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四世同堂-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当然要帮忙。”

“怎么个帮法呢?”金三乐意给钱,可是他得先知道,这笔钱究竟用在什么地方。

“得先找到钱先生的朋友,然后,再一块儿想办法救他。”“上哪儿打听去呢?”

“上那小庙里去。”

“好,我去,”金三说着,站了起来。

“等会儿,”白巡长也站了起来,拦住金三。“我去,您站在远处瞅着点儿。万一我被他们逮了去,您就带个信儿给瑞宣。”

“好吧,”金三脸上有了点血色。虽说救钱先生的事儿八字还没有一撇儿,可他总算有了指望。他给了白巡长几张票子。“拿着,你要是不肯收,我就是狗养的。你这是为我的亲家办事,我不能让你自个儿掏钱买吃喝。”

 95

钱少奶奶双手托腮,坐在门口的台阶上。不过是几个钟头以前的事情,她却仿佛已经记不清楚了。她费尽心思想了又想,结结巴巴地说:“他说是出去买点儿零嘴……”“后来呢?快说呀,”金三爷不耐烦起来。

“出去了——半天没回来。”

“你干吗让他自个儿出去?”

她不想分辩,“我以为他在大门里边吃边玩呢。过了一会儿,我有点不放心,跑出来瞧。他没在,我到大街上去找他,找了又找——喊了又喊,”她又低下了头。

金三爷也在台阶上坐了下来。他忍住气,静下心来思索。想了半天,把几天来的事儿跟闺女说了一遍,说不定从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里能看出点眉目,找出丢孩子的原因来。钱少奶奶听爸爸这么一说,噌的一下站了起来。“准是让日本鬼子给偷去了!”

“日本鬼子?”

“他们把我公公逮去了,又把我儿子偷走了。老爷子就是铁打的心肠,见孩子受委屈也得心软,只好叫说什么就说什么了。他们会把我那孩子折磨死!您倒好——为了三所房子,绝了钱家的后!”

金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筋疲力尽,又气又羞,迷迷糊糊冲着院墙发楞。

第二天,白巡长来了。他告诉金三,钱先生果真下了牢,不过还没有受刑。

这是从小庙里拿来的签帖上得来的消息。还有些别的话,他不能都告诉金三。

“哦——他没受刑?”金三露出了笑脸。

“哼——日本鬼子马上就要完蛋,不敢乱来了。他妈的——!都是些欺软怕硬的东西!”

“可我的外孙子丢了,”金三又没了笑意。

“丢了?”白巡长楞住了。

“丢了。”

“也是日本人干的?”

金三无话可答。他只想抽自己的嘴巴,可他的胳臂沉得举不起来。呆呆的,他坐了好一阵,然后问道:“您能给打听打听吗?”

白巡长知道自己没处可打听去,而又不愿意把话说死,让金三绝望。“我试试,尽力而为吧!”

白巡长走了。他知道金家这场祸事不小,自己无能为力。还是忙自个儿的事情为妙。瑞宣和他已经把签儿上的意思弄明白了:

第一,钱先生下了牢,不过还没有受刑,日本人想拉拢他;

第二,明月和尚目前不便多活动,老有特务盯着;第三,瑞全的工作重点在城外,不能常回北平来;第四,瑞宣应当接替钱先生,当好地下报刊的编辑,想法把稿件送出城去。得找个腿脚利索的人。

瑞宣乐意当编辑,而白巡长也乐意跑腿。他俩都知道这个事弄不好就会掉脑袋,不过俩人都毫不迟疑的把担子担了起来。俩人冲着签儿出了一会儿神,又相对笑了一笑,仿佛在说:“要是非死不可,这么着去死最痛快,也最值。”

白巡长每天把稿件送出城去,而后带回报纸来。他化装成做小买卖的,天天走不同的路线。

他常上小羊圈来,却不是找瑞宣。他和瑞宣商量好,不在小羊圈附近碰头。他每次上小羊圈,都是找丁约翰。他跟丁约翰絮叨他的买卖、他的难处,还有别的鸡毛蒜皮的事儿,好让丁约翰不怀疑他。只要丁约翰不怀疑他,小羊圈就没别人会造他的谣。

