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走过心灵那一端-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呼应的声音消失了之后,村庄显得格外宁静。红土崖静静的卧在一条沟中,由两个自然村组成,西南部的自然村称作里头沟。

  有线高音喇叭中呼叫的张鸿远就居住在前头沟。

  阳光洒满了绿如伞盖的古槐。从槐荫缝隙透过的光芒斑斑驳驳缀满了小院,象是张鸿远的儿子们快活的小眼睛在闪烁,象是孩子们脏兮兮的脸蛋上灿烂的欢笑。偶尔。一星半束光辉透过窗棂落在了零乱糟杂的炕上。炕上,老婆刘瑞芬与孩子们已不在了,只留下堆作一团的被卷和仍躺在被窝吸烟的张鸿远。

  不论是迟是早,张鸿远醒来一定要有滋有味吸一袋烟。这是早已被岁月锁定了的习惯。他习惯在起床前边吸烟边思考,将一整天要办理的事情梳理一下。在村子里张鸿远已干了十多年会计,与大多体力劳动者的快节奏生活习惯不同,他喜欢悠闲而略带散慢的生活。

  今天早上醒得比往常早,他的心中惦念着大儿子建忠的婚事儿。

  前些日子,有人给建忠说了一门亲,那姑娘才十八岁,比建忠小整整八岁,是沟东村人。她的父亲是村里有名的“二百五”、“不说理”“闹事鬼”,村中人为他起了个浑号“搅茅棒”。

  “搅茅棒”姓林名大金,在村中名声臭,在家中对妻儿也不怎么样,一旦稍有不愉快,老婆闺女是他的出气筒,轻则骂,重则拳打脚踢,加上闺女长得又矮又瘦又黑,所以在本村问了几个对象,对方都干干脆脆地回绝了。

  然而,张鸿远没有干干脆脆地回绝,而是干干脆脆的答应了。张鸿远在村里也算是个知古通今,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心气高,人品不俗的人物,可他怎能答应这门亲呢?他不知道未来的儿媳丑吗?他清楚。不过,“丑妇、近地、破棉袄”农家汉子的三大宝嘛!丑,也是宝呀。管他谁会说三道四?找到了自我安慰的借口,给儿子娶上媳妇是最高原则。那么,他不知道未来亲家是个蛮不讲理的浑球吗?他也知道。他认为一旦成了亲戚,对亲家以理相待,定会感化亲家。礼,能治国安邦,难道还安治不住一个平头百姓?!深受孔孟之道影响的张鸿远对自己尊奉的知识和人生准则深信不疑。

  其实,非常自信的张鸿远,是用拥有的学识、经验、判断和思维欺骗自己,委曲求全。张鸿远有苦衷哪。

  认识张鸿远大儿子张建忠的人都知道,张建忠长得五官周正,性格敦厚,手脚勤快,不善言谈,但开玩笑说冲话却能一句话噎得人张不开口。表面看上去张建忠也是一表人才,然而,身上却患有轻度间歇性癫痫,俗话叫羊角疯,正因为如此,快三十岁的建忠依然床头冷落,身后无人。张鸿远怎能不为儿子着急,又怎能不委曲求全。

  当然,为大儿子定下这门亲事,虽难,也只是张鸿远自己思想斗争激烈一些罢了。真正的难,难在怎么拿出三百块钱来,把丑媳妇迎进门。媳妇再丑也不可能不花钱就接进门儿。

  女人在成为新娘子的时候,不论美丑,迎娶的待遇、仪式是一样的呀。所有的女人,一生不就是这时候才有一回不可剥夺的尊贵吗?

