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雪中悍刀行-第6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凤年笑了笑,“这可是前辈自找的。”

隋斜谷扯了扯嘴角,阴沉道:“呦,小子还真喘上了?老夫原先只当闹着玩,既然你不识趣,老夫正好借这个机会给天下剑客正名,没了王仙芝,天下第一怎么也该轮到用剑之人了。”

徐凤年淡然道:“跟王仙芝一战过后,小有心得,悟出三招,前辈扛得下,别说把扶乩和蜀道双手奉上,就是这座武库,也是你的了。”

说完这句话,徐凤年抬起手,潜伏在隐秘处的王府高手死士都开始迅速撤退,那痴然婢女更是被人当场掳走,直接丢到了听潮湖对岸。

隋斜谷闭目养神,安静等待。

徐渭熊没有动,只是单手托着腮帮,脑袋倾斜,抬头凝视那个高高在上的弟弟,嘴角微微翘起。

似乎真的再也没办法像以前那样揍他了啊。

雄风起于青萍之末。

听潮湖边有一片芦苇荡,秋芦已做灰白,茎秆斜倒,丛丛簇拥的毛茸苇叶逐渐凋零。

风渐起,飞絮生。

若有人近观,更可以看见择水而生的中空芦苇茎秆开始寸寸断裂,杂乱无章。

这一片秋末的芦苇荡,飞絮如飞雪。

与之同时,位于清凉山山腰的这座听潮湖,原先安静祥和的绿水镜面,支离破碎,细细碎碎,像是无数锤子在不知疲倦地敲击着这面水镜,偶有锦鲤跃出水面,顿成齑粉。

色彩浓艳的湖心木亭开始出现无数道斑驳裂痕,湖心路径上的两排槐柳,也开始传出一阵阵沉闷的崩裂之声。

最终在听潮阁脚下的这一岸也被殃及,从水边起始,至徐凤年脚下的空地,都爬满了转瞬即逝又刹那而生的气流纹路,但是这股暗流,有意无意绕过了隋斜谷和徐渭熊两人,可两人的形势又有不同,徐渭熊那边是自行绕过,老人是如江心砥石,强横撞开了洪流。

徐凤年盘膝而“坐”,俯视着纹丝不动的隋斜谷。

两人对于剑的领悟,不论剑招还是剑意,都是当代世上最拔尖的人物,徐凤年也曾数次按葫芦画瓢,按照当初李淳罡在大雪坪之巅的剑来之势,声势浩大地借剑,动辄百剑,只是徐凤年心知肚明,这种大规模起剑势,对付寻常武人,既好看又实用,因为每把剑每份剑气即便分摊到某一人身上,威力也极为可观,可一旦遇上隋斜谷这样旗鼓相当或者相差毫厘的对手,从来没有人会如此挥霍精气神。就像在武帝城东海海面之上,时隔数十载后,李淳罡与王仙芝再度相逢,羊皮裘老头的那股磅礴剑流,看似散乱,一股脑砸向王仙芝,实则是一剑衔接一剑,剑气紧密相接。徐凤年此时造势于听潮湖,就反其道行之,虽是率先出手,却并非我出招你出招,而是把主动送给隋斜谷,这倒是颇有主人迎客的架势,我端出一大桌子足可称为丰盛的饭菜酒水了,你吃不吃,那就得看你胃口够不够大了!

