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天妖皇-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加以优遇。
俞利明知梁氏久孕不育,必然难产,为买人心,就位第一道谕旨,首先除分给方良优厚的田业外,并订岛律,此后方氏子孙可以凭其能力,随意开辟全岛的公家土地。
这种空头人情,果然人心大悦。方良几番推谢不允,只得量田而耕,自给自足。
全岛长老听了,都亲率子弟去为其服役。方良无法,只好任之。
俞利见民心如此,越发嫉恨,原本还以为方良已年老,虽然讨厌,耗到他死,便可任性而为。
谁知上天不从人愿,梁氏怀孕了三年零六个月,正值俞利登位的下半年,竟然一胎生下三女。
梁氏年老难产,虽然不久便自死去,偏那三个女孩,因为怀孕既久,生时又有祥光之瑞,一下地都口齿齐全,可以不乳而食,竟然博得全岛欢腾,都说是仙女临凡,将来必为全岛之福。
那三个女婴,按落胎先后,起名叫初凤、二凤、三凤,都非常聪明。
俞利闻言,又有碍他子孙万世之业的打算,大是不安。想起自己生有二子,若能将三女娶过来,不但方良不足为患,越发巩固自己的地位和人民的信仰。

第166章

谁知他派人去和方良求亲,竟遭方良婉言拒绝。
这一来,更是添了俞利的忌恨,昼夜图谋,必欲除之而后快。
方良悼亡情深,近来又厌烦嚣,移居僻地,每月朔望,必亲赴梁氏墓地祭奠。
俞利便想出一条毒计。他利用岛民迷信鬼神的心理,使心腹散布流言,说方良所生实是仙女,而其妻梁氏业已成仙,每当风清月白之夜,常在她的墓前现形。并说方良闭门不出,是受了妻子的度化,所以每月朔望都去参拜,现在他静中修道,迟早也要仙去。
这一番话,甚合岛民心理,一传十,十传百,不消几日,便传遍了全岛。
方良自爱妻一死,心痛老伴,怜惜爱女,老怀甚是无聊。他情知俞利羽翼爪牙已丰,自己也没此精神去制他,索性退将下来,决计杜门却扫,抚养遗孤,以终天年。
他这般聪明人,竟未料到祸变之来,就在指顾之间。
那俞利见流言中人已深,这才派了几个有本事的得力心腹,乘方良往方氏墓上祭扫之时,埋伏在侧;等方良祭毕回家之时,一个冷不防,刀剑齐下,将他刺死。
他们连地上沾血的土铲起,一同放入预置的大麻袋之中,再派几名同党,将方氏三个女婴也去抱来,另用一个麻袋装好,再缒上几块大石,抛入海里。
俞利在方家屋中留下一封辞别岛民的书信,假装成方良业已带了三凤仙去的语气。
过得三五日,他装作请方良商议国事,特意请了两位老人家陪着,同往方家,一同看了桌上的书信,故意悲哭了一阵,又命人到处寻找,胡搅了好几天才作罢。
方良新居,原在那岛的极远僻处,因为好静,不愿和人交往。众人尊敬他,除代耕织之外,无事也不敢前往求见。而他家中所用两名自动前往的下人,本是俞利暗派的党羽,自然更要添加附会之言。如上种种风传,都以为方良父女真个仙去。
有的便倡议,给方良夫妻父女立庙奉祀。这种用死人收买人心的事,俞利自是乐得成全。不消多日,居然建了一座庙宇。庙成之日,众人陪岛主俞利前去上香。
且说方良的尸身与三个女婴,被俞利手下几个同党装在麻袋之内,缒上大石,抛入海内。落海不久,三凤正在袋中挣扎,忽然一阵急浪漩来,眼前一亮,连灌几口海水,便自不省人事。
及至三凤醒来,睁开小眼一看,四壁通明,霞光潋滟,耀眼生花,面前站定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给了她们许多从未见过的食物。
三凤虽然才二岁,因为生具异禀仙根,已有一点知识,知道父亲业已被害,哪里肯进饮食,不由得悲泣起来。
少女将三凤抱在怀内,温言劝慰:“你们的父亲已被仇人害死。这里是我的潜修之所,你们可以在这里随我修炼,长大之后,传了道法,再去为父亲报仇。此时啼哭,有何用处?”