  张鸿远有的是讨价还价的经验,抓住了女方十分愿意而且闺女的“档次”比较低的弱点,将女方提出的条件压了又压。女方也比较爽快:你提不妥,我就免。最后将费用降到了最低水准,再降下去,张鸿远也不好意思开口了。尽管如此还得花三百块呀。三百块,对底子厚的人家算不了什么,可是张鸿远能拿出这笔巨额现款吗?也许有人会问,一村之会计,掌握着财务大权,能没有点积蓄?我们不妨算一算张鸿远一家的收支。

  张鸿远与大儿子建忠一年能做五百八十多个工,每个工开八角钱,一年的收入是四佰六十四块整;加上大女儿建英星期日和寒假参加劳动能挣三十块;二儿子建诚喂兔收入十五块;总收入为五佰零四块。

  张鸿远一家八口人每月人均吃喝消费三块,一年二百八十八块;门应差事婚丧嫁娶费用三十块;一女三子上学一年费用四十块;购置衣服用具等五十块,张鸿远夫妇身体不佳常年吃药,加上孩子们头痛脑热吃药看病花费九十块,总计消费四百六十二块。那么一年节余也就所剩无几,搞好了节余十块八块。

  到目前为止,张鸿远应有存款二百块。然而,六六年母亲去世,为安葬母亲花去四十块;六八年至今为建忠看病花去六十块,那时正在为建忠张罗说对象,不看病不行呀!五个孩子做满月五次花费三十块;厨房漏水急需翻修花了三十块。那么,张鸿远目前手头只有不到四十块钱的存款,这点钱怎够为儿子娶媳妇呢?买头毛驴还差不多。

  张鸿远使尽了浑身解数,一压二扣三借。压,是不能再压了;扣,他充分发挥了当家理财的种种有效措施,把办喜事的规模和仪程扣了又扣,该省得已无法再省了;借,张鸿远也想到了借钱,可是问弟弟张鸿志、妹妹张鸿娥借吧,都是刚刚建了新房欠着外债;问其他人借吧,还不好意思开口。

  张鸿远是宁肯自己难为自己,也不愿意求人的人。他怕难为别人,可是,不愿难为别人,只好委屈自己。

  张鸿远好伤脑筋呀。

  可是,老婆刘瑞芬不理解张鸿远。她认为老头爱面子,生怕张开了口被人拒绝了,就丢了他的面子。刘瑞芬从心眼里觉得丈夫不如她,换了她,会大张旗鼓到处去借钱。

  昨天晚上出于万不得已,张鸿远才在枕边跟刘瑞芬倒出了心中的忧虑。

  不过,建忠的婚事儿刘瑞芬表过态,一不问二不管。为什么?原来她是建忠的继母,她也说不出不问不管的理由,反正是不想管,张鸿远也拿她这个态度没办。但是,现在既然老头跟她讲了心中的忧虑,她又不由地为老头当起了参谋。刘瑞芬又说不准为什么管这件事,反正她想管一管。刘瑞芬就是这么个性子:高兴的时候又是秧歌又是戏,不高兴的时候又是打雷又是雨。

  “你不能从大队的帐上借点钱,就管着个钱,还让钱难住你?!”刘瑞芬不愧胆大脑子好使,想出的办法,说出的话,让张鸿远出了一身冷汗。

  “这可是不行。借个三五十还差不多。借三百块,赶年底兑现根本还不清,这叫挪用公款,犯法的事儿。”张鸿远不但出了一身虚汗,话音都颤着弯儿,而且刘瑞芬已听到他的心律加快了节奏。

  “你这人,哼!”刘瑞芬翻了个身,将背和屁股扭给了张鸿远表示不满说,“帐,是你管着。事,是你办的。你不说,别人怎就知道啦。”

  “嗨,你不懂。到年底项多能还百十来块,剩下二百块还不了,现金帐平不了,人家会发现。让人发现?那成了甚?”张鸿远为说不服刘瑞芬十分着急,那着急劲儿就像挪用公款的事已经被发现了。

  “得得得,怕什么,年底我想办法还。不行了,我跟清虎借。再不行,就……”刘瑞芬一口气说出了十几个借款的人来,而且还说出好几种应付还款的办法,仿佛她是一位应变的专家,又是一位无所不能的神通。她说了一大堆理由,比她那发了汗酸味的头发还多的理由,说来说去迫使张鸿远相信她的办法没有错,他如坠云雾中——信了她的话。

  但是,早晨醒来,他觉得咋晚老婆的主意还是有点不妥,现在大队现金帐上也只有三百来块钱,万一大队有个急事儿,怎么办呢?


