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异域雄心-第3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猛然惊醒过来,当他们发现穿着反抗军军服的俄国人时,对方已经距离城市边缘不足五公里了。

城内的政府军也算训练有素,他们很快组织起来,依靠早已建设好的街垒工事开始反击。俄国人利用不多的小口径火炮,对街垒进行定点清除,却很快遭到了政府军大口径火炮的报复,随后政府军还将战车拉了出来。

虽然他们没有中华帝国特有的防冻润滑油和汽油防冻剂,战车在严寒中无法启动,但是有了五十毫米长身管炮的灰熊1型战车,作为炮台使用还是非常好的,至少它不用担心被对方的小口径火炮所摧毁。

尽管严寒让哈布夫斯堡王国政府军战斗力降低了不少,但是依靠着火炮优势,俄国人并未占到什么便宜。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火力对射之后,作战凶狠的俄国人付出了重大伤亡才冲入城中,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俄国人作战凶狠是出了名的,但是哈布夫斯堡人也不差,这些参加过世界大战的老兵同样是杀人如麻的,双方打得异常惨烈。

第五百一十一章 哈布夫斯堡内战(三)

双方兵员数量差不多,人员素质也相差无几,这样的时候拼的就是对地形的熟悉和装备优势了。论地形俄国人自然非常陌生,而武器装备方面,完全照搬中华帝国装备构成的政府军,显然比使用波士顿人武器的俄国人更好一些。

先进的钢珠手榴弹、半自动步枪、榴弹发射器和轻型迫击炮。尽管中华帝国没有向他们出口火箭筒,但这样的装备已经足以压制拿着波制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的俄国人一头了。

在头脑冷静的政府军副总参谋长赫岑多夫元帅指挥下,政府军很快稳住了阵脚,它们依托着街道内坚固的楼房,设置了大量火力点,从不同方向射来的交叉火力,大量射杀着进攻的俄国人,这样的火力配置给急于进攻的俄国人造成了很大困难。

在付出了重大伤亡之后,俄国人只占据了沙尔堡的五分之一,就再也无法前进了,双方只好沿着几条固定的街道相持起来。赫岑多夫元帅灵机一动,既使双方已经进入了僵持,也不能让俄国人过于轻松。

他立刻命令将迫击炮和榴弹发射器都配属到前线,专找对方的机枪火力点打,同时命令重炮群向俄军占领区实施火力覆盖,他是决定即便毁掉部分城区也不能让俄国人好过了,至少不能让他们有地方御寒。

“元帅,情况有些不对。”一名参谋跑来对赫岑多夫道。

赫岑多夫看了这个参谋一眼问道:“哦,有什么不对?”

参谋的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回答道:“刚才有人来报告说,前线的第六师找到了几具对方的尸体,这些尸体好像不是布维曼人,也不是斯洛人。”

“哦?”赫岑多夫元帅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让他们将那几具尸体抬过来,让我看看。”

“是,元帅。”参谋答应一声立刻去找人了。

一会儿工夫,几具穿着反抗军作战服的尸体被抬到了院子里,赫岑多夫元帅走出屋子,在那些尸体前仔细的打量了一番道:“是俄罗斯人,或者说是哥萨克帝国叛徒一方的人。”

几名随行参谋道:“元帅,会不会是哥萨克帝国的人,也许他们是中华帝国派出来的。”

赫岑多夫摇摇头道:“绝不可能,中华帝国和我们没有什么恩怨或是利益冲突,他们没必要支持反抗军。”

一名参谋道:“如果这是中华帝国想要插手西大陆事务,派出志愿军就完全有可能了。”

赫岑多夫摇摇头道:“不会的,赛罗王国和里斯大公国都对中华帝国很有好感,如果他们要将势力深入西大陆,自然会从那个方向下手,绝不会用这个风险大的方式。”

