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国师贾敬-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这雨怎么就下个没完没了,连攻城用的木器等物都潮的长蘑菇了。
转眼十几天过去,等着等着天就晴了。茜香国的乐将军站在城楼上哈哈大笑三声,总算是能回去了。他赶紧叫人收拾行李,军队列队,又派了一小队探子去查探大青总督的动向。
原本就是打算游击战的,因此行李什么的都没拆过包,掳来的物资也都整整齐齐的码在一边,潮是潮了些,不过现在是非常时期,顾不了那么多了。
不多时探子回报,说大青国的军队在晒兵器,地上平摊了大约三五万的长枪等物,还有攻城的架子,一溜摆在了空地上。
“天助我也!”乐将军一拍大腿,“想必是大青国不怎么下这么大的雨,因此武器上的桐油抹得不够多。”乐将军喜滋滋的分析了一番,觉得此时正是回茜香国的大好时机,只要能让他摸到船,从此海阔任鱼跃,就此逃脱了。
至于路上会不会有埋伏,海边看船的那些人也派出了探子,说让将军早些发兵,船都准备好了。
于是乐将军整理了队形,将劫来的粮草钱物放在中间,一行三万人就这么出了城。
真要让他们这么容易上了船,皇帝的脸就没处搁了。于是在乐将军带着兵,路程走了三分之一的时候,突然天降惊雷,狂风大作,眼看着又要下雨了。
乐将军犹豫了一下,是再撤回去还是继续前行?
再待下去大青的援兵怕是不日便到,到时候就更不好走了,但是继续前行照着这个风速出海怕是风险太大,乐将军左右为难,最后还是打算赌一把,他茜香国的一竿子民都等着粮食活命,再者前些日子都下了十几日的雨了,怎么还能有那么多东西下下来,不过虚张声势而已。
乐将军下定决心,继续前进,不过很快他就要哭出来了。
往前走了没小半个时辰,路右边悄无声息的跳出一队人马,骑着马,举着大刀就攻了过来。乐将军着急之下没得多想,急忙调整阵型,将财物护在了中间。谁知那队人马砍了前排几百人之后就骑着马飞快的逃了。
电光火石间,乐将军大叫一声:“中计了!”
可惜已经晚了,从原来的左边,现在的侧后方又跳出来一队人马,这次可不止斩杀百十人就走了,乐将军一行人毫无防备之下,被人足足砍了近千人才作罢。
不远处的丘陵上,皇帝坐在椅子上,身边还放了一杯热茶,他手里举着望远镜,脸上的笑容是止也止不住。
这仗打的是够轻松了,他余光扫过左边坐得稳如泰山的国师,又看看右边略显急躁,原地转圈的二哥,极其轻微的摇了摇头。
昨天在营帐里,几人又是来了场不太愉快的对话。
这次出征挂着大将军名号的是皇帝,但是皇帝基本不懂什么兵法,实战经验更是为零,所以找人商量是必须的。
自从上次半在贾敬的暗示下领悟了让别人先说意见这个很好的技能,皇帝很是受用,这次也打算这样,于是皇帝往龙椅上一坐,很是礼贤下士的问道:“明日开战,爱卿们有何良策?”
