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天妖皇-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纪小兰点点头,抹了一下嘴,打量他几眼,忽然脸上一红,轻声道:“谢谢你。”
晴朗看出她没有灵根,不适合修道,便不打算将她收进浩然宗。他收回雷神鞭,将那只葛魍送进锦绣珠,由苏樱等人看管,便拉着纪小兰的手,驾起真火遁光,飘然而去。

第191章

眨眼工夫,已来到木仙村。晴朗将纪小兰送回家中,挥手告别。
纪小兰望着渐渐远去的真火遁光,怅然若失。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些东西,却已铭刻在她的心里,永远不会忘记……
晴朗离开木仙村之后,先不返回火焰山,而是去荆棘岭木仙庵。
相传那里住着六个妖仙,都是草木成精,非常风雅,从不害人。
此时天色已晚,晴朗飞到荆棘岭,只见前面蓬蓬结结,又闻得风敲竹韵,飒飒松声。山上有一段空地,中间是一座古庙,匾上写着‘木仙庵’三字。庙门之外,有松柏凝青,桃梅斗丽。
晴朗定睛一看,只见那:岩前古庙枕寒流,落目荒烟锁废丘。白鹤丛中深岁月,绿芜台下自春秋。竹摇青珮疑闻语,鸟弄余音似诉愁。鸡犬不通人迹少,闲花野蔓绕墙头。
木仙庵的后面,有一株老松树,一株老柏树,一株大桧树,一株老竹,竹后有一株丹枫树。再看崖那边,还有一株老杏,二株腊梅,二株丹桂。
据说,这六个妖仙,都有名号:松树叫十八公,柏树叫孤直公,桧树叫凌空子,老竹竿叫拂云叟,枫树叫赤身鬼,杏树叫杏仙。
丹桂和腊梅,道行尚浅,都是女童打扮,服侍杏仙。
晴朗飘落在地,环顾四周,朗声道:“各位大仙,可否出来一聚?我叫晴朗,就住在附近,想跟各位大仙交个朋友。”
话音刚落,忽起一阵阴风,木仙庵后转出一个老者,头戴角巾,身穿淡服,手持拐杖,足踏芒鞋,身后跟着一个青脸獠牙、红须赤身的鬼使,头顶着一盘面饼。
鬼使跪下,恭恭敬敬的道:“小神是荆棘岭土地,知上仙到此,无以接待,特备蒸饼一盘。此地八百里,更无人家,聊吃些儿充饥。”
晴朗也不去接,微笑道:“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不饿。”
老者走过来,笑道:“我是荆棘岭的十八公,因风清月霁,特意请你去会友谈诗,消遣情怀。”
晴朗欣然答应,与他携手同行,来到一座烟霞石屋之前。
他打量着四周,真个是:漠漠烟云去所,清清仙境人家。正好洁身修炼,堪宜种竹栽花。每见翠岩来鹤,时闻青沼鸣蛙。更赛天台丹灶,仍期华岳明霞。坐久幽怀如海,朦胧月上窗纱。
晴朗正在观看,渐觉月明星朗,只听得人语相谈,都笑道:“十八公请得上仙来也。”
晴朗抬头望去,是三个老者:前一个霜姿丰采,第二个绿鬓婆娑,第三个虚心黛色。
他们的面貌和衣服都不相同,来与晴朗作礼。
晴朗还了礼,问清楚他们的姓名,原来霜姿者号孤直公,绿鬓者号凌空子,虚心者号拂云叟。
众人正谈话间,只见石屋之外,有两个青衣女童,挑一对绛纱灯笼,引着一位仙女。
那位仙女拈着一枝杏花,笑吟吟的进门相见。
只见她:青姿妆翡翠,丹脸赛胭脂。星眼光还彩,蛾眉秀又齐。下衬一条五色梅浅红裙子,上穿一件烟里火比甲轻衣。弓鞋弯凤嘴,绫袜锦绣泥。妖娆娇似天台女,不亚当年俏妲姬。
这个美貌女子,正是由杏花修成人形的杏仙。
四老欠身道:“杏仙为何而来?”
杏仙向众人道个万福道:“知有佳客在此,特来相访,敢求一见。”
十八公指着晴朗道:“佳客在此,何劳求见!”
