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再婚女律师遗爱深圳:银质青春-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次约刘经理出来,吃饭不让点菜,客气得很,几十块钱就对付过去,可是,一场歌唱下来,李大和身上带的两千多块钱刚好使光,如果再呆晚一点,继续消费,估计就得借钱买单了。

回到家里一报账目,王霞纳闷:你们都唱的什么歌啊,花那么多钱?

李大和哪里敢实话实说!这地方哪里是唱歌啊,用酒池肉林来描述一点也不为过。

一进包房,这个刘经理就像主人一样,小吃、酒水大笔一圈,服务生屁颠屁颠就往上送。让李大和差点没吓得尿裤子的是,成群结队袒胸*的陪酒小姐排好队列也进来了,“妈咪”把小姐们一个个往客人身上推,排山倒海似的,他的心都要跳将出来,哪还敢正眼看。刘经理这时变成一个不讲客气的人,俨然一个模特教练,在这个胸脯上拍一拍,在那个屁股上捏一捏,然后脸色下沉,大手一挥:“撤!”看那样子,如同在农贸市场挑选商品。这队刚撤下,另一组前赴后继又上来了,一个比一个身材好,一个比一个胸脯高,半点以次充好的意思都没有。李大和怀疑,这些女子到底从哪来的,一个酒店到底藏着多少小姐。

刘经理这下就体现先人后己的君子风度了,先押一个到李大和怀里,再押一个到何在江怀里,最后留下两个,伺候自己左右。

一个肉乎乎的美女坐在膝盖上,李大和感觉就像压着一座钟鼎,手不知道往哪搁。虽然这里只是叫KTV而已,而非那种场所,他却心乱如麻,仿佛正在滑向堕落的边缘,以龌龊的行为亵渎王霞对自己的忠贞和信任,不由得背脊冒汗。

何在江钩过脚,踢了踢他,悄声对他说:“入乡随俗!入乡随俗!”

李大和感觉自己就像被人当猴子一样系在树墩上,撒泼不起,老实不来,哪还领悟得了入乡随俗的意思。

接下来,四个近乎*的小姐就各显神通伺候三个男人了,她们一个比一个能喝酒、能劝酒,红酒啤酒轮番地上,闪烁的灯光下谁也瞧不清楚谁在干什么了,仿佛一屋子的灵异影像在晃动。很快,气氛就被推向高潮,刘经理被小姐们推选为“今夜歌郎”,从《爱拼才会赢》到《针线情》,一首接一首地唱,都是闽南歌,刘经理用家乡话唱歌,博得小姐们的一阵阵喝彩。

【。。。。。周末不休息,将继续更新本章节。。。。。】
作者题外话:读者朋友……您的支持,就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作者求收藏、投票、评论。。。。。
夜总会2
封闭的包房混合着烟草、酒水、汗液的气味以及小姐们身上的脂粉味,李大和感到胸口发闷,他没有唱歌,也没有让小姐再近身,而是斜躺在沙发上,脑子里像灌了一桶浆糊。何在江身边的小姐不知找到什么由头,声嘶力竭地嚷着要他连喝三杯酒,何在江不从,想法抵赖,小姐拎着罗汉肚兜般的酒壶,站立起来,一手拉住何在江,一手装出要从头上浇下去的架势。小姐只由褶裙遮住半边的屁股正对着斜躺着的李大和,忽然发出一声脆响,紧接着一股剧烈的臭味穿越其它被充分整合过的气味,直卷李大和的鼻孔,害得他一阵恶心,差点呕将出来。如果这个时候由他指认,这么一股要命的臭味是从小姐体内排出,恐怕没有人会相信,在人们感性的认识世界里,将美女与臭屁联系一处,显然缺乏正当性。正当李大和感到窒息难耐之际,刮约肌一阵闭合舒驰,他自己也放起了屁,或许是条件反射,也或许就是臭味相投、同流合污,他依次听到了其他人身上传来了音阶不一的放屁声,整个包房的气体受到大比例的新成分冲击,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味感……