负责打仗的几位小将军相互一看,又看了看明显站的比他们要靠前许多的两位副将,还有比戴公公离皇帝还近的贾敬,不敢说话了,反正做主的是上面几位,到时候他们出战便是。
二王爷有点不屑,往常基本都是他一人做主,剩下的几名副将再完善完善细节,各自选个方向便是,如何要得了这许多时间,因此他第一个开口了。
“陛下,臣认为该速战速决,臣也不用十万人马,明日只要三万便是,定能将来犯者拿下。”就说了这一句。
如果这话是对老皇帝说的,或者是个已经经历过战争的皇帝来说就足够了,但是现在这位刚当皇帝不过一年有余,还处在学习阶段,所以事事都好奇。他二哥这种回答虽然某种程度上是有信心的表现,但是皇帝不满意了,他就想听听该怎么打,比如分几队人马,怎么进攻,还有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等是怎么活学活用的。
换句话说,皇帝是个外行,他想看热闹。
二王爷没揣摩出皇帝的心思,他也基本不会揣摩人心,剩下的人除了贾敬都低着头,也没看见皇帝脸色平平,但是贾敬看出来了,他擅长的就是这个。
皇帝不满意,那是一定的,都走到这儿了,你不让他上战场,这不坑爹么;还有下面几员小将,一脸的跃跃欲试又不敢开口。
“陛下,臣以为不如让小将们自己商量,然后带兵上场,相互配合,两位副将各带一万人马压阵,陛下可则以高处观战。”贾敬道。
这话说出来皇帝笑了,地下几员小将脸也亮了,不住的点头。
“战争岂是儿戏!”二王爷大喝道,同时他还踢了踢身边站着的南安郡王,你也不站出来说句话。
南安郡王左右为难,他情商怎么也比二王爷高了一些,如果二王爷想的是如何快速有效的歼灭敌军,那么南安郡王则是在他的基础上增加了如何让皇帝满意的歼灭敌军,于是这个时候,他没站在二王爷这一边,而是点头道:“陛下说的有理。”提都没提贾敬,勉强也算给二王爷撑撑场面,可惜二王爷一点没听出来。
二王爷直归直,总算也知道自己是搞不过皇帝的,胸口起伏不定,虽然不再说话了,但这口气明显没压下去。
几员小将低着头围在一起商量片刻,就有了计策。
“陛下,我等想明日使个声东击西,攻其不备的计策。”
“哦?”皇帝来了兴致,在龙椅上换了个姿势,身体微微前倾,问道:“如何攻其不备啊?”
“回禀陛下,明日依照国师大人所说,必会放晴。臣等想茜香国之人在我朝待了这么许久,必是心焦难耐。因此等到明日他们大军开拔,我等埋伏在路上。一人带上三五千骑兵,也不恋战,杀上片刻就走。不过三五次,必能将他们杀的片甲不留。”说到这儿,汇报的小将又道:“不过明日还请国师大人配合一二,在我军杀出之时响上两道惊雷,以壮声势!”
皇帝大笑两声,这个他听懂了,而且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他转过头去看贾敬,贾敬也是笑眯眯的点头,说:“除了这个,臣还能使个障眼法。”说着也不知道他使了个什么手势,戴公公面前腾起一阵烟雾,人模模糊糊的就看不清了。
戴公公也不着恼,待到烟雾散尽之后道:“陛下,方才老奴在烟雾之中还是能看清帐中各位大人的。”
皆大欢喜,二王爷被彻底晾在了一边。皇帝依着小将们的意思,连夜派了使者让总督明日一起打个掩护,又在往港口的必经之路上设好了埋伏,大清早的就起来等着打仗了。
正如先前所料,一切都很顺利。不过皇帝看了没小半个时辰又有点于心不忍了,说实话,他一直都是个文人,骨子里就算不温柔浪漫,但是也是半点戾气也没有的,更别说当皇帝这些日子,虽然不是事事顺心,但也绝对没什么能让他窝火的事情发生的。于是看到地上的尸首越来越多,满地鲜血,皇帝不忍心看了。
不忍心归不忍心,茜香国是来进犯的皇帝可是记得牢牢的。皇帝一指,对他二哥和南安郡王道:“你二人带领人马去港口,将其余人等拿下……船直接烧了便是。”
ECHO 处于关闭状态。
☆、第64章 六十四
不相干的人走了一干二净;场上就剩下戴公公和贾敬两个跟皇帝心贴心的。皇帝微微一笑,道:“听闻国师家里两个孩子也上了战场,可是国师看起来一点都不紧张啊。”
贾敬看了皇帝一眼,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都没说话么;我这憋着雷准备劈呢,看哪个不长眼的敢把刀子往我家里人身上招呼。“陛下洪福齐天,此战必胜。陛下天恩浩荡,臣还得感谢陛下能给臣家里人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皇帝哈哈大笑两声,国师紧张了;这种场面话他原本只当着外人才说的。
戴公公不说话,看着眼睛都小了一半的皇帝和虽然面无表情但是一直牢牢盯着战场的国师;脸上的褶子都笑得皱在了一起。
茜香国的几万人马很快就被清扫干净了;一个都没留。
在这一点上几人难得保持了一致;留着回家过年么?