晴朗站起身来,微笑道:“久仰杏仙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杏仙微微一笑,娇声道:“快献茶来。”
又走来两个黄衣女童,捧一个红漆丹盘,盘内有六个细磁茶盂,盂内设几品异果,横担着匙儿,提一把白铁嵌黄铜的茶壶,壶内香茶喷鼻。
女童斟了茶,杏仙微露春葱玉指,捧磁盂先奉晴朗,次奉四老,然后自取一盏作陪。
那个赤身鬼使,站在一边,宛如门神。
众人一边谈诗,一边闲聊,好不开心。
晴朗虽然不会作诗,却有三千多个浩然宗成员帮忙。他将本尊的七窍打开,以神识跟苏樱等人交流,顷刻便可以吟诗附和,博得众人的啧啧赞叹。
杏仙更是频送秋波,而晴朗只是诈作不知。
这时皓月当空,碧霄澄霁,衬着花木扶疏,因风凌乱,真个是清景如绘,幽绝人间。
众人畅谈至天亮,晴朗这才起身告辞。
杏仙扯着他的袖子,恋恋不舍的道:“你可要再来啊!”
晴朗微笑道:“一定,一定!”便挥手告别,驾起真火遁光,飘然而去。
此时,他已从众人的口中,听得在荆棘岭西南方的数千里外,有一个鼎湖峰,住着一条妖龙,守护着一匣天书,自然要去探个明白。
片刻工夫,他已飞到鼎湖峰,发现这里不但风景灵秀,岩谷幽奇,面积也不小。偏西南角上有一个百十亩方圆的大湖,清水绿波,碧沉沉的,望不见底。
峰顶既高,天风冷冷,有时一阵风吹过,湖水泛起一阵波纹,被日光一照,闪动着万道金鳞,光华耀眼。再往四外一望,群山环绕,若共拱揖。
忽然冒起一层白云,将峰身拦腰隔断,登时群山尽失,只剩半截峰头和远近几座高山,在云海中浮沉,仿佛海中岛屿一般。那里便是蛟龙窟宅,仙灵往来之所。
晴朗观察一会,湖水平荡荡的,一些动静也没有。
他知道湖水太深,下面必有泉眼,却不知妖龙潜伏何处。
据说,妖龙褪皮之前,要出湖晒太阳;褪皮之后,每晚一到子时,便如死去一般。
与其冒昧涉险,不如寻个隐僻所在,等它自己游上来,再伺机下手。
时间尚早,晴朗便去寻觅存身崖洞,来到一处,发现前面是一片密叶矮松,虬枝低极,如同龙蛇夭矫,盘屈在地,而松林后面是一个小山崖。
他飞过松林一看,崖前竟有两座小洞,一东一南,相隔虽然仅仅二十几丈,却都十分隐蔽,站在洞前彼此不能相望。
他先飞到东洞一看,只见洞门上还有两个古篆大字,可惜被天风侵蚀,早已无法辨识。入洞一看,里面有蒲团丹灶之类,想必以前有人在这里住过。
洞壁角处,不时冒起一阵阴风,吹得人毛发皆竖,隐约间似闻鬼哭。
晴朗淡然一笑,飞到南洞一看,发现这里虽然比东洞窄小,空无一物,却十分明亮,不似东洞阴森森的,便留在这里,静心修炼。
不知不觉的,已到下半夜。晴朗起身,在洞前徘徊。
一轮半圆的明月,照在洞前松树上面,虬影横斜,松针满地,天风吹袖,清光如水。
他远远听到湖中水响,与松涛之声交应,眼前景物便分外显得幽绝。
忽然,对面的山顶飞起一道带有青黄两色的光华,宛如匹练一般,向着鼎湖峰这边飙飞过来。
晴朗施展天眼通,凝神看去,那道青黄色光华,在鼎湖上面盘旋飞舞一遍,倏地飞起,投向别处,顷刻又飞过来。似这般连飞好几次,仿佛也在寻找洞穴藏身一般。
那道光华飞转一阵,越飞越近,最后竟往东洞内飞去。
晴朗盘膝而坐,候到天明,也不见那道青黄光华出来。他伏在洞前的僻静处,静观其变。眼看快到午时,忽然天风大起,鼎湖那边水声响亮,远远望去,波涛上涌。
晴朗由崖后丛林,绕到鼎湖左面的山崖上。他刚刚寻到适合藏身的地方,忽然听到破空之声,那道青黄光华也从东洞飞到湖边,光敛处现出一个道装的妖娆女子。
这时湖中仿佛开了锅的沸水一般,波涛大作,满湖尽是斗大的水泡滚滚不停。猛然哗哗连声,湖水平空往正中集拢,拔起一根十余丈的水柱,亮晶晶的映着日光,绚丽夺目。
那根水柱飞到半空,忽然停住,倏地往下一落,如同雪山崩倒,纷纷四散,水汽宛如雾索轻绢一般,笼罩湖上。须臾湖底又响了一阵,冒起刚才的水柱,一会又散落下来。
如此三起三落,落一回,湖中便浅下去一两丈。到得最后一回,湖水竟然干涸。
道姑娇叱一声,手指处一道匹练般的青黄光华,直射湖中。
湖心有一个巨穴,金光闪闪,穴中盘石上面,正盘踞着一个牛首鼍身、似龙非龙的怪物,长有十余丈,身上俱是黑鳞,乌光映日。
它见青黄光到来,把嘴一张,便吐出一团火球,迎上前去。
那道姑一见,收回青黄光,掉头就跑。
妖龙哪里肯舍,身子微一屈伸之际,四脚腾空,直朝道姑追去,眼看追出去半里多路。
那道姑忽然停下,大喝道:“孽畜还不快将天书献出,你回去已无路了!”
