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宅门记-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边的产业是以后留给大哥的,这家里也是大嫂当家,虽然大哥和大嫂没有什么说的,可是还是不如在自己家住着舒服。
他们搬出去住,在他没有走之前,让四娘熟悉院子里的东西,还有自己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在那个院子里,加上他自己安排的有人手,肯定没有什么安全问题。
就他来说,没有人管束的生活,才是自己妻子要享受的,何必在这边住,很多事儿都不好开口呢?
不过,第二天,他们要打包回那个院子的时候,司徒煌给司徒政说了自己和秦氏的打算。
“好小子,这也是为了你们好,我知道你小子都安排妥当了,但是你总得让我们当老人家的看着放心才是,就这么说定了,我和你娘搬过去住一段时间,也算是去别庄住了。”司徒煌说道。
司徒政最后勉强答应,“你和娘过几天,等我走了,再搬过去。”
“臭小子,还用你交代,你赶紧的,给我们生个孙子,你也有儿子了!”
这可真不能,除了洞房花烛夜的时候,他和四娘有了一次外,现在四娘身上不方便,虽然两个人用别的方式亲热了,但是到底不尽兴。
就这几天,四娘的那个也没有干净呢。
这什么抱孙子,肯定是不成的了。
他们在这边的东西不多,这次搬了,那就是以后不住这里了,司徒政的地方说不定就要给大哥和大嫂的儿子们以后住了。
所以东西搬得很彻底,叶四娘和司徒政先行一步,到了这位于东大街这边的一个院子,外面看着是白墙青瓦,但是里面却布置得很精致。
跟那种园林一样,处处都是景色。小桥流水自然少不了,不知道从哪里引来的水,竟然是活水,小小的细细的,跟溪流一样,在花园子里贯穿着。
东大街可是寸土寸金的,有在这个地方有这样一处,特别难得。
果然皇上赏赐的都是好东西。所谓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叶四娘一进来,就喜欢上这个地方了,以后就在这里过日子,真是太好了。
“地方是有点小,以后会大的。我想着,目前就我们两个,用不着那么大的地方,等以后有了孩子,就再换一个大的。”
这人,现在都在说孩子了,叶四娘道:“这个就很好了,我很喜欢,以前去庄子上,听人家说,这乡下的人,有时候是四代同堂,也就住在还没有一个四合院大的地方,也能住下几十号人。”
司徒政笑问:“真有此事?那可怎么住的下?你说说看,说不定以后可以说给祖父听听,他也可以效仿效仿。”
这家伙,在打趣他祖父人口众多呢,叶四娘笑着说道:“睡觉的地方砌一个大炕,能睡七八个人,到时候男孩子睡一个屋,女孩子睡一个屋,这不就是睡下了?”
“这样一说,倒是那么回事儿。本来我想着,你一个人在这边住,也自在些,这屋里,我也暗中安排人了,一点儿危险也没有,不过爹娘有些担心,他们要过来住,我就答应下来了。”
叶四娘忙道:“爹娘过来,我求之不得呢,我一个人住,有时候也觉得没有什么说话的人,我也可以趁这个机会,多孝敬孝敬婆婆她老人家。正好,我好久都没有做点心了,在咱们家,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说完这话,叶四娘不由得想,政哥儿岂不是就是因为想要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所以才坚决的要搬出来吗?
唉!她太感动了!要是住在那边,她肯定不敢这么放肆,绝对会乖乖的呆在自己的院子里。而到了自己家,她闲事无事,就能把以前自己想干而不能干的事儿给做一遍,有时候看到书里,写些做胭脂水粉的方法,她都想做,可是还是受束缚了!