这一招,既蕴含有李淳罡的剑来之意,也有薛宋官在雨巷中的胡笳拍子,更有邓太阿的雷池精髓,也夹杂有龙树僧人的几分禅意。

被画地为牢的隋斜谷只要出手,就要牵一发而动全身,跟这座小天地为敌。

隋斜谷是为自己的剑术正名也好,是为天下剑客正名也罢,都要先走出这座类似佛家小千世界的牢笼。

就在隋斜谷在即将出手的瞬间,徐凤年转头看了眼徐渭熊,笑了笑,然后高高抛起一颗棋子,缓慢而随意。

第八十二章紫金身,百年一剑

两条长眉如白龙之须的隋斜谷陷阵前后,魁梧身形始终不动如山,这种举动,既是百年阅历积淀下来的谨慎,也是敢与李淳罡王仙芝先后两位世间第一人叫板的自负,若是加上如今较劲的徐凤年,江湖百年的三位魁首,都给他挑衅了一遍,当初李淳罡从斩魔台返身,心境受损,隋斜谷并未趁人之危,所问依旧是那最强手,正是李淳罡将剑术造诣拔高到极致的两袖青蛇。之后的王仙芝,正值武道巅峰,怎么过招,都是最强手,只可惜当时是于新郎接下来了最后半剑,缘于王仙芝一心要把最后一战交给远在西北的徐凤年,但从当时绿袍儿旁听的那场谈话中,王仙芝必然不是隋斜谷可以一战胜之的。这趟进入北凉,隋斜谷当然不是为了给谁卖命,想着在凉莽大战中冲锋杀敌,更多还是徐凤年这个人,让这位视富贵功名如浮云的吃剑老者想着一较高下,隋斜谷大概确定徐凤年原先仰仗的高树露体魄已经烟消云散,那么两人过招,就只能是一场杀人无须见血的“意气之争”了,这有些相似春帖草堂旧主最擅长的纸上谈兵,只不过当今天下,隋斜谷相信如自己这般敢去跟徐凤年一门心思文斗的“蠢货”,撑死了一只手的数目。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就在徐凤年跟老人敌对之时,吴六鼎和翠花联袂领衔的吴家百骑也进入了凉州城,来到清凉山,进入王府后一路畅通无阻,弃马步行的百余人走到两大高手对峙的听潮湖另一岸,这些背负长剑的枯剑士一字排开,除去吊儿郎当的年轻剑冠和心平气和的女子剑侍,九十多人的气机流转都被牵引,古井不波的心境,或多或少开始出现涟漪。观棋之人哪怕不语棋,但难免会设身处地与人对弈,观剑之人更是如此,如此一来,心神难免就会被影响。九十多剑中,大多面容枯寂,哪怕面对听潮阁下那场生平罕见的巅峰对决,也没谁流露出震惊神情,吴家家谱开篇即有箴言,心死如灰剑始活,说到底,就是重剑重于人,忘我而记剑,唯有如此,剑才能通玄入神。吴家推崇“两握剑”,一种握剑是如痴情种相逢爱人,握有一剑之后,自此矢志不渝,殉剑如殉情,不可视手中剑为奴婢,另一种是如子孙敬重先祖,注重于剑道的香火传承,时常念想握有此剑的先辈剑客如何处世。

吴六鼎蹲坐在湖边,负有素王剑的翠花站在他身后,剑冠左右两侧分别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姓竺,阴气森森,见之如白日见鬼,另外一个老人在衬托之下,哪怕不苟言笑,也给人感觉要慈眉善目许多,老人所背之间极细极长,剑宽不及寻常剑一半,剑长却有两把常剑的长度,老人身材矮小,长剑几乎与人等高。这两人便是在高手如云的吴家剑冢,也分量极重,被吴六鼎私下称为竺魔头的男子曾是邓太阿的死敌,两人曾经都是在剑山之上苟延残喘的弃子,从孩子到少年时代,一直相依为命,不知为何最终两人反目成仇。而绰号娶剑老爷爷的赫连武痴,是剑冢为数不多的北莽剑客,吴家私生子邓太阿当年出冢一战的对手,正是此人,而赫连老人不论杀人剑术高低,仅就对剑道的独到见解而言,更是被吴家老祖宗赞誉为独占鳌头无人比肩。

竺姓男子双手环胸,阴测测道:“什么天下第一,只要卸去那些钉子,连我都有机会宰掉他。”

吴六鼎虽说对徐凤年没有什么好观感,可对人对事还是不偏不倚,加上他对在剑冢内数次大开杀戒的竺魔头一直深恶痛绝,如果不是此獠离开吴家是生米煮成熟饭的既定事实,他就算死缠烂打也要求着老祖宗改变主意,千万不能放虎归山。他和翠花都一直不信六十颗捆蛟钉就能困住此人,因此吴六鼎针锋相对地冷笑道:“别忘了此时的徐凤年,是没了高树露体魄的徐凤年,实力早已大打折扣。若是王仙芝没死,你敢在武帝城说这种话?”