又指挥着剑光,上前与妖龙斗在一起。
斗了片刻,妖龙抵敌不过,回身便想往湖内逃去。
那道姑也不追赶,将头一摇,长发披散下来,口中念念有词,将手往前一扬。湖边四周立即冒起一阵黄烟,直向妖龙卷来。
那妖龙想必知道黄烟比剑光还要来得厉害,又掉头向道姑扑过去,与青黄光斗在一起。
由午初直斗到酉初,妖龙渐渐不支,猛然将身伏地,那团火球便化成万道烈焰,将它的身子护住。火光中只见那妖龙一阵摇摆,忽然怪叫一声,接着便轧轧的作响。
不多一会,火烟起处,皮鳞委地,一条无鳞白龙冲霄而起。
那道姑见妖龙褪皮逃走,更不怠慢,右手起处,飞出两道绿光,直朝妖龙的头上飞去。
她又将左手一指,那道青黄光也星驰电掣般飞过去,围着妖龙迅速一绕。
几声惨啸过去,妖龙的两眼被道姑打瞎,再被剑光这一绕,登时腰斩两截,从空中坠落地上。
那道姑斩罢妖龙,身剑合一,直往鼎湖中心飞去。去了好一会,又飞上来,将手一招,收了湖上黄烟,怒气冲冲的指着毒龙,连连顿足。
她忽又低头,寻思一阵,走到妖龙的跟前,将剑光一指,横七竖八的,围住妖龙的身躯乱绕,只搅得血肉纷飞,摊满一地。

第192章

那道姑又用身佩剑匣,在妖龙血肉堆中乱搅,仿佛在寻找什么东西。直到月光上来,依然是一无所得,她这才赌气的一顿足,破空而去。
晴朗用天眼通看得清清楚楚,知道她还没得手,不禁大喜。
他飞到妖龙身边,只见龙身已被道姑斩成一堆血肉,软摊地上。只剩刚才妖龙褪下的躯壳,堆在旁边,还犹如活的一般。
那妖龙的一颗牛头,大如栲栳,鼍身四足,俱带乌鳞,生得巨大凶猛。月光底下忽然有一线红光闪动,正在龙口中发出。
晴朗将龙身掀开,便有一道金红光彩射到他的脸上。
晴朗在发光处摸索一阵,掏出一个宽约三寸、长约七寸的玉匣,上面还有符箓篆文,正是木仙庵六位妖仙说过的玉匣天书。
想必妖龙年久得道,这一次出洞褪皮,已将天书吞入腹内。适才因斗那道姑不过,便想将皮褪下,丢下天书逃走,以免敌人穷追。
那道姑不曾觉察到此,只在湖中洞穴与妖龙肉身上找寻,浪费一番气力,白白害了妖龙的性命,并没有得到天书,却便宜了晴朗。
晴朗拿到玉匣,不敢逗留,立即驾起真火遁光,返回火焰山。
他刚离开没多久,那道姑又飞回,还带着一个红衣蛮僧。
道姑瞧见那只龙头已改变位置,显然被人翻看过,不禁大惊失色,飞过去将龙头剁碎,哪里还有什么天书?悲从中来,仰天长啸!
她叫魏枫娘,绰号神手比丘,原本是寒琼仙子广明师太和女韦护广慧师太的徒弟。
两人把平生本领,不惜尽心传授。谁知那魏枫娘,将广明大师独创的天山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