且如果人们缺乏应对措施的话,这种破坏效应甚至会一直持续下去。
美国在历史上曾经对技术的变革作出了适应性的调整。19世纪中期,随着农业的主导地位被制造业所取代,美国掀起了一场接受小学教育的热潮,使美国人成为当时世界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人口。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厂的劳动日益复杂化,一些新兴的大公司也划分出多个部门,对能够处理大量工作的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需求量不断提升,拥有高中学历的工人也越来越受到欢迎。在20世纪早期,高中教育开始繁荣起来,为美国的工厂和办公室培养了一批灵活,且训练有素的工人。在1910年,不到十分之一的美国工人拥有高中学历,到了70年代,也就是简开始工作的时候,四分之三以上的人都接受过高中教育。
尽管美国早期对技术变革的适应是成功的,但是正如哈佛经济学家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和劳伦斯?凯茨(Lawrence Katz)所言,在下一个阶段中,美国在教育方面的进展远远不能令人满意。近来的技术进步要求工作人员拥有大学本科的学历才能够胜任。但是,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却无法满足需求——确实,各个年龄阶段的高中毕业生比例都停止了增长,甚至和70年代的水平相比还有略微的下降。随着就业市场出现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状况,那些有学士学位或者更高学历的幸运儿们发现自己的收入直线上升。但是那些没这么幸运的人——据2008年的统计,占美国人口的70%——收入水平则原地不动,甚至还有所下降。
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堪一击,下一波技术改革和外包热潮又很可能吞噬掉大量的工作岗位,令人愈加担忧,面对这一切,许多美国人很难对未来保持乐观。虽然大部分美国人在寻求机遇方面比较灵活——他们愿意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到另一个国度去开始一份新的工作——但是时代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人不得不回到高中去充电,然后才能尝到继续教育所能带来的好处,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获得那些遥远的不确定的工作机会。有些人缺少接受继续教育的毅力和动机;而另一些人则是压根就没有资源。例如,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她每月要做两份报酬很低的工作,总是入不敷出,对她来说,继续教育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由于美国的教育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存在不足,因此在对技术人员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这只是不平等状况日益严重的原因之一,或许是最重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不平等,这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问题。左派和右派都各执一词。不可否认的是,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近几十年大范围的放宽管制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资源(如人才)的日益激烈的竞争,税率的变革,工会力量的削弱,合法移民和非法移民数量的增加,这些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管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它已经让很多人深感不安。
美国曾被誉为一片充满机遇的土地,这种说法曾经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也让美国成为自由经济的大本营,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对这一说法失去了信心。政客们总是对选民的心声非常敏感,他们试图寻找一剂灵丹妙药来应对这一发展难题:为那些在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过程中落在后面的人提供宽松的信贷资金。于是,美国在教育事业上的失败以及公民因机会难寻而产生的焦虑情绪都被间接地转化成沉重的家庭债务,也最终成为了这次金融海啸的震源。大部分观察家都忽视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联,恰恰说明了这些断层线隐藏之深,危险之大。
收入不平等的加剧
美国收入水平的不均衡状况日益加剧。工资是收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资金额排在美国总人口的的前10%的人(即比美国总人口中90%的人工资要高的人),在1975年到2005年间,其工资的增长额要比排在后10%的人高出65%。(这一差异被称为90/10工资鸿沟。)在1975年,前者的平均工资比后者多三倍,到2005年,则多出五倍。这种增长主要体现在极高收入人群中:中等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的分化并没有同高收入者之间的分化那么严重。
