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秀色田园-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氏抬头笑了笑,“有啥好的。这房子就是俗话说的那个驴粪蛋子,外面光……”

柱子娘埋头活着面,也跟着说,“可不是,土坯房子粉得再好,也顶不了几年。”又跟大武媳妇儿说,“这房子亏得海歆大哥肯下力,这屋的土砖坯子有一大半儿都是他自己打起来的。要不,海歆嫂子这房子咋能造起来?”

银生媳妇儿凑趣说,“可不是咋地。你看俺海歆大哥这俩月累得黑瘦黑瘦的……”

许氏听得出一个个都替大嫂打掩护,心里头不快,鼻眼嗤了声,立在厨房门口又站了好一会儿,才进厨房帮着做饭。

帮忙盖房子的男人们围坐在新盖好的东屋说着闲话,不外乎今年收成如何,谁家的地种得好,谁家的地种孬,谁家的谁在外面挣了钱……

午饭快做好的时候,何氏见婆婆公公还没到,东屋一屋人都等着他们来了开宴呢。正想让春桃去请一请,就听见丈夫在院中招呼。

她顿了下,擦着手走到厨房门口,不咸不淡和李王氏打了个招呼。街上传疯了何氏得了多少多少钱儿,李王氏心里头憋着一口气儿,就是不信!可眼瞧着老大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听老二家的说过几回,整天是白面卷子,又是鸡蛋又是点心的,她的心思就有些松动。别的她不知道,可分家时给的麦子口粮,她心里知道的可是清清楚楚,统共给了老大家四石的麦子,除去麦种,她家哪里还有细白面可吃?从这点儿上,她倒是信了几分。

这眼瞧着老大家起了三间东屋,虽说是土坯房,可她又把何氏得了钱的事儿信了几分。

一时恨儿子不肯跟她说实话,一时又恨何氏在外人面前装一副苦哈哈。更悔当时不该争口气儿,硬让几个本家过来说,不许年哥儿入李家家谱的话。

这回儿子去请她来吃宴,她是不来不甘心,来了心里头又臊得慌。

和何氏打个照面,立在院子中间,扯着嗓子喊,“梨花,梨花,嬷嬷来了,快来让嬷嬷瞧瞧我的乖孙女……”

堂屋东间儿的大炕上,李薇看春柳春杏柱子大山佟永年几个玩得欢实,听见李王氏扯着嗓子在院中叫得十分刻意的亲热,暗笑了下,装作没听见,继续看几人玩。

佟永年拍拍李薇的小脑袋,说,“梨花,你嬷嬷喊你呢。”李薇头也不抬的翻白眼。继续盯着几个人玩儿。

佟永年看了一声不吭的三姐春柳,又看看小春杏,好象明白了什么。噤了声,仍和他们一起玩起来。

李王氏在院中喊了几嗓子,没人应声,有些不自在。李海歆从东屋出来,招呼老两口进去,“梨花这丫头野着呢,一玩儿起来,饭都顾不上吃。”

李薇在心里头叹气,亲爹咧,你当我想这么玩么。可是做为小娃娃儿,不玩能干啥呢。

想到这个她就有些怨念。做为农业专业毕业的农家娃儿,又穿到农家,何时才能大展身手呢。天知道秋天里,她爹娘放弃在那块荒地上种冬麦时,她心里多急,心说不种麦子你种点绿肥啊,象紫云英啊,苕子啊,肥田萝卜啊,白白放着,不又成荒地了?

要是种了这些,在来年种秋粮前,把地深耕一遍,浇透了水,让绿肥腐熟,那块荒地不说能增产一倍吧,至少增长百分之五十……

想到这里她又叹了口气。

春柳好笑的抬起头,“见天儿就你不愁吃不愁喝的,一点活儿也不让你干,你还叹气儿?!烦啥!”

李薇很想说,小三姐,咱俩换换小身子中不?

佟永年习惯性把垂头坐着,一副闷闷不乐模样的小奶娃儿抱在怀里,轻声问,“梨花想干啥?”

李薇眼睛无意识乱瞄着,瞄见他昨天写完字,收放在炕头的字贴,眼睛一亮,伸手,“书!”

佟永年一愣,没听清楚一般,又问,“梨花要啥?”

