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秀色田园-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春桃拍拍她刚吃了一大串葡萄圆滚滚的小肚子,笑了下,起身去给她沏糖水。李薇抱着糖水碗走到竹林子旁边儿,趁人不注意,一股脑儿都倒在原先抓土狗子的粪坑中。心说,有这么香甜的东西勾引着,你们可不会再去我的蚯蚓池里抢粪吃了吧?

佟永年帮她在坑里铺好粪,春柳喊他歇着,又说他多天没去学里了,赶快去念书写字儿。

李薇巴不得他这会去忙别的,就推他快去。

等他一走,自己提个小篮子钻进小竹林里扒开上面干黄的竹叶,挖下面腐和松软黑烂竹叶泥土,刚挖了两铲子,她突然停下来。这大片竹林中,腐土约有三四寸厚,她怎么就没想到让爹娘把这些弄到田里做地肥呢?

她们家的北地略沙些,从土壤分类上的角度来看,是属于轻碱地。而这些含着树叶被腐熟的土壤正是典型的酸性地壤,能起到酸碱中合的作用,更能增加肥力。

打定主意,再找个什么巧合让她爹娘知道知道。这么一大片竹林子,播种冬麦时,她家可不愁没田肥用了。

往养蚯蚓坑里填好了腐土,偷偷跑到草屋,趁着姐姐们不主意,装了半篮子麸皮,撒进去,拿着小铲子搅啊搅。跑到小菜园了搜集了许多老菜叶子扔进去,打算明天儿有空去河沿边儿略湿的地方挖种蚯蚓。

想到这儿又叹了口气,这蚯蚓就算是养最多能养到十月初,真真是发愁啊。

春桃看她玩了半晌,象个小老太太似的摇头小脑袋,拖着篮子往这边走,笑着过去把她的篮子接过来,带她去洗手,“梨花累了吧?”

李薇打了个累哈欠,点点头。

第二日吃过早饭,李薇拎着她的专用小篮子又钻了竹林,顺着小竹林往河沿方向走,选在离小溪流不远的一片潮湿的泥土开挖。

挖了大半晌午,挖了三十几条胖胖的大蚯蚓。其中春兰来找过她一回,看到她小篮子里的湿土中一团虫子相互纠缠蛹动,脸色一白,叫了声让她别乱跑,匆匆去了。

李薇心情很好的把挖来的战利品倒入其中的一个蚯蚓坑中,找了原先家里盖酸笋子的草帘子,盖上去,又跑去弄了些水浇上去上。

她的养蚯蚓池挖在竹林之中,光线弱潮湿而凉爽,是最适合夏末养殖蚯蚓的。

一连几天李薇忙得不亦乐乎,旁人问她抓蚯蚓干什么,她就说用来抓土狗子。春桃说她找着新鲜的了,小兔子也不喂了。李薇嘿嘿笑着,反正顶个爱玩新鲜花样的名头,好处大大的。至于小兔子嘛,有几个姐姐细心照料,也不用她多操心。

二姑海棠在七月底出嫁。何氏送嫁回来,第二日火急火燎的赶到李薇姥娘家,催着李薇小姨的事儿。在送海棠的婚宴上,被几个婆娘硬灌了几杯,她头有点晕,靠着墙歇了会儿,几个婆娘在墙那边嘀咕,说什么老姑娘啊指不定有啥毛病等等,愈编排扯得愈远,就算海棠跟她不亲,她心中也不由得来气儿。她可不想让李薇小姨让旁人指三道四的。

李薇姥娘说有一家已差不多说定了,八字合刚过,正好单等秋后验了亲,定娶亲的日子。何氏到李薇小姨在屋里说话,看她面色言语,不象是很勉强的样子,便放下心来。

由着这事儿,李薇姥娘也催何氏,“春桃生得好,你又疼闺女,早点寻寻啊,挑个好人家。”

何氏点头,再往前春桃也十六岁了,这事儿是不能再拖了。好在现在手里也攒了些钱儿,不至于太亏着她。

回来后何氏悄悄给大武媳妇儿柱子娘银生媳妇儿几个交情厚的说了下,让她们帮着留意下有没有好的后生。

银生家的大女儿大妞有次来家里玩,不知怎的,提起这事儿来,把春桃臊得脸通红,赶她回家去,又叫她莫乱说。

何氏下地回来,春桃好一通埋怨。

何氏笑笑,拍着她手,“都大姑娘了,这不是很平常的事儿,你别扭什么?”

