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雪中悍刀行-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凤年与裴王妃对视,微笑道:“婶婶真好看。”

靖安王妃愣了一下,赵衡轻掐以遏妄念的佛珠,顺势玩笑道:“你婶婶自然是好看的,凤年,可有相中的青州闺秀,王叔大可以替你抢来。”

徐凤年脸皮厚如襄樊城墙,顺竿子往上爬,腆着脸道:“本来惦记着春神湖上偶遇的一位青州姑娘,叫什么来着,记起来了,陆秀儿,好像她家的老祖宗是京城里的上柱国老尚书,论家世,倒马虎配得上小侄,可今日见过了婶婶,就不去念想了,差了太多。”

赵衡一笑置之,世子赵珣则已经气得嘴唇铁青浑身发抖,幸好他低头站在一旁,在靖安王与王妃身边,格外不起眼。

接下来便是一番更没有烟火气的闲聊,借着文武评胭脂评的东风,不缺话题,徐凤年嘴皮子功夫早就被北凉花魁打情骂俏给磨砺出高深道行了,比耍刀本事高了十几楼,靖安王说到此次评点独缺了将相评,还替当年曾羞辱过自己的徐骁打了抱不平,这次将相评没有现世,理由是春秋以后无名将,春秋以后唯碧眼,既然将相评评不出什么了,何须再评?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个说法极为推崇当今宰执张巨鹿,几乎将他推上了一人辅国的高度。

靖安王赵衡终于起身,徐凤年轻轻作揖道别,离房时当然是赵衡先行,本应该是裴王妃随后,再由低了一辈的徐凤年和赵珣殿后,徐凤年有意无意落了几步,裴王妃性子散淡,加上毫无颜面可言的赵珣急着逃离,变成徐凤年与裴王妃并肩而行,跨过门槛时,这位胭脂评上身在王侯世家的美人,娇躯一震,瞪大了那双沾满江南灵气的秋眸,一脸匪夷所思望向那口口声声喊她婶婶的年轻男子,他,他怎么敢?!

徐凤年一脸无辜,轻轻道:“婶婶,侄儿挑了一副手珠,稍后便让人送到王府。”

她耳根红透,没有作声。

被锦绣华裳遮住的臀部传了一阵阵酥麻。

他怎敢如此浪荡荒唐?!

第一百一十章心安处即吾乡

靖安王赵衡听闻此言,似乎没有察觉到裴王妃的异样,转头笑道:“凤年有心了。”

徐凤年笑呵呵应酬说着应该的应该的,一路送出客栈,等三人上了一辆普通马车,看得出车厢会相当狭窄,马匹只是富贵人家都可承受价格的良驹,除去两名随从侍卫矫健彪悍,一切都相当平淡,这距离坐拥京城皇宫只差一步之遥的一家三口,轻轻而来,轻轻而去,表面看着尽是信佛人的佛气,美人的仙气,以及偶遇远亲后生的和气,可其中一步一步的阴煞杀机,外人谁能体会?唯有青鸟看到出房后一直没有留出后背给靖安王赵衡的世子殿下,已是衣襟湿透整个后背。

北凉世子望着道路尽头的飞扬尘土,终于安然转身,吩咐青鸟去买一本青荧书斋版的《头场雪》,然后独自走回那间厢房,亲自关上门,坐在还没冷去的椅子上,长呼出一口气,望向那张檀木椅,喃喃道:“不过几炷香时分,赵衡就已经四掐念珠,徐骁果然没有说错,这个道貌岸然的靖安王最是心毒如妇人,赵衡大概不知道我早就获悉他一掐佛珠一杀人的秘密习性,第一掐菩提子是惊讶我不如外界传闻那般桀骜不驯,开始疑心我这些年在北凉荒诞举止是否故意装傻扮痴。第二掐则是恼恨本世子记性不俗,清晰记得《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记载,能够一口道破他故意说错的纰漏。第三掐是憎恶我对裴王妃毫不掩饰的垂涎,至于最后一掐,则有意思了,竟直接捏碎了一颗坚硬如金石的天台菩提子,嘿,本世子原本以为他要撕破脸皮,没料到赵珣已经算定力上好,这个当老子的更是老辣隐忍,看来几十年假装修道念佛,还是有些成果的,论演戏的功夫,的确比我要强一些。”