参谋们的头脑中,还是根深蒂固的有一种白人至上的观点,现在中华帝国强势崛起,他们自然时时刻刻都有所防备,一旦有什么异常,也很容易往这方面想,而赫岑多夫却是西大陆为数不多的清醒者。

仔细观察着几具尸体,赫岑多夫元帅突然有了发现,他俯下身子从尸体上抽出一支手枪道:“你们看,这些人用的是波士顿帝国生产的柯尔特手枪,我想他们用的长枪也应该是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或者春田式步枪吧。”

去叫人的那个参谋道:“没错,他们用的是加兰德。”

赫岑多夫点点头:“这就对了,波士顿帝国对武器出口审查非常严格,就算哥萨克帝国人使用波制武器来迷惑我们,也不可能大批量的搞到,即使是从战场上缴获的,他们毕竟距离我们远,还隔着一个俄国,出兵非常不方便。而今天对方的进攻据我看来,全部都是这些俄国人,如果他们是成建制进入我国境内的哥萨克帝国士兵,绝对做不到无声无息,只有与我们接壤的俄国人才办得到。”

旁边的一名高级参谋皱着眉道:“元帅,如果这样那就麻烦了。看来波士顿帝国准备插手西大陆事务了。”

赫岑多夫点点头:“没错,事情复杂了。想不到这一次世界大战,我们西大陆诸强自己葬送了自己。当年只有我们对外殖民,现在却要防备别国插手我们西大陆了。”听了赫岑多夫元帅的话,其他参谋们也是唏嘘不已。

俄军是突然袭击,本来就没有做多少后勤准备,现在久攻不下,又遭受了对方重炮火力的压制,最后不得不选择了撤退。俄军仓促撤退,自然无法将阵亡将士的尸体带走,而这些尸体和随身武器被打扫战场的哈布夫斯堡政府军缴获,它们也就成了哈布夫斯堡王国政府的所谓证据。

几天之后哈布夫斯堡王国外交部正式照会俄国大使,声称如果对方不将支援反抗军的俄军撤出,哈布夫斯堡王国将与俄国绝交,而俄国大使则以志愿军来进行搪塞。

俄国人可以搪塞哈布夫斯堡人,却无法搪塞雅曼人,正愁帮不上忙的雅曼帝国立刻找到了突破口。雅曼帝国外交大臣也同样照会了本国俄国大使,他们的口气就没有那么客气了。

雅曼外交大臣直接对俄国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俄国四十八小时内不从哈布夫斯堡王国撤出一切军队,将视为对同盟国的挑衅,同盟国集团将向俄国宣战,随后雅曼帝国发布了国家紧急状态动员令,大量军队开始向俄国边境集结。

中华帝国自然也不愿意波士顿帝国和俄国的触角深入西大陆,同日哥萨克帝国和中华帝国的军方,甚至是难免的伊斯坦帝国大军,也都开始在俄国边境线上聚集兵力。

周围几个国家的这一举措可把俄国人吓坏了,乌里扬诺夫赶快命令将支援反抗军的军队全数撤回,并向雅曼帝国和哈布夫斯堡王国表示了歉意,同时他们还表示这是一些军官私下的个人行为与国家无关,俄国政府将对有关人员进行严惩。

同盟国集团对这件事也就是个面子问题,既然对方已经撤军,又给了同盟国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解释,他们自然也就不再追究了。不过俄国人撤退的时候,却按照波士顿帝国政府的授意,将所有武器装备留给了布维曼人的反抗军,空手回到了国内,同时波士顿帝国也加大了对反抗军的物资援助。

俄国志愿军撤走了,布维曼人立刻感到了兵力的不足,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找到了斯洛人,两族高层在经过详谈之后,最终决定斯洛人加入布维曼反抗军,对政府军作战,等到胜利之后布维曼人将帮助斯洛人建立自己的国家。

有了互惠互利的关系,大量曾经参加过世界大战的斯洛青壮年再次拿起武器,加入了反抗军的行列。有波士顿帝国敞开供应的武器,反抗军的渐渐占据了数量上的优势,到了第二年春季的四月底,反抗军的军力已经超过了八十万,而政府军则依然只有五十万左右。

