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之谋天下-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执行能力很强。秦宇近年来的一些谍报整理,都已经交由他来操作。这个人,是秦宇特意培养出来,准备接掌汉王对内监察的主要人选之一。
作者有话要说:

☆、赵王的异想天开

韩英自从扯旗造反,就一直在注天下形势。因为道路艰难,往往所知要比别人晚上几日。不过益州易守难攻,他倒也没在意。这次汉王来使,韩英避而不见,他的打算一直是等外面平定后,再举州而降。等使者像没头苍蝇似的,胡乱拜访的消息传来,韩英的心情很微妙。上次汉王那小舅是真把他惹急了。不过这次来个愣头青,还是从来没听说过的人物,韩英一点也没觉得这般对一使者置气是多么不礼貌。
汤唯却在一场场的宴会中,慢慢进行着秦先生的计划。好在韩英虽未招见,却也没限制他行动。像秦宇猜中的一样,韩政刚开始还瞧不上汤唯,但汤唯几乎把益州上下拜访走了一圈,也没看他来找过自己,等他打听到那小子去了二弟府上,一股邪火直冲脑门。怎么着,我这是比不上一十岁小儿了?他益州王嫡长子,偏生不得朝廷信任,迟迟不得册封世子。可父王造反之后,这世子位还用朝廷封吗,可为什么韩明的地位处处高于自己?
韩政不明白,同是父王之子,又是一母同胎,为何父王选择了弟弟,而放弃自己。不过不懂不要紧,张氏说得对,益州若出兵,弟弟韩明才十岁,如何进得军营。这次机会得抓住了,不然那小崽子得了势,自己还要看他脸色不成?可要说动韩英出兵,这可真是个难题。自从上次改旗易帜,父王多久没理自己了?韩政默默想着,可惜母亲因为那小崽子难产去了,自己在府内没法借着枕边风,不然他可不信韩明能占据父王的心。
心中烦燥,他打算出门走走。随意寻个茶楼坐下,正喝着茶,却听旁边一桌有人八卦。韩政有点无聊,支起耳朵就在旁边偷听。原来是一户人家,长辈偏听偏信,最宠小儿子,结果让大儿子给下药了。听说那小儿子报官,结果其父母却不承认长子犯罪。结果小儿子被衙门打了一通,撵出来了。
韩政皱了皱眉,就听旁边那人说:“这般长幼无序,倒是叫那对父母自食恶果。可惜其父母不认,不然那长子危已。如此不孝之人,怎还苟活于世!”
“刘兄,父母之爱深远,今日不认此事,则二子皆保。承认后,岂不是要失了个儿子?”
众人一时叹息不已。
然而韩政却如醍醐灌顶,瞬间有了主意。其实,只要父王小病一断时日即可,韩明才十岁,如何理政,只要自己接手,自然就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最好防着父王好了再改主意,至于毒杀韩英,韩政是想都不敢想。那可是他亲爹,经营益州几十年,他若真敢动这心思,估计是真当不上益州王了。
再想想那几人说的话,他有些狐疑,别是他那几个庶弟派的人吧。哪怕位子叫韩明抢了,他也不想给那些庶弟机会。哪怕他没上位,韩明起码不会对他子女动手,但那几个庶弟,哼!不过,你们没想到我另有主意吧……
几日后,韩英吃坏肚子,躺床上不爱动。正好政务有事,他便叫了韩政前往。谁知韩政竟然把汉王使者招去,当着众属官的面,叫汤唯花言巧语骗得众人齐齐归心。
汤唯混账,必须将此人驱除!