李薇窝在何氏怀里,皱着眉头,盘算了老半天,才跟她娘说,“给大姐说亲得比石头好才行。”

“哪个石头?”何氏一时愣住,没顾上责怪她。倒是春桃见她啥话都插,朝她小屁屁上给了两下子。

“就是考秀才的那个黑脸石头啊。”李薇装着小孩的模样,苦着脸儿说,“他还偷看大姐呢,他长得太黑,我不喜欢得比他好才行”

说完不等她娘反应过来,“哧溜”一下滑到地上,迈着小腿儿跑出房门。

若不是梨花再提起石头,何氏还真没敢往他身上想。那孩子虽看着顺眼儿,可一旦考中秀才,总不会娶个庄户人家的女儿吧。

再看春桃双颊红似火烧,含羞低头,倒不似以往那般排斥得紧,想了想,试探着问了一句,“春桃,你给娘说,这石头咋样?”

“哎呀,娘,梨花乱说的,也能当真?”春桃有些羞恼打断何氏的话,耳根火辣辣的热,匆匆出了堂屋往东屋跑去。

……

依旧感谢投各种票子的亲亲们~~~~~~

第五十四章亲戚好多(求粉红呀~~)

又是一年中秋,何氏家照例八月十五当日,全家和乐融融吃宴拜月。八月十六走姥娘家。

因李薇小姨定了亲,李薇姥娘没了挂心的事儿,心情格外舒畅,整治了一大桌子饭菜招待她们。何氏每年走娘家怕她娘累着,总要提前备一些熟食带着。一大家子人在姥娘家吃过午饭后,又吃了晚饭才回家。

趁着如水月光到家时,月已至半空中。李海歆笑着何氏,没见过哪个走亲戚的象她们这样,连夜赶的。

何氏笑了笑,只说今儿累了,赶快歇着吧,明儿就要下地刨甘薯了。

第二日一大早,李薇早早起来,自从她的蚯蚓池里的蚯蚓养成后,她快成了李家最早起床的那个人。

春桃被她惊醒,也跟着坐起身子,穿好衣裳,过来给她穿鞋子。虽然李薇很早就会自己穿衣穿鞋子,可只要有几个姐姐在跟前儿,她们总会过来搭一把手。或给系个扣子或者抻下微皱的衣衫,大多都是象春桃这般,立在炕边儿等着给她穿鞋子。

李薇抱着大姐嘴巴甜甜的一通撒娇,就住蚯蚓池那边儿跑。

自五天前,李薇察看后觉得蚯蚓可以挑出来喂鸡了,又装作很惊讶的小模样让大家过来瞧,说她抓土狗子的粪坑里有好多地龙。

黑肥里密密麻麻蠕动的蚯蚓让春桃春兰立时变了脸色,连春柳和小春杏也忍不住背过身去。

李海歆这这那那半晌才说出一句,“原来用粪也能抓地龙啊。”李薇故意皱着小眉头,做出一副不太明白的样子,实则心里乐翻天了。心说这下不用她找什么借口了。

佟永年忙去把另一个蚯蚓坑里上面盖着的草栅掀开,拿锄头轻轻拨开上面盖着的牛粪,也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地龙。他歪头看看正笑嘻嘻的梨花。恍然间又想到原先外面传的话儿,说梨花运道好,有神佛保佑等等。虽不信这话,却也找不到旁的答案。

何氏愣怔了一会儿,才赶忙叫春杏拿瓦盆过来,挑地龙喂鸡吃。李薇用孩子的语言跟她说,先挑大的喂,小的肯定能象小兔子一样长大。

就这样,再一次冒着被扒马甲的危险,李薇实施了养蚯蚓的第一步计划。

这两个坑里蚯蚓的产量也不是很多,家里四个姐姐都怕这东西,李薇兴高采烈的领每天捡蚯蚓的活计。

顺带把菜园子里的老菜叶她爹娘从田里弄回来的甘薯叶子甘薯杆儿扔进去补充食料。

她用竹夹子把蚯蚓挑出来,整条整条的扔到鸡舍里,看一群老母鸡满鸡舍抱食儿。

吃过早饭,竹林小道上来了一群人,十来个大人,五六个孩子。肩上扛着抓勾子,手里拿着镰刀,由李家老二打头,领着浩浩荡荡的往这边儿来。

何氏看这一群人,有老二两口子、老三两口还有三娘娘家的老四两口子和老五,还有梨花大姑两口子,刚出嫁的海棠和新女婿。几个孩子有春峰春林和梨花大姑家三个小子。

笑笑,“喜梅,这是干啥?”