徐凤年的言语调侃,语气却是阴沉得可怕。抖了抖穿着不舒服的衣衫,靠着椅子,在脑海中重复一幕接一幕,靖安王的每一个细节动作,裴王妃的每一次含蓄蹙眉舒眉,赵珣的每一次轻微抬头低头。

终于等到青鸟拿着一套王东厢《头场雪》进屋,徐凤年接过书,眯眼起身换了个地方,坐在裴王妃坐过的椅子上,一脸泼皮无赖笑容,抬手虚握了握五指,脸上换了一张面具,陶醉道:“舒服。荷尖翘了翘,翘不过小娘屁股。温华这小子说话糙归糙,可都是直接说出了士子们得花大把银子才能买到的大道理。”

青鸟一头雾水,她没有看到房门处的暗流跌宕,估计当今世上只有徐骁敢去深思徐凤年到底做了何等胆大包天的壮举。徐凤年略作思量,抽出其中一本青荧书斋刻印的《头场雪》,翻了几页,如果靖安王与裴王妃在场,一定会震惊于这个北凉侄子的惊人记忆力,记得《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中念珠功德加持倍数根本不算什么,因为徐凤年所翻书页与裴王妃几次跳跃读书如出一辙!

想着靖安王妃每次神情微妙变化,徐凤年低头看着书页所写内容,笑容古怪道:“这位大美人婶婶,可不像是个外柔内刚的女子呐,裴楷这般豪阀出身的刚烈文豪怎就调教出这么个柔弱似水的女儿,搁在最喜欢勾心斗角的青州女子中,可谓奇葩一朵。估计若非这位婶婶实在是好看,早就坐不稳靖安王府正妃位置了,先前听闻陆秀儿这小娘有板有眼说裴王妃是害死了赵珣亲娘才得以坐正,我还信以为真了,这小娘皮子害人不浅,下次再被我撞见可就不只是摸摸小手小腰的下场了。”

徐凤年问道:“青鸟,那只我在姥山上让王林泉购置的檀盒在哪儿,去拿来。”

青鸟悄无声息去而复还,徐凤年打开造型巧夺天工的精致檀盒,里头摆着一串王朝不多见的念珠,材料西域名为婆罗子,中原这边习惯美誉“太子”,这种念珠挂手冬不冷手,夏不汗渍,太子串成一圈,有个极具意境的名称,“满意”,是千金难购得的妙物,不管送谁都不掉价,对象若是信佛人,更是绝佳,徐凤年本意是到了襄樊后狠狠试探一番靖安王,如能相安无事,便赠予这珍贵手串,如反目成仇,便自己留着,以后送给那位自小家住寺里的李姑娘,那才更加顺己心顺她意。只不过方才临出门的电光火石间,徐凤年正愁被靖安王识破真相,他可不想落给赵衡一个外表知书达礼内里心机重的印象,鬼使神差,便有了那一下神来之笔,啧啧啧,那手感,绝了。

徐凤年合上那本夺魁天下的《东厢头场雪》,道:“等下你让宁峨眉将这檀盒送去靖安王府,就说转交裴王妃,我就不信靖安王这只千年缩头乌龟在家里还能继续忍着!让我不痛快,我就让你家宅失火!”

青鸟轻轻应诺一声。

徐凤年突然问道:“青鸟,我要是说赵珣那王八蛋对裴王妃有畸形的遐想,你信吗?”

青鸟平静道:“信。”

徐凤年冷笑道:“这家子看着一团和气,原来不过是表面文章。赵衡掐珠百万次又如何,手持念珠是可以增定力生智慧,徐骁早已将话说死,聪明反被聪明误,成大事者小伎俩小聪明要不得,赵衡是个什么都放不下的人,舍得舍得,不舍哪来的得。”

徐凤年笑了笑,自嘲道:“好像我一个被吓出一身冷汗的胆小鬼,没资格对靖安王赵衡这般枭雄说三道四呀。”

青鸟莞尔一笑,摇头道:“赵衡与殿下这一席手谈,他已输了先手。”

徐凤年笑道:“别胡乱吹捧,本世子能侥幸小胜,归功于徐骁替我布下了最霸道的先手定式,可不是我真本事。哼,本世子到今天还这般不成事,便是青鸟你们几个丫头给捧杀的,去,罚你端茶!”