不过在战后事宜的处置上,观点又不一样了。
皇帝原是想着将总督降上几级,以观后效。
二王爷眉头一皱,就一个字:“杀!”理由倒也充分,守不住城池,还让茜香国抢夺了许多财物,这种人留着一点用也没有,杀了才能让后人警戒。
皇帝觉得很有道理,偏头看向贾敬,要是国师也是这个意见就好了。
贾敬抿着嘴不说话,他还记得二王爷前些日子说他带了三个废物上战场呢,还有明里暗里的挤兑他。“臣以为此人可留。”
皇帝有多信任贾敬,从这儿就能看出来了。要是别人提这意见,早就被皇帝撇冷眼了,但是现在说话的是国师,皇帝很有耐性的等着他下面的解释。
“此人既然已在这件事情上吃了亏,以后必会更加注意,做事也会更加稳妥。昨日让他配合着大军打迷魂阵,倒也算功劳一件,不如让他依旧坐着总督之职如何?”话虽这样说,但是贾敬心里也没底儿,不过还有和尚道士两个人呢,派来监视总督绰绰有余。
国师说的似乎也很有道理,皇帝略有迟疑的点了点头。
总督很有眼色的率先将头磕得咚咚作响,“谢陛下隆恩!谢国师!”于是饶恕他被板上钉钉了。
二王爷气得胸口起伏不定,总算还记得现在人太多,有些事不方便说,便狠狠的瞪了贾敬一眼,等晚上到皇帝帐中再清算。
说完了总督的脑袋问题,下面就是整个战报了。前面皇帝半眯着眼睛听着,直到这一句:“……共计纹银三百九十六万四千八百两……”
皇帝眼睛睁得老大,直愣愣的问了句:“你不是说银钱不够吗?”早前国库还有一千四百多万两的时候,户部尚书在朝会上说国库空虚,粮草也没剩下多少,不足以支持军队外出打仗。
这不是我说的啊……汇报的人愣住了,心中呐喊道:谁知道皇帝会御驾亲征啊,于是粮草什么的都算得是实价,再加上国师随行,草药什么的都没用多少,一颗仙丹全部搞定,最后真正在战场上的时间才两天,也没什么伤亡,于是最后才只用了这么点银子。
话说这统计刚出来的时候,户部也吓了一跳。要是搁在以前,就像上回二王爷领兵的时候,二十万人马最后用了将近三千万两银子,那次是怎么算的,士兵的俸禄每月一两,战死的是一百两抚恤金,伤残的是五十两,还有给各个衙门的孝敬,比市场价翻了三番的粮草价格,等等。总之这么一大笔银子,最后实实在在花到战场上的,大概不足二分之一吧。
汇报的人是个小年轻,冒着一头冷汗反应却很机敏。“回禀陛下,实在是陛下洪福齐天,才这般顺利。”
皇帝满意极了,他点点头,不过心里又给二哥记了一笔,每次他带兵出去,银子就没少于两千万两的。不过稍有点愧对国师啊,拿了他的家产,最后国库的银子还剩这么多……皇帝跑神了,直接拨银子给国师名不正言不顺的,得想个什么法子才好……
户部的人继续汇报,而大捷的战报也已经坐上日行八百里的快马,到了京城。
可不是大捷吗,伤亡不到五百人,两天解决战斗,就没这么打仗的。
捷报传来,所有人都很满意。从上往下说,太后满意,皇帝是她亲儿子,现在这般出息,太后走路都快飘起来了;公主也满意,捷报上说了,她未来夫婿奋勇杀敌,还救了两个士兵呢,公主偷偷红了脸,嘴角不住的上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