霸气书库(Www。29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哎。老婆是不错,人漂亮,脑子也精。可是张鸿远对她的漂亮总有点不放心,对她的精明也觉得不可靠。

  这种不详的预感爬上心头,便搅动了睡。抽了好几锅烟,办法又到了烟雾里,没个准影。

  “张鸿远,张鸿远,听到广播赶快回大队来。”现在,大队喇叭又呼叫了。

  座落在离张鸿远家四十米远的二亩嘴的高音喇叭第二次呼叫得更急迫了。

  “哐当——”门儿,突然被推开了。三儿子建刚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爹,喇叭里叫你呢。”建刚那脏乎乎的小脸上洋溢着得意洋洋的喜气儿,为听到大喇叭里呼叫父亲的大名而自豪和兴奋,好像他老子是个什么顶尖人物似的。

  “知道”张鸿远冲儿子瞪了一眼。建刚看到父亲那双小眼里闪出冷冰冰的光,吐了吐舌头,悄悄地溜了出去。

  屋里传来了张鸿远的咳嗽声和响亮的吐痰声,这是信号,正在街门口跟邻居——也是个远方侄媳妇聊天的刘瑞芬赶快回到厨房给张鸿远端饭。张鸿远总是在起床后才大声咳嗽,这是一种病态的习惯性的反映。

  建刚挎上书包已走到院中,见母亲端着饭进了屋,贪馋的魔力紧紧吸引了他。

  建刚悄悄地溜进了屋里。

  “爹。我要去上学了。”建刚瞪着张鸿远一筷又一筷拨进嘴里的面片,慢慢地确是毫不犹豫地靠了过去。他并不是向父亲辞行,而是别有用心提醒父亲,引起注意。

  张鸿远跟村里绝大多数家长一样,吃的是小锅饭。粮食太紧缺,细粮要紧干活挣钱的人吃。但是,张鸿远还享受着一个特殊待遇,那就是不吃早上那顿糁子。这个村子,乃至这个地区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早饭必吃糁子,但张鸿远的胃口不好,已经二十年不吃了。

  这时,建刚可怜巴巴的神态和那吃不到一口面片决不离开的眼神,终于奏效了。张鸿远从碗里夹了一筷面片。建刚的小嘴巴顿时扩张,有蛇吞大象的意思,将面片吸到嘴里,连筷子都吸进两寸长。

  “猛小子,小心卡着。”张鸿远笑着从儿子嘴里拔出筷子,这是他早上出现的绝无仅有的一点点笑容。

  突然,二儿子建诚推门进来。

  建诚一进门就在父亲的碗边上扫了一眼,之后目光落在了弟弟那鼓鼓囊囊的小嘴上。建刚赶快嚼了几下用力吞了下去,冲着哥哥做了个鬼脸。建诚向父亲投去了不满的——抗议偏小嫌大的目光,不过当他看到父亲正要张口说话——安慰他的时候,又飞快地昂起头,将悄悄涌入口中的馋水咽到了肚中。建诚比建刚大三岁,十一岁了,开始偷偷看那本发了黄的《水浒传》,这小子倔,小小年纪就敬仰好汉气概。

  “馋猫,走吧。”建诚猛地拉住弟弟跑出院子。

  随着儿子们的脚步声顺着街门前的那条古道渐渐消失,张鸿远的脸上又愁云笼罩了。

  “喂,张鸿远,听到广播赶快回大队来。赶快回来,赶快啊——”这时,二亩嘴上的高音喇叭又在呼叫了。

  头伏天,早晨八点,太阳已升得三丈多高了。阳光是一种神奇的亮油,浓淡适宜将整个山庄进行了梳妆。风韵独具的红色泥土像汉子们被岁月磨得粗涩的皮肤;绿油油的青纱帐,在一层一层梯田里传递着女人们昨夜的风情、夸张着男人们高昂的快活;看那高高耸立的山梁,岂不是男人们突兀的骨骼?那幽深弯曲的河沟,像女人们*的心魂的长发盘在男性的胸膛。

  张鸿远终于走上了门前的那条青石古道。阳光迎面洒来,他的小而精明的眼睛被刺得极不舒服。走过二十来米后就走到了东头嘴。东头嘴一面是坡,一面是沟,中部突出一块平地,此时,已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