青鸟笑了笑,记起一事,脸色冷了几分,说道:“宁峨眉对于靖安王登门,存了冷眼旁观殿下如何应对的大不敬心思!”

徐凤年摆摆手,豁达道:“情理之中,大戟宁峨眉,能够耍七八十斤重戟的好汉猛将,哪里那么容易为人卖命,话说回来,他如果对本世子见面倒头便拜,我才要怀疑他是不是有反骨的墙头草,这件小事不需介意,否则会让宁峨眉笑话,心里更看不起本世子。”

徐凤年继而深有感触道:“以前听徐骁唠叨一些经验之谈,总不上心,现在回头再看才有些懂了。马上杀敌无非拼命,拼赢了就是老子,拼输了就是孙子,一清二楚。马下钩心才头疼,怪不得徐骁说书生杀书生最心狠手辣,还能他娘的手不沾血,赵衡便是这类阴险人中的佼佼者。果然练刀要亲身与人对敌才有裨益,培养城府,还得跟靖安王这些个高手大家过招才涨见识,送一串价值千金的‘满意’,本世子不心疼。”

青鸟带着檀盒离开房间,温婉带上房门。徐凤年趁空快读的最末一本《头场雪》,字字珠玑,实在想不通十六岁的丫头能写出这般画皮画骨入木三分的文章,说妙笔生花也不过分,上次大姐回去北凉,总听她感叹说恨不得世间再生一雪一厢,当时只觉得大姐过于伤春悲秋,这会儿翻到末尾,看到如大雪铺地白茫茫一片死了干净的凄惨结局,却是既是心疼又是心安,仿佛不死才败笔,死了才是真实的人生,以前徐凤年可没有这等心境,身边死了谁,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总要揪心许久,当直到三年狼狈游行,历经艰辛,见多了世间百态,才有转变。

徐凤年柔声道:“老黄,你是想说吾心安处即吾乡吗。”

独坐的徐凤年笑了,“嘿,你哪能说出这般文绉绉的大道理呀。”

※※※※

客栈一间房中,姜泥趴在桌上盯着十几枚铜钱,姥山上跟抠门吝啬的徐凤年讨要了原本就属于她的一两银子,结果一路走去啥都舍不得买,好不容易狠下心也只挑了两套最便宜的衣裳和一根廉价木钗子,还剩下些铜板,穷日子过惯了,小泥人好似早就忘了年幼时身处帝王人家的尊贵风范,不管如何恼恨那世子殿下,不管如何被气得吃不下饭,总不会不耽误读书挣银子,这些日子,离了处处白眼的北凉王府,看到了外地的风光景象,好看是好看,可姜泥并没有一开始设想的有趣,如果不是有李老头儿作伴,她私下觉得还不如武当山上呢,在那儿,她还能有一块菜圃,看着那些小小的青翠,总是有些不敢承认的愉悦,原本偷偷等着能在山上过个冬天,那就可以堆出个等人高的雪人,再不用在王府般束手束脚,大可以当着那可恶家伙的面狠狠去刺雪球,可终归还是下山了。

只是希望落空的姜泥也不过分伤心,这本就自己的命啊,有什么好抱怨的,反正老天爷也听不见。

李老剑神来到房子坐下,丢着花生米入嘴,嚼得嘎嘣响。

姜泥还是望着那些铜钱怔怔出神,心不在焉说道:“走了?”

李老头儿点头道:“无趣,这靖安王也忒不是个爷们了,在自家地盘上都如此窝囊,亏得能每晚抱着那么个丰腴俏娘子滚被窝,一点英雄气概都欠奉,本来老夫横看竖看徐小子都不上眼,今儿见识了靖安父子的气派,才觉得徐小子的可爱。”

姜泥抬头横了一眼。

老剑神讪讪一笑,自知这话落在小泥人耳朵不中听,就不再火上浇油。只是开始恼火老夫已经放下架子要旁观徐凤年练刀,这小兔崽子倒好,从姥山到襄樊,多少天了,都没个动静,身在福中不知福,能让老夫指点一二,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机会?!李淳罡是老到不能再老的老狐狸,其实也猜到一点端倪,徐凤年是个谨小慎微的性子,说好听点是定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