刘经理的乡土歌库差不多掏空了,唱得他气息奄奄,对两个轮番伺候的小姐厌倦起来。小姐们大概也感觉到这台客人已经没有了继续发掘的潜力,热情骤然下降,不时离场,到外面捕猎新的客人。

到了该散场的时候了,如果不是何在江在旁边指点,李大和还不知道怎么买单。收银员用闪着银光的托盘送来账单,总共是1298块。李大和给了,可是小姐们没有走的意思。何在江小声提示他要给小费了,可他实在不知道怎么给,只好把钱塞给何在江,让他做主。

出得酒店,已经接近子夜时分,跟刘经理分了手,何在江朝李大和摊开两手,说:“你的钱算得真准,刚好够发小费!”

“不就是小费吗?能要多少?”

“小姐每人200块,服务生每人100块,”何在江掐着指头给他报账。

“在江,你说,这钱花得是不是太没意思了?”

“现在要拉关系,吃吃饭唱唱歌还算是简单的了。”

“哪不简单的呢?”

“那就是全套服务了,唱好歌,喝好酒,开好房,找好小姐,总之全程下来,一环不少。”

“未见富贵,先见贫穷,这样的老板,恐怕我做不下去啊。”

“大和兄弟!想得开一点就没什么了,他们出的是人格,你出的是钱,我出的是命,陪好客户,守好身子,没什么的,社会如此,容不得你另辟蹊径,现在哪个人做生意,打交道不是这样的?”何在江喝多了一点,脚步有些跑偏,把身子靠到李大和身上,一手钩住他的肩膀,道,“等生意做大了,牛逼了,咱不看人家脸色,行不?!”

李大和不是不愿意花钱,投桃报李的道理他懂,而是觉得这种花钱的方式太浪费,比如今晚胡乱地搞掉两千多,可不可以换种形式,给刘经理个人千儿八百现金,自己去处理?

显然,他这是完全没有与时俱进,要人家跟你做生意,你就得按规则走,逢场作戏嘛,人家现在还不是向你要钱的时候,先要看你够不够豪爽! 

这样的交道一打就是好几次,这个身材瘦小的福建男人,就是没有跟李大和做生意的意思。李大和开始冷却下来,他觉得玩不起了,即使是感情投资,也该到了检讨投资效果的时候了。

【。。。。周末不休息,将继续更新本章节内容,求收藏、投票。。。。】
作者题外话:读者朋友……您的支持,就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作者求收藏、投票、评论。。。。。
夜总会3
但明摆着的是,仅靠现有何在江的一家供应商,再加其他几个零星的客户发单,生产远远谈不上满负荷,不仅没有太多的利润空间,甚至有不堪为继之虞。而现在何在江死死盯住了刘经理这条大鱼,李大和却不愿意配合他了。

就在李大和裁减工人,收缩开支的时候,刘经理忽然松了口,答应收回三家外发单,集中到他这里生产。单色、彩色两种颜色的包装线,还有不干胶等等类型的产品,第一个月下单就是10万元!生产的货量如果按尺寸计算,足足可以绕地球半圈。

知道李大和刚把几个员工辞退回家,刘经理几乎捶胸顿足,这可是火烧眉毛的事,急忙披挂上阵,协助他到人力资源市场招了几个熟手回来补缺,自己一天三趟上门,亲历亲为指导安排生产。他这个单不同,完全要自己先垫资购买材料,李大和的资金周转一时陷入困难。刘经理二话不说,自己掏出五万块钱,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当然,现在是两人绑在了一辆利益战车上,按照私下协议,每月结了帐,李大和这边得按提成规矩给他回扣,而刘经理则保证验收、结帐管道的畅通无阻。