许氏把手里的镰刀扬了扬,笑着,“帮着大嫂收甘薯。”

李海歆看阵式倒是猜得出来了,“今儿怎么来的这么齐?家里的活儿都忙完了?”

老三说,他们今年只种了苞谷,收得早,地里已收拾干净了,只等着开犁。

梨花大姑这时才畏畏缩缩的挤过来,叫了声大哥。李海歆扫了一眼梨花大姑父,“嗯”了一声,让春桃给这几个小的拿刚煮的甘薯吃。

梨花大姑朝何氏说,“昨儿听咱娘说今儿大哥家要出甘薯,就商量着过来搭把手。”

何氏笑了下,说秋里谁家不忙,都赶紧家去忙自己的地里的活计吧。

王喜梅忙拉梨花大姑,又跟何氏说,“大嫂别客气。家伙式都带了呢。你们家那北地的甘薯也就五六亩,一天就能干完。”

何氏有些头疼,上赶着帮忙总不能不背脸儿的赶人吧?李海歆看看天色也不早了,就跟何氏说,“孩子娘,你在家张罗饭菜吧。我们这些人,估摸着一天不用就能收完。”

说着去套驴车,李家老三和三娘家大儿子也各自回家赶牛车。

李海歆领着这群人下地,春柳眉头狠皱了皱,往众人去的方向啐了一口,“上赶着给帮忙,准是打什么主意呢。”

春桃打了她一下,去问何氏中午准备什么饭。年哥儿舅舅一府的人,绫罗绸缎的穿着,连丫头婆子们穿得比村子里正家的闺女都好得多,又在李家村住了那样长的时候,他们能不动心才怪何氏神思不定的坐了一会儿,拿了钱去村上一户家里蒸大饽饽的人家。这家人地少,每到麦收秋收的时候,就做些大饽饽往外卖,趁机挣几个钱儿。李家村的许多人家在农忙的时候,来不及蒸窝头蒸馍馍,也都去他家买几个或者拿粮食换些。

让春桃把菜园子里的鲜嫩的梅豆角摘一下,再扒些青菜出来,再把前几天收苞谷时摘下的嫩苞谷煮一些。

春柳把着门,不让春桃拿嫩苞谷,“梨花和年哥儿都爱吃这个。煮甘薯给他们吃”

春桃笑着应了声好。又让她去田里背甘薯。春柳背着篓子哼哼的出了院子。

趁着往家里拉甘薯的空档儿,李海歆跟何氏说,“孩子娘,你也别生气了。海青两口主动过来帮忙,也是有了认错儿的姿态。再者外甥子都大了,给他俩留些脸面。”

何氏回头瞪了他一眼,又笑着,“你当我心里没数?要不是有三娘娘家的两个在,还有几个孩子,你当海青两口子真能进咱们的门儿?”

说着瞟了眼跟在春桃后面,帮着摘梅豆角的李薇,“想想当年我就气。咱梨花愈大愈懂事儿,我就愈气”

李海歆陪着笑笑,赶忙去地里再拉甘薯。

李海歆走后,何氏特意交待了春柳,等会儿人来了,别给人摔脸子看。又说她往前也十二岁了,得把性子收收,传个泼辣的名声出去,看她将来怎么办?

春柳皱皱鼻子,应了声。

甘薯出到半晌午,王喜梅跟着李家老三拉甘薯的牛车回来,先回家给小春明喂了奶,又回到何氏家。

何氏看她抱着一摞粗黑瓷碗,笑着说,她正想让春柳去借借呢,又问,“咋不把春明带来,让春桃帮看着些。”

王喜梅笑着说,没事儿,娘抱着呢,挺乖的。

洗手进厨房给何氏搭手,“大嫂,这事儿都怪老三嘴快。昨儿本来大姐和海棠两口子就说要回家呢。他跟咱爹说今儿要用牛车过来帮这院拉甘薯,二嫂听见说也来帮忙,大姐和海棠两人象是商量了一下,也说要往一晚,帮着过来出甘薯。”

何氏了然,又笑笑,“来就来吧。我看你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