李薇挣着身子,指着字贴,无比响亮的叫着,“书!”心说,小屁孩儿抱得还怪紧咧,连挣几下都挣不脱。

这次在炕上玩的人都听到了,大山顶着三撮毛,伸过头很稀奇的看着她,“咦,梨花还知道这个叫书。”

春柳拍开他,凑到李薇跟儿,“梨花刚才叫啥?”

李薇好容易挣脱佟永年的小胳膊,以她最娴熟的爬姿扑向那本字贴,拿到手中,就地转身一坐,小手把字贴从中间翻开,响亮的叫了声:“书!”

于是乎,最不喜欢抱她的三姐,飞速下塌,趿着鞋子向外跑,刚到堂屋门口就大声喊,“娘,梨花刚才说要读书!”

李薇愣住了,在她印象中,三姐春柳还从没有为她做过什么事儿而如此狂喜过,这会儿……

眼睛扫过佟永年,莫非,三姐喜欢有知识有文化的娃儿?

春柳这一嗓子响亮无比,惊动不少人。何氏连忙出来问原由,听完后笑得合拢嘴儿,“这丫头自小精怪,肯定是看年哥儿天天练字,说过那个叫书,她就记着了。”

在东屋的男人们听见了,都夸梨花乖巧,有人还打趣儿李海歆,找个先生好好教着,说不定将来能成个女秀才呢。

李王氏讪坐在一边儿好不自在,听了这话,忙着顺着开始说梨花小时候多乖巧懂事儿,又说梨花多粘着她,她对梨花有多好……

只言片语传到厨房里,何氏原本笑着的脸儿登时拉了下来,梨花自出生到现在她统共就抱过了那么几下,也有脸拿出来说嘴。大武媳妇儿拐拐她,瞄了眼许氏,何氏叹了声,闷头做饭。

因梨花原先吃个鸡蛋都艰难的很,何氏把这茬儿记在心里头,从深秋时起,鸡舍有母鸡开始产蛋,她也不卖,都给自家孩子吃了。吃不完的就腌起来,或者旁人家送些稀罕东西,就拿鸡蛋做了回礼。

何氏养的鸡中有六十来只是母鸡,现在虽然刚开始产蛋,每天也能捡十来个。

今儿的菜就拿鸡蛋做主菜,又杀了两只公鸡,另让李海歆去割了两斤肉,拿冬上新下的甘薯粉大白菜豆腐炖上,主食还是掺了少许杂面的窝窝头。许氏看得眼睛放光,“大嫂分家还分对了。”

何氏笑笑,没理会。光看见人吃肉,不见人喂猪!喂这些鸡,为了省些粮食,一家子大人小孩想尽了办法。

春柳得点空子就去东面小河里下细鱼筐子捞小鱼苗儿,春杏去哪里玩回来也不忘捉些虫子回来。两个大的就更别说了。

想到几个女儿,她不由的又笑起来。

吃完燎房子饭,多数人都告辞回家。柱子爹家离得远,也不能轻易跑趟儿,就和李海歆坐着说话。

柱子娘大武媳妇儿帮着何氏收拾了饭桌,也在堂屋拉家常。柱子大山几个吃饱喝足又聚在东间里儿玩起来。

李王氏趁着这个机会,把李薇抱在怀里不撒手,借着逗她玩儿,东走走西看看,柱子娘看在眼里捂嘴儿笑着,“你婆婆一会儿就把你的家底儿探个底朝天。”

何氏无奈笑了笑,“那还能咋办,总有这层亲在,还能不让她上门儿?”

正说着,刚走一会儿的许氏又来了,立在院门口喊,“娘,大姐一家来了,你快家去吧。”说着又拿眼儿瞄了眼东屋,大声说,“大姐还没吃饭咧……”

何氏和她在一个院子里生活了八九年,她这点心思自然是猜得透的,中午煮了做菜的咸鸡蛋还有十来个,估计她是瞧见了。

也不接腔儿,只管叫春桃出去抱梨花回来。

……

第三十一章冬去春来

冬去春来,又是桃红柳绿梨花白。梨花一岁零三个月了。过了周岁后,她的词汇量猛增,小嘴也利索起来,除了小腿还不太受自己控制,跑不快,偶尔还会被自已的小短腿拌个狗啃泥之外,其它方面都以让家人吃惊甚至震惊的速度发展着。

