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天妖皇-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这一点关照,对于含悲而死的关盼盼来说,又有何意义呢?
仍是徒增虚名罢了!
白居易六十六岁以后,官职是太子少傅,分管东阳洛阳之事。
这时的他,年已垂暮,雄心大减,不再积极参予政事,隐居在洛阳香山。
白居易自知来日不多,因而忍痛割爱,把心爱的骏马送给他人,并且让能歌善舞的侍姬樊素与小蛮离开自己,各奔前程,以免自己百年之后,两位妙龄佳人重演关盼盼的悲剧。
从他的这一行动可以看出,白居易已经为逼死关盼盼而深深内疚了。
后来,燕子楼因为关盼盼的故事,而成为徐州的胜迹,历代均加以修茸。
楼上至今仍悬挂着关盼盼的画像,神情秀雅,容貌艳丽绝伦。
过往的游客,不但仰慕其风貌,更为她的贞情而感叹。
关盼盼死后,进入冥界,却没有找到张愔。
她原本住在瀛洲台,与历代名女为伴。
因为前世的羁绊,这些历代名女,并没有去投胎,多数留在瀛洲台修炼。
在魔族入侵瀛洲台之后,关盼盼来到天柱山,无意中发现上古仙人遗留下来的洞府。
于是,关盼盼留在这个洞府中,潜心修炼。
不过,她对白居易的怨气,始终无法消除。
一个她曾经十分倾慕的人,竟然如此看待她,又怎能消除她的心头之恨!
在洞府大厅的地面,用九级高阶妖兽火麒麟的精血,铭刻着一个奇特的法阵。
这个法阵,可以将一切负面的情绪,扩大上百倍。
而且,随着时间流逝,那些负面情绪会越积越多。
晴朗路过天柱山时,被那些破山而出的怨气一冲,竟然也会滋生心魔,可见其厉害。
他查出真相之后,惟恐本尊被法阵中的怨气冲击,只是放出业火金身,先将关盼盼带出洞府,再请求她加入浩然宗。
当然,苏樱和霍青桐,也飞出锦绣珠,帮忙劝说。
不久,关盼盼终于答应加入浩然宗,与赵飞燕等女子住在一起。
后来,晴朗修成混元圣人,创建永恒国度,关盼盼等女子出力甚多。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洞府中的所有收藏,被晴朗的业火金身搜刮一空。
晴朗又祭出炼妖壶,将那些怨气收进壶中世界,或许日后能用得上。
而那个特殊的法阵,早已被晴朗用天眼通复制入脑海,只要用高级妖兽的精血,一样可以设阵,但威力有所不同。
在关盼盼加入浩然宗之后,因怨气而滋生的心魔,已经被晴朗驱除。
晴朗离开天柱山之后,继续前进。
这天,他经过云梦泽,遇到一件怪事。
云梦泽在天柱山的南面,是从天柱山去朱雀塔的必经之路。
晴朗飞近云梦泽之时,觉得有点不对劲,立即施展天眼通。
他惊奇的发现,竟然有数百个男子的鬼魂,盘旋在云梦泽的上空,不肯离开。
晴朗施展他心通,读取那些鬼魂的记忆,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那些鬼魂生前都是修士,在路过云梦泽时,被里面的香气吸引,溺水而亡。
这些修士,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一个共同点:抛弃过女人。
正因为这个共同点,他们才会被云梦泽中的香气吸引,痴痴呆呆的跳入水中。
这些修士死后,依然无法摆脱那种香气的诱惑,就没复活,停留在云梦泽的上空。
晴朗略一沉吟,大袖一挥,送出一股清风。
这股清风将那些修士的鬼魂,吹得远远的,让他们不再受到那种香气的诱惑。
如此一来,惊动了盘踞在云梦泽中的厉鬼。
这个厉鬼叫殷桂英,来自地星华夏国,进入冥界后,因为生前的怨恨而苦修鬼道。
说起这个殷桂英,有这么一个故事:殷桂英化鬼死缠负心郎!
话说,唐宣宗大中年间,江南重镇徐州发生了一件怪事:新科进士王魁被赐官为徐州佥判,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但不到三年,竟然引刀自刺身亡。
对此事,众人议论纷纷,不解其中原故。
而知情者都说:这是负心人应有的下场!