在韩英想来,不过一说客尔,撵走就完了。如何左右益州事务。可惜,汤唯把赵王失势的情况透漏出去。如果对比二面做战的朝廷,显然汉王的形势更加明了。韩英的幕僚很难受忠心,但这忠心着实给了韩政机会。当他以益州未来继承人的身份,提出向汉王下注时,众人犹豫再三,还是同意了。无他,汉王有这个资格,哪怕他日汉王取京师败北,借着益州之势,也可划江而治。那时,他们益州的地位不说稳如泰山,可也不差什么。
韩英己近花甲,虽身体硬朗,再活个五年十年的似乎没大问题。可迟迟不立继承人,也让一干下属不满。韩政无过,以前朝廷不册封,他们无许可说。可现在都造反了,以嫡长子为世子很正常啊。韩明虽聪明伶俐,可年纪太小。在天下大乱的局势下,还是韩政比较稳当。因为韩英没想到韩政敢对他封锁消息,所以等他回过味来,益州征兵工作已经下发到各县县衙。
思路正确,臣子忠心,韩政并未花费太大心思,就轻易取得成功。
可见,高明谱不给韩政封世子还是有一定根据的,对各种机遇的把握,韩政比韩英强百倍。如果韩政对朝廷再恭谨些,想来不至蹉跎至今。可惜韩政若能改了性子,他也不是韩政了。
自他下令征兵后,韩政自知等他老子出来,自己好日子估计就要到头。不过,他也不是吃素的,小心地把几个庶弟寻来,表达一番同为兄弟,当互为扶持,许下各领一方人马的诺言。他撒手不管了。这些弟弟虽然对世子的位子感兴趣,但对权力,兵马也同样感兴趣。在府中韩英初听韩政和属官的征兵令时,他大发雷霆,这消息根本不用瞒,全府上下很快就知道。韩英不同意,可他的姨娘爱妾乐意!不管多想把韩政拉下马,现阶段韩政对儿子有益,她们就得支持。口头上是说不服韩英了,等老爷出府,政策一变,那儿子未来的兵马不是鸡飞蛋打了嘛。有人吹枕头风,但韩英怎么可能因为女人改变想法?他是坚决不同意,这事很多人都关心,消息传出,这怎么行?于是,几个女人联手,韩英又拉肚了。韩政对这事心知肚明,但他还是小心地派了大夫。他倒没起坏心,只是这事给他个教训,以后一定对后院的女人小心防备。为了儿子,这群女人简直没下限……
韩政对自己家的防范虽严,要是他爹自己出来,他是拦不住的。但若是几个侍卫,幕僚什么,有几个敢真正得罪他益州王嫡长子呢。所以暂时益州情况很顺利,等益州兵跟汉王汇合,韩政想,他打算把那几个庶弟的母亲灭了,给他爹出气,正好许诺的兵马也好收回。
韩政一帆风顺给初次出马的汤唯的政绩上,添了厚厚一笔。秦宇很满意,汉王在收到这个惊喜后,虽然心中有点旮瘩,但也无法掩饰他心中的喜悦。得意洋洋的昭告天下后,又跑赵王那里显呗显呗。直把陈仪气得浑身哆嗦,抱着许化文大哭。不怪他如此,汉王如今的地位可是建立在他的血泪之上,怎能不哭。
“化文,孤要回扬州!”赵王态度很固执。这让许化文很为难,他只是幕僚,不是天兵。这事不是说好了吗,王爷又想干什么?其实多次赵王乱来,已经让许化文焦头烂额了,他不是没主意,而是每次出了主意,这东西到了殿下手里,就要变种。你说让他怎么办?前些天说好了迷惑汉王,你说这事你加强什么防御啊,现在赵王的兵倒是当了先锋,可领兵的人是薛凯。你说这事怎么说?不用想,许化文就知道这主意肯定是秦宇出的,汉王大营也就他坏水最多。
“殿下,要不咱投镇北王吧。”许化文轻声建议。
赵王瞪大了眼睛。
这也算是没法子里的法子了,现在的赵王,自己的主公,若是再敢在这里胡乱作妖,许化文怀疑,自家王爷能活多久。别看汉王现在好说话,也没做什么软禁一类的,可汉王已经同益州联手了。下一步不是进攻京师,就是稳定地盘。如今镇北王跟朝廷打仗,没个一年半载的,也打不完。汉王会去掺合吗?如果在以前,许化文还能确定,现在他也不敢保证了,谁让韩英加盟了呢。
大势在手,先统合资源,然后南北对峙争正统。许化文能看明白,相信汉王那边的秦宇也清楚。你说他们会怎么做?相信赵王若是配合,性命无忧。若不配合,赵王子嗣不少,推一个出来就是。虽然扬州可能分裂,可合益州荆州之兵,拿下扬州不难。可若是投了镇北王,起码他们吃相不会太难看。隔的远也意味赵王的重要性,日后镇北王上位,赵王功劳不小,仍然做个藩王不是难事。
“许化文!”赵王气极,他陈仪就是再寒酸,用得着哏侄子讨饭吃嘛?他现在可还是陈修盟友,投镇北王那可就是主从了。你叫他情何以堪?