哈布夫斯堡王国政府军还没有完成换装,还有大约一半的士兵依然使用着老式的武器装备,而反抗军则已经是一水的波士顿帝国最新装备,双方在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攻守易势也就成了必然。反抗军开始对政府军展开了步步紧逼的攻势,一点一点的恢复被政府军占领的城市,在反抗军优势兵力的打击下,政府军处处受制被迫连连后撤,两个月之后,罗德里斯城光复了。

罗德里斯城的光复代表着反抗军夺取了全部失地,在向前推进就是哈兰利人的传统势力范围了。到了这个时候,费迪南三世再也坐不住了。本来费迪南三世是很怕同盟国军队进入本国后,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的,可是现在战局已经糜烂至此,再不寻求盟友的帮助就要亡国了,因此他立刻向雅曼帝国发出了援助请求。

接到费迪南三世的求援电报,威廉二世异常高兴,他早就等着镇压反抗军了。在他的思想中,反抗军是不堪一击的,雅曼帝国的强大陆军一定会摧枯拉一般的击溃那些反叛者,到时候自己就可以如同太上皇一般,控制哈布夫斯堡王国的内政了,但是他的援军还没有发出,波士顿帝国的国书就到了。

波士顿帝国的国书中表示,哈布夫斯堡王国是同盟国中的一员,雅曼帝国自然有义务对其进行支援,但是反抗军势力却不属于同盟国。对于这些反抗暴政的反抗军,波士顿帝国给予了深深的同情,他希望能够和平解决争端,而不要诉诸武力,也希望雅曼帝国能够三思而后行。

在这份国书的最后,波士顿帝国非常隐晦的提到,随着波士顿帝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货币数量开始不足,国家有通货紧缩的危险,因此波士顿元需要考虑进行升值,以应对货币紧张的局面。

波士顿帝国为了能够将势力插入西大陆,这次可谓撕破脸皮了。他们的国书表面上没有多少实质性内容,实际上确是在要求雅曼帝国不要派兵进入哈布夫斯堡王国作战,同时表示自己愿意对双方进行调停。而最后关于希望将波士顿元升值的消息,看似无用却是赤裸裸的威胁了。

第五百一十二章 政体改良

由于同盟国各国为了战后重建,大多都在波士顿银行和中华银行以殖民地做抵押,分别进行了大量贷款。这些贷款自然是以对方货币为结算的,如果波士顿元大幅升值,雅曼帝国在给波士顿银行还款的时候,就要付出更多的钱,这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威廉二世吓了一跳,这经济实力不如人,想不服软也不行呀。

有波士顿帝国的威胁,雅曼帝国也只好发出了调停的呼吁,而这能够压波士顿帝国一头的调停人,自然落到了最强大的中华帝国身上。方晓宇对于这种参加国际事务的事情是非常积极的,更何况是雅曼帝国邀请的,这样雅曼帝国也算是欠了中华帝国一个人情,为此外交部长吴琼亲自到雅曼帝国走了一趟。

双方的谈判代表在雅曼帝国首都埃森进行了谈判,中华帝国、波士顿帝国和雅曼帝国作为调停国参加了和谈。

在谈判之前,雅曼帝国算是和哈布夫斯堡王国交了底,既然知道盟国被威胁而无法出兵,王室也就不报太大希望了,何况哈布夫斯堡王国也在波士顿帝国的银行有贷款,他们同样有把柄在人家手上,底气自然就没有那么足了,因此和谈进行的非常顺利。

由于没有过分想法,务实的王室代表只要能够保住哈里兰人的传统势力范围就满足了,因此他们同意了布维曼人和斯洛人的建国要求。布维曼人和斯洛人本想提出一些过分要求,却受到了中华帝国的压制。

对于同盟国一方,方啸宇一直视其为对抗波士顿帝国的前哨,对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