如今,在这里,真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过政哥儿怎么知道自己有这个想法的?难道有人给他报信了?但是也不对,就连自己的三哥也不知道她的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
知道最后,叶四娘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原来政哥儿是从前几年,她让三哥去找木雕的杯子的时候,觉得她就是有这种敢于尝试的想法的,随后又老实交代,其实呢,他本人也喜欢木雕,而且还雕的不错。
“那我那一套杯子是你雕的?”叶四娘问道。她还当成陪嫁一起带过来了,就摆的好好的呢,结果现在是杯子回‘娘家’了,这还真是‘缘分’那。
“是为夫雕的,那时候看你和三哥都挺着急的,我刚好能做,就给做了。”司徒政只好承认。
叶四娘有些想揪丈夫的耳朵,你说他到底是明骚,还是闷骚啊,这做好事不留名,到现在才告诉她,妥妥的无名英雄,想着自己那时候,看着这杯子这么的有艺术价值,还想着有朝一日能见一见这位老艺术家呢,结果这‘老艺术家’就在自己面前,还换了一个称呼,直接成了叶四娘的丈夫了!
“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现在都说清楚了,免得我以后发现了,不轻饶!”叶四娘来了清算了,不老实,这家伙!
司徒政却觉得没有什么事儿隐瞒的了,或许是他做的事儿多了,很多都忘记了,再说,他都是带着愉悦的心情做这些事儿的,也并不是要求有什么回报。所以愣是顶住了,没有说别的什么。
叶四娘也真不是要审讯自己的丈夫,不过心里甜滋滋的,这个时候,能快乐一天就快乐一天,也是叶四娘最基本的要求了。
而很快的,圣上的旨意就下来了,司徒政被任命为督粮使,直接开拔去西蛮,现在就要出发。
虽然已经有心里准备,但是叶四娘还是觉得难受,舍不得,秦氏在旁边安慰叶四娘,“好歹政哥儿只是督粮使,不用上战场,这也算是好事儿。”
作者有话要说:2月份的最后一天,终于来啦!累死俺了!

、第241章 心中有鬼

但是;这粮草可是一个战事的重中之重,没有了粮草,那是一切都妄谈。
所以看上去说政哥儿没有危险;其实是最危险的地方。
但是婆婆还是政哥儿的亲娘呢;她肯定心里也担心的不得了;就这样;还过来安慰自己;要是自己还哭哭啼啼的,那就太不像话了,这个时候,两个人要相互安慰才是。
且她相信,政哥儿一定会平安归来的。
政哥儿是直接在兵部领了差事;只回来拿了衣物,就带着人走了。
当然,他心里是万分舍不得自己的妻子,可是也知道这个时候,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皇上为了让自己安心,已经自作主张,把四娘给提前娶了回来了,如今四娘已经是他的妻子,他心里有了牵挂,也会更加小心谨慎的。不然就是毁了四娘一辈子。
至于皇上是不是也有这个意思,他现在不会细想。只是狠狠的抱了妻子一下,然后没有回头的走了。
要么人说,这离别是痛苦的,司徒政以前没有觉得,可是今儿个是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
唯有尽心尽力的把西蛮给打回去,才能早日会家见亲人。
司徒政走了,叶四娘好几天都有些无精打采的,幸好秦氏每天都会让她过去说说话,都是政哥儿小时候的趣事,叶四娘也渐渐的从离别的痛苦中出来,总不能每天都愁眉苦脸的,还累的长辈们担心。
自己该做的是,代替政哥儿孝敬公公和婆婆。
想好了这一切,她就开始拾起了自己以前做点心的兴趣,好在手都没有生疏,做了几次都不错,选了品相最好的,给公公婆婆送了过去。秦氏和司徒煌住在一个很僻静的院子里,他们说了,既然是过来暂住的,就不能把正院给占了,不然不像话,他们只当来这里是来修养来了,这边环境很好。
这公公婆婆不住正院,叶四娘也没有住正院,选了一个小巧的院落住了下来,离公公婆婆的地方也不远。
司徒政走之前可是把自己的家底都交代给了叶四娘。
别小看这个家,要说有宝藏,这里才是有,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修了一个一间屋子的暗室,里面装了好多东西。很多都是从海外运过来的,也不知道他是如何瞒天过海的。
司徒政手底下有人,就说这跑海运,他就专门交给了自己的心腹去管,每年给他报一回帐,其实他们分出来,家里给分了两千两银子,三个兄弟,二哥那边和二嫂也都是这个情形。
叶四娘那时候就把自己手镯上和簪子里的银票取出来,直接放在了这个暗室里。
既然是一家人了,还分什么彼此?