眼见此事谈不拢,许化文泄气,殿下唉,您现在投王爷还能活,往后在汉王手中可是死活不知。话到嘴边,许化文又把这些话咽了下去。想想赵王的一贯做风,谁知道殿下再添点料,会演变成什么?可别事没办,人就没了。
眼见幕僚不出声,赵王不甘心地问:“化文,你说孤王向楚阳借条路怎么样?”
可能是觉得自己有点异想天开,赵王有点不好意思。可他觉得,楚阳在他手下时,自己对他不错啊,完全可以试试。
作者有话要说:

☆、汉王的坏心眼

许化文叫赵王气得肝疼:“殿下,臣先行告退,您可与几位王子商量一番。”瞧着许化文的背景,赵王莫名其妙。这是怎么了,孤就是说错了,你也不应该就这走了。怎么一个二个的,都学苏弘呢。
把一肚子问号的赵王扔下,许化文出了门,叫冷风一吹,心中悲凉,王爷啊王爷,你可知楚阳什么情况下愿意让路?只有您死了,几位王子四散归家,那时的楚明华绝不吝啬让路,能让扬再乱些,如何不愿呢。眼看着自个主子一路向死亡道上狂奔,他有些茫然,自己怎么办呢?如今天下皆知,许某为赵王身边亲信,他日王爷倒台,我许化文出路何在?
汉王近段时间一直好消息不断,哪怕现在传来一个半好不坏的消息来,他也没上火。皇帝陈儒死了,而镇北王居然前来招降。
汉王开始是不信的,他怎么拿下京师的?
“孤王攻个豫州损兵折将,用尽心思,他怎么就能兵不血刃的拿下京城!”
秦宇也一时无言,同人不同命,镇北王一行实在太顺利。别说汉王,就是他也嫉妒的发狂。“殿下,您打算怎么办?是夯实基础,还是称着陈旭内部不稳,进兵京城?”
魏明远压着那群朝臣造反,很是血洗一批人,明面上倒是稳定了,但暗地里怎么样,就要看陈旭日后动作了。他能尽力给镇北王扫路,可若他家殿下不给力,以一州之力同时吞三州,没个一年半载的,消化不完,由其各地都能有一小部分人真心忠于陈儒这个“正统”,毕竟陈儒可是先帝的亲兄弟,占着大义的。
汉王头痛地看着地图,他是想进攻的,但边军厉害他也不是不清楚,这事还得从长计议。只要想想陈儒这人死的忒不光彩,汉王就觉得陈旭简直在胡闹,陈儒什么德行他能不知道?都是一个祖宗,出了他这样的皇帝,难道你陈旭就脸上好看不成?只要想想那些臭脾气的文人士子,汉王一阵阵心凉。篡改史书那得多大勇气?他可没那本事,把陈儒这人从皇家抹个干净……
汉王铁青着脸冲着秦宇:“秦先生,这陈旭他怎么……”怎么能这么无耻?
话没往下说,但秦宇能听明白。咳咳,秦宇用拳头堵了堵嘴。这事吧,秦宇其实觉得如果不注重面子,效果挺不错的。没见陈了上层一些重臣,反对镇北王的至少减半嘛。这事说好也不成,说不好太违心,秦宇在旁边装傻,也不回应汉王的问话。他转移话题:“殿下,既然陈旭已拿下京城,您最好早下决定。”
汉王犹豫再三,他觉得,自己实在没有镇北王那运气。还是把能吃到嘴的拿到手,有了益州加盟,大不了南北对峙罢了。
“先解决我那兄弟吧。还有,别忘了派人招降充州那一众人马。”汉王轻飘飘定下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