要知事情的来龙去脉,还需从王魁中进士前说起。
王魁是莱州人,出身贫寒,却禀赋独厚,不但人长得相貌堂堂,而且极富才情。为着摆脱窘困的生活境况,他读书十分用功,只盼望有朝一日金榜题名,鱼过龙门,飞黄腾达。
也算皇天不负有心人,二十岁时,他就顺利通过州县的乡贡考试,成为举人。到大中十年冬天,京城举行进士会试时,他筹备了盘缠,进京参加考试,且胸有成竹,踌躇满志。
唐代朝廷举行的科举考试,项目繁多,而最让读书人感兴趣的,是‘明经’和‘进士’两科。
唐高宗以后,更形成进士科独盛的局面,士大夫们都以进士出身为荣耀。
唐宣宗时期,参加明经科考试的,大多是贵族世家子弟,因此考试不甚严谨。而应考进士科的,大多是平民阶层的读书人。
他们都想通过这一途径,彻底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光耀门庭。因考取进士之后,即可赐官,所以朝廷对进士的选拔十分严格,非博学多才、远见卓识之人,难以通过。
王魁虽长于诗文,但阐明政见之文稍差,因此也像大多数应试者一样名落孙山。
心气颇高的王魁,原本是抱着极大的希望来应试的,一旦落第,无疑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顿感前途暗淡,渺渺茫茫。
发榜后,他便忧心郁郁的回到家乡,整日枯坐书斋,长吁短叹,不知如何是好。
同窗的友人安慰他道:“人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你如今只不过二十四岁,虽然暂时受挫,仍可东山再起啊!”
为了转移他的情绪,友人又怂恿他到烟花柳巷中寻些开心,等心情平复后,继续拼搏。
在友人的‘挟持’下,王魁心不在焉的来到莱州城中的花柳之地,穿过弯曲窄狭的巷道,走进一处幽僻精巧的小宅。
只见院内柳丝成荫,花木扶疏,一座小楼画梁雕栋。
也许是听到了推门的声音,他们刚跨入院中,楼里就走出一位姑娘。只见她云髻半编,淡妆浅抹,一身杏红罗裙,裹在发育初成的苗条身段上,随风轻荡,宛如一团舞动的火苗。
看她的年纪,不过十六七岁,然而美目流盼,已藏着万种风情。
从未涉足风月场所的王魁,一刹那被姑娘的美艳弄得不知所措。
姑娘殷勤的把他们引入楼中客厅坐下,又亲自奉上香茗,摆上瓜果,热情大方。
王魁望着她忙来忙去,就像一只蝴蝶在屋中翩翩起舞,不禁怔怔发痴。
友人又把姑娘介绍给他,正是红极一时的歌星殷桂英,尤其善于弹弄琵琶。
姑娘嫣然一笑后,也不推辞,取出一面琵琶,低头舒指,弹奏起来。纤纤玉手上下抚弄,如水如泉的音乐便从琵琶中流出,轻轻回荡在客厅中,王魁顿感摇荡在云雾之中。
一段情弹之后,殷桂英轻启歌喉,唱了一首小调,歌声幽怨婉转,就像一只夜莺在倾诉心声。
王魁听得如醉如痴,深深为之着迷。
殷桂英弹唱完后,三人品茗清淡,十分投缘。虽然身份迥异,心意却融融相通。
不知不觉已到撑灯时分,桂英又备好酒菜,深情的举起酒杯,对王魁道:“酒乃天之精华,妾为地之美物,王君拥美物而饮精华,一定是来年登第的吉兆。”
这话可真说到王魁的心坎里去了,张开双臂把桂英拥入怀里,接过她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
晚饭后,友人识趣的走了,只留下情意相投的王魁与桂英。
夜深人静,满院的花香透窗而来。

第383章

王魁与殷桂英,都是春心激荡,只觉相见恨晚,畅叙之后,又相拥着走向绣床。
金鸡报晓,晨光朦胧,殷桂英娇怯的靠在王魁胸前,细语道:“郎只管专心攻读,准备来年应试,一切所需,均由妾来张罗。”
王魁感激不已,指天发誓:“今生若有显达,决不辜负佳人一片真心。若有相负,苍天可惩!”