李薇心说,前世经常看到什么二岁会背唐诗三百首,不到三岁的娃儿能够口齿清晰的登上春晚舞台唱着花木兰,跟那些神童一对比,她这样的实在也算不得什么。

再者她要的不过是说话权利的罢了。

除了李薇这个伪小娃儿引起的小小轰动之外,李家还有一件让人兴奋的大事儿。

何氏在镇上读书的小弟,李薇的小舅舅何文轩过年回来时,带来一个好消息,说私塾里新来了一位姓王的老先生,学问好,见识广,又是位廪生,对他颇为赏识,主动提出愿为他做廪保,让他参加今年的童生试。这对老何家来说,可是天大的喜事儿。祖祖辈辈在土里刨食儿,没成想竟有了出人头第的机会,说不定将来还能做官老爷呢。

喜得何氏自得了这消息,每天早中晚三柱香拜神求佛,虔诚得很。

李薇知道自己的这位小舅比她小姨大两岁,现年快十七岁了。常听她娘唠叨着,原本家里头也没供他读书的心,只是他自幼多病,生月又是十月初一下元节,八字不太好,将来不好说人家。

再者人也是长得细胳膊细腿的,何氏就跟她娘商量着,这身量干庄稼活儿是不成的,不如送去学个字儿,将来去哪家当个帐房,能赚个钱儿,好说亲事,也能养活一家子人。

她爹娘商量了下,觉得这也是个办法,十二岁上在邻村一个先生家里开了蒙,到十四岁上,邻村的老先生说他教不了,这孩子聪慧,说不定将来能考个秀才举人的,光宗耀祖,送到镇上吧,别耽误了。

乡下人一辈子在土刨食,自然知道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李薇姥爷姥娘想着反正已给他花了些钱,不若送去试试,就这么送到了镇上。何文轩虽长得弱,却懂事儿得很,读书用功,先生们都喜欢他。他功课好,字写得更好,主意也正。自去年开始,每到假休时他也不回家,反而是与同窗结伴儿去县城里头,在街头替人写家书,写对子,赚些钱儿。

李薇姥娘家里还算是过得去,便不要他赚的钱,所以那些钱大部分都给了何氏。

李薇做口不能言的小奶娃儿时,恍惚见过这位小舅舅一面儿,身量倒不低,只是瘦得很,面容白净,混身带着一股子儒雅的书生气息,眼睛温温润润的。今年过年时一见,恍惚比先前儿更稳重些,丁点儿没有自诩为读人的清高迂腐,见谁都和和气气的,温言和语,却带着让人不容忽视的力量。

在她们家里住了两天儿,陪着她娘说闲话拉家常,陪着她爹喝两杯,连带十分认真的考察她们家新晋成员佟永年小盆友的功课,顺带还布置下五百张大字儿的作业;还有回答小春杏各式各样的问题,一样不拉……让李薇对这位小舅舅的好感指数直线上升……

小舅舅走后不久,还没出正月十五,便有人上门儿,话里话外的透着想结亲的意思……

何氏在家里是老大,对自己的兄妹那可是掏了心窝子的疼。李薇小舅舅有了这样机会,她自是有多大的劲儿就使多大劲儿。

旁的忙帮不上,有佟氏留下的钱财,倒可以帮衬一把。私下里拉着佟永年跟他商量这事,拿出二十两银子,给梨花小舅舅考试打点用。佟永年说,“梨花舅舅就是我舅舅呢,娘只管用。”又说,那钱是娘给娘的,不是给我。

何氏又是欣慰又是高兴又是心疼,抱着佟永年直说好孩子,正月十五一过,何氏避了他,带着香烛黄纸去给佟氏上坟,把这事儿又絮絮叨叨的说了一遍。

李薇小舅要参加县试的消息传到李家村,满村人的都艳羡李海歆夫妇。说风凉话儿的,就说李海歆家祖坟上冒青烟儿了,捡了个好儿子,这下小舅子要考秀才了,还能不沾沾那大笔钱财的光?真心与何氏相好的,抽空都来提前恭贺一番,也有些人家不相熟的,想着日后能沾上光的,也三三两两结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