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武大郎-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燕云十六州,梁山仍旧以军法治理百姓!百姓也在军法的管束之下,不得违反军法!乱世用重典,哪怕是稍稍不听从梁山的命令都有可能遭遇逮捕的后果!

“你们不要猖狂,我们李家的每一个人都不会放过你们的!他们会反抗你们的,会让你们在李家庄寸步难行!”李家族长被捆绑起来带走的时候,他大声的骂道。

“老泼皮,你想得到美!过几天我们还会把你带回来的,到时候你看看李家庄的人是如何欢迎你的!”青年冷笑道。

就在这天夜里,在军队的帮助下,李家庄开始分发土地,以前属于族长和几个地主的土地都被发给了李家庄的贫下中农,贫下中农中到处都是欢呼的声音!利益在前,谁还会去想李家族长,谁还会为李家族长说话?

又过了三天,当李家族长被送回来的时候,他接受了李家庄村民史无前例的“批斗”,一天的时间他仿佛老了十岁一样。除了他之外,他家里的地主婆、他的儿子、孙子也接受了批斗。他们的头上戴着高帽,身上插着巨大的标语杆子,人们的唾沫吐在他们的脸上,拳头打在他的身上,似乎每一个人都疯狂了一样。

“批斗,狠狠地批斗!只有在批斗的过程中,这些百姓才能紧密的团结在我们梁山的周围!隔上一段时间,我们在百姓中组织忆苦思甜,到时候会让这些人把辽国的旧时代彻底的忘掉。”刘爱晶站在远处哈哈大笑道。

“刘县长,除了批斗之外,我们还要鼓励百姓耕田生产。另外,大都督说了,也不能一味的批斗,对于那些拥护我们政策的地主,我们要以保护为主,而且要鼓励那些地主把钱投入到商贸中去。”旁边的一个青年道。

刘爱晶皱了皱眉,道:“便宜那些地主了!告诉那些地主,如果他们愿意把一半的钱投入商贸中,那我们给予他们和贫下中农一样的地位,否则的话,即使是愿意减租,也要接受批斗!”

“这么做的话,大都督会不会责怪我们?”旁边的青年有些迟疑的道。

按照武栋下达的命令,只要是拥护梁山政策的地主都可以获得和普通贫下中农同样的政治地位、不被批斗、不受欺压,可是现在刘爱晶竟然做出这样的决定来了。

第三百六十七章天津码头

想起武栋的话来,刘爱晶皱了皱眉,过了许久,道:“按照大都督说的去做!”

他痛恨那些地主,恨不得所有的地主都遭受惩罚,可是他又万万不敢违背武栋的军令,所以他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决定,他准备不明着刁难那些地主,但是暗中却要刁难他们。

各地的土改轰轰烈烈的进行着,其实反抗的地主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地主都不敢反抗当权者!当他们的地租由原来的七成、八成降到三成的时候,人人脸色如土。而那些农民则是人人兴奋不已,本来经历了江湖人物祸害百姓的事情之后,农民们对于梁山有些害怕、反感,可是现在他们对于梁山只有由衷的感激。

而土改和批斗事件确实把这些农民紧紧的团结在了梁山的周围,过了不久各地又开始组织忆苦思甜。青年们最擅长的就是这个,他们本来就是高丽百万青年中的杰出人物,说话很具有煽动性,因此这项运动也很顺利。

武栋的画像已经到处都是,尤其是在农村里,每个农村的标志性建筑前面都挂着武栋的画像。

各地的农村也在选举村长,所有的村长都需要贫下中农出身,对于这点,地主心中不满,而那些普通的农民则是异常的支持。

当然,也不是所有地方的土改都进行的很顺利,也有一些地方,土改进行的很缓慢,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混乱,因为土地分发错误,农民们互相争执、打斗的事情都有。

对于这些地方,武栋毫不犹豫的把那些青年撤职,然后再派其他一些人前去治理那些地方。

短短时间,燕云十六州各地都出现了完善的政府机构。一般各地的县长都是那些青年在担任,各地的县尉则是军人担任,主薄则是由军中的军需官担任,军法官仍旧从事军法工作!青年们除了土改之外,他们也配合进行军法宣传,让法令如山的观念深入人心。

已经到了深秋时节,树上的树叶都已经凋零完了。

此刻在后世天津以北的地方,一个码头正在建设之中。

这个码头目前还十分的简陋粗糙,在这里驻守的也只有军人,往日里也只有军舰在这里停靠。

就在这天,海面上大浪滔天,在远处出现了无数的小点。渐渐的,小点越来越清晰,竟然是无数的船只。等那些船只越来越近的时候,海军官兵已经能够看到上面飘扬的红色旗帜,他们都不由得松了口气,人人都知道这是自己的船只了。

“这一次好多的船来啊!我看起码有数十艘船!”一个海军士兵眺望远处,道。

“不止数十艘,你看,后面还有那么多的小黑点,那都是船只!我们海军在渤海目前似乎没有这么多船啊?”旁边另一个士兵有些疑惑的道。

“后面的是商船!”旁边的一个军官开口道。

那些船只越来越近,渐渐的,对面的船上传来了旗语。这旗语本应是诞生于大航海时代,到了15世纪地理大发现的时候才会最早出现在欧洲,可是现在提前了三百年,梁山已经发明了旗语。这些年里梁山鼓励一切创造发明,发明这旗语的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水手,他将旗语上报之后,武栋当场给与了1000两黄金的奖励。之后这旗语已经广泛的运用在海军之中,据说一些上传也开始应用旗语!甚至,在陆军之中,现在也在研究旗语的运用。

