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崛起在黑土地-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从部队改编成为国防军后,张作霖再也不用为军饷发愁,而且从前的属下待遇变得比以前更好,张作霖的日子从来没有这么舒心过。对于一个有野心的人,自然不能满足现状,卢一鸣恰到好处的满足了他向上爬的愿望,你说他能不高兴吗?

今天正好是张作霖举家乔迁的日子。卢一鸣夫妇驱车前去祝贺。陆军总长搬家自然成为新闻,周围站满了看热闹的人群。自从张作霖参加培训班以后,他三天两头找卢一鸣小酌,以此来炫耀他和卢一鸣关系,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中,那感觉简直用语言无法形容。

卢一鸣的车拐进了张作霖的家所在的街道,满街筒子停满了从车站运来的载满货物的汽车。张作霖身着将军服喜气洋洋的敬候。卢一鸣夫妇一下车,周围立即亮起闪光灯,各大媒体的记者都跑来抓拍新闻,恐怕当天的新闻又要热闹一番。

一阵寒暄后进屋坐定,宝珍随女眷到后面去了。卢一鸣调侃到:“老兄,瞧这架势你快把奉天城搬来了。”张作霖道:“哈哈,不满老弟你说,以我的意思,有钱什么东西买不来,这都是老娘们的见识,我也没辙。”卢一鸣笑着道:“常言道:破家值万贯,富家一身轻,你这正好相反呢。”张作霖笑道:“这女人多了也确实麻烦,我也是身不由己呀。对了自从国防部命令下来,我就任陆军总长后,咱哥俩还没有好好喝一顿,今天来它个一醉方休。”卢一鸣笑而不答。这时一名年轻英俊的海军官风尘仆仆的走了进来。

首先他对卢一鸣敬了个军礼然后说道:“卢叔你好。”接着又转向张作霖道:“爹,我回来了。不就是搬家吗?你不该给刘司令官打电话,非让我回来。眼下我们训练任务非常紧张。”张作霖见到儿子显然高兴道:“瞧我这儿子真会说个话,让你卢叔见笑了。”

卢一鸣暗忖,张学良竟然进了海军有意思,接着说道:“学良,你是哪年进入的海军?什么兵种?”张学良挺直身子答:“我是1917年进入新组建的葫芦岛潜艇学校,我是第一批学员。于去年毕业,今年潜艇正式猎装,目前我们正在进行适应性训练。”卢一鸣道:“好哇,学良你是中国第一代潜艇兵,了不起呀,未来中国的海洋需要你们来保卫,我和你爹都会为你自豪的。”

在气氛热烈的家宴上,卢一鸣和张作霖推杯换盏喝的酣畅淋漓。宝珍有些反常,笑眯眯的盯着张学良看。看的张学良脸色绯红,随后又和张作霖的夫人嘀嘀咕咕的商量了老半天。

回去的路上,卢一鸣问宝珍:“在饭桌上你嘀咕什么呢?是不是又要保媒拉线?”宝珍笑了道:“我给学良介绍一个好姑娘,双方八字没得说,美中不足的是姑娘大了两岁。”卢一鸣道:“你别瞎操心了,这门亲事张作霖不会同意的。”宝珍撇撇嘴道:“哼,张作霖恐怕得巴不得吧。”卢一鸣来了兴致问道:“那位姑娘到底是谁家的?”宝珍卖关子道:“你着什么急,过两天你肯定会见到这个姑娘。”卢一鸣一脸雾水。

第三部大国博弈137章军区司令官

冯玉祥于卢一鸣召见的第二天就动身。他先到国防部拿到训练计划及有关装甲部队的近、中、长期发展规划,然后蹬上京张铁路的列车。坐在火车的包厢内,他先观望了一会儿车窗外的景色,然后拿出文件准备浏览一番。一个牛皮纸袋用火漆封着,冯玉祥感觉有心蹊跷,什么文件这么重要,这也弄得太麻烦了。他打开了火漆封着的袋口,又抽出一个牛皮纸袋,牛皮纸袋出现了两个醒目的黑色字体“绝密”。