三女闻言,便止住悲泣,从此便由那位少女抚养教导。
光阴易过,一晃便在府中住了十年,渐渐知道此处深居海底地窍之中,与世隔绝。
救她们的人,便是当年方良所放的那个老蚌,而少女是老蚌的元胎。因为那蚌精已有数千年道行,那日该遭地劫,存心乘了潮水逃到海滩之上,被俞利看出蚌中藏珠。
若非方良力救,送入海内,几乎坏了道行。这日她在海底闲游,忽然落下两个麻袋,珠光照处,看出竟是方良的尸身和三个女婴。
老蚌因受方良大恩,时思报答,曾在海面上看见方良领着三凤,在海滩边上游玩,故此认得。
她忙张大口,将两个麻袋一齐衔回海底。元胎幻化人形,打开一看,方良流血过多,又被海水浸泡,业已无术回生,只得将他的尸首埋在海底。她救转三凤,抚养到十岁。
老蚌功行圆满,即将飞升,便协助三凤,暗中将俞利及其党羽铲除,毁尸灭迹。
不久,老蚌便带上三凤,飞升至灵界,在南海定居。
三凤又改名为金凤、银凤和玉凤,方便区分。因为,有时老蚌叫三凤,可能是三个一起叫,也可能是只叫老三,比较容易混淆。
某天,老蚌出外寻找灵草,被海中孽龟追急,一时无奈,打算掘通地窍藏躲,不料无意中发现一个洞天福地,竟是天一金母遗留下来的紫云宫。
老蚌便带着三凤,在紫云宫中居住,并且在外围设下各种禁制。后宫的金庭中心,玉柱时常发出五彩祥光。玉柱之中,显然藏有奇珍异宝。只是四人用尽智谋,依然无法取出。
后来,老蚌打算飞去仙界,追随那位天一金母,以便学习更加高深的功法。
她临走之前,吩咐三凤好好潜修,少出门户,轮流守护后宫金庭的那根玉柱。机缘来时,也许能将那些至宝拿到手。三凤因老蚌抚育恩深,有如慈母,自是悲伤不舍。
老蚌凄然道:“我本不愿离别,只是介类的禀赋太差。我好不容易修炼到这种程度,如果不能求得更加高深的功法,休说遨游四海,就连海岸之上,都不能游行自在。”
便领着三凤,去到后宫金庭玉柱之间,仔细看过。
她再领着她们到玉池旁边,再三嘱咐:“我的母体,就在池中心深处的玉台之上。后日午刻,我便要和你们姐妹三人分手,此时先让你们看看我的原来形体。”
随即将手往池中一招,立时池中珠飞玉涌,像开花一般,一点银光闪过,浮起一个两三丈大小的蚌壳,才到水面,壳便大开,正当中盘膝坐定一个妙龄少女,与老蚌日常幻形一模一样。
蚌口边缘,尽是些龙眼大小的明珠,银光耀目,不计其数。
三凤回头再找老蚌,已经不知去向。一会儿工夫,蚌壳沉了下去。
老蚌依然幻成蚌壳中的少女,在身后现出,沉声道:“那便是我原来的形体。我走之后,你们如思念太甚,仅可下到水底观看。只是壳中有许多明珠,都能辟水照夜,千万不可妄动。我此去如果不堕魔劫,异日重逢,便可取来相赠。此时若动,彼此无益。”
三凤已经长大,虽然不舍,却没有阻拦,只是叮嘱老蚌一路珍重。
那紫云宫虽然广大华丽,而三凤从小受老蚌教养,许多地方不让去,平日只在一两个地方泅泳盘桓。这次离别在即,老蚌指点完金庭玉柱和蜕骨之所,又带着她们遍游全宫。
原来紫云宫深有百里,上下共分六十三层,到处都是珠宫贝阙,金殿瑶阶,琼林玉树,异草奇葩,不但景物奇丽,一切都似经过人工布置。
老蚌算到时辰已到,便辞别三女,投入玉池底。
三女自是心中悲苦,正要跟踪入水观看,前日所见大蚌,又浮了上来,只是蚌壳紧闭。
三女方喊得一声:“恩娘!”只见蚌壳微露一道缝,一道银光细如游丝,从蚌口中飞将出来,慢腾腾往外飞翔。三女知道那便是老蚌之神,连忙追出哀呼。