对面船上的旗语表明他们隶属于海军第一军第三师,一共有20艘战船,他们的后面则是跟着上百艘商船,他们这一次是运送货物而来,货物中有民用货物也有军用货物。

阮小七此刻正坐在船头之上,寒冷的海风吹拂,他的脸上则是挂着笑容。他喜欢大海,虽然现在没有战争,他也喜欢在海上漂泊,所以这一次他跟着一起押送货物。

“大都督说大海极大,在大海的对面还有大陆!前些天,二哥来信说他不想呆在梁山水泊了,他说他想去外面看看!其实我也支持他去外面看看,可是现在梁山泊也离不开他。”阮小七暗暗的道。

世界如此广大,他的二哥想要出去闯荡,他能够理解。就算是他自己,现在也觉得大海比起梁山泊要好的多了。梁山泊虽然方圆八百里,但是终究只是一个大湖,二哥在那里相当于被困于湖中。可惜阮小二现在是梁山泊的水军头领,朝廷常常围剿梁山泊,梁山泊根本就离不开他。

“这一次又有无数的粮食运往燕云十六州,那些百姓过冬是没有任何问题了!而且,还有无数的器械运往燕云,岳飞那小子要高兴了。”阮小七又道。

他前段时间在燕京和岳飞打了不少的交道,他对于岳飞很喜欢,觉得岳飞这人有些单纯。岳飞就是纯粹的军人,没有其他的心思。而且岳飞这人精通兵法,那些天里他和岳飞一起讨论,岳飞还指点了他不少海战的法门,这让他啧啧称奇,没有想到岳飞有这样的本事!其实,现在梁山海军在大海之上已经是纵横无敌,除了船只、船员的素质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其他水师之外,大炮的存在也让其他人无法匹敌。

“这一次还有30架火炮运往燕云,真是便宜那小子了!”阮小七暗暗的道。

“军长,马上就要靠岸了!”这个时候,一个士兵跑了过来,道。

“让大军准备一下,待会登陆。”阮小七站了起来,道。

这天津码头刚刚建成,实在是太过简陋,码头上都没有多少的房屋,他们海军运来的货物只能在这里做短暂的停留,然后就要运往燕云十六州其他地方。

等到阮小七上岸没有多久,从远处突然驶来了数百架马车。驾车的都是一些农民,这些农民也是满心的欢喜。其实这些马车原本不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土改之后这些马车才暂时归他们使用,按照梁山的规定,只要他们帮助运送货物次数达到十次以上,这马车就归他们自己所有了。如果今后他们还愿意帮助梁山运送货物,梁山甚至会给他们付出薪金。

眼看着多运几次马车就是自己的了,他们怎能不欣喜?

等他们看到远处无数的船只的时候,眼中也满是惊叹,虽然前两次他们已经看到这里停泊无数的大船了,但是再次看到仍旧震撼!

他们先是把船上的货物运下来,这就让他们足足忙了数个时辰,之后他们又把这些货物运到一架架马车上面!

一个老农扛着一个麻袋,他走了没有几步,麻袋竟然破开,无数的小麦撒到了地上。

“哎呀,好多的粮食啊!”这老农发出了一声惊叹。

“快捡起来!多珍贵的东西呢!”旁边的一个农民把自己扛着的麻袋放到一旁,帮着这老农收拾地上的小麦,其余的农民看到之后也纷纷帮忙起来。

“是啊,这东西可宝贵这呢。”那老农也道。

在农民的眼中,粮食是最珍贵的东西。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于每一粒粮食,他们都不会浪费,也不舍得浪费。

“兵爷,这粮食是干什么的?”等到所有的粮食收拾起来,麻袋重新缝好之后,老农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他看了看旁边的士兵,问道。

“这是送给你们过冬用的。”旁边的士兵道。

“啊?这是送给我们的?我们……我们今年已经有吃的了。”老农难以置信。

第三百六十八章军械

他们给地主干活,每年都有一定的收入,虽然这收入很稀薄,但是只要身体素质差不多都能熬过冬天。那些熬不过冬天的都是一些老人、小孩、妇女。而且今年和往年不同,批斗地主的时候,许多地主家的粮食都发到了他们的手里。

农民们本来就十分欢喜,他们都觉得今年省省能把冬天度过去,今年就算是老人、小孩、妇女都未必有多少人饿死,没有想到这些士兵竟然说这些粮食又是送给他们的!这么多的粮食,不知道够他们吃多久了!

“你们节省点吃,这些粮食除了给你们过冬用,还有就是当作明年的种子用!你们可以看看,这些粮食各个颗粒饱满,都是从普通的粮食中挑选出来的!”旁边的士兵提醒道。

“啊,那也太珍贵了!这是种子,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当饭吃。”老农惊讶的道。

他已经做出决定,今年一定要把这些“种子”都留下来,他们已经有自己的土地了,明年把这些种上去,明年秋天就有好收成了。

“军爷,我们每个人都能分到粮食吗?”旁边又一个农民问道。

“这是自然!”士兵笑道。

“真是太好了!太好了!”那农民激动的心中直跳。

“军爷,这些是什么东西?”有几个农民抬着一架火炮,满头是汗的问道。

“这些你们不需要知道,只须运到燕京城就好。”旁边的士兵道。

“是是!可是这东西好沉,一批骡子未必能拉动啊?”一个农民道。

“这些都需要几批骡子来拉。你们拼一拼,拼出多余的骡子来。”士兵一边上去帮手,一边道。

除了粮食、火炮之外,还有一些军械农民们是认识的。有的是战刀,看起来异常的锋利,还有一些是盔甲,虽然这盔甲的样式和普通的盔甲大不相同,但是仍旧可以看出是做什么用的。对于这些战刀、盔甲,他们又是好奇又是畏惧,只是不管怎样,他们都把这些搬到了马车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