冯玉祥吓了一跳,忍不住四外打量了一下,包厢内没有别人,只有两名侍卫坐在对面。他立刻命令两名侍卫站在包厢门外守着,不许任何人进来。冯玉祥拿出文件开始浏览起来,渐渐的他被文件的内容深深的吸引,有关坦克的构成、作战效能及所发挥的作用,尤其坦克在战场上集群使用情况,使他受到深深的震撼。

冯玉祥到达呼和浩特,然后驱车前往10公里外的坦克训练场。离训练场还有一段距离,便听到震耳欲聋的马达声,同时感到地面有强烈的震动。冯玉祥忍不住从敞篷的吉普车上站起来,举头向前望去,不一会儿热闹的训练场面映入了他的眼帘。只见训练场上尘土飞扬,数十辆黑乎乎的铁家伙分别做着前进、倒退的怪异的动作。

冯玉祥的车还没挺稳,一名执行军官带着满身尘土跑了过来,举手敬礼并且大声禀告:“报告,装甲第一大队正在做坦克常规训练,请长官指示。”冯玉祥示意训练停下来,训练场上的轰鸣声没有了,灰尘渐渐散去,坦克兵们纷纷从驾驶室爬了出来。

冯玉祥走到一辆坦克面前,三名坦克兵举手敬礼,脸上被汗水勾画的做一道又一道,显得非常滑稽。他们的衣服几乎被汗水湿透了。冯玉祥开始打量落满尘土的坦克。只见下部像拖拉机链条一样,他的上方是用钢板做成的长方形扁盒子扣在上面,再上面是一个正方体,一根黑乎乎的炮筒从正方体下部斜伸出去。冯玉祥抽出短枪对着上部连开了数枪,然后他趁机跳上坦克履带,检查枪击后的钢板,发现只有浅浅的弹痕,他满意的点点头。

接着冯玉祥把头伸向敞开的坦克入口,一股热气直扑脸颊,浓烈的油气味熏得他忍不住用手捂住了鼻子。由于在强光下驾驶室什么也瞅不清楚,他翻身就要下去。这时一名坦克兵在旁边制止道:“长官下面太热,不要下去。”冯玉祥笑着道:“好哇,我下去享受一下蒸气浴。”

冯玉祥是打心眼喜欢上了坦克,自此他和坦克兵一起摸爬滚打,结合训练大纲,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它不仅学会驾驶坦克,还学会了操纵坦克炮。尤其是坦克炮轰鸣的那一刹那,那种感觉简直是妙不可言,中国陆军一个新的兵种诞生了。

在国防部下发的中期规划里,要求冯玉祥在3年之内,组建3个坦克师,任务相当艰巨。一晃三个月时间过去了,这天国防部发来一封奇怪的电报,参谋一脸疑惑的把电报交到冯玉祥手里,只见电报上写道:冯司令,你喜欢这位‘放荡的姑娘’吗?没有落款。冯玉祥心知肚明,笑着吩咐道:“回电,就说我和猛女结婚了。”一脸糨糊的参谋转身走了。

一年之中最热的季节又降临在南京城,吴佩孚是顶着热浪回去的。来的时候是配角,回去的时候是主角。吴佩孚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个惊喜。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么快能擢升军区司令官,中央政府在量才用人上不拘一格的做法,使他更坚定了报效祖国的决心。

吴佩孚今年46岁,字:子玉。他6岁进入私塾,14岁那年父亲因病而故,剩下孤儿寡母,吃尽了人间的甜酸苦辣。他曾得罪过乡绅被官府通缉,一度流落京城靠算命为生。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决定从军,于上个世纪末投奔淮军。后来在曹锟的帐下颇受器重,一路擢升直至少将旅长。