钱少奶奶天天上街找儿子。她的生命分成了两半儿,一半已经死去,另一半还活着。她跟死人一样不吃不喝,不管家务。只有当她跑遍全城,呼唤儿子的时候,才有了生命。她四下奔走,只要看见跟她儿子身量相仿的孩子,马上跑过去看个仔细,常常吓孩子一大跳。一看不是儿子,她一声不出,极轻地在孩子头上拍一拍就走开了。

一天找下来,累得浑身都散了架,任凭两条腿把她拖回家去。她不跟爸爸说话,好象他已经不是她爸爸了。到了夜里,她跪在院子里祷告:“孩子他爹,保佑保佑你那儿子吧。”她只会说这一句,反反复复,说了又说。

金三时常把他那大拳头攥得紧紧的,攥得骨节格格发响。他雇了些人来帮他找孩子。那些雇来的人敲着铜锣,大声吆喝着走遍大街小巷。他还叫人写了许多寻人启事,到城里各处去张贴。

日本人对他说,钱先生在狱里很受优待,叫他别担心。日本人还说,他和他闺女最好一起写封信,劝钱先生别固执。只要钱先生肯跟日本人合作,不但钱先生能做大官,连他金三也能得着好处。

金三打听外孙子的下落。日本人只微微一笑,不搭茬。他明白孩子八成是让日本人给弄了去了,钱先生若是不答应他们的条件,他们就要对孩子下毒手。金三只好答应给钱先生写信。要是信能起作用,孩子目前也许不至于遭罪。他求人写了封信,交给了日本人。

信一送出去,他后了悔。他知道亲家的脾气多硬,多倔。要是钱先生见信后还不肯跟日本人合作,那金三不就是把孩子往死里送了吗?

他又去求日本人让他见见钱先生。他想,只要见了亲家的面,他就可以把一切都说清楚,求得原谅;然而日本人一个劲儿地摇头。

 96

德国无条件投降了。

北平的报纸不敢议论德国投降的原因,竭力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大讲皇军要作战到底,哪怕盟军打到日本本土,也决不屈服。这种“圣战”的滥调天天都在弹,弹了又弹。住在北平的日本人使出全身解数,要跟中国人交朋友。他们如今这样做并不是秉承了上司的旨意,而是自个儿的主张。有的日本人死皮赖脸地巴结着要跟中国人拜把兄弟,有的认个北平的老太太当“干娘”。

在这么个时候,日本军方也不得不表示宽容,把一些还没有死利落的犯人放了出去。他们还打监牢里挑出几个没打折骨头的败类,要他们写悔过书,然后打发他们去内地探听和平的消息,散布和平的谣言。说:“皇军是爱好和平的,如果中日两国立即缔和,携起手来对英美作战,岂不大大的好?”

日本人以外,最着忙的是汉奸。他们最会见风使舵。德国一投降,他们就乱了营。有的宣布跟老婆离婚,万一自个儿难逃法网,起码老婆孩子的产业能保住。有的偷偷把孩子送往内地,脚踩两只船,好减轻自己卖国的罪责。有的把亲友送到内地工作,用“曲线救国”的鬼话,掩盖他们附逆投降的丑行。

就说小羊圈吧,教育局的牛局长住在门口有四棵大柳树的宅院里,从来不承认自己是汉奸,这下子也沉不住气了。他不能再埋头于书堆和实验仪器之间,想偷偷溜出北平。他只走到前门车站,就让日本人抓了回来,下了牢。

仗着这一阵宽容之风,说相声的黑毛儿方六也打牢里放了出来。

小羊圈的街坊邻居,对牛局长的被捕,毫不理会,对方六的出狱,却大为轰动。大家一窝蜂把方六围上,七嘴八舌地给他压惊。虽说他被捕的时候大家没勇气联名保他,可是他出来了,大家决不能冷落了他。