那魔头讥讽笑道:“王老怪死没死,我都不会说自己能胜过他,但既然那徐凤年被打回原形,只是个名不副实的天下第一人,我为何说不得?杀不得?身为吴家剑冠,连这点胆识都没有,看来江湖注定要一代不如一代,吴家剑冢也不能例外啊。”

吴六鼎气得瞪眼,正要说话间,只听翠花轻轻开口道:“竺煌,三日后,决定素王归属。”

对素王剑垂涎已久的竺魔头嘿嘿一笑,但炙热眼神中竟然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吴六鼎更是慌张起来,只是他太清楚翠花的秉性,用言语是怎么都劝不回来的,耗费几大缸子的口水也徒劳,除非自己的剑术高过她,这一刻,出冢游历江湖多年的吴六鼎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不是过于知足了,总觉得自己会有一天登顶剑林,可以不用着急,吴六鼎看似慵懒散漫,但何尝不是自负至极,以为己身天赋足以有资格让整座江湖等待那一天?

一直看着听潮阁那边景象的赫连老人突然说道:“我穷其一生所观所学所悟,驳杂无序,如集珍宝无数,心中想要编织出两张天衣无缝的宝帘,只是受限于自身织工平平,有心无力。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无奈,我更是无奈,空有万担米却无炊,因此一直没有办法把这两张帘子给世人看一看。”

老人转头望向年轻剑冠,缓缓说道:“原来以为可以由你吴六鼎来编织双帘,只是时不待我,我已经八十多岁了,没有几天可以活,未必能等到你剑道大悟的那一天,如今有幸碰上一个现成的……”

吴六鼎苦着脸道:“娶剑老爷爷,你这话放在心里就好,何必说出嘴来让我伤心。”

老人微笑道:“咱们老头子见着自家晚辈不上进,总是会恨其不争的。”

吴六鼎叹了口气,转头望向湖面怔怔出神。

除了吴家剑冢内最具声望地位的这几人,曾经跟顾剑棠酣畅战过一场的左手剑张鸾泰,跟祁嘉节在太安城一山难容二虎的刘坚之,杏子剑炉少主岳卓武,西蜀韩半剑和剑僧崔眉公,以及纳兰怀瑜几位妇人这些屹立剑林多年的风流人物,都目不转睛盯着那座武库旁的巅峰之战,与世人心目中两位顶尖高手交手必定惊天地泣鬼神大不相同,除了秋絮如冬雪和湖面微漾的旖旎风光,然后唯一醒目的画面更是让吴家百余人大多都如坠云雾,觉得摸不着头脑,即便是竺煌、赫连剑痴和公孙秀水这几位顶尖剑客,视线也都跟随那一物缓缓移动。

一颗棋子,高高抛起,尚未登顶而坠,依旧在往更高处跃去。

众人各有见解,昔年的南唐第一高手公孙秀水自言自语道:“那年轻藩王应该是打造了一副棋盘,这一子落子生根处,就是杀机生出之时,那长眉老人能否胜出,就看能否在棋子落地之前破开这幅棋谱。”

风韵依旧不减当年的纳兰怀瑜笑眯眯道:“什么棋盘棋谱的,要我看啊,那年轻俊哥儿就是耍架子呢,怎么风流倜傥怎么来,到了他这种境界,再浅陋的招数被他用出,也可平地起雷,可不就是怎么好看怎么来?”

修习古剑几近走火入魔的岳卓武摇头道:“那你还真是小看了此人,那位老前辈内里剑气横生,境界修为未必就要低了他徐凤年,此举必有深意,生死之战,岂能儿戏?”

被吴六鼎经常喊为崔大光头的剑僧背有一柄无鞘木剑“降龙木”,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感慨道:“这里头禅味儿真是足啊,这让贫僧记起了当年与龙树禅师在两禅寺后山的擦肩而过,老和尚满身污泥扛着锄头,走在路上迎面走来,笑着跟我打招呼,我也只当是寺中普通僧人,就此错过。事后想起,真真正正是琉璃身的得道之人了。难怪都说北凉徐家二十年虔诚礼佛,一饮一啄莫非因果。”

棋子开始下坠。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一场惊世大战就要开启时,赫连剑痴目露惊叹,冷不丁说道:“分明了。”

翠花重新闭上眼睛,竺煌几乎同时心生感应,撇了撇嘴,神情复杂,似有激赏,也有不屑。

其余九十多人,寥寥几人也显然都要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