两人起身,洗漱完毕,桂英捧来一方罗巾,请王魁题诗。
王魁便挥笔写下:“谢氏筵中闻雅唱,何人戛玉在帘帏。一声透过秋空碧,几片行云不敢飞。”
受到王魁盛赞的殷桂英,到底是何等人物?
细究起来,她本是出身于官宦人家的一位小姐,后来因父亲牵涉到一桩政治案件,家破人亡。
年方十岁的桂英,被青楼的鸨母看中,收在门下。
鸨母见这小姑娘天资独厚,便下了大工夫培养,一心想栽培一棵诱人的摇钱树。
殷桂英果然没让她失望,不但长得越来越秀丽,诗书歌舞也造诣颇深,十三岁开始接客,很快就艳名鹊起,红透了莱州城。
她在十六岁时,遇一富商,两情相悦,鸳鸯难分。
于是富商以重金为她赎身,并置下了这所楼院,金屋藏娇。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富商一次外出经营,身遭暗算,从此桂英又失去依靠。
为了生计,她不得不重操旧业,但多以歌乐待客,很少以身相酬。
这次遇到了王魁,也许是缘分所定,惯见红男绿女的她,却被大志未酬、满怀落寞的他,引动了芳心。
她见王魁也对自己有意,使她心意笃定,不但以身相许,还不惜拿出自己的血汗积蓄,一心帮助这位布衣书生成就大志。
从此,王魁在桂英的院中住下,,专心攻读,两人形同恩爱夫妻。
善解人意的桂英,为王魁把生活安排得妥妥贴贴。王魁则心无旁骛,日夜攻读。
秋去冬来,转眼又到了礼部会试之期。桂英精心为王魁准备好行装和盘缠,送他进京。
临行前夕,两人彻夜不眠,难舍难分,整夜交颈互诉衷爱,互诉别情。
最后,两人一同对天盟誓:“若有相负,当遭鬼神之责!”
王魁去后,殷桂英洗尽铅华,闭门谢客,静心的等待情郎的佳音。
夜来北风怒吼,大雪翻飞。殷桂英深情切切的牵挂着情郎的起居,长夜不眠,虔诚的祈求上苍:“苍天怜我苦心,保王郎此去平安。小女子愿折损阳寿,换取王郎的金榜题名。”
也算诚心感天,王魁这次居然在会试中独占魁首,名列第一。
春花烂漫的时候,王魁夺魁的消息传到莱州。
桂英听了,高兴得彻夜不眠,连夜书就贺诗一首:“人来报喜敲门急,贱妾初闻喜可知。天马果然告驰跃,神龙不肯后蛇螭。海中空却金鳌窟,月里都无丹桂枝。汉殿独呈司马赋,晋庭惟许宏君诗。
身登龙首云雷疾,名落人间霹雳驰。一榜神仙随驭出,九衢卿相尽行迟。烟霞路稳休回首,舜禹朝清正得时。夫贵妇荣千古事,与郎才貌各相宜。”
诗中,她把王魁比作是天马行空,神龙飞腾,金鳌出水,一举折下了月中丹桂。又盛赞情郎的才华盖世无双,逢上像尧舜一样的清明时代,青云直上,自属意料中事。
在这首诗里,她不但饱蘸深情的赞美了王魁,还特意在末尾两句中,意蕴深长的提出,自己与王郎是“男才女貌”,相得益彰。
“夫贵妻荣”是千古惯例,提醒王魁不可忘了天天期待着他的情人。
贺诗托人送出后,殷桂英整天整天的沉浸在喜悦的期盼之中。
然而,春风得意的王魁,却已产生另一重考虑。
自己是头名进士,很快就会封官进爵,实在是荣耀显赫之事。与自己有白头之约的桂英,却是青楼女子出身,如果将来娶为进士夫人,岂不玷污了自己的清名,怡人笑柄么?
这样想来,往日的山盟海誓,成了他心头莫大的负担。
桂英对自己,不但情深意切,而且有恩于自己。自己今天的荣耀,少不了她的一份心力。
他左思右想,最终还是选择了以自己的脸面为重,横下一条心来,决计断绝与殷桂英的来往,把往日的恋情抛向九霄云外。
殷桂英此时依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