那银光也好似有些不舍,忽又飞回,围着三女绕了几转。倏地声如裂帛,响了一下,疾如电闪星驰,往宫外飞去。三女哪里追赶得上,回看玉池,蚌壳业已沉入水底。
三凤下水看了看,只见蚌壳停在石台上面,有如生根一般,纹丝不动。
她们急得痛哭了好些日子,便照老蚌所传的诸多法门,留在紫云宫中修炼。
紫云宫深闭地底,外人不能擅入;而三凤生来好静,又谨守老蚌之戒,一步也不外出。宫中百物皆有,无殊另一天地,倒也安闲无事。只是金庭中玉柱下所藏的宝物,始终没有出现。
近来,金庭玉柱的光芒更盛,竟然透出紫云宫,以致被路过的蛟魔王发现。
蛟魔王循着金光,来到紫云宫外,发现那些禁制极其厉害,短时间内难以破除。
他便在附近留下一缕神识,静观其变。
三凤突破到渡劫初期之后,再无寸进,因而静极思动,想到外面走走,希望可以有一番奇遇。
可没想到,她们刚出紫云宫,已被蛟魔王发现。
蛟魔王原本想干一票杀人夺货之事,但瞧见三凤如此漂亮,立即改变主意,名义上是收她们为徒,实则是想将她们纳为小妾。
蛟魔王原本想耍些手段,将三凤诱拐回北海幽明殿;但是,他最近在忙一件大事,要四处奔走,联络旧友,也没这闲情,因此只得来硬的。
不过,他不想闹得太僵,一开始也就没下重手。
偏偏半路杀出个晴朗,竟然横刀夺爱,把这事给搅和了。
晴朗将来龙去脉打听清楚后,觉得紫云宫并不安全,暂时也不让三凤回去,让她们继续留在锦绣珠中,将浩然宗所有成员介绍给她们认识。
苏樱等人,早已见惯不怪,又是自来熟,很快就与三凤以姐妹相称。
就算是比较沉默的小月和木婉清,也已开朗许多,经常跟大伙儿有说有笑。
如今的锦绣珠,已扩展至三百万公里,被浩然宗所有成员布置得有如世外桃源,而且灵气异常充足,住在里面修炼简直一流。
里面有很多温泉飞瀑,那些女子修炼得累了,便一起去浸泡,嬉笑打闹,好不快活。
当然,那两位雄性动物狸猫和古晶,自然只能充当守卫。
那些女子情动之时,便会取出晴朗的毫毛分身,在那水中玩耍欢好,场面极其壮观。
三千多个晴朗,三千多个美女,同在那温泉中、飞瀑下快活,能不壮观么!
唉,那些好人家的女儿,被晴朗这个家伙带坏了。真是越堕落,越快乐啊!
无数股快感仿佛百川汇海一般,不时涌上心头。
某天,晴朗就在极度的快感之中,悄然的突破到炼虚初期,而且无惊无险。
怎么运气这么好哇!莫非,冥冥之中,真有哪位圣人在关照他?
既然晴朗不打算去紫云宫,自然是赶去大唐国,找唐僧陈玄奘修复雷神鞭。

第167章

大唐国在南瞻部洲的中部,因此从南海飞往大唐国,必须先经过苍莽山脉。
苍莽山脉极大,将大唐国包围起来,山脉之中有着不计其数的修士和妖兽。
这天黄昏,晴朗正在飞行,忽然瞧见前面的山崖上空,有五个女子在拼命,又有一只猩猿和一只神雕在旁边帮忙。
他并不急着飞过去,施展天眼通凝神一看,已看清对方的模样,也知道她们的来历。
那个看上去三十来岁的女子,叫阴素棠,出自昆仑派。那个看上去二十五六岁的女子,叫孙凌波,人称桃花仙子,是阴素棠的徒弟。孙凌波生性放荡,最喜欢养汉子。
而那个看上去二十三四岁的,叫施龙姑,是孙凌波的好友,也是姑婆岭金针圣母的掌上明珠。
金针圣母出自天师派,所炼的玄女针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