方六已经不是早先大家熟悉的方六了。他下过牢,见识过死亡和刑罚,已经不会说说笑笑了。

为了挣钱吃饭,他很快又说上了相声,可是,来来去去,总是搭拉着脑袋。他不能回电台,茶馆也不肯再雇他。他只能到天桥和东西两庙去撂地,挣几个铜子儿。

不论是在天桥,还是在别的什么地方,他总能运用最尖刻的语言来宣泄胸中的愤恨。他不光会逗哏,还会见景生情,把时事材料“现挂”到相声段子里去,激发听众的爱国情怀。

他能用隐语和冷嘲热讽,引起听众的共鸣。他每次说相声,里三层,外三层,人挤得水泄不通。能激起人们的仇恨,给人以力量的相声,的确很受欢迎。他还常去找瑞宣,要他给解释报上的新名辞儿,讲讲他看不懂的新闻。

瑞宣乐意当义务教员,可是不让方六常上门来。最好是趁瑞宣上下班的时候,在街上碰头,利用走道的时候说说话。瑞宣已经接替钱先生,负责编辑地下报刊,所以得加倍小心。

要是方六到家里来,让丁约翰碰上,就许出事儿。

瑞宣喜欢方六,讨厌丁约翰。丁约翰自从知道了德国投降的消息以后,就常来看瑞宣。瑞宣最怕他碰上自己在写稿子,然而又不敢不让他来,只好推说太忙。

在丁约翰看来,德国必是英国给打败的。他对国际事务的知识很欠缺,然而又自有他的一孔之见。

除了英国,丁约翰最佩服的就数德国。他佩服德国人,主要原因恐怕跟德国制造的自行车和化学染料有关系。他在言谈之中总爱说上一句:“英国货而外,德国牌子最靠得住。”他说这话,为的是显排他也懂得国际上的事。提到德国,他必定要在前边儿加个“老”字,仿佛他和德国早就是街坊老邻了。

丁约翰不能不跟瑞宣维持着交情,那是他的老本儿!要是英国府又重打鼓另开张,而瑞宣跑去诉说,他跟日本人有过一手——那他还受得了?

他跟瑞宣讲英国如何了不起,比德国强大得多。他还想引出瑞宣的看法,直问:“要是日本也战败了,我们是不是应当把北平所有的日本人都杀了呢?”

瑞宣一声不吭,恨不得一脚把丁约翰踢出门去。

丁约翰见瑞宣不言语,以为自己说对了,很快又补了一句:“我在小羊圈,大小也算个里长,走着瞧吧。我要不给一号和三号那些人点颜色看看,才怪呢。祁先生,您可是亲眼看见的,我自始至终都是英国府的人。等富善先生回来,我还回去伺候他老人家。您说是不是?”

瑞宣明白他要是说一声“是”,丁约翰就会点头哈腰求瑞宣照应,好象他回不回得去英国府,全仗着瑞宣一句话;而要是说声“不”呢,丁约翰又会絮絮叨叨要他给说个明白。他绝不想跟这么个走狗多废话。

程长顺给瑞宣带了个消息来。他说日本人开始卖东西了。长顺不乐意跟日本人做买卖,没跟他们买什么。可是他们招揽过他,别的打鼓儿的也真的买过日本人的东西。“祁先生,这么说日本鬼子真的快完蛋了。他们忙着要把零碎东西卖掉,换点现钱好回日本去。”

瑞宣认为长顺说得不错。

“祁先生,您注意到没有,打从德国投了降,”长顺齉着鼻子说,“日本人就改了样。直冲咱们鞠躬,陪笑。您瞧,三号老关着大门,好象怕人家进去宰了他们。”

有一天,瑞宣意外地收到一封信,虽说署的是假名,可他一眼就看出是老三的笔迹。他奇怪,老三居然敢直接把信寄到家里来。以往老三的信总是通过秘密渠道送来,从来不经过邮局。

才读了几行,他就放了心。就是碰上检查,这么一封信也挑不出毛病来。

“我在落马湖见着胖嫂,她带的东西都给没收了,只好卖她那身胖肉度日。她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