民国政治格局改变后,他荣幸的担任了南京军区副司令员。这次上国防大学培训班系统的学习,使他对现代军事理论有了充分的了解,增长了见识开了眼界。更重要说的是对中国国防军的整体军事实力有了深刻的了解。对于一个深爱祖国的军人,对于祖国日益强大,那种激动的心情,他自己简直用语言无法表达,是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记得从北京临回来前,卢总理语重心长、诚恳的说道:“吴司令,你是一名真正的军人,我很欣赏你。为了提升部队的战斗力,你回去后要大胆的整编部队,剔出老弱病残。几大军区目前只有广州军区和你们南京军区没有进行彻底的整编。这次你们南京军区先动作,随后广州军区也要整编。至于裁减下来的人员。中央政府会统筹安排。眼下我们在黑龙江省以经筹建了几座大型兵团农场,以后没有出路的转业官兵,都会被安置在哪里。一个国家如果连出生入死保卫国家的人民子弟的退路也保证不了,那嘛这个国家是没有希望的……。”

吴佩孚现在回想起卢总理这段话,心里还微微有些激动。吴佩孚甚至想到,以后会人人以当兵为荣,过去那种好汉不当兵的局面,恐怕一去不复返了。

吴佩孚回到南京部队,立即动手开始大刀阔斧整编部队。他原以为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没想到异乎寻常的顺利。尤其是那些40岁以上的老兵,当了一辈子兵,没有任何手艺,如果遣散到社会,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无形中增加了不安定因素。那些还在服役的士兵,看到老兵的归宿,自然就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朱的接到一纸命令从西藏回到昆明,就任西南军区司令员。他的擢升速度人们也许有了免疫力,波澜不惊了。可是朱的自己却感到很意外,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朱的司令官一回来,没顾的休息立即巡查部队,检查训练情况。每到各处看到整洁的军营,精神饱满的士兵,紧张严酷的军事训练,他不由的叹道,这才是真正的国防军。

不久国防部下发通知,要求西南军区扩招兵员,要求在原有部队的基础扩招5万人马。刚开始朱的吓了一跳,认为突然招这么多兵,恐怕难度相当大。在军区将官会议上,朱的重点强调了招兵的困难性。可是他发现在座的军官满脸轻松,似乎不以为然。朱的不由想到,难道是我刚就任司令官,这些人不服表示无声的抗议,或者是故意敷衍。但是这是国防部下达的命令,这些人竟然有胆量抗拒?还是看我的笑话?

事后参谋给他解开了谜底:“朱司令,你在拉萨驻防3年,很多情况有所不知。现在当兵可是香饽饽,和以前可不一样了。”朱的诧异问道:“你说说,怎么个不一样法?”参谋信心十足说道:“这几年部队经过整顿,纪律十分严明。国防部下发的条列规定,部队每个月都要抽出时间帮助老百姓干活,刚开始大家都想不通,但是命令必须执行。经过一段时间,效果就出来了。以前老百姓见到我们都怕我们、躲着我们,现在整个变了样,部队附近住的老百姓,每逢节日都主动的来劳军推都推不掉。几乎每天都有愣头青来部队闹腾,要求参军,轰都轰不走,司令官你恐怕想不到吧。”朱的眼睛顿时一亮。

正像参谋说的那样,招兵布告一贴出,各大招兵点立马拥挤的一塌糊渎。这次招兵作了严格的规定,20周岁以上的不要,结婚的不要,独生子不要,身体不合格的不要。许多人趁兴而来是扫兴而归。发展到后来许多人隐瞒已婚的实情,纷纷报名参军,这也没有办法,你不可能挨家挨户去查询。几天以后招兵工作发生了一短小插曲,竟然闹到军区司令部来。

这天早晨,朱的晨练回来,远远看见司令门前围了一群人,他来到门前看到,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拉着一个膀大腰圆的小伙子正在和参谋理论:“不行,我非要见见你们的大官,我要问问他,我孙子为什么就不能当兵?”参谋不耐烦道:“老人家,我和你说过多少遍了,你就这么一个孙子,又没有其他亲人,你得靠孙子养老送终。因此我们有规定,不能收你孙子当兵,老人家你还是回去吧。”老太太气哼哼道:“我不和你说,我找你们大官?”

参谋还要发话,朱的走进去制止道:“怎么能这样对待老人。”接着对老太太说:“老人家,我就是朱的,你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