新业务的加入,使得生产忙碌起来。李大和让堂哥把车间生产管理全面负责起来,当然,买菜做饭也是他份内的活。王霞分身出来,管财务和发货收货,他自己负责客户沟通,采买原料等等,更多的时间是陪客户吃饭喝酒。他这人就是不怕累,只要没有烦心事,哪怕三天不睡觉都没问题,这点应该归功于鸿运达的锻炼。平时只要跟工人们一起吃饭,他讲得最多的就是当年在那里的经历,强调大家要有敬业精神,不要老计较我多上了几分钟班,我多做了什么。这些口气跟当年的老板梁生几乎如出一辙,过去听得耳朵起老茧的唠叨,现在成了他的治厂法宝。

王霞想事比较细密,她对李大和说,厂子算是有些起色了,何大哥为我们操了够多的心,亲兄弟也罢,好朋友也罢,该跟他谈谈怎么个报酬方式,要不光让我们赚钱,始终不是个事,人家刘经理还照着行规一分不少拿提成呢。

这个李大和不是没想到,也不是没提过,每次一提起,何在江就把话挡回来——“难道我还担心你李大和发财不成?要是讲提成回扣,我就该介绍给别人做了,看着你赚钱,我比自己赚钱还高兴!”李大和拗不过他,也就只好不提了。他嘱咐王霞,只要何在江到家里来,不论什么情况下,都得好好加几个菜,买瓶好酒。同时也提醒自己,凡是一起到外面吃饭玩耍,绝对不能让他掏一分钱。

而堂哥却一直不相信何在江的无私帮助,甚至认为这个厂子他一定是凑了股份的,要不怎么鞍前马后地跑?所以他从来不跟他讲客气。李大和父亲对此也不得其解,多次在信中旁敲侧击地问这问那,老头子不相信深圳这个只认钱的地方还有人会跟你讲交情。李大和对父亲说,这是纯粹的兄弟感情,别多虑。人在他乡,跌跌宕宕一起走过那么些年了,这不是兄弟是什么?

而何在江是把李大和的事完全当作了自己的事,忙完了公司的活,还有这么一摊事接着忙,他就不觉得空虚了,公司的事做得再好,没有人给你记功,而帮兄弟做点事,成就感自己说了算。至于李大和提出的报酬问题,按他的话说,我现在不差钱,一个月的工资就够花半年了。不是说工资高到花不完,而是他不怎么花钱,整个人绑在工作上,成了全公司出了名的工作狂人,没心思想花钱的事。

厂子开了大半年,李大和还没有给取个名字,地下作坊嘛,不注册不广告,名字都被忽略了。何在江说不行,得有个名字,中国功夫嘛,能打不能打,架势要摆好,马步要扎牢。

于是,“百威达实业(中国&;#8226;深圳)有限公司”横空出世了。

【。。。。明天继续更新下一章节《苏州来信》,敬请关注、收藏。。。。】
作者题外话:读者朋友……您的支持,就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作者求收藏、投票、评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苏州来信1
“何经理,苏州来信,”小文员踮起脚,高挑的身子往前倾,把一封信远远地扔过来,做了个鬼脸,“才子佳人,在水一方,羡慕啊。”

薄薄的信像一个纸飞碟,翩然飘落何在江的台面,他抬起头瞄了一眼,用笔尖轻轻把信挑向一边,然后继续埋头写他的文件。

公司正在搞ISO2000质量认证,生产部接到的整改意见多如牛毛,可以说夺了全公司之冠,让何在江几乎吃不消。三天两头的培训,更是让他头疼不堪。现在很多企业都流行这玩意,特别是港资企业,似乎只要拿到这个证,就拿到了冲进全球500强的入场券。其实,借这个机会规范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这是没错的,但是,大张旗鼓地弄,形式大于内容,何在江对这些承领认证业务的所谓管理顾问公司始终保留自己的看法。他觉得,这些人十足就是忽悠大师,一个证认下来,十几万费用落进了他们的口袋,而对企业经营来说,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座梁,除了表面功夫做得更加冠冕堂皇,得到改善的东西其实微乎其微。

有时候培训结束,公司会安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