很多来自学术界和大众媒体的评论人士比较关注前1%甚至是0。1%的精英人士的薪水,或许是因为人们总是喜欢往上看。我认为美国目前最令人担忧的趋势就是90/10和90/50工资鸿沟,这些差异真正地反应了普通美国人的生存状态。
90/10工资鸿沟的产生的原因可基本归结为经济学家口中所说的“大学升水效应”。拥有本科学历者的工资同只拥有高中学历者的工资之间的比值自1980年以来稳步上升。美国人口普查局2008年进行的人口调查结果显示高中毕业生的工资中值为27963美元,而本科毕业生为48097美元——比前者高出将近72%。拥有专业学历的人(如医学博士或工商管理硕士)的薪水则更高——工资中值为87775美元。“大学升水效应”同样也能解释为什么50/10工资鸿沟并未迅速扩大,因为中等收入者和低收入者都没有进过大学或没有完成大学学业。实际上,中等收入者的队伍主要由像简和她的同事一样的白领工人构成,这些人受到技术变革的冲击是最大的。
为什么“大学升水效应”会日益显著?有一种观点认为技术的发展要求工人拥有更高水平的技能,反映了经济学家所提出的“偏重于技能的技术变革”。但是戈尔丁和凯茨指出,科技的进步会对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二者之间的相对发展速度的是稳定的:在20世纪初,车辆和飞机的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不亚于出现在20世纪末的互联网和组织结构变革。真正发生改变的是受教育者的数量。在1930年到1980年之间,30岁或30岁以上美国人的平均受教育时间每隔十年增长一年。到1980年,美国人接受教育的平均时间比1930 年多4。7年。但是,在1980年到2005年间,这种增长十分缓慢——整整四分之一个世纪中仅增加了0。8年。
人才输出减速的部分原因是高中毕业率的停滞不前。尽管回顾历史,美国高中毕业生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一比重自1980年以来一直岿然不动,但是其他国家却已经了赶上并超越了美国。而且,尽管现在有越来越多处在20岁到24岁这个年龄阶段的美国人正在接受大学教育(这些人占该年龄段总人口的比率从1980年的44%上升到2003年的61%),毫无疑问,这得益于潜在高薪的吸引力,但是大学毕业率的提高却跟不上这个速度:尽管“大学升水效应”日渐显现,但是很多像简一样的学生还是选择了从大学退学。7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的大学毕业率比40年代的高不了多少——当我们联想到现如今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这个事实时,就不能不感到震惊。
教育发展停滞不前的一个合理解释是一国国民所能接受的教育总量或许是有着内在限制的。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写出一篇博士论文的潜质。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就只有美国受到了限制,其他国家似乎并未受制于此。尽管美国历史上曾领先全球,如今却在四年制大学毕业率上落后于其他12个富国。我们要是也注意到美国的高中毕业率在富国排名中位列倒数第三,那么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美国不仅输给了自己的历史也输给了竞争对手。
话说回来,工资并不是收入的唯一组成部分。总收入应该包括来自股票和债券的收益,并从中去除去所应缴纳的税金。很有趣的是,在20世纪末,美国前0。01%的最富有人士的收入中有80%来自工资和自营产业,只有20%是来自金融投资。这一比例同20世纪早期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那时富人的收入多数是来源于资产。现在的富人都是勤劳致富——不管是比尔盖茨一样的企业家还是像高盛集团的劳尔德?布兰克费恩(Lloyd Blankfein)一样的银行家——而不是坐享其成。这是一个有了好工作就能致富的时代,但是对于很多美国人来说,这甚至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缺乏良好的教育背景,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那些能带来财富的好工作拒之门外。
尽管我一直都在用“教育”这个词,但是有时我所指的也包括就业的能力,其实一个更好的说法是人力资本,即广义上的能力,包括健康,知识,智力,态度,社交能力和责任感,正是这些素质让人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一份子。传统教育或许在培养个人人力资本的过程中最为关键,但是家庭,社区和雇主所发挥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在后面的内容中,我将继续关注教育的话题,但是其中也包含着上诉其他因素。
教育不仅仅能够帮助人们增加收入,拓宽就业前景,它的意义要远胜于此:教育通过其内在的价值让人们充分利用自己的潜质。此外,据研究表明受教育者通常情况下更关注保健,参与犯罪活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