况且,她有这么多的东西,都是政哥儿带给自己的,没有他,就没有自己的这些财富。
再者,这地方是安全的不能再安全了,就是有人不小心找到了这个地方,不清楚机关,是绝对走不进来的。
丈夫把家底都交给了你,那是对这当妻子的绝对的信任,换做是谁都会高兴。
秦氏吃着儿媳妇做的糕点,很是夸了几句,不过却有些遗憾,因为她已经知道政哥儿媳妇来过月事了,这就说明没有怀上。
原本想着,政哥儿出去了,要是儿媳妇也能怀上,那就没有别的时间想别的去了,等政哥儿回来,说不定就当爹了。
只是希望是那样,可是现实却不是那样。
秦氏没有沮丧很长时间,又想着,这个时候,不怀孕也好,到时候又大了一岁了,生孩子身体更健康一些。
说句不好听的,也是给政哥儿留个念想,在战场上也得为了四娘着想,不能那么拿命不当一回事儿。
叶四娘和婆婆相处起来,更是跟亲母女一样了。
而大嫂张氏和二嫂田氏也经常带着孩子过来请安和说话,她倒是一点儿也不寂寞了。
眼瞅着要过年了,不过,元宝胡同那边来信了,说是老宅那边的老太太病重了!
“好孩子,你回去看看,这边有我和你爹呢,多住几天。”秦氏对叶四娘说道。
都说老人年纪大了最难熬的是冬天,这位叶老太太甭管是不是真的病了,也得过去看看。
叶四娘穿戴整齐,先去元宝胡同那边,结果到了门口,就看见有人急慌慌的,这才知道,刚刚的时候,嫂子杨氏已经开始发动了。
这当然是自家嫂子重要一些,付氏让也二老爷自己去了老宅那边,先去看看老太太。
实在是老太太经常装病,她总不能为了不知道真假的长辈的病,而耽误了自己儿媳妇生产吧。
叶二娘也过来了,见娘和四妹还有三弟都在产房外面等着,就说道:“弟妹是头一胎,里面还有亲家太太,外面也冷,咱们进去等,不然病坏了,岂不是还要让人照顾?”
叶承修倒是不想进去,他这是头一次当爹,心里着急的不行,浑身都是汗,根本就不感觉到冷,最后还会娘儿几个,给他拉进来了。
厨房里准备了姜汤,一人喝了一碗。
产婆在里面,杨夫人也在里面,叶四娘他们只能等。这一等就从白天等到了傍晚,天快要黑的时候,产房里传来一阵婴儿的啼哭声,付氏和叶承修都跑了过去。
原来杨氏已经生了,生了个将近六斤的小姑娘。
付氏听说是姑娘,一点儿也没有不高兴,还给产婆很丰厚的红包。
那产婆是见惯了生了儿子喜欢,生了女儿就吊脸子的人家,可是如今这一家人家生了女儿,照样是高兴,真是个厚道的人家!
产婆那恭喜的话是不要钱的说出来,而叶承修对于生了女儿,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不管是儿是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都喜欢。
见到亲家母和女婿的表情和动作,杨夫人心里松了一口气,她真怕因女儿生了个丫头,亲家母不高兴,女婿也不待见。
实在是从女儿怀孕,一直到现在,都对女儿特别好,跟供起来差不多,她也烧香拜佛的希望佛主保佑女儿一举得男。
但是事与愿违,偏偏女儿生的是个丫头,那